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主 编:刘义兰
主 任:丁迎春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政编码:430030
电 话:027-83662666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4152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154/R
喜报|《护理学杂志》连续3年在《WJCI报告》中名列前茅《护理学杂志》连续3年被《WJCI报告》收录,所在“护理”学科共有国内外209种期刊入选,其中《护理学杂志》WJCI为1.448,位列第87位,入选Q2区,在仅入选的6种中文护理期刊中连续3年排名第二。
喜讯|《护理学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原则上每两年遴选一次,每次遴选依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遴选原则和遴选流程,采用定量统计、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出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领域期刊进行遴选。
喜讯|《护理学杂志》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1年3月,本刊收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通知,《护理学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的核心期刊。
喜讯|《护理学杂志》入选《护理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T1类!7月4日,中华护理学会正式发布《护理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经由中华护理学会认定,《护理学杂志》入选,且位于T1级!
喜报|《护理学杂志》连续3年在《WJCI报告》中名列前茅《护理学杂志》连续3年被《WJCI报告》收录,所在“护理”学科共有国内外209种期刊入选,其中《护理学杂志》WJCI为1.448,位列第87位,入选Q2区,在仅入选的6种中文护理期刊中连续3年排名第二。
喜讯|《护理学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原则上每两年遴选一次,每次遴选依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遴选原则和遴选流程,采用定量统计、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出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领域期刊进行遴选。
喜讯|《护理学杂志》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1年3月,本刊收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通知,《护理学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的核心期刊。
喜讯|《护理学杂志》入选《护理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T1类!7月4日,中华护理学会正式发布《护理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经由中华护理学会认定,《护理学杂志》入选,且位于T1级!
2025(3):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01
Abstract:
目的 了解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感知医患沟通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医患沟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20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应对适应量表、FRAIL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于术前1~2 d进行调查;采用自行研制的医患沟通质量问卷于患者出院后2~4周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48.08%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报告医患沟通质量偏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对适应水平、认知功能、ASA分级和居住地是该类患者感知医患沟通质量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感知医患沟通质量低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占比较多,医护人员可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的认知功能、应对适应水平等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提高老年患者感知医患沟通质量。
2025(3):6-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06
Abstract: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升其内在能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856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在能力评估工具、老年友善环境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利用潜在类别分析识别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得分为4(3,5)分,555例(64.8%)患者存在内在能力下降。患者内在能力分为相对稳定组(77.8%)、低感知觉-低认知组(13.6%)、低活力-低心理-低运动组(8.6%)3个潜在类别。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晚睡眠时间、糖尿病并发症、老年友善环境、社会支持是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的内在能力具有异质性,且受不同因素影响。应针对不同潜在类别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开展精准护理干预,以提升其内在能力,促进健康老龄化。
2025(3):12-15+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12
Abstract:
目的 探讨社区跌倒风险老年人主动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医护人员构建主动身体活动干预方案促进老年人主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以COM-B模型为基础,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有跌倒风险的社区老年人16人作为访谈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6个亚主题,即能力因素(身体能力,心理能力)、机会因素(外部环境、科技产品构成的物理机会,来自于祖辈教育、同伴效应的社会机会)、动机因素(自发动机来源于获益健康、感受快乐,疾病触发、负性事件为主动身体活动的反思动机)。结论 社区跌倒风险老年人主动身体活动动机仍有待提升,提升身体活动与心理能力是促进老年人主动身体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需要为其创造更多主动身体活动的机会和环境,以促进老年人主动身体活动,提升身心健康。
张晶,哈丽米热·阿卜杜吉力力,阿依沙·吉力力,艾力江·阿斯拉,束娇娇,帕丽达·买买提
2025(3):16-19+4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16
Abstract:
目的 探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衰弱感知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衰弱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基于衰弱整合模式,利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及11个亚主题:生理维度,包括增龄引起的功能退化、持续症状困扰、多病共存;心理维度,包括消极情绪、心理资本耗损;社会维度,包括社交活动不足、亲子互动贫乏、个人情感保留及述情障碍;环境维度,包括寒冷气候导致健康风险增加、医疗资源可及性受限、经济压力。结论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衰弱感知受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多维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可基于此制订及实施术前衰弱预康复方案,以有效提高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抗应激能力,改善术后结局。
2025(3):20-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20
Abstract:
