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1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心血管疾病护理专题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材料的研制及评价

      2025(19):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01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开发符合老年人群需求特点、易于理解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材料,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基于循证方法,系统检索文献并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最佳证据;通过质性访谈了解老年患者对教育材料的需求和偏好;结合最佳证据与患者需求偏好结果,构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内容体系,并参照患者健康教育材料评估工具对教育材料可理解性及可行动性的要求,将相关证据内容转化为患者易于理解的表达形式;采用焦点小组访谈了解利益相关方对材料的意见并进行迭代修订;采用患者健康教育平面材料评估工具,由外部评审小组成员对材料的可理解性和可行动性进行测试。结果 构建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材料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口服药管理、症状监测、饮食管理、运动锻炼、生活方式6个方面,教育材料以手册形式呈现,并创作了配套的动画视频。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材料评价的标准化得分为86.96分,可理解性与可行动性得分分别为83.42、83.12分。结论 研制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材料的可理解性和可行动性较好,有利于患者理解自我管理教育材料,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19):6-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0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症状体验模型选定潜在影响变量,便利选取2024年7月至2025年4月住院治疗的2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呼吸困难灾难化量表、肺功能状态与呼吸困难问卷-呼吸困难分问卷、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评分为(32.77±7.3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呼吸困难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病程、自我管理水平、家庭关怀度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需针对不同特征患者采取分层、分级、分阶段干预策略,并以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和家庭关怀度为关键切入点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呼吸困难灾难化水平。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5(19):11-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11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照护干预策略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3例,采用心力衰竭患者基本任务执行能力评估量表观察性评估患者的任务执行能力,由2名专科护士独立观察后记录并评分。分析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标准化总均分为16.7分,其中识别高盐食物和判断水肿正确执行率最高(均为39.8%),而调整利尿剂剂量正确执行率最低(7.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心功能分级及B型利钠肽原(BNP)、尿酸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均P<0.05)。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得分与BNP和尿酸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logistic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总体水平偏低,受年龄、心功能等因素影响。需关注高龄与重症患者自我管理任务执行能力的薄弱环节,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如强化患者技能教育、优化药物管理和个体化健康管理等策略,提升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以改善疾病结局。

    •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表露潜在类别及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

      2025(19):16-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1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表露潜在类别特征,分析患者自我表露剖面类别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35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表露得分为(33.87±8.36)分,可分为低表露-缄默不言型(40.6%)、中表露-聊天解闷型(36.6%)及高表露-倾诉消愁型(22.8%)3个潜在类别。不同自我表露剖面类别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表露处于中等水平,且不同个体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不同自我表露剖面类别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自我表露不同类别特征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表露意愿,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

    • 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社会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19):2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21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社会参与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社会参与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方便抽样法选取郑州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诊的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320例作为调查对象。于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主参与问卷、中文版心脏疾病运动恐惧量表、疾病感知问卷及感知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社会参与得分为(58.92±5.72)分。社会参与得分与运动恐惧、疾病感知得分呈正相关,与感知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心功能分级、运动恐惧、疾病感知、感知社会支持是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0.3%。结论 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有待改善。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独居、心功能差的中青年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帮助其减轻运动恐惧,提供充足的医源性支持,降低对疾病的负性感知,以提高社会参与水平。

    •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5(19):26-30+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2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为制订家庭照顾者支持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经历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12月。根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汇集性整合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出46个研究结果,归纳成10个类别,综合成压力源与负担体验、应对策略与适应性成长、社会支持与资源欠缺3个整合结果。结论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性照护体验感较强,未来应重视照顾者压力源的缓解,识别并强化照顾者积极应对策略,帮助其实现适应性成长,同时构建多层次支持网络,完善社会医疗保障政策,满足照顾者的支持性服务需求,提高其照护质量及生活质量。

    • >专科护理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尿碘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19):31-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31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尿碘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15例拟行131I治疗并完成尿碘检测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尿碘<200 μg/L有153例(71.2%),≥200 μg/L有62例(28.8%)。食用加碘盐、外出就餐频率、低碘饮食时间、恐惧疾病进展、家庭功能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131I治疗前尿碘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131I治疗前尿碘水平控制在推荐治疗的范围内,但仍有部分患者131I治疗前低碘准备不佳。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强调控制加碘盐的摄入、减少外出就餐频率等,提升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怀度,以有效控制患者131I治疗前尿碘水平,改善治疗结局,促进疾病康复。

