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7):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01
摘要:目的 了解三甲医院护士差错反感文化与职业偏差行为现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制订管理对策以减少护士职业偏差行为提供思路。方法 2024年4-6月,以方便抽样法抽取西安市6所三甲医院的1 420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差错反感文化量表、护士职业偏差行为量表展开调查。结果 三甲医院护士差错反感文化得分(26.68±6.34)分,职业偏差行为得分(29.83±7.13)分。差错反感文化、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影响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偏差行为的主要因素(均P<0.05),可解释职业偏差行为总变异的71.2%,其中差错反感文化占26.0%。结论 三甲医院护士差错反感文化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职业偏差行为处于低等水平。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差错管理制度,培养护士良好的差错学习氛围,树立包容差错的科室文化,并重点关注年龄小、职称低、工作年限短的护士,鼓励其勇于面对差错,合理处理差错,进一步降低护士职业偏差行为。
2025(17):5-8+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05
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护士生育对职业发展影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护士职业发展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1-2月,以便利抽样法抽取湖北省6所综合医院的已婚女性护士725名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工作-家庭支持问卷、工作家庭增益量表、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影响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女性护士生育对职业发展影响总均分为3.2(2.9,3.4)分。护士生育对职业发展影响得分与心理韧性、工作-家庭支持、工作家庭增益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子女数、心理韧性、工作-家庭支持程度、工作家庭增益水平是女性护士生育对职业发展水平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女性护士生育对职业发展影响水平处于中等,且受多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可基于可干预因素制订优化管理策略,提高护士工作投入度和职业自信心,降低生育对其职业发展的影响。
2025(17):9-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09
摘要:目的 调查ICU护士工作场所认知失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开展针对性培训降低ICU护士工作场所认知失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5年1-3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认知失败量表、中文版ICU医护人员感知压力源量表、工作-家庭支持量表、简版心理弹性量表及压力知觉量表对山东省6所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361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工作场所认知失败得分为(29.14±9.63)分,92.52%的ICU护士报告了至少一项认知失败体验。ICU护士工作场所认知失败与感知压力源、压力知觉呈正相关,与工作-家庭支持、心理弹性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学历、感知压力源、工作-家庭支持、心理弹性、压力知觉是ICU护士工作场所认知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1.8%。结论 ICU护士工作场所认知失败呈现低严重程度-高普遍性特征。护理管理者需关注ICU护士工作场所认知失败状况,早期识别并准确干预,以减少ICU护士工作场所认知失败的发生。
2025(17):14-1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14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感知的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现状及对其职业妥协的影响,以及护士组织沉默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为医院管理层制定政策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对三级甲等医院512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量表、组织沉默量表和职业妥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得分(68.18±24.57)分,护士组织沉默得分(26.03±9.53)分,职业妥协得分(29.51±9.09)分。组织沉默在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与护士职业妥协之间具有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42.05%。结论 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可直接影响护士职业妥协行为,也可通过组织沉默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职业妥协行为。提示医院管理层应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以杜绝组织内出现毒性领导行为,减少或避免护士组织沉默现象,以实现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2025(17):19-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19
摘要: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支持干预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综述。介绍国内外第二受害者复苏路径和支持体系,总结支持干预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其应用效果,旨在为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医疗机构开展第二受害者支持干预实践提供参考。
李昊阳,王冬红,李雪娟,周薇,莫翼娜,李淑婷,吴东波,梁日晓,胡静
2025(17):24-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24
摘要:目的 基于患者旅程地图识别肥胖症患者减重代谢手术治疗决策的多维需求,为优化该群体的手术决策提供借鉴。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6例行减重代谢手术的肥胖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并绘制患者旅程地图。结果 按照就诊时间轴,从行为、想法、情绪和痛点4个维度将肥胖症患者的减重代谢手术治疗决策需求归纳为健康危机、手术污名化、伦理困惑、经济负担等30条主题,其中手术决策前期12条、手术决策期8条、治疗期10条。结论 肥胖症患者减重代谢手术治疗决策旅程复杂,存在网络信息难以甄别、经济压力、术后饮食管理复杂等痛点。建议构建减重信息平台,完善相关医疗保障体系,以满足肥胖症患者减重代谢手术治疗的健康需求。
2025(17):31-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31
摘要:目的 探讨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为二元应对干预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选取12对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共提炼出个体内部特征、二元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系统和社会文化环境4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结论 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受多维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可基于此设计和实施二元应对干预,促进夫妻疾病适应。
2025(17):36-4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36