目的 对老年人护理依赖进行概念分析,阐明老年人护理依赖的概念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老年人护理依赖相关文献,最终纳入42篇文献,并以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老年人护理依赖进行深入分析和界定。结果 老年人护理依赖涉及4个定义属性,即功能依赖、自理缺陷、需要、支持性照护;前因包括人口学因素、生理因素、心理认知因素以及外界因素;后果涉及对老年人自身、照顾者以及社会层面的影响。结论 老年人护理依赖是一个多维度、复杂的概念,涵盖多个概念属性,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对老年人护理依赖进行概念分析,使护理人员清晰了解老年人护理依赖概念和本质,进而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测评量表的制订提供参考。
2025(3):25-29, DOI: 10.3870/j.issn.1001 4152.2025.03.025
Abstract:
老年人跌倒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老龄化加剧,老年人跌倒的疾病负担将持续增加。辅助机器人可以帮助老年人进行肌肉锻炼、平衡练习及步态训练,以降低跌倒风险。此文总结辅助机器人在老年人跌倒预防中的应用类型、应用效果、老年人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对辅助机器人的接受度和影响因素,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为辅助机器人的研发设计提供参考,支持老年人群及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进行跌倒预防管理。
2025(3):30-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30
Abstract:
目的 整合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开展有效会阴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临床支持决策系统、国内外指南网站、专业学会或协会网站及相关数据库等,获取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管理的相关文献,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最佳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独立进行质量评价,4名研究者按照标准化提取表格进行证据提取并整合,小组讨论确定最终的最佳证据。结果 纳入20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4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5篇。最终从会阴创伤的预防、会阴伤口的缝合、疼痛评估、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产后健康教育及人员培训7个方面总结了26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的最佳证据较为科学、全面,临床医护人员可结合实际临床情景和患者需求选择证据,制订相关疼痛管理措施,以降低产妇会阴疼痛程度。
2025(3):36-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36
Abstract:
目的 探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在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运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2023年2-6月行游离皮瓣或单指断指再植的1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临床血运监测法评估血运。2023年7-1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应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辅助评估血运。比较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时发现率、误判率、漏诊率;并调查医护人员对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108例、干预组105例完成研究。干预组血管危象及时发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误诊率及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医护人员对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的满意度均分为4.89~5.00分。结论 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能为医护人员提供客观、准确的血运评判依据,有利于及时准确发现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管危象。
2025(3):40-4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40
Abstract:
目的 基于旅程地图识别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多维需求,为满足该群体的决策需求提供借鉴。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7例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并绘制患者旅程地图。结果 按诊疗时间轴,从任务、触点、情绪和痛点4个维度将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的治疗决策需求归纳为健康意识薄弱、就诊选择困难、治疗方案理解困难、信息获取与甄别面临困难、治疗反应困扰等32条主题,其中就诊筛查期11条、治疗决策期11条、治疗期10条。结论 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治疗决策旅程复杂,其就诊选择、治疗决策、症状管理需求凸显。建议规范网络健康信息及开发医疗评价平台,构建以护士主导、家庭参与的网络交互式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应用电子患者报告结局系统实施智慧症状管理,以满足患者围治疗决策期的健康需求。
2025(3):46-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46
Abstract:
目的 了解头颈部肿瘤患者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为构建有效的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及相关文献、专家咨询制订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15例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剖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归纳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健康知识和信念(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认知不全面、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自我调节技能和能力(症状和毒副作用管理、负面情绪调节能力、工作及日常生活管理),社会支持需求(医护人员的支持需求、亲友支持需求、经济支持需求)。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障碍因素较为复杂,护理人员可基于患者需求,通过加强自我管理知识教育、自我管理技能培训及调动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025(3):50-5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50
Abstract:
目的 编制成人住院患者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准确客观评估成人住院患者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相关文献与指南,结合德尔菲专家函询及预试验形成量表初稿。选取5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形成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包括5个维度,17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444%。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1,折半信度为0.734。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849,0.938),P<0.05],最佳高危临界值为36.5分,其对应的灵敏度0.961,特异度0.724。结论 成人住院患者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筛查成人住院患者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风险高危人群的工具。
2025(3):56-59+7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56
Abstract:
