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萌,贵子雨,吴红锋,杨丽昆,郑美洁,刘文秀,屈博涵,李贤
2025(15):1-5+2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01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患者透析中实施基于衰弱整合模型的多组分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选取76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周一、三、五透析患者38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周二、四、六透析患者38例设为干预组,实施基于衰弱整合模型的透析中多组分运动干预。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12周后测评两组衰弱、肌力、运动耐力和躯体功能。结果 干预后,两组Tilburg衰弱评分、握力、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和简易躯体功能评分比较,组间效应(除握力外)、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均P<0.05)。结论 基于衰弱整合模型的透析中多组分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患者的衰弱状况,提高患者肌力、运动耐力和躯体功能。
于珊,车雅洁,苏比伊努尔·麦麦提,吾克勒阿依·阿吾塔力甫,郭楷扬,苗苗,颜萍
2025(15):6-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06
摘要:目的 调查城乡老年人社会衰弱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7月至2024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13个农村社区、9个城市社区的1 826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状况,并通过身体测量收集老年人身体功能状况,对城乡老年人社会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新疆城乡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为62.3%,其中农村老年人为76.0%,城市老年人为45.0%。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抑郁状况、营养状况及躯体能力是城市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影响因素(均P<0.05);是否吸烟、经济来源、吞咽功能及共病程度是农村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新疆城乡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较高,农村老年人高于城市老年人;城乡老年人社会衰弱主要影响因素有差异性,医务人员需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从而有效降低社会衰弱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
2025(15):13-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13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联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自我超越与益处发现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联结的影响,为实施相关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联结量表、自我超越量表与益处发现量表,于2024年7-9月对湖南省51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联结得分为74.00(70.00,84.00)分,自我超越(38.33±9.95)分,益处发现(84.76±23.0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超越、益处发现、年龄、体育锻炼、疾病感知痛苦程度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联结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联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超越和益处发现水平,加强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联结。
彭颖,欧洋利,黄欢欢,蒋思琪,杜星瑶,罗欣,余馨雨,周薇,肖明朝,赵庆华
2025(15):17-2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17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人感知养老机构组织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养老机构组织韧性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9-1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感知养老机构组织韧性评估量表、养老机构护理相关生活质量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重庆市11所养老机构的32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感知养老机构组织韧性得分95.00(90.00,99.00)分;机构性质、老年人经济收入来源、身体状况、子女个数、养老机构护理相关生活质量、幸福度是老年人感知养老机构组织韧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人感知到的养老机构组织韧性处于中上等水平,仍有改进空间。养老机构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持续改进老年人组织韧性水平,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
2025(15):23-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23
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排斥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社会隔离和抑郁在两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的5 941名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的数据,分析其社会隔离和抑郁在数字排斥与认知功能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 农村老年人数字排斥占比98.30%,认知功能得分(18.36±6.48)分,社会隔离得分1.00(1.00,2.00)分,抑郁得分8.00(4.00,14.00)分。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排斥对认知功能的直接效应显著(β′=-0.243);社会隔离(β′=-0.111)和抑郁(β′=-0.017)对认知功能的中介效应显著;社会隔离和抑郁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β=-0.003)。结论 数字排斥可直接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也可间接通过社会隔离和抑郁产生影响。应积极推动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并加强对其社会隔离和抑郁风险的识别,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心理干预,预防认知功能减退。
周雁荣,张舵,王兰,肖琦,曾莹,吴前胜,陈钊,赵娅,胡凯利,余小燕
2025(15):29-3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29
摘要:目的 运用知识转化框架开展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循证实践,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寻找证据、将证据引入临床情境、制订循证管理方案等步骤,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将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管理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实施前后护士对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管理知识得分、各项审查指标执行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制订了22项审查指标。循证实践实施后,护士对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管理证据的认知水平提高、15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显著提升(均P<0.05);患者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策略的循证实践能提高护士相关知识技能,规范临床护理行为,优化患者健康结局,加速其术后康复进程。
2025(15):34-38+5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34
摘要:目的 了解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减轻其症状困扰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选取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303例规律随访的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腹膜透析症状困扰量表和简易版疾病感知量表等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率为15.84%~73.27%,发生率最高的症状为乏力(73.27%);其症状困扰得分为(21.96±9.79)分,处于较低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感知、心理弹性、容量管理行为、面对、回避、工作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透析龄和查尔森合并症指数是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症状困扰处于较低水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基于可干预因素,制订个性化的症状管理策略,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困扰。
2025(15):39-4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39