    • 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19):36-40+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3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14例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伤口生活质量问卷和伤口积极心理状况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9.07±9.57)分;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积极心理状况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状况、并存糖尿病、PUSH评分、水肿程度、积极心理状况是影响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下肢慢性伤口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处于极差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群体及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采用多学科管理模式加强并存疾病、创面及水肿的评估与管理,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和消肿策略,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门诊诊疗操作镇静患儿旅程地图的构建

      2025(19):41-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41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门诊诊疗操作镇静过程中患儿及家属的体验及需求,为优化儿童诊疗操作镇静服务流程、改善其镇静体验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选取30例接受诊疗操作镇静的门诊患儿及其家属,运用非参与式观察法,跟踪并记录患儿诊疗操作镇静全过程,并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从中选取14名患儿家属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按诊疗阶段,从任务、情绪、满意点、痛点4个维度将诊疗操作镇静的患儿及家属就诊需求总结成26条主题,并绘制成患儿旅程地图。结论 通过患儿旅程地图可直观地了解患儿及家属在接受诊疗操作镇静期间的经历及体验,并确定其多维度的问题与需求,为临床改进门诊儿童诊疗操作镇静流程提供依据。

    • 新生儿发展性照顾的概念分析

      2025(19):47-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47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阐明发展性照顾的概念内涵,为开展新生儿发展性照顾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及CINAHL等数据库中涉及发展性照顾的相关文献,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发展性照顾的概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5篇文献,总结发展性照顾具有环境优化、准确评估、个体调适、情感照护、家庭参与5个定义属性;前置因素包括发育需求因素、疾病和治疗因素、家庭因素;后置影响包括对新生儿自身影响、对家庭的影响、对医疗组织的影响。结论 通过对发展性照顾的概念发展、定义属性、前因后果等进行分析,明确了新生儿发展性照顾的概念。护理人员应结合发展性照顾的概念内涵,制订相应的干预策略,以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佩戴弹力袖套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5(19):52-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52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并总结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佩戴弹力袖套的相关证据,为规范佩戴弹力袖套提供参考。方法 遵照“6S”证据模型,检索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佩戴弹力袖套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1月,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级别评定和证据汇总。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最佳实践2篇、临床决策1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7篇。从佩戴袖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案、袖套种类、压力选择、日常监测及注意事项7个方面汇总了22条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佩戴弹力袖套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循证依据,医护人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准确评估和使用。

    • >基础护理
    • 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的构建及应用

      2025(19):58-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58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信息系统中增加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比较模块应用前(2024年1-5月,操作人员根据常规操作流程进行过氧化氢低温灭菌处理器械)与模块应用后(2024年6-11月,采用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管理器械)灭菌程序选择的正确率和操作人员对程序锁定模块应用的满意度。结果 模块应用后,灭菌程序选择正确率由99.88%提高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人员对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的应用满意度较高(得分4.44~4.94分)。结论 低温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程序锁定模块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灭菌程序选择的准确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满意度,提升了质量管理水平。

    • >护理管理
    • 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

      2025(19):62-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62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类别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开展相关培训以提升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8-12月,选取全国22个省市的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急诊创伤护士93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护士核心能力量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对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为102.0(84.0,126.0)分,分为基础组(28.1%)、进阶组(44.7%)和专业组(27.2%)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医院等级、是否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参加过创伤护理培训、创伤工作年限和工作投入是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存在群体异质性,护理管理者可根据急诊创伤护士核心能力剖面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培训,以提高急诊创伤护士的核心能力。

    • 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5(19):68-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68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 2024年3-8月,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依据,检索、评价并汇总国内外关于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最佳证据,基于循证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制订函询问卷,通过德尔菲法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4%、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4、0.83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25、0.142(均P<0.05),最终形成包含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28项三级指标的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构建的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临床适用性,符合气道造口患者护理临床实践与护理管理特点,可为客观评价气道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2025(19):72-76+8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72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初步应用,为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在文献查阅、理论分析和质性研究的基础上,于2024年6-7月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构建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级指标权重;于2024年8-10月选取13个省市的300名麻醉恢复室护士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查,初步了解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现状。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7%和94.4%,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97~0.301和0.248~0.426(均P<0.0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7和0.933。最终构建的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调查结果显示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总均分为(3.86±0.81)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结论 构建的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适用,可作为麻醉恢复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的评价工具。

