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进,刘华云,刘高明,叶沙,孙玫,刘媛媛,曾元丽,郑有卯,付柳,戴婵媛,陶艳,夏铃丽,田军,王蕾,孙洋
2025(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01
摘要:目的 制定妇科肿瘤综合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居家管理指南,提高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方法 参照《患者版本指南构建规范》,在多学科专家、患者、家属和公众代表的共同参与下,收集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关注的临床问题,系统检索与评价证据,形成推荐意见,通过专家函询对推荐意见进行修改并达成共识。结果 形成的妇科肿瘤综合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居家管理指南包括12个问题52个条目。结论 制定的指南针对妇科肿瘤综合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居家管理常见问题给出了清晰明确的推荐意见,有利于患者居家自我管理。
2025(6):10-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10
摘要:目的 探讨远程医疗运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居家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学龄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居家运动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远程医疗运动干预,构建远程医疗运动康复云平台,根据患儿运动能力制订个性化运动计划,开设在线运动课堂指导患儿运动,实时进行运动监测。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儿6 min步行试验距离、运动计划执行率、生存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12周,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总运动计划执行率、生存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远程医疗运动将远程医疗与运动干预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运动耐力和依从性,有效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2025(6):15-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15
摘要:目的 了解有听力损失风险的社区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认知功能类别,并分析各类别特点及差异,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1-7月采用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客观听力测试、认知储备指数问卷对重庆市2个社区的200名有听力损失风险的社区中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二阶聚类分析,根据其听力、认知功能和生活方式得分进行分类,并进行不同类型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有听力损失风险的社区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可分为3类:听力风险-高认知-行为不良型(23.0%)、听力损失-高认知-行为良好型(49.5%)和听力损失-低认知-行为不良型(27.5%);3个类型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居住状况、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听力就医状况及认知储备得分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有听力损失风险的社区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及认知功能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可针对性制订干预策略,以减缓听力和认知衰退。
2025(6):20-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20
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智能随访模块的“互联网+专项延续护理服务”模式,为出院后老年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方法 依托智能随访系统,基于老年出院患者居家服务需求构建管道护理、伤口造口护理2个智能随访模块,提供“互联网+专项延续护理服务”,包括上门护理、智能随访等。结果 2023年1-12月通过专项延续护理服务为老年出院患者提供上门管道护理632例次,伤口造口护理260例次;162例老年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为(5.00±0.03)分。结论 基于智能随访模块的“互联网+专项延续护理服务”模式,能早期识别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患者,促进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护理延续性。
陈黎玉,熊雪,张虹,廖晓艳,欧洋利,罗兰月,王益鑫,李淼,沈军,赵庆华
2025(6):24-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24
摘要:目的 了解居家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重庆市3个区6个社区282名失能老人为对象,使用自行编制的居家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能力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82名居家失能老人中,轻度失能226名(80.1%),中度失能29名(10.3%),重度失能27名(9.6%)。主动健康行为能力条目均分为(3.22±0.49)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失能程度、主动健康了解程度、定期体检、受照护者尊重程度、社交活动参与、健康意识、自立意识、生活满意度、死亡态度是居家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居家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发挥政府、家庭、社区与专业照护机构的多主体作用,提高居家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能力。
2025(6):29-3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29
摘要:目的 明确患者活动受限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活动受限的相关文献,采用概念分析法对活动受限进行概念分析。结果 活动受限定义属性分为躯体功能减退、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局限3个方面。前因主要分为病变损伤、运动障碍感知、环境制约;后果主要包括健康风险增加、负面情绪增长、社交功能障碍。评价指标包括综合活动受限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 活动受限概念的明晰有利于全面评估患者活动受限情况,合理制订康复计划,明晰活动受限成因,科学实施干预策略。
沈艳秋,漆晓芹,冯玉玲,郑静,陈思,冯沙沙,谢兆勤,吴晶晶,丁亦含,张婷,刘惠,许佳,刘娟,赵迎春
2025(6):35-37,5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35
摘要:目的 探究胰岛素稀释液用于高浓度氯化钾外渗性皮肤损伤的湿敷效果。方法 对23例静脉注射高浓度氯化钾外渗性皮肤损伤患者,采用胰岛素稀释液(胰岛素注射液2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湿敷,观察湿敷效果。结果 第1例患者外渗局部发生坏死,胰岛素稀释液湿敷6 d,外渗性皮肤损伤愈合时间为10 d。其余22例湿敷时间3.00(2.00,4.00)d,愈合时间4.00(2.00,5.00)d。外渗后24 h内湿敷组与24 h后湿敷组比较、伴有糖尿病组与不伴有糖尿病组比较,外渗面积、疼痛评分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氯化钾浓度2%组、4%组和6%组湿敷后第3天疼痛评分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浓度氯化钾外渗性皮肤损伤患者采用胰岛素稀释液湿敷有效、安全。
高梦昕,陈媛,陈雨钦,王晶,丁楠,张露,关文洁,刘春香,孙红玲
2025(6):38-4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38
摘要:目的 汉化整体护理领导力量表并在临床护士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获得原量表作者的授权,按照Brislin模型对整体护理领导力量表进行翻译、回译,通过文化调适后形成中文版整体护理领导力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1 090名临床护士行正式调查,评价中文版整体护理领导力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整体护理领导力量表共4个维度30 个条目。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88,重测信度为0.692。 I-CVI为0.857~1.000,S-CVI/Ave为 0.986。探索性因子分析4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712%。验证性因子分析χ2/df=1.073、 RMSEA=0.012、CFI=0.998、TLI=0.998、IFI=0.998。结论 中文版整体护理领导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评护理领导者的领导水平。
