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01
摘要:目的 对本科护生开展环境健康教学,以提升其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将在护理学院大三年级招募的61名护生以班级整体为单位,通过抽签法随机分配至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1人)。对照组按常规教学要求通过雨课堂线上自主学习环境健康相关知识,试验组采用研究团队构建的环境健康教学方案以线上预习、线下面对面团体授课方式展开教学,每周1次,持续6周;于教学前、教学结束后即刻及教学结束后1个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27人、对照组29人完成全部教学过程。两组环境健康素养得分、环境风险感知得分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教学结束后即刻及教学结束后1个月,试验组护生环境健康素养得分、环境风险感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本科护生实施环境健康教学方案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环境健康素养水平和环境风险感知能力,有利于提升其为公众开展环境健康指导的能力。
2025(11):6-9+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06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情景剧微电影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级178名大二护理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情景剧微电影教学法进行护理心理学教学。教学前后分别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学生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自信心和求知欲5个维度得分,学习积极主动性总分及学习驱动力、控制学习、扎实学习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5);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得分率及各维度得分率为65.85%~90.35%。结论 心理情景剧微电影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教学满意度,此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
2025(11):10-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10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人文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时间顺序将护生分为两组,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的轮转实习护生57名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的轮转实习护生57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实践带教模式教学,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人文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职业认同感、人文关怀能力、教学评价。结果 试验组56名、对照组54名护生完成研究。试验组实践能力考核成绩、职业认同感总分、人文关怀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对教学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师资、学习机会、总体收获方面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对护生实施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人文教学,能够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与职业认同感,有效促进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25(11):15-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15
摘要:目的 探讨游戏化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在烧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级护理本科三大班学生110人以抽签形式分为对照组(n=55)与试验组(n=55)。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游戏化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及课后作业成绩,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及课后作业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76.4%~94.6%的学生认可新型教学模式,并充分肯定其教学效果。结论 游戏化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提升烧伤护理教学质量,学生认可此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参与度,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乔桂圆,陈宁波,柯智兰,刘长秀,祝鑫红,贺惠娟,邱雨菲,汤羽迪,杨芬
2025(11):19-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19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STEM教育理念和Tanner模式的护理综合实训案例教学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护理专业2021级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方法各选取2个班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人。对照组在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采用常规案例教学法;观察组基于STEM教育理念建设以操作技能项目库和综合教学案例库为主的教学资源库,并按照Tanner模式通过察觉、诠释、反应、反思4个环节开展案例教学。结果 教学结束后,观察组课程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认同率为67.6%~90.2%。结论 基于STEM教育理念和Tanner模式的护理综合实训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评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能力,护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可度较高。
2025(11):24-2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24
摘要:目的 构建肾内科护理知识图谱,并探究知识图谱在肾内科本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在肾内科实习的120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奇数月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偶数月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护理理论与实践教学,试验组在对照组教学基础上,理论教学实施基于知识图谱的教学方法,两组均实习4周。教学结束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并调查实习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教学后试验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实习本科护生实施基于知识图谱的肾内科护理理论教学,有助于提升护理教学效果及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5(11):28-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28
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集束化救治管理在急诊脓毒症患者救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390例急诊脓毒症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183例)和研究组(20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脓毒症救治模式;研究组实施脓毒症早期集束化救治管理,包括成立脓毒症快速反应团队,设立脓毒症休克复苏单元,构建并运用脓毒症急救模块等。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血乳酸测定、液体复苏、血培养标本留取、抗生素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开始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者病死率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早期集束化救治管理能够缩短脓毒症患者急救治疗措施开始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及住院费用,提高救治效果。
2025(11):32-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32
摘要:目的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探索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归纳出3个主题共9个亚主题,包括微观系统(经济负担感知、个体身心应激、经济决策行为),中观系统(家庭角色冲突,病友社交分化,治疗费用信息失衡、社会疏离),宏观系统(政策落实与认知鸿沟、经济环境交互影响)。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经济毒性体验深受社会生态系统多层次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从多角度出发,优化微观系统支持策略,强化中观系统协同,推动宏观政策完善,从而全方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经济毒性体验。
2025(11):36-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36
摘要:目的 探讨不孕症女性及配偶的二元应对、病耻感与婚姻质量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为医护人员制订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在生殖中心接受治疗的235例不孕症女性及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夫妻支持应对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和婚姻调适测定量表进行调查,通过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夫妻双方二元应对、病耻感与婚姻质量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结果 不孕症女性病耻感得分显著高于配偶,二元应对和婚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配偶(均P<0.05)。主体效应中,夫妻双方的二元应对分别对自身的婚姻质量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夫妻双方的病耻感分别对自身的婚姻质量存在负向预测作用(均P<0.05)。客体效应中,配偶的二元应对和病耻感分别对不孕症女性的病耻感和婚姻质量存在负向预测作用(均P<0.05)。中介效应显示,夫妻双方的病耻感均可在自身二元应对和自身婚姻质量之间产生中介作用,且配偶的病耻感在配偶二元应对和不孕症女性婚姻质量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均P<0.05)。结论 不孕症女性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病耻感和婚姻质量存在相互作用机制。医护人员应将夫妻双方作为整体,消减夫妻双方的病耻感,协助构建夫妻共同应对体系,以提升夫妻婚姻质量。