    • >护理教育
    • 新护士人文关怀培训中基于4F动态引导反思法的案例教学

      2025(19):77-8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77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新护士人文关怀培训中基于4F(Fact、Feel、Find、Future)动态引导反思法的案例教学效果。方法 将2023年7月入职的48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按常规培训方法进行人文理论授课联合案例分析;将2024年7月入职的50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在常规人文理论授课基础上实施基于4F动态引导反思法的案例教学的人文关怀培训。培训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新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投诉情况。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关怀理念、关怀能力、关怀知识及关怀感知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培训后第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培训结束时观察组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培训后1年内对照组发生5起护理投诉,观察组未发生护理投诉。结论 对新护士开展基于4F动态引导反思法的案例教学,能提高其人文关怀品质,减少护理投诉,提升患者满意度。

    • 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实践课程思政元素获得感的质性研究

      2025(19):82-85+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82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实践课程思政元素的获得感,为护理实践课程思政元素获得感评价指标的构建和思政教育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完成护理实践的护理本科生为访谈对象,基于思政教育获得感理论框架制订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式焦点小组访谈法,每组8~9人,信息饱和时,共访谈25名护理本科生。访谈内容通过定向内容分析法进行编码和主题提炼。结果 提炼出5个主题和18个亚主题,包括认知理解(法治意识、人文关怀、职业道德、沟通能力)、情感认同(敬畏感、成就感、温暖感)、意志坚定(坚持规范操作、保持冷静、坚守职业道德、同理心沟通)、实践感悟(规范操作、详细解释、个性化护理、保护隐私)和课程改进建议(增加跨专业小组讨论、增加临床情景模拟演练、增加护理伦理和法律知识教育)。结论 护理本科生在护理实践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获得感表现为多维度的积极体验,护理实践能有效促进护理本科生对课程思政元素的理解、认同、坚定和感悟。今后尚需针对护生提出的多项改进建议继续完善课程。

    • >心理护理
    • 妊娠期女性身体意象潜在剖面分析及与分娩恐惧的关系

      2025(19):86-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8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期女性身体意象的潜在剖面类别及与分娩恐惧的关系,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身体意象,进而减轻分娩恐惧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1-8月,以方便抽样法,在1所三甲医院产科门诊招募孕妇503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孕期身体感受量表、身体欣赏量表、功能欣赏量表、分娩态度问卷、身体被他人接纳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妊娠期女性存在低积极-高消极身体意象(占14.1%)、中等积极-高消极身体意象(占28.2%)、高功能欣赏-低消极身体意象(占57.7%)3个潜在剖面类别。年龄、身体被他人接纳是妊娠期女性身体意象潜在剖面类别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身体欣赏和功能欣赏与分娩恐惧呈负相关;消极身体意象与分娩恐惧呈正相关;高功能欣赏-低消极身体意象妊娠女性的分娩恐惧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类别(均P<0.05)。结论 妊娠期女性身体意象存在异质性,且受到多因素的影响。身体意象与分娩恐惧密切相关。应全面评估妊娠期女性身体意象,开展针对性监测和护理干预,以降低分娩恐惧水平。

    • 中青年肝衰竭患者错失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5(19):92-9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92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中青年肝衰竭患者错失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47例中青年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智谋量表、错失恐惧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中青年肝衰竭患者错失恐惧评分(25.33±1.8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智谋、家庭功能是中青年肝衰竭患者错失恐惧的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40.5%的变异量。结论 中青年肝衰竭患者错失恐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影响因素较多。应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中青年肝衰竭患者的家庭功能及智谋水平,进而降低患者的错失恐惧感。