目的 探讨基于需求导向的返岗培训对产后返岗护士返岗适应及社会支持的影响,为护士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产后返岗1周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2个院区随机分为试验组(37人)和对照组(34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线下返岗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主要为专科理论及技能操作;试验组在常规返岗培训基础上,实施基于返岗需求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返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母婴护理、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和专业培训。培训周期为3个月。培训前、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返岗适应得分及社会支持得分。结果 试验组35人和对照组33人完成研究,培训3个月后,试验组返岗适应、社会支持得分及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护士实施基于需求导向的返岗培训,可有效提升其返岗适应性及社会支持,有利于产后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角色,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025(3):60-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60
Abstract:
目的 构建适合临床护理情景的护理管理者领导力培训课程,提升护理管理者领导力。方法 基于领导力胜任力模型,在系统文献检索、护理管理者领导力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指南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护理管理者领导力培训方案。结果 21名专家参与函询;2轮函询的专家权威性系数为0.907和0.91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91、0.203(均P<0.05)。构建的培训方案包括循证领导力、冲突管理与处置、高效管理、决策与执行力、护理创新领导力、情商培养6个一级指标及26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护理管理者培训方案具有可靠性及实用性,可为开展护理管理者领导力培训提供借鉴。
2025(3):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65
Abstract:
目的 探讨提高呼吸科护士吸入治疗培训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44名呼吸科护士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21名,观察组23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理论与操作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组织护士进行吸入剂操作情景模拟及知识抢答竞赛。比较培训前后两组吸入治疗知信行、吸入治疗指导能力得分及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吸入治疗知信行水平、吸入治疗指导能力及对培训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将情景模拟及知识竞赛应用于呼吸科护士吸入治疗培训中,可有效提升培训效果。
2025(3):69-7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69
Abstract:
目的 基于叙事护理构建ICU患者家属沟通清单,以建立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模式,提高医患沟通效率。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函询法和测试修改,构建基于叙事护理的ICU患者家属沟通清单。便利选取ICU患者家属160人,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将2023年7-12月入组的患者家属80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医患沟通,2024年1-5月入组的患者家属80人作为观察组,采用ICU患者家属沟通清单进行医患沟通。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沟通质量评价、疾病认知、决策参与满意度和迁移应激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沟通质量评价、决策参与满意度及疾病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迁移应激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叙事护理的ICU患者家属沟通清单的应用,可促进医患有效沟通模式的建立,提升患者家属对沟通质量的评价,提高其决策参与满意度,使其拥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2025(3):74-77+9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74
Abstract:
目的 构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客观准确评价重症监护病房人文关怀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以Watson关怀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质性访谈拟定量表维度和条目,通过专家函询、预调查(n=135)、正式调查(n=309)完成量表的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6.009%;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5。正式量表包括主动介绍与了解需求、沟通与决策、尊重与隐私保护、舒适护理、关怀与支持、转科与回访6个维度共29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折半信度为0.857,重测信度为0.734。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重症监护病房人文关怀满意度。
2025(3):78-81+10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78
Abstract:
目的 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疗愈环境干预对减轻血液透析患者感知压力和症状负担的效果。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6例,将两组患者分配至不同病房。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血液透析期间实施虚拟疗愈环境干预,每周3次,持续4周。于干预前、第4周干预后及干预结束后1个月评估两组感知压力和症状负担总分。结果 干预组有25例、对照组有26例完成研究及随访。两组感知压力和症状负担总分比较,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虚拟疗愈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多样性、随时性、重复性和标准化的疗愈环境选择,能有效减轻其感知压力和症状负担,改善其心理健康。
2025(3):82-85+1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82
Abstract: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资本在护士业余时间规划与职业压力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管理者开展针对性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降低护士职业压力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5-7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甘肃省4所三级医院827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余塑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业余时间规划得分为(26.84±7.80)分,职业压力得分为(95.76±15.78)分,积极心理资本得分为(112.34±17.92)分;业余时间规划与职业压力得分呈负相关,与积极心理资本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职业压力与积极心理资本得分呈负相关(P<0.05)。积极心理资本在护士业余时间规划与职业压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42%。结论 护士职业压力处于中等水平,护士业余时间规划可通过积极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其职业压力。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帮助护士设定合理的业余时间规划目标,以降低其职业压力。
2025(3):86-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86
Abstract: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患者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运动恐惧量表、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巴氏强直性脊柱炎躯体功能指数、多维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得分为43.00(37.25,47.00),其中75.00%存在运动恐惧;患者的运动恐惧水平存在3个类别,分别为低水平运动恐惧组(25.91%)、中等水平运动恐惧组(55.46%)和高水平运动恐惧组(18.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每周功能锻炼、每周参与体育运动、是否接受过运动相关健康教育或专业指导、疾病活动指数、躯体功能指数和运动自我效能是患者运动恐惧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其分类特征受多因素影响。临床护理人员需根据不同类别人群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精准化干预,以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提升运动治疗效果。