摘要:目的 对前期开发的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对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收治的469例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舒适度管理体验、信息与沟通交流体验、操作及技术质量体验、情感支持体验、服务流程与响应体验),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533%。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一阶5因子模型,修正后的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良好(χ2/df=1.544,RMSEA=0.046,GFI=0.824,RMR=0.050,CFI=0.940,NFI=0.849,IFI=0.941,TLI=0.934)。测量工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8,Guttman折半信度为0.944,重测信度为0.996;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6~0.944,Guttman折半信度为0.869~0.957。结论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评价工具,为专科性干预措施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李雯,王小玲,顾淑燕,袁亦杰,史蓓洁,王琲艳,姜丽萍,钮忆欣
2025(17):41-4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41
摘要:目的 汉化体质量控制策略量表,并在超重及肥胖成年人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体质量控制策略量表进行正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形成中文版量表。通过2次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所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716例成年超重及肥胖患者进行调查,并验证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体质量管理策略量表包含饮食选择(10个条目)、体育活动(7个条目)、自我监测(6个条目)、心理应对(7个条目)4个维度30个条目。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116%;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0,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7,折半信度为0.941,重测信度为0.906。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2.729,RMR=0.044,RMSEA=0.065,NFI=0.862,IFI=0.908,TLI=0.899,CFI=0.908;AVE平方根均大于相关系数,各维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中文版体质量管理策略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估超重及肥胖人群的体质量管理策略的评估工具。
2025(17):45-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45
摘要:目的 调查医疗机构对简易呼吸器集中处理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简易呼吸器集中处理实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自行编制的简易呼吸器集中处理调查问卷,于2024年4月对全国25个省份698所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698所医疗机构中,有155所医院简易呼吸器由临床科室自行处理,占比22.21%。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的517所医院中,有113所医院(21.86%)清洗时部分拆卸,18所医院(3.48%)未拆卸而是整体清洗,93所医院(17.99%)未清洗呼吸气囊的内腔。仅有112所医院(21.66%)选择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专用清洗架进行清洗。有22所医院(4.26%)在清洗消毒后采用了自然干燥。252所医院(48.74%)CSSD工作人员仅部分了解或不了解简易呼吸器各部件功能检测方法,有151所医院(29.21%)CSSD工作人员未对其功能进行检测。仅有294所医院(56.87%)会定期抽检简易呼吸器消毒效果。181所医院(35.01%)选择7 d储存时长,135所医院(26.11%)选择1个月储存时长。结论 简易呼吸器的集中处理需要进一步落实,其管理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操作人员清洗消毒流程和功能检测方法的培训。建议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并出台简易呼吸器清洗消毒及功能检测的标准或指南,为简易呼吸器的规范化集中处理提供参考。
2025(17):49-5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49
摘要:目的 检索、评价和汇总成人患者输血通路选择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输血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网站(包括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CINAHL、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等)中关于输血通路选择及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和汇总。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5篇指南和3篇专家共识。从输血通路的选择、输血装置的使用与管理、辅助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人员资质与培训、健康教育5个主题汇总出22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成人患者输血通路选择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建议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血管条件、病情,结合患者意愿,个性化选择并应用最佳证据,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025(17):54-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54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病种分值付费(DIP)背景下护士长绩效改革方案设计及其对护理质量、运营效率及管理满意度的实践效果,为公立医院适应DIP改革、优化护理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53个护理单元为研究场所,通过重构护士长绩效分配体系(纳入病例组合指数、护理质量、成本管控等核心指标),实施DIP导向的垂直管理改革。对比分析2023年(改革前)与2024年(改革后)护士长绩效分布、护理质量评分、科室运营效率、护士长和科主任满意度。结果 与改革前比较,改革后护士长绩效、护理质量及护士长、科主任满意度显著提升,每床日护理耗材、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基于DIP付费的护士长绩效改革通过优化分配机制、强化质量导向及医护协同,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运营效率与管理满意度,为公立医院实现精细化成本管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2025(17):58-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58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工作绩效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9-11月选取新疆地区两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士四维工作绩效评价问卷、护士信息素养量表、医护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3 528名临床护士完成调查。临床护士工作绩效可分为3个类别,即低绩效型(5.50%)、中等绩效型(26.22%)、高绩效型(68.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科室、信息素养、沟通能力为临床护士工作绩效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的工作绩效存在异质性,护理管理者可根据潜在分类的影响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提高临床护士工作绩效水平。