    • 成骨不全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的Meta整合

      2025(19):96-10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09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整合成骨不全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为制订干预措施指导家庭照顾者积极应对疾病动态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Scopus、Pro Quest、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5年2月关于成骨不全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的相关质性研究。根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采用主题综合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共提炼出46个研究结果,归纳整理成8个类别,并按照双重ABCX模型整合成4个主题,即初期诊断冲击到长期照护耗竭的多维压力堆叠(成骨不全症诊断带来的压力源、长期照护中的“滚雪球效应”)、家庭内核和社会外延资源的协同应对(家庭内部资源助力、家庭外部资源赋能)、消极归因与积极重构的认知调适(消极认知、积极重构)、危机持续和良性适应的分化适应结果(危机持续、良性适应)。结论 成骨不全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在疾病全周期的照护体验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医护人员需制订压力管理策略,整合内外部资源,加强认知重构干预,促进对疾病的积极接受和适应,提升照顾者照护体验。

    • >老年护理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与认知储备及社会隔离的相关性研究

      2025(19):101-105+1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101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与社会隔离及认知储备的相关性,为开展针对性干预以延缓患者认知衰弱进展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认知储备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为27.0%,社会隔离发生率为31.3%,认知储备总分81.0(74.0,96.0)。相关性分析显示,认知衰弱与社会隔离总分及认知储备总分呈负相关(均P<0.05);社会隔离总分与认知储备总分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并存慢病数量、多重用药、夜间睡眠时间、社会隔离及认知储备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社会隔离发生率较高,认知储备较低。社会隔离风险越高、认知储备越低的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越高。医护人员需关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隔离及认知储备状况并加强干预,以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

    • >社区护理
    • 专科护士主导的“互联网+”多学科体重管理对2型糖尿病并存肥胖患者的影响

      2025(19):10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10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互联网+”多学科体重管理对2型糖尿病并存肥胖患者体质量及糖脂代谢指标等的影响。方法 2024年1-12月选取门诊就诊的81例2型糖尿病并存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专科护士主导的“互联网+”多学科体重管理,即成立多学科体重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营养治疗、运动锻炼、药物干预、生活方式干预等,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施为期6个月的随访与管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患者体质量、BMI、腰围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共75例患者完成随访。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69例(92.0%)患者达到临床意义的减重目标。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并存肥胖患者实施专科护士主导的“互联网+”多学科体重管理,能有效控制体质量,改善糖脂代谢状况。

    • 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的潜在剖面分析

      2025(19):111-1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111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深圳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慢性病患儿的祖辈照顾者202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家庭管理测量量表、4条目患者健康问卷、压力知觉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的潜在剖面类别,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分为家庭管理低效型(69.8%)和家庭管理积极型(30.2%)2个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医疗费用、祖辈情绪状况和压力知觉是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其隔代家庭管理特征及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提高祖辈的疾病管理能力及其家庭管理水平。

    • >数智化护理
    • 互联网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的建立及实践

      2025(19):116-1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11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并运行互联网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以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方法 创建母乳喂养线上门诊咨询平台,组建咨询服务团队,对团队成员开展培训与考核,实施母乳喂养线上门诊咨询服务,并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收集统计门诊咨询情况、护士接诊反应时间、服务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2024年6-12月共接诊产妇咨询183人次;母乳过少和用药问题咨询数量最多,占咨询问题的48.80%;护士接诊反应时间中位数为26 min,接诊服务时间中位数为20 min;产妇对咨询的满意度99.15%;仅有5人次需转诊至线下护理或医疗门诊。结论 互联网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服务为产妇提供了便捷及专业的护理服务,可解决产妇母乳喂养相关问题,护士接诊应答性高,及时性及便捷的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产妇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综述
    • 癌症患者与成年子女家庭沟通的研究进展

      2025(19):120-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120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梳理癌症患者与成年子女家庭沟通研究中的常用理论模型、研究工具的应用现状,总结癌症患者与成年子女的家庭沟通水平、内容及模式划分的现状,分析家庭系统干预、沟通技能培训及社会心理支持等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与局限性,旨在为癌症患者与成年子女家庭沟通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智能适老辅具在失智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25(19):125-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9.125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智能适老辅具研发的重要性及应用场景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了智能适老辅具的类别及功能,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辅具、健康监测与管理辅具、安全保障辅具、陪伴交流辅具、康复训练辅具。分析智能适老辅具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展望,旨在为设计出满足失智症患者照顾需求的智能适老辅具提供参考。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