2025(6):42-4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42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病房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护士执业环境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于2024年10月,选取北京市6家医院老年病房的227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病房护士的心理弹性得分为(74.67±17.54)分,执业环境得分为(87.18±16.27)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护士执业环境是老年病房护士心理弹性的独立影响因素,能解释总变异的23.9%。结论 老年病房护士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应通过提升职业发展、提高临床护理专业性等方面改善执业环境,从而提升心理弹性水平。
2025(6):46-5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46
摘要: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2所医院的354名实习期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分别于实习开始,实习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进行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究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潜在轨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可分为3个发展轨迹:高水平稳定组(33.90%)、中水平下降组(38.70%)和低水平上升组(27.40%)。专业选择方式、在校平均成绩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是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护生实习期的职业认同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轨迹,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建立清晰的未来工作规划,强化职业认同。
2025(6):51-5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51
摘要:目的 探讨微媒数字互动平台结合虚拟仿真与密室逃脱在非医学专业学生应急救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级三年制高铁乘务专业2个班(n=88)设为对照组,2023级三年制高铁乘务专业2个班(n=90)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媒数字互动平台结合线上虚拟仿真实训与线下密室逃脱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果 试验组学生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学习投入得分、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微媒数字互动平台结合虚拟仿真与密室逃脱用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应急救护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投入,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2025(6):55-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55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态度与择业动机的复杂关系网络,识别关键节点,为更加精准有效地开展老年护理态度与择业动机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护理本科生806名,采用中文版Kogan老年态度量表、护生老年护理择业动机问卷进行调查。利用R4.3.0软件评估网络结构、节点中心性和结果稳健性。结果 护理本科生的老年护理态度得分为(149.97±16.22)分,老年护理择业动机得分为(68.80±10.50)分。网络分析显示,护理本科生消极态度与代价之间关系最密切(r=0.431),其次是积极态度与兴趣(r=0.214);重要性的中心性指标强度最大(Str=1.268),兴趣的中介性(Bet=1.998)和接近性(Clo=1.696)均最大。结论 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态度较积极,择业动机处于中等水平。其消极态度与代价、积极态度与兴趣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重要性和兴趣是该网络中的核心节点。护理教育者应从重要性和兴趣角度出发,改善护理本科生对老年护理的择业动机和态度。
2025(6):59-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59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研究生导学互动体验,为提高护理研究生培养质量、搭建和谐导学互动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护理研究生导师、11名护理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5个亚主题,分别为导学互动现状(总体和谐,导学隔阂待弥合),导学互动影响因素(个体能力及精力投入,导学期望一致性,外部条件调节)。结论 护理研究生导学互动现状较好,但仍需从提升个体能力、达成期望共识、改善外界环境等方面着手,形成更加亲密的导学共同体。
2025(6):63-6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63
摘要: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教育者专业发展量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对6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475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力总分为(82.23±5.82)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总分为(45.71±6.88)分。文化程度、生育情况、医院教学氛围、护士长支持力度、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师专业发展力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较多。建议管理者重视临床护理教师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促进其专业发展。
2025(6):67-7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67
摘要:目的 探讨眼科门诊患者就医人文关怀体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眼科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门诊患者就医人文关怀体验量表对992例眼科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眼科门诊患者就医人文关怀体验总分为(203.61±25.93)分。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疾病种类、门诊流程清晰度、医院所在地区是影响眼科门诊患者人文关怀体验的因素(均P<0.05)。结论 眼科门诊患者就医人文关怀体验得分较高,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文化程度不高、眼科器质性疾病、门诊流程不清晰会降低患者在眼科门诊就医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体验,医疗管理部门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眼科门诊患者的人文关怀体验。
2025(6):71-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71
摘要:目的 探究网络自助正念自悯干预提升癌症患儿父母自悯水平、改善疾病进展恐惧的效果。方法 招募癌症患儿父母72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网络自助式正念自悯干预。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采用自悯量表、父母疾病进展恐惧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自悯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父母疾病进展恐惧量表总分及情感反应、家庭生活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网络自助式正念自悯干预能提高癌症患儿父母的自悯水平,改善疾病进展恐惧。
2025(6):76-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76
摘要: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对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焦虑、抑郁及幸福感的影响,避免患者出院后再自杀。方法 将96例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按住院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施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积极心理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前、出院时及干预后3个月两组焦虑、抑郁及总体幸福感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幸福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可降低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升其幸福感。
2025(6):81-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81
摘要:目的 探讨ICU患者替代决策者决策疲劳、决策冲突与共享决策的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更符合患者需求的共享决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92名ICU患者的替代决策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疲劳量表、决策冲突量表、共享决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ICU患者替代决策者决策疲劳得分为(22.15±6.17)分,决策冲突(41.55±14.00)分,共享决策(78.47±12.86)分。决策冲突与共享决策呈负相关(P<0.05)。替代决策者月收入、是否与患者同住、患者APACHEⅡ评分是其决策疲劳的影响因素,APACHEⅡ评分是决策冲突的影响因素,患者费用支付方式是共享决策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ICU患者替代决策者的决策疲劳和决策冲突处于较高水平,共享决策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关注替代决策者发生决策疲劳和决策冲突的因素,鼓励其参与共享决策,降低决策疲劳和决策冲突。