2025(17):63-6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63
摘要: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学业延迟满足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深度学习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教育者培养实习护生深度学习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问卷、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大学生深度学习问卷对251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学业延迟满足总分(27.32±2.77)分,未来时间洞察力总分(56.44±8.41)分,深度学习总分(81.46±16.70)分。实习护生学业延迟满足、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深度学习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学业延迟满足在实习护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深度学习间起中介效应,其占比为10.29%。结论 实习护生学业延迟满足、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业延迟满足对深度学习有直接预测作用,并且学业延迟满足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深度学习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可通过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业延迟满足及未来时间洞察力,提高其深度学习能力。
2025(17):67-70+8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67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注意、关联、自信、满足感(ARCS)动机模型的学习共同体教学在泌尿外科实习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2023年1-9月在泌尿外科实习的5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带教。以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的53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实习满意度、学习动机。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得分、实习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学习动机策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前(均P<0.05)。结论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泌尿外科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满意度,同时能够显著增强护生的学习动机。
陈佳怡,王超越,殷金霞,冯璟,高菡苹,姚大志,刘斯涵,张全志
2025(17):71-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71
摘要:目的 探讨情绪调节和经验性回避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养育压力与养育倦怠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为探索与实施干预方案以促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应激过程理论,采用养育倦怠评估量表、养育压力简式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和情绪调节量表对238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构建并检验链式中介模型。结果 养育压力分别与表达抑制、经验性回避、养育倦怠呈显著正相关,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均P<0.05)。养育压力能显著正向预测养育倦怠,认知重评和经验性回避、表达抑制和经验性回避分别在养育压力与养育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均P<0.05)。结论 养育压力可通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的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经验性回避水平影响养育倦怠。应帮助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采取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与应对方式,以促进其心身健康发展。
2025(17):77-8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77
摘要:目的 探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连带内在病耻感的状况,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解释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4年10-12月选取18名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确定3个主题和10个亚主题,即初期认知冲突(不理解、震惊、愧疚感和自责);连带内在病耻感的表现(习得性无助、情绪耗竭、过度警觉、羞耻感内化);连带内在病耻感的消极应对(被动接纳、隐瞒与保密、社交退缩)。结论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父母存在复杂的连带内在病耻感体验,医护人员需帮助父母提高认知水平、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能力,并呼吁全社会正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助于减轻父母的内在病耻感,积极应对污名化,从而为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心理康复提供更好的家庭支持。
2025(17):82-8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82
摘要:目的 构建并应用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患者非负重运动管理方案以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结局。方法 将90例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糖尿病足局部伤口处理及随访管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基于最佳证据构建的糖尿病足溃疡术后非负重运动管理方案。结果 干预4周干预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踝肱指数、自我管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构建的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患者非负重运动管理方案可改善下肢局部血运、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2025(17):88-9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88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迁移应激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举措降低老年人迁移应激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5所养老机构中的18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力测试量表、应激反应问卷于老年人入住机构后当天(T0)、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进行调查。结果 T0~T3老年人迁移应激得分分别为117.42±13.84、107.36±10.06、91.63±10.41、87.22±7.72。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迁移应激变化轨迹可分为中水平-下降组(25.3%)、高水平-下降组(55.9%)、低水平-下降组(1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与子女或其他亲属日常交流的频率、入住养老机构的自主性、儿女数量、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来源、锻炼身体频率影响迁移应激的轨迹类别(均P<0.05)。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迁移应激存在群体异质性,可分为3种变化轨迹,应根据其轨迹类别进行个体化评估干预。