2025(11):40-43+5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40
摘要:目的 检索、评价并汇总新生儿病房照明管理相关证据,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实施病房照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及指南网中关于新生儿病房照明管理的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22日。由2~4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证据的提取、综合和汇总。结果 纳入12篇文献,包括1篇指南、4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从照明系统设计、光源选择、照明强度、昼夜照明、遮光保护、光照影响6个方面提取29条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新生儿病房照明管理最佳证据较为科学、全面,对新生儿病房的临床医护人员实施照明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证据的转化及临床应用需结合地域环境及新生儿个体差异情况,考虑证据与实践的差距,制订适合的照明管理实施方案,以促进新生儿早日康复。
2025(11):44-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44
摘要: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的癌症风险感知体验,为制订针对性早期筛查方案及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目的性抽样法选取1所三级综合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2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按照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数据,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5个主题、17个亚主题,即癌症风险感知特征、癌症风险感知内容、健康行为益处感知、感知行为转变障碍及感知风险驱动力。结论 医护人员应协助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树立正确的癌症风险感知,深化风险认知教育,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加强癌症预防,提高筛查及治疗依从性。
2025(11):49-5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49
摘要: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智能沟通微信小程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在急诊监护室住院治疗的40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患沟通方法;选取2024年3-9月在急诊监护室住院治疗的40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为干预组,采用智能沟通微信小程序进行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护患沟通效果、沟通障碍、焦虑、抑郁得分及谵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沟通障碍程度、焦虑抑郁得分、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护患沟通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智能沟通能提升护患沟通效果,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降低谵妄发生率。
2025(11):53-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53
摘要:目的 通过循证方法提取和整合烧伤患儿疼痛管理证据,为烧伤患儿操作性疼痛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库和专业协会网站,收集烧伤患儿操作性疼痛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11月27日。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4篇临床决策、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和1篇系统评价。从疼痛管理原则、疼痛评估、药物干预、负压伤口疗法、非药物干预、敷料选择、教育与培训7个方面总结出33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证据可指导医护人员减轻烧伤患儿操作性疼痛,但需结合临床情境及患儿病情,促进证据的有效应用与转化。
2025(11):58-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58
摘要:目的 了解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272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反思性实践问卷、知识共享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得分为(154.87±23.4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事伤口造口失禁护理性质、是否参与相关科研、知识共享意愿是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的培养,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管理方案,进一步提高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的反思性实践能力。
2025(11):62-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62
摘要:目的 构建护士长经济管理胜任力指标体系,为培养和提升护士长经济管理胜任力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冰山模型,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护士长经济管理胜任力指标,于2024年3-5月进行2轮专家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5.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和0.9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26和0.392(均P<0.05)。形成的护士长经济管理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基础知识、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护士长经济管理胜任力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医院开展护士长相关培训提供支持,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经济效力。
2025(11):67-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67
摘要:目的 探讨职场精神力在低年资护士双元工作压力与安全行为间的调节效应,为护理管理者制订低年资护士安全行为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河南省10所综合医院的390名低年资护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安全行为量表、双元工作压力量表、职场精神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安全行为得分(56.54±4.37)分,挑战性工作压力得分(21.09±5.52)分,阻碍性工作压力得分(15.07±5.38)分,职场精神力得分(110.66±20.01)分。低年资护士安全行为与阻碍性工作压力呈负相关,与挑战性工作压力和职场精神力呈正相关(均P<0.05);职场精神力在挑战性工作压力与护士安全行为间起调节效应(P<0.05),在阻碍性工作压力与护士安全行为间不起调节效应(P>0.05)。结论 低年资护士的安全行为处于中上水平,双元工作压力对护士安全行为有双向预测作用,职场精神力可以增强挑战性工作压力对护士安全行为的正向影响。护理管理者可通过识别和管理工作压力源、培养职场精神力,提升低年资护士的安全行为。
2025(11):72-7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72
摘要:目的 探讨医疗护理员人文关怀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开展相关培训以提高医疗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关怀行为量表对浙江省4所综合医院的413名医疗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 医疗护理员人文关怀行为总分为(94.62±14.28)分,其中尊重和支持维度的条目均分为(4.91±0.13)分,知识和技能维度的条目均分为(4.57±0.2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规范化培训、家庭氛围是否和谐是医疗护理员人文关怀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医疗护理员人文关怀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医疗护理员的准入标准,制订职业规范,加强其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医疗护理员的人文关怀行为水平。
2025(11):76-8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76
摘要:目的 探究护士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潜在剖面类别,并分析各类别护士工作投入水平,为护理管理者制订针对性管理措施提高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抽取安徽省11所三甲医院护士4 062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量表、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总分为(69.68±10.16)分,工作投入总分为(46.80±15.57)分。护士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可以分为低感知-不安全型(12.1%)、中等感知型(54.5%)和高感知-发展型(33.4%)3个潜在剖面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学历、职务、聘任方式、月收入及所在医院有晋升制度是护士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潜在剖面类别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不同潜在剖面类别的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总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存在3种潜在剖面类别;不同潜在剖面类别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存在差异。护理管理者应基于护士感知高绩效工作系统的不同潜在剖面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管理措施,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
