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主  编:刘义兰

主  任:丁迎春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政编码:430030

电  话:027-83662666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4152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154/R

图片新闻
  • 1
显示方式: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材料的研制及评价

    2025(19):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01

    Abstract:

    目的 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开发符合老年人群需求特点、易于理解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材料,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基于循证方法,系统检索文献并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最佳证据;通过质性访谈了解老年患者对教育材料的需求和偏好;结合最佳证据与患者需求偏好结果,构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内容体系,并参照患者健康教育材料评估工具对教育材料可理解性及可行动性的要求,将相关证据内容转化为患者易于理解的表达形式;采用焦点小组访谈了解利益相关方对材料的意见并进行迭代修订;采用患者健康教育平面材料评估工具,由外部评审小组成员对材料的可理解性和可行动性进行测试。结果 构建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材料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口服药管理、症状监测、饮食管理、运动锻炼、生活方式6个方面,教育材料以手册形式呈现,并创作了配套的动画视频。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材料评价的标准化得分为86.96分,可理解性与可行动性得分分别为83.42、83.12分。结论 研制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材料的可理解性和可行动性较好,有利于患者理解自我管理教育材料,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19):6-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06

    Abstract: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症状体验模型选定潜在影响变量,便利选取2024年7月至2025年4月住院治疗的2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呼吸困难灾难化量表、肺功能状态与呼吸困难问卷-呼吸困难分问卷、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评分为(32.77±7.3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呼吸困难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病程、自我管理水平、家庭关怀度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需针对不同特征患者采取分层、分级、分阶段干预策略,并以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和家庭关怀度为关键切入点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呼吸困难灾难化水平。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5(19):11-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11

    Abstract: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照护干预策略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3例,采用心力衰竭患者基本任务执行能力评估量表观察性评估患者的任务执行能力,由2名专科护士独立观察后记录并评分。分析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标准化总均分为16.7分,其中识别高盐食物和判断水肿正确执行率最高(均为39.8%),而调整利尿剂剂量正确执行率最低(7.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心功能分级及B型利钠肽原(BNP)、尿酸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均P<0.05)。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得分与BNP和尿酸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logistic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总体水平偏低,受年龄、心功能等因素影响。需关注高龄与重症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的薄弱环节,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如强化患者技能教育、优化药物管理和个体化健康管理等策略,提升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以改善疾病结局。

  •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表露潜在类别及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

    2025(19):16-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16

    Abstract:

    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表露潜在类别特征,分析患者自我表露剖面类别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35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表露得分为(33.87±8.36)分,可分为低表露-缄默不言型(40.6%)、中表露-聊天解闷型(36.6%)及高表露-倾诉消愁型(22.8%)3个潜在类别。不同自我表露剖面类别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表露处于中等水平,且不同个体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不同自我表露剖面类别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自我表露不同类别特征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表露意愿,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

  • 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社会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19):2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21

    Abstract:

    目的 调查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社会参与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社会参与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方便抽样法选取郑州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诊的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320例作为调查对象。于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主参与问卷、中文版心脏疾病运动恐惧量表、疾病感知问卷及感知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社会参与得分为(58.92±5.72)分。社会参与得分与运动恐惧、疾病感知得分呈正相关,与感知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心功能分级、运动恐惧、疾病感知、感知社会支持是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0.3%。结论 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有待改善。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独居、心功能差的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帮助其减轻运动恐惧,提供充足的医源性支持,降低对疾病的负性感知,以提高社会参与水平。

  •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5(19):26-30+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26

    Abstract:

    目的 系统评价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为制订家庭照顾者支持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经历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12月。根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汇集性整合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出46个研究结果,归纳成10个类别,综合成压力源与负担体验、应对策略与适应性成长、社会支持与资源欠缺3个整合结果。结论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性照护体验感较强,未来应重视照顾者压力源的缓解,识别并强化照顾者积极应对策略,帮助其实现适应性成长,同时构建多层次支持网络,完善社会医疗保障政策,满足照顾者的支持性服务需求,提高其照护质量及生活质量。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尿碘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19):31-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31

    Abstract:

    目的 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尿碘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15例拟行131I治疗并完成尿碘检测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尿碘<200 μg/L有153例(71.2%),≥200 μg/L有62例(28.8%)。食用加碘盐、外出就餐频率、低碘饮食时间、恐惧疾病进展、家庭功能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131I治疗前尿碘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131I治疗前尿碘水平控制在推荐治疗的范围内,但仍有部分患者131I治疗前低碘准备不佳。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强调控制加碘盐的摄入、减少外出就餐频率等,提升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怀度,以有效控制患者131I治疗前尿碘水平,改善治疗结局,促进疾病康复。

  • 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19):36-40+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36

    Abstract:

    目的 了解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14例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伤口生活质量问卷和伤口积极心理状况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9.07±9.57)分;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积极心理状况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状况、并存糖尿病、PUSH评分、水肿程度、积极心理状况是影响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处于极差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群体及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采用多学科管理模式加强并存疾病、创面及水肿的评估与管理,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和消肿策略,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门诊诊疗操作镇静患儿旅程地图的构建

    2025(19):41-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41

    Abstract:

    目的 了解门诊诊疗操作镇静过程中患儿及家属的体验及需求,为优化儿童诊疗操作镇静服务流程、改善其镇静体验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选取30例接受诊疗操作镇静的门诊患儿及其家属,运用非参与式观察法,跟踪并记录患儿诊疗操作镇静全过程,并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从中选取14名患儿家属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按诊疗阶段,从任务、情绪、满意点、痛点4个维度将诊疗操作镇静的患儿及家属就诊需求总结成26条主题,并绘制成患儿旅程地图。结论 通过患儿旅程地图可直观地了解患儿及家属在接受诊疗操作镇静期间的经历及体验,并确定其多维度的问题与需求,为临床改进门诊儿童诊疗操作镇静流程提供依据。

  • 新生儿发展性照顾的概念分析

    2025(19):47-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47

    Abstract:

    目的 阐明发展性照顾的概念内涵,为开展新生儿发展性照顾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及CINAHL等数据库中涉及发展性照顾的相关文献,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发展性照顾的概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5篇文献,总结发展性照顾具有环境优化、准确评估、个体调适、情感照护、家庭参与5个定义属性;前置因素包括发育需求因素、疾病和治疗因素、家庭因素;后置影响包括对新生儿自身影响、对家庭的影响、对医疗组织的影响。结论 通过对发展性照顾的概念发展、定义属性、前因后果等进行分析,明确了新生儿发展性照顾的概念。护理人员应结合发展性照顾的概念内涵,制订相应的干预策略,以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佩戴弹力袖套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5(19):52-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52

    Abstract:

    目的 评价并总结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佩戴弹力袖套的相关证据,为规范佩戴弹力袖套提供参考。方法 遵照“6S”证据模型,检索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佩戴弹力袖套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1月,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级别评定和证据汇总。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最佳实践2篇、临床决策1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7篇。从佩戴袖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案、袖套种类、压力选择、日常监测及注意事项7个方面汇总了22条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佩戴弹力袖套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循证依据,医护人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准确评估和使用。

  • 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的构建及应用

    2025(19):58-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58

    Abstract:

    目的 探讨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信息系统中增加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比较模块应用前(2024年1-5月,操作人员根据常规操作流程进行过氧化氢低温灭菌处理器械)与模块应用后(2024年6-11月,采用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管理器械)灭菌程序选择的正确率和操作人员对程序锁定模块应用的满意度。结果 模块应用后,灭菌程序选择正确率由99.88%提高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人员对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的应用满意度较高(得分4.44~4.94分)。结论 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灭菌程序选择的准确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满意度,提升了质量管理水平。

  • 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

    2025(19):62-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62

    Abstract: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类别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开展相关培训以提升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8-12月,选取全国22个省市的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急诊创伤护士93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护士核心能力量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对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为102.0(84.0,126.0)分,分为基础组(28.1%)、进阶组(44.7%)和专业组(27.2%)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医院等级、是否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参加过创伤护理培训、创伤工作年限和工作投入是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存在群体异质性,护理管理者可根据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剖面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培训,以提高急诊创伤护士的核心能力。

  • 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5(19):68-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68

    Abstract:

    目的 构建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 2024年3-8月,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依据,检索、评价并汇总国内外关于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最佳证据,基于循证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制订函询问卷,通过德尔菲法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4%、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4、0.83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25、0.142(均P<0.05),最终形成包含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28项三级指标的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构建的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临床适用性,符合气道造口患者护理临床实践与护理管理特点,可为客观评价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过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