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9(22):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01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麦克尼尔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新方法。方法 将6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及吞咽训练,干预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及改良麦克尼尔吞咽训练。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风险和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吞咽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营养风险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改良麦克尼尔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营养风险,以促进患者康复。
2024, 39(22):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05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夫妻锻炼健康信念、运动量对自身及对方衰弱的影响,为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选取312对社区老年夫妻,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Tilburg衰弱量表、锻炼健康信念量表和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进行调查,建立老年夫妻锻炼健康信念、运动量与衰弱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 社区老年人衰弱总发生率12.50%。妻子衰弱发生率显著低于丈夫。主客体互倚模型显示,夫妻运动量对自身衰弱状态存在主体效应,对配偶的衰弱状况存在客体效应;夫妻锻炼健康信念对自身运动量存在主体效应,对配偶运动量存在客体效应(均P<0.05)。结论 社区老年夫妻间的体育锻炼可明显影响彼此的衰弱情况,双方的锻炼健康信念又可同时调节彼此的体育锻炼行为。应将二者视为整体,结合锻炼健康信念构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以减轻或逆转衰弱症状。
2024, 39(22):10-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10
摘要:目的 总结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康复运动的最佳证据,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康复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医脉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新西兰临床实践指南研究组、国际指南网中关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运动的证据,检索的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4年5月。由2名经过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提取、汇总。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2篇,系统评价9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从运动获益及安全、运动方案制订、运动方案实施、运动类型、运动时间、运动监测6个方面进行整合,共汇总27条证据。结论 康复运动疗法可有效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疼痛,锻炼肌肉,增强脊柱稳定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证据进行选择,为患者制订安全、科学、个体化的运动计划,以促进患者康复。
2024, 39(22):16-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16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并整合慢性病患者中医传统功法康复训练的促进与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为制订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有关慢性病患者中医传统功法康复训练的促进与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5月,采用JBI循证卫生中心的质性研究真实性评价工具(2016版)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出56个结果,归纳为10个新类别,综合成2个整合结果:促进因素包括对中医传统功法康复训练的好奇心、感知的身心益处、感知的健康威胁、良好的社会支持、干预因素(中医传统功法康复训练的优势及教学方式);阻碍因素包括缺乏意志力、疾病和治疗因素的影响、对运动风险的担忧、缺乏练习的条件、干预因素(动作的挑战性及线上/小组教学的弊端)。结论 慢性病患者中医传统功法康复训练受多种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根据相关因素,结合患者对中医传统功法康复训练的态度及观点,制订符合患者的中医传统功法康复训练的干预措施。
2024, 39(22):22-2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22
摘要:目的 对患者导航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审查,为今后临床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12日,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纳入文献中主要由专业导航员和/或非专业导航员为居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提供护理协调、教育及指导、情感支持、财政支持4个方面的导航服务,其服务提供形式包括电话、邮件、家访和网络平台,最终的结局指标为患者评价、照护者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结论 患者导航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显示出积极效果与良好效应,未来需不断完善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协同管理体系,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打破传统医疗体系中的信息孤岛现象,构建本土化的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患者导航模式,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长期生活结局。
2024, 39(22):27-30,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27
摘要:目的 探讨直立式分娩方式在自然分娩中对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收治的正常临产且经阴道分娩的48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传统仰卧位分娩(n=339),观察组为直立式分娩(n=142)。分别比较两组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产程时间、会阴裂伤程度、产后出血以及脐动脉血气的pH值、碱剩余、乳酸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会阴裂伤程度、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的pH、碱剩余和乳酸,经产妇新生儿pH值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直立式分娩方式能够帮助自然分娩的产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酸中毒的发生概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2024, 39(22):31-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31
摘要:目的 调查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医患共享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对行PGT的307例患 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倾向性量表、健康素养管理量表、医患关系量表、夫妻支持应对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4例PGT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PGT患者以被动型决策参与占主导地 位(占50.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夫妻支持应对水平是影响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主要因素(均P<0.05)。质性研究提炼出2个主题,即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态度和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 体验(相关知识及信息鉴别能力不足、因个体特质和夫妻沟通不良导致负性情绪、治疗负担及医患沟通不畅)。结论 PGT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因素多样。临床工作者应针对主要影 响因素进行干预,促进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提高决策质量。
2024, 39(22):37-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37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发展轨迹及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方法 对156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食管癌手术患者出院后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健康信息素养量表、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于食管癌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3、6个月时评估其支持性照护需求水平,应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需求发展轨迹,并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发展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 果 共识别出食管癌术后患者3种支持性照护需求发展轨迹:中需求快速下降组(15.4%)、中需求曲折下降组(30.8%)、高需求平缓下降组(5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庭居住 地、文化程度、健康信息素养、领悟社会支持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发展轨迹(均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患者出院6个月内支持性照护需求发展轨迹存在显著群体异质性,可识别出3种 变化轨迹。医护人员应根据预测因素早期识别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实施针对性、特异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其未满足需求,改善其生活质量。