2025(3):92-9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92
Abstract:
目的 分析肝移植受者社会参与的类型和特征,为开展针对性医疗照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例肝移植受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并归纳出肝移植受者社会参与用户画像的标签体系并构建用户画像。采用词云与表格相结合的形式完成用户画像的可视化。结果 肝移植受者社会参与的用户画像标签归纳为日常活动、躯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和医疗资源可及性6个维度;构建的用户画像类型包括依赖照护的退化型、负担较重的回避型、积极适应的过渡型和活跃的回归型4类。结论 肝移植受者的社会参与类型具有多样性。医护人员需综合评估肝移植受者的社会参与属性特征和障碍因素,为其制订个体化和精准化的社会参与干预措施,提供合适的社会支持系统和资源,以提升肝移植受者的社会参与水平,促进其回归社会。
2025(3):97-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097
Abstract:
目的 对医护人员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体验进行系统评价,为促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医患沟通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涉及医护人员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体验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清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提取52个研究结果,归纳成18个类别,汇总成4个结果(合适时机、促进因素、阻碍因素、角色参与)。结论 医护人员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需考虑患者准备度情况,选择合适时机沟通,采取主动行动,促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开展。
2025(3):103-10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103
Abstract:
目的 探究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实施饮食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76例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按病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证据的饮食行为干预。结果 干预组36例、对照组35例完成研究。干预12周后,干预组饮食行为的主动进食能力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挑食、不良进食习惯维度评分,胃肠道症状及孤独症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实施基于循证证据的饮食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饮食行为问题,缓解胃肠道症状,减轻疾病严重程度。
巩璐,王艳红,牟成华,姚嘉瑞,张欣,李琦,杨震滔,王雨,王瑞瑞
2025(3):109-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109
Abstract:
目的 探讨延迟折扣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为医护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7月1日。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延迟折扣水平高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容易出现饮食行为失调、自我血糖监测频率较低、身体活动水平较低及足部护理意识较差,导致糖化血红蛋值越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延迟折扣水平越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越差,血糖管理结局越差。需针对糖尿病患者不同的健康行为及延迟折扣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防止并发症发生。
2025(3):113-11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113
Abstract:
目的 总结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基本干预内容、结局指标,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现存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问题解决疗法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遵循范围综述的方法学,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国内外数据库中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内容提取、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其中15篇随机对照研究,4篇类实验研究,1篇质性研究,1篇混合性研究。问题解决疗法包含6个步骤、6~8个单独的心理治疗疗程,每次30~45 min,持续干预4~18周。此疗法对癌症患者生理、心理、认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积极影响。结论 问题解决疗法是一种简短、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对癌症患者有积极影响,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未来需构建个性化的问题解决疗法干预方案,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以及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问题解决疗法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3):118-1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118
Abstract:
目的 对生态瞬时评估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评估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预防和管理青少年群体久坐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以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集、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生态瞬时评估应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0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生态瞬时评估工具包括日记、移动设备及应用程序,可对儿童青少年屏前、社交、通勤型等久坐行为进行评估,数据取样以等时间间隔为主,可突破应用场景及时间的限制,其应用形式包括单一生态瞬时评估、与回顾性问卷及客观评估工具的联合应用,且从应答率、同期效度和受试疲劳效应上体现其应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 生态瞬时评估可对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及相关背景因素进行有效评估,并分析其因果关联。未来应对生态瞬时评估的研究设计及开展形式进一步完善,拓宽应用途径,推动个体化精准干预策略的实施,助力儿童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2025(3):124-1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3.124
Abstract: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智理论受损是导致其社会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心智理论受损使精神分裂症患者难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不能正确推测他人的思维和判断其可能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沟通、人际交往和学习工作。该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智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失言识别测试、心智理论图片故事任务、暗示任务等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及优缺点,并详述国内外提升心智理论的干预方法,如阅读文学小说、连环画和视频干预、情绪和心智理论模仿训练等,旨在为今后开展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