2025(17):94-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94
摘要:目的 明确老年人活力的内涵,为明晰老年人活力概念、研制老年人活力的测评工具、优化养老照护策略提供基础。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4年10-12月对18名老年照护相关领域的资深实践者和专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形成3个一级主题和11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生理活力(行动能力、营养状态、自理能力)、心理活力(内驱力、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开放求知、自我价值)和社会活力(社会交往、自主行为、社会适应)。结论 老年人活力由多维要素构成,其内涵涉及生理活力、心理活力和社会活力3个部分;明晰老年人活力的内涵有助于从更积极的视角发展维持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干预策略。
2025(17):99-10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099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和整合失能老年人尊严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制订个性化尊严照护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5年2月发表的失能老年人尊严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汇集性Meta整合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研究,提炼出42个研究结果,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10个类别,整合结果包括维护健康与安全(躯体健康维护、安全适老环境与个性化照护需求)、尊重与关怀(隐私屏障保护、礼貌沟通、情感支持与共情回应)、积极调适与自我尊严维护(自我价值实现、社会维系与需求、努力适应与接纳、维护自主决策权)。结论 机构及照护者应持续完善医养融合机制,构建隐私保障并规范沟通礼仪以维护失能老年人心理安全感,激活其自我价值感,开展适老化社交活动,尊重失能老年人自主意愿,从而推动形成持续、完整的尊严照护体系。
2025(17):104-10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104
摘要:目的 对老年人未来照顾准备进行概念分析,阐明老年人未来照顾准备的概念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与老年人未来照顾准备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40篇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概念分析法对老年人未来照顾准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老年人未来照顾准备涉及3个定义属性,即未来的照顾需求、预先进行老龄化相关准备、动态调整照顾策略;前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后果包括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及社会层面的影响。结论 老年人未来照顾准备是一个多维度、复杂的概念,涵盖多个概念属性,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对老年人未来照顾准备进行概念分析,使护理人员清晰了解老年人未来照顾准备的概念及本质,进而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测评量表的研发提供参考。
2025(17):110-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110
摘要:目的 汉化英文版慢性病共病疾病感知量表(Multimorbidity Illness Perceptions Scal,MULTIPLeS),并在慢性病共病患者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获得原作者授权后,按照Brislin模式翻译、回译和检译英文版量表。通过专家咨询、3轮认知性访谈及预调查形成中文版MULTIPLeS。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1所三甲医院就诊的403例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情感表达、活动限制、优先级、因果关系、治疗负担),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4.378%。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一阶5因子模型结果显示,模型适配度在可接受范围(χ2/df=2.138,RMSEA=0.073,TLI=0.878,CFI=0.897,IFI=0.899)。量表水平与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00;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93,重测信度系数为0.813。结论 中文版MULTIPLeS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估中国文化背景下慢性病共病患者疾病感知水平。
2025(17):115-1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115
摘要:目的 应用基于最佳证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膳食教育方案,并评价其循证实践效果。方法 以血液病房45名护理人员、8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基线审查组与循证实践组各40例)为研究对象。基线审查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实践组实施循证为基础的膳食教育:基于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基于指标进行基线审查,并分析促进和障碍因素,实施循证护理实践。结果 证据应用后,护理人员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膳食教育知识得分由(75.24±9.25)分提升至(92.64±4.41)分,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教育行为质量控制得分高于应用前。循证实践组患者的膳食管理知识得分为(83.40±9.38)分,基线调查组(66.15±8.75)分,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项膳食管理行为指标中的3项显著高于基线调查组(均P<0.05)。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膳食教育的循证护理实践能够优化护理人员膳食教育相关知识结构,规范其健康教育指导行为,进一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膳食管理的科学性。
2025(17):120-1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120
摘要: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包括证据生成、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以及全球健康5个核心模块。其中证据传播的概念易与知识转化或证据转化混淆,其与证据应用的界限也需澄清。本文对JBI模式中证据传播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解读,澄清证据传播相关的常见误区,并聚焦证据传播是否能成为未来循证护理研究和实践新的增长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2025(17):124-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7.124
摘要: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护理技术,在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已经展现出了独特优势。本文对智能机器人的类型、功能和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并就现存的政策保障不足、伦理问题突出、服务个性化缺失以及经济负担过重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构建系统化的人机协同照护模式和跨学科跨领域联动的展望,为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实践提供借鉴。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