2024, 39(22):43-47,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43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的生活体验和需求,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copus、CINAHL、ProQuest、 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4年3月收录的关于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生活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依据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 标准评价文献质量,原始研究结果采用Meta整合法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提取42个主题,归纳为8个类别,最终形成3个整合结果: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会改变生活,但值得选择;积极调适,重塑生 活;回归正常生活的需求。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会改变患者的身心状态,应完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并针对性地提供延续性康复医疗服务和护理,协助其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2024, 39(22):48-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48
摘要:目的 汉化预先护理计划准备度量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为实施预先护理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将预先护理计划准备度量表由英文翻译为中文。采用中文版量表调查394例乳腺癌患者,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因子,保留28个条目,分别为说和写的实践、识别说和写的重要性、打算说、打算写、行为准备度,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785%。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2.193,RMSEA=0.078,GFI=0.816,TLI=0.957,CFI=0.964,IFI=0.964,模型拟合指数良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979,折半信度系数0.855。结论 中文版预先护理计划准备度量表用于乳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先护理计划准备度。
2024, 39(22):52-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52
摘要:目的 探索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特征,为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采用目的抽样法和理论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过肾移植手术的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者出院后2周、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6次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三级编码的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呈现两个明显特征,即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轨迹(尝试、摸索、重塑、超越)和行为改变类型(遵医坚持型、随心所欲型和遵医-随心徘徊型)。结论 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轨迹是多阶段变化的过程,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类型复杂多样。建议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特征,制订多阶段、个性化的干预策略。
2024, 39(22):57-62,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57
摘要:目的 评价并总结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出院计划的相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及学会网站、中英文数据库,经过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严格评价并提取证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临床决策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共提取证据20条,归纳为评估、人员准备、教育培训、环境准备及随访5个方面。结论 医护人员可根据本研究总结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出院计划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出院计划,以提高患者及照顾者出院准备度,保障患者出院后的安全及生活质量。
2024, 39(22):63-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63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管理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351例(对照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新型口服抗凝药常规护理,并调查其服药依从性现状,分析未遵医嘱服药原因。在此基础上,对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30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专案管理,即评估、院内服务、院外服务及随访。结果 观察组随访期间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出血事件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专案实施后医护人员房颤射频消融术抗凝相关知识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进行新型口服抗凝药护理专案管理,可提高患者服用抗凝药依从性,增进医护合作,促进患者安全。
2024, 39(22):68-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68
摘要:目的 比较癌症患者主诉疼痛强度描述语评分与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s, NRS)评分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为临床准确评估疼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对1 120例癌症患者采用自制疼痛强度描述语对应量化问卷进行调查。以NRS作为效标,比较患者主诉疼痛强度描述语在患者疼痛评估中的灵敏性。结果 共收集了24个疼痛强度描述语,患者主诉疼痛描述语评分与N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37,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患者主诉疼痛描述语评分与NRS评分一致性较高(平均差值0.2,95%CI -2.06~2.47)。结论 患者主诉疼痛描述语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疼痛强度,通过将患者的疼痛主诉描述与NRS评分相对应,结合主观描述和客观量化,可为医护人员提供更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和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疼痛评估的准确性。
2024, 39(22):72-7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72
摘要:目的 探讨新毕业护士转型冲击在横向暴力与离职意向间的中介作用及逆境商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1-12月选取全国25个省市80所三级医院1 019名新毕业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之间负性行为问卷、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护士逆境商量表及离职意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新毕业护士横向暴力、转型冲击、逆境商及离职意向得分依次为20.00(19.00,23.00)分、(88.52±21.50)分、(94.91±14.58)分、(14.64±4.01)分。新毕业护士横向暴力正向预测离职意向(β=0.094,P<0.05),转型冲击在横向暴力与离职意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58.59%。逆境商对转型冲击的中介作用有调节作用(β=0.104,P<0.05)。结论 新毕业护士转型冲击在横向暴力与离职意向间具有中介作用,逆境商对其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建议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横向暴力的管理,给予新毕业护士支持与包容,提高其抗逆境能力,以缓解其转型冲击,促进角色转变,稳定护士队伍。
2024, 39(22):78-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78
摘要: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道德敏感性、人文关怀能力在保护患者隐私认知与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制订措施提升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护生道德敏感性量表、患者隐私保护能力量表对山东省5所三级医院的49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运用AMOS24.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道德敏感性、保护患者隐私认知及行为得分为(197.57±28.74)分、(59.60±5.53)分、(117.09±12.85)分、(111.58±21.49)分;实习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认知与行为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与人文关怀能力、道德敏感性呈正相关(均P<0.05);道德敏感性、人文关怀能力在保护患者隐私认知与行为间存在平行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4.41%。结论 实习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行为与认知间存在一定差距,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增强护生道德敏感性,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丰富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认知,以提高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能力。
刘会,侯玉华,李丽娟,杨雪莹,张桃艳,周越,高天,郑春辉,张男
2024, 39(22):83-8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83