摘要:目的 编制白血病患儿癌症症状求助行为量表(父母版)并检验其信效度,为白血病患儿父母癌症症状求助行为提供科学的测评工具。方法 根据COSMIN指南步骤,在检索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癌症症状求助行为概念模型构建访谈提纲,开展质性访谈,根据质性访谈的结果构建问卷条目池,并通过专家函询结果构建量表初始版本;选取30名白血病患儿的父母进行预试验,选取427名白血病患儿的父母进行调查,其中213名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214名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最终量表包括观察症状、症状认知、寻求求助途径和采取求助行动4个维度、16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391%;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的模型适配度良好(χ2/df=1.667,RMSEA=0.082,RMR=0.043,NFI=0.910,NNFI=0.952,GFI=0.910,CFI=0.961);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867;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776。结论 白血病患儿癌症症状求助行为量表(父母版)信效度良好,可以用于白血病患儿父母癌症症状求助行为的评估。
2025(15):43-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43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的行为体验,为构建社会再融合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PsycINFO、SinoMed、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关于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2月14日。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法进行结果整合与归纳。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39个主要的研究结果,归纳为9个新类别,合并为3个整合结果: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的多重情绪体验,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的多维限制因素,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的多元应对策略。结论 癌症患者在社会融合过程中存在复杂的情绪变化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需重视癌症患者社会融合过程中的体验和真实需求,给予科学指导,以帮助患者与疾病共存,实现社会再融合。
2025(15):49-5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49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头颈癌患者发生张口困难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2月,纳入头颈癌患者发生张口困难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Stata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3 23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肿瘤分期、肿瘤位置、口腔黏膜炎及皮炎、功能锻炼依从性、基线最大张口间距、治疗方式(放疗或辅助放疗)是头颈癌患者发生张口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头颈癌患者发生张口困难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护理人员应在精准评估的基础上实施精准干预,防范患者张口困难的发生。
2025(15):54-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54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专科护士主动创新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5-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33所医疗机构的1 018名专科护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动创新行为量表、员工工作获得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专科护士主动创新行为得分为(54.46±11.53)分,自发性、前期准备及跨越障碍维度得分分别为(3.99±0.87)分、(4.03±0.85)分、(4.06±0.8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职务、工作年限、科研经历及工作获得感是专科护士主动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专科护士主动创新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影响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专科护士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关注提升专科护士主动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积极探索专科护士创新化培养模式,促进专科护士主动创新。
2025(15):58-6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58
摘要:目的 建立并应用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推动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围术期护理向规范化发展。方法 基于2轮专家函询,确立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应用于125例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并与应用前112例患者进行护理质量比较。结果 最终构建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39项三级指标的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干预后患者疼痛程度、首次下床时间显著低于或短于干预前,关节功能、回访率、满意度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 构建的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实用,有利于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护理质量的提高。
2025(15):63-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63
摘要:目的 整合医护人员对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的体验,为制订针对性措施减少低价值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医护人员对低价值护理去实施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5年3月。根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最终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27个研究结果,形成8个新类别,将其汇总为3个整合结果: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的认知差异,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的阻碍与挑战,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的策略与措施。结论 医护人员对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的认知存在差异,在去实施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阻碍。应加强相关证据推广,并采取针对性应对策略以推动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的顺利开展。
2025(15):68-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68
摘要:目的 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护生的认知参与学习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为广泛实施混合式教学、改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在活动理论指导及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拟定访谈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经历过混合式教学的15名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提炼、归纳分析。结果 护生的认知参与学习策略共提炼出重构规划、精细加工和记忆联结及机械学习和意义联系3个主题;护生认知参与的影响因素共提炼出3个主题,即活动主体-学习心理特质(学习兴趣和态度、自我效能)、活动客体-教学体系设计(学习目标和任务、学习活动和评价、课程资源)、活动共同体-师生协同联动(共同体互动、师生协同分工)。结论 护生的学习心理特质、教师和护生的交互与分工、过程性评价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体系设计可以有效影响护生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参与,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混合式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学习资源建设,促进混合式教学效果提升。
邓先锋,张庆民,刘义兰,孙鹏,李惠玲,李映兰,甘秀妮,霍晓鹏,朱小平,戴冬梅,谢红珍,郭舒婕,孙琳,于瑞英,张凤英,张玉莲,奚慧琴,杨霞,冯霞,向莉,么颖,张继春,汪唯,王晓洁
2025(15):73-76+9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73
摘要:为规范医疗机构急诊患者人文关怀服务,提升急诊服务品质和内涵,切实改善急诊患者就医体验,2024年11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急诊患者人文关怀规范》。该标准明确了急诊患者人文关怀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急诊患者人文关怀基本要求、关怀环境与设施设备及患者就医各环节关怀措施等内容。本文对团体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条目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于使用者理解,促进急诊患者人文关怀规范的实践。
2025(15):77-8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77