2025(6):86-9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86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焦虑量表、自尊量表、Herth希望指数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总分(7.20±1.87)分,其中高死亡焦虑者62.7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自尊、希望和领悟社会支持是死亡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可预测55.3%的死亡焦虑总变异。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特别关注女性、年轻和心功能分级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高患者自尊、希望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降低其死亡焦虑水平。
2025(6):91-9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91
摘要:目的 了解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机制,为构建提高该群体自我同情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山东省2所三甲医院29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同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疾病接受度量表进行调查。利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和疾病接受度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同情的影响,采用AMOS24.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同情得分为(82.60±20.88)分。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社会支持、自我护理能力、疾病接受度可独立解释自我同情45.1%的变异。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自我同情(β=0.173),也可通过自我护理能力、疾病接受度间接影响自我同情(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72.97%)。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同情处于中等水平,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社会支持,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疾病接受度,以提高患者的自我同情水平。
2025(6):96-9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096
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照顾者心理痛苦的心理体验,为临床制订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31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照顾者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6个主题:疾病不确定感、对患者身体外观的过度关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担忧、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担忧、家庭生活方式调整的压力、焦虑抑郁与希望交织。结论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照顾者存在多种心理痛苦,医护人员需制订可行的心理干预计划,以降低其心理痛苦水平。
2025(6):100-10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100
摘要:目的 对配偶陪产体验量表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为从夫妻二元角度探究分娩体验与陪产体验提供评估工具。方法 根据Brislin翻译模型对量表进行翻译和回译,经过专家咨询及预调查形成中文版配偶陪产体验量表。对316名产妇配偶进行调查,检验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配偶陪产体验量表包括身心适应、满足感和负面情绪体验3个维度,共16个条目。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8。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355%;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1.261,RMSEA=0.036,CFI=0.932,NFI= 0.917,TLI=0.978。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53。结论 中文版配偶陪产体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我国产妇配偶的陪产体验。
2025(6):104-108,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104
摘要:目的 汇总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开展运动干预康复训练提供循证实践依据。方法 依照“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网站中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运动干预相关的内容。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与质量评价,并结合纳入文献内容进行证据的提取、汇总与分级。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3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4篇、Meta分析2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最终形成包括运动干预团队、运动干预原则、运动干预频率、运动干预类型、相关干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6个方面,共19条最佳证据。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运动干预康复训练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开展科学、规范、统一的运动干预康复训练提供实践指导。
2025(6):109-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109
摘要:目的 探讨分阶段动态营养支持结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舌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的舌癌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动态营养支持结合吞咽康复训练。比较干预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血清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吞咽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7天,试验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7天和术后1个月,试验组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动态营养支持结合吞咽康复训练可改善舌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升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2025(6):114-1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114
摘要:对健康领域中社会融合的概念、评估工具、癌症患者的社会融合现状及影响因素、干预方法进行综述。癌症患者社会融合的护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干预、行为治疗、叙事疗法、社交媒体干预。提出癌症患者的社会融合水平与其健康结局密切相关,应开发符合我国文化特征的癌症患者社会融合的测评工具,筛查社会融合不良的高风险人群,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患者的社会融合。
2025(6):120-1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120
摘要:综述了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意愿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决策辅助工具。乳腺癌患者的生育意愿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意愿的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提出医护人员应关注乳腺癌患者的生育意愿问题,针对影响因素实施干预,开发本土化的生育决策辅助工具,为年轻乳腺癌患者提供全面的生育健康支持。
2025(6):125-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06.125
摘要:阐述了福格行为模型的理论框架、在健康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提出福格行为模型为健康行为改变的预测和干预提供了理论框架,应用于慢性病管理、疫苗接种、性健康和生殖健康、体质量管理及康复训练产品设计中均取得良好效果,护理人员应提高对福格行为模型的认识,推进该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