摘要: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开展多场景为老服务工作式实践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将2022级4个班护生按班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93)实施常规实践教学,其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4门课程依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内实践和综合实践。观察组(n=89)实施多场景为老服务工作式实践教学,即将4门课程核心技能按学期及老年人疾病发展过程以案例方式整合,形成医院、医养机构、社区居家为主的多场景工作任务链,实现对老年人群整体照护实践教学。课程结束对两组进行实操考核和人文关怀能力调查,并调查观察组对实践教学满意度的评价。结果 课程结束观察组护生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和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95.5%的观察组护生认可多场景为老服务工作式实践教学,91.0%~98.9%认为能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效率、健康教育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论 采用多场景为老服务工作式实践教学能够提高护生的岗位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2024, 39(22):88-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88
摘要:目的 了解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命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护理硕士核心能力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护士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246名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命质量评分为(93.58±14.77)分,职业生命质量与核心能力、专业自我概念、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医院工作年限、领悟社会支持、核心能力是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6.8%。结论 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命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给予多方位支持,促进其核心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其职业生命质量。
2024, 39(22):92-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92
摘要:目的 调查ICU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90名ICU患者代理决策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冲突量表、决策准备量表、决策参与量表及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ICU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得分为(43.33±7.25)分,决策准备得分为(30.62±6.81)分,决策参与得分为(64.46±10.37)分,医师信任得分为(37.95±6.3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CU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总分与决策准备、决策参与及医师信任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了解该疾病、代理决策者年龄、决策参与、决策准备、医师信任是ICU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3.1%。结论 ICU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处于较高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应对决策冲突水平较高的代理决策者进行干预,以减轻其决策困境,提高决策质量,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
2024, 39(22):98-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098
摘要:目的 分析并阐明结直肠癌患者造口厌恶的概念内涵,为医护人员识别和干预造口厌恶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psycINFO和CINAHL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采用Walker and Avant概念分析法对造口厌恶的概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造口厌恶相关文献51篇,归纳造口厌恶的概念,并确定其定义属性包括情绪体验、生理反应、行为回避和社交困扰4方面;前置因素包括暴露于厌恶刺激源、心理神经机制及个体其他因素,后果包括心理负担加重、生理功能下降、影响医疗决策及其他。结论 造口厌恶的内涵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构建更为科学的测量工具,准确识别和评估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造口厌恶水平,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造口厌恶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2024, 39(22):103-106,1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103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警觉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方案预防跌倒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湖南省西部与北部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443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跌倒警觉度量表、Tilburg衰弱量表、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跌倒警觉度得分为(68.82±20.4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睡眠状态、近1年是否发生过跌倒、参加集体活动、是否长期服用药物、衰弱、高血压自我管理为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警觉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警觉度较高,衰弱程度较低。社区医护人员需针对影响因素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跌倒警觉度,降低跌倒发生率。
2024, 39(22):107-1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107
摘要:目的 基于旅行者地图理念构建社区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管理地图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以进一步规范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服药行为,提升其服药依从性。方法 将贵阳市2所社区的40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用药管理措施。研究团队讨论、修订、设定旅行者地图的开发场景和用户角色,形成可视化的安全用药管理旅行者地图,并在观察组患者用药管理中使用旅行者地图。干预时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安全用药知识得分。结果 对照组20例、观察组19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安全用药知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旅行者地图的安全用药管理地图通过设定患者为“核心玩家”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参与用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增加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和促进安全用药知识的掌握。
2024, 39(22):112-115,封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112
摘要:目的 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心脏手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和试验组(虚拟现实技术术前访视)各44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和监护室转入心脏外科病房48 h内的睡眠质量、焦虑情绪。结果 对照组脱落3例,试验组脱落5例。转入心脏外科病房48 h内试验组患者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术前访视可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情绪。
2024, 39(22):116-1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116
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平台结合可穿戴设备在慢性肾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发慢性肾病管理平台,组建慢性肾病管理团队,将90例慢性肾病Ⅰ~Ⅲ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B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观察A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纳入慢性肾病管理平台管理,观察B组在观察A组基础上结合可穿戴设备(多功能健康智能手环)对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三组在疾病管理能力、实验室指标和血压达标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30例、观察A组29例,观察B组28例完成研究。随访6个月后,三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A组与观察B组,观察A组显著低于观察B组(均P<0.05)。三组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A组(均P<0.05)。三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B组(均P<0.05)。三组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对照组、观察A组显著低于观察B组(均P<0.0167)。结论 通过慢性肾病管理平台结合可穿戴设备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延缓疾病进展。
2024, 39(22):121-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2.121
摘要:从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活动定义、安全活动方案和安全评估3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出血性卒中患者正确制订诊疗护理计划、保障临床护理实践的安全实施提供参考。
2024, 39(22):125-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125
摘要:介绍照片启发访谈法的概念、方法学基础、访谈类型和实施步骤,综述照片启发访谈法在卫生健康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照片启发访谈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照片启发访谈法在我国的本土化应用提供参考。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