2025(11):82-85+10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82
摘要: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3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盛量表、Herth希望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的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得分为(35.72±5.43)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糖尿病家族史、并存慢性病数量、希望水平及大五人格的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是心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离异、有糖尿病家族史、并存慢性病数量多、希望水平低以及高神经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制订心理干预策略,增强患者希望感,从而提高其心盛水平。
2025(11):86-8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86
摘要: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干预策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年调查数据,筛选年龄≥45岁的2 159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版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判断抑郁症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占比4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躯体疼痛、社交状况、睡眠时间、自评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我国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需关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加强农村心理卫生体系建设,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从而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2025(11):90-9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90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在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招募280例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脏疾病运动恐惧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和冠心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有效调查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261例,其身体活动障碍总分为(38.96±11.41)分。身体活动障碍分为低度障碍-稳定型(26.8%)、中度障碍-低动机型(12.3%)和高度障碍-低感知型(60.9%)3个潜在剖面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运动恐惧和抑郁是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不同潜在剖面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医护人员需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的疾病特征,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
朱丽,郭晓贝,谢晓冉,王雪君,余鹏蕾,王舒瑞,王颖,高雅欣,鲁志卉
2025(11):96-10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096
摘要: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针对性口服营养补充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抽取湖北省19所医院的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制的护士对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问卷实施调查。结果 有效调查1 628名临床护士,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总分为(77.15±13.00)分,知识维度得分为(8.76±2.61)分,态度维度得分(30.70±6.45)分,行为维度得分(37.70±8.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在科室、工作年限、医院/科室是否有ONS管理流程及参与ONS相关培训频率是影响临床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态度较积极,行为待提升。护理管理者需规范口服营养补充使用及管理流程,加强口服营养补充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临床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水平。
2025(11):102-105+1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102
摘要:目的 了解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1-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335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仪式问卷、家庭亲密度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家庭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得分为(72.37±16.27)分;家庭仪式、家庭亲密度、家庭坚韧性与家庭适应呈正相关(均P<0.05)。家庭仪式对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有直接正向作用,家庭亲密度与家庭坚韧性在家庭仪式与家庭适应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均P<0.05)。结论 癫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适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需关注其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善,提高家庭亲密度与坚韧性,以改善照顾者家庭适应水平。
2025(11):106-1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106
摘要:目的 整合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数据库、专业机构网站中关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的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1月20日。由研究者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7篇、系统评价4篇、证据总结1篇,总结了团队建设、用药评估、处方精简、个体化用药策略、居家管理、健康教育、监测与随访7个方面的23条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的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建议证据使用者在证据转化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应用和验证。
2025(11):112-1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112
摘要:阐述了时间限制试验的概念、基本要素、启动框架、启动时机、应用频率和持续时限,总结时间限制试验对我国ICU重症患者护理工作的启示,同时指出了时间限制试验在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推进时间限制试验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ICU护理质量,优化资源分配,以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2025(11):116-1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116
摘要:目的 对数字化技术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护理干预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华医学期刊网,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8月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采用的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机器人、信息通讯技术、个人语音助手、虚拟技术;干预内容涵盖心理知识课程、认知行为干预、运动锻炼、记忆训练、日常生活提醒、情感干预、沟通交互以及社交互动等方面。干预时间4周至12个月。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心理干预模式,如虚拟现实认知训练、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在线社交平台等,均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缓解其负性情绪,并增强其社会支持。结论 数字化技术可有效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缓解抑郁与孤独感,但长期效果需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应优化技术适老化设计,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并开展长期随访以提升干预效果的稳定性。
2025(11):121-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121
摘要:模糊痕迹理论属于医疗决策理论,可以帮助患者迅速提取复杂医学信息的要点,促进其对决策内容的理解和利弊权衡,进而作出高质量的共享决策。本文对模糊痕迹理论的起源、概念、在临床护理共享决策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护理共享决策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冯丹妮,王颖,黄素芳,Filip Haegdorens,张可,曾铁英
2025(11):125-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1.125
摘要:早期识别成人患者病情恶化对于及时干预、降低医疗成本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对成人患者病情恶化相关概念和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并对各类病情恶化评估工具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开发结合护士直觉或担忧与生命体征等指标的本土化评估工具提供借鉴,并为临床风险识别和患者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