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39卷第1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康复护理专题
    • 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4, 39(16):1-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01

      摘要 (318) HTML (0) PDF 1.16 M (6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COPD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基于证据总结和专家函询构建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并进行实施。在干预前、干预8周、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肌少症相关指标、呼吸症状、运动耐力、平衡能力及运动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35例、对照组33例完成研究。干预12周,干预组小腿围、6 m步速、5次起坐试验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8周、12周后干预组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握力、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及运动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肌少症状态和呼吸症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医序贯式运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4, 39(16):7-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07

      摘要 (193) HTML (0) PDF 1.10 M (59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序贯式运动方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干预小组基于循证方法学,构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序贯式中医运动方案。选取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造血干细胞移植运动康复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序贯式中医运动康复方案。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简易体能状况、疲劳严重程度、身体质量指数、改良Barthel指数和运动康复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运动康复依从性。结果 移植后14 d、28 d,干预组体能状况、疲劳严重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和运动康复依从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均未发生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中医序惯运动方案可行和安全,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运动能力,促进康复。

    • 健康教育图文册的构建及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

      2024, 39(16):12-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12

      摘要 (234) HTML (0) PDF 4.07 M (6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知识可视化构建健康教育图文册,并探讨其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组,试验组58例,采用由研究团队基于知识可视化构建的健康教育图文册进行术后健康教育;对照组58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出院时评价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恐惧疾病进展、术后康复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进展恐惧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图文册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满意度,改善疾病恐惧水平,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术后康复。

    • 腰椎融合术患者首次离床活动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4, 39(16):17-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17

      摘要 (221) HTML (0) PDF 1.09 M (59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腰椎融合术患者术后首次离床活动现况,为后续制定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例腰椎融合术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首次离床活动情况等。结果 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中32例(15.8%)进行了早期离床活动,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为术后(44.0±4.2)h;术后24 h内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改变量、白蛋白改变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恐动症评分是腰椎融合术患者首次离床活动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腰椎融合术后患者首次离床活动比例较低,医护人员须重点关注其影响因素,制定和实施腰椎融合术患者离床活动方案,改善患者活动现况,促进术后康复。

    •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 39(16):2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21

      摘要 (257) HTML (0) PDF 1.11 M (6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施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相关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提取归纳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相关证据共34条,汇总9个主题,分别为康复目的、制定康复计划、康复原则、支具固定、运动时间及内容、运动频率,运动监督、疼痛控制、健康教育。结论 总结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提供指引,在证据转化和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情境,充分评估每条证据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 >专科护理
    • 选择性桡动脉压迫改善冠脉介入治疗老年 患者前臂血肿的效果

      2024, 39(16):26-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26

      摘要 (151) HTML (0) PDF 1.08 M (59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性桡动脉压迫对冠脉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前臂血肿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前臂血肿的15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脉搏波多功能血压计普通袖带对前臂血肿进行压迫,观察组采用定制双气囊中空袖带对前臂血肿进行选择性桡动脉压迫。比较两组患者袖带压迫期间拇指皮温、疼痛评分、手部肿胀程度、舒适度、心率、血压;袖带压迫解除前手部麻木与解除后前臂周径、袖带压迫一次性有效率。结果 袖带压迫期间,观察组拇指皮温、疼痛评分、手部肿胀程度、舒适度、心率、血压、手部麻木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袖带压迫解除后,两组周径、压迫一次性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前臂血肿老年患者应用定制双气囊中空袖带进行选择性桡动脉压迫,在保证袖带有效压迫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尺动脉、尺静脉前向血流,可提高患者袖带压迫期间的舒适度。

    • 动画活动问卷用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信效度检验

      2024, 39(16):30-3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30

      摘要 (133) HTML (0) PDF 1.27 M (5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引进动画活动问卷,并检验其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 通过直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对动画活动问卷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动画活动问卷。选取32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以评价问卷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动画活动问卷包括步态与行走能力、日常动作行为能力2个维度17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145%;验证性因子指标显示,χ2/df=2.976,RMSEA=0.095,NFI=0.917,IFI=0.943,TLI=0.931,CFI=0.943,GFI=0.856;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1。中文版动画活动问卷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54,Guttman折半信度为0.865。结论 中文版动画活动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应于膝骨关节炎患者活动受限的评估工具。

    • 肝癌行免疫治疗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2024, 39(16):34-37,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34

      摘要 (183) HTML (0) PDF 1.10 M (6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肝癌行免疫治疗患者延续护理需求,为临床制定延续照护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接受免疫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和主题提炼。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和14个亚主题:缓解躯体不适需求(消化系统不适症状、皮肤不适症状、全身性不适症状和神经系统不适症状),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需求(饮食指导需求、康复锻炼指导需求、睡眠促进需求和免疫疗法相关信息支持需求),社会心理支持需求(家庭支持需求、社会参与需求、情绪自我调适需求),社会资源支持需求(降低经济负担需求、社区卫生资源支持需求、多渠道延续照护需求)。结论 肝癌免疫治疗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较高,且需求呈现个体化及多样性特征。医护人员需重视患者症状管理,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关注患者负性心理和社会参与度,结合患者延续护理需求构建并实施供需匹配的延续照护方案。

    • >手术室护理
    • 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4, 39(16):38-4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38

      摘要 (294) HTML (0