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家庭复原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48例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亲子沟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家庭复原力得分(85.83±18.5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疾病困扰、贬低-歧视感知、家庭关怀度、亲子沟通(与父亲)、社会支持是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家庭复原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家庭复原力总变异的57.0%。结论 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家庭复原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医护人员及时关注有疾病相关困扰、情绪障碍病耻感水平高、家庭关怀度水平低、与父亲亲子沟通不畅、社会支持水平低的青少年患者的家庭复原力,实施针对性的评估与干预,以提高其家庭复原力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2025(15):82-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82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中青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经济毒性和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选取326例中青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肾脏疾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经济毒性总分为21.00(14.00,28.00)分,心理弹性48.00(39.00,57.00)分,生活质量(51.33±13.85)分。患者的经济毒性可负向预测生活质量,心理弹性在经济毒性和生活质量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38%。结论 心理弹性在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经济毒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护理人员可通过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经济毒性,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进而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2025(15):87-9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87
摘要:目的 借助旅程地图识别中青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管理中的挑战和多维需求,为优化该患者的全旅程康复照护提供支持。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4年7月至2025年2月选取16例中青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并绘制患者旅程地图。结果 按诊疗时间轴,从任务、情绪和痛点3个维度将患者的康复需求归纳为筛查与专科评估、医患共同决策、患者教育需求、遵从康复训练、经济毒性风险、口腔衰弱应对等28个主题。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需求动态变化且多维交织,未来可引入智能筛查与远程随访系统,设计个性化康复策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2025(15):93-9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93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大语言模型生成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材料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新途径。方法 将基于循证建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问题清单输入DeepSeek-R1模型进行模拟咨询,通过人机对话生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材料,分别由肝胆外科医护人员30人(医护组)、患者及家属30例(患方组)采用患者教育材料评估工具印刷/平面材料(PEMAT-P)评估,并通过可视化工具进行结果呈现。结果 两组健康教育材料评分为(85.81±1.44)分,达标率为88.33%。患方组的可理解性评分显著高于医护组(P<0.05)。结论 大语言模型可作为健康教育辅助工具,为医护人员制订教育计划和内容提供支持,提升健康教育资料的可理解性和达标率。
2025(15):97-101+11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097
摘要:目的 探讨医联体模式下肠内营养优化管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将2024年5-8月收治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9-12月收治的35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医联体模式的肠内营养优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的营养状况,胃肠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医联体模式实施前后基层护理人员肠内营养支持知信行水平。结果 对照组32例、干预组33例完成研究。干预后第14天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中点围、三头肌皮褶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显著(均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除胃黏膜病变外)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施医联体模式后基层护理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基于医联体模式的肠内营养优化管理实践能够改善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促进护理人员肠内营养支持知信行水平提升。
2025(15):102-10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102
摘要:目的 调查慢性病共病患者多重用药负担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用药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277例慢性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药物素养评估量表、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服药依从性问卷和用药生活问卷开展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多重用药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病共病患者多重用药负担得分为(113.70±14.04)分,居住地、文化程度、用药种类、服药顾虑性信念、药物素养及服药依从性为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慢性病共病患者承担中度多重用药负担,建议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特征开展个性化干预,提高患者药物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
2025(15):107-1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107
摘要:社会再融合是患者实现从“生存”到“生活”转变的关键环节。本文对乳腺癌患者社会再融合的内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国内开发适应我国文化背景的社会再融合评估工具、构建符合我国临床环境的干预方案,以及提升乳腺癌患者社会再融合水平和改善整体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2025(15):113-11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113
摘要:对科研伦理的概念、评估工具以及临床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现状、影响因素、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影响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科研认知的因素较为复杂,涉及一般人口学资料、教育培训、工作岗位与科室、护理科研经历及科研伦理认知态度等因素。建议管理层设立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科研伦理理论体系及培养方案,规范护理科研伦理的监督及管理措施,以促进我国护理专业学科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同时切实保障受试者人身安全及利益。
2025(15):118-1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118
摘要:目的 对帕金森病患者康复运动电子健康管理平台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总结归纳相关的内容要素和应用情况,旨在为未来帕金森病患者的远程居家康复运动提供参考。方法 以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HINA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15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10篇随机对照试验,6篇类实验研究。电子康复运动平台的类型主要包括基于视频观看的应用程序、基于运动游戏和虚拟现实的应用程序、基于听觉训练的应用程序;平台康复主题主要包括综合康复运动和单领域康复运动;结局指标主要包括患者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步态、平衡、协调、认知功能、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和患者体验。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康复运动电子健康管理平台内容及应用形式多样,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效果,但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平台的应用效果。
2025(15):124-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5.124
摘要: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症状网络理论为研究青少年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提供新的视角,核心症状在症状网络中具有高度中心性,能够显著影响其他症状的表现和网络结构。本文综述青少年抑郁症核心症状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实践和政策制订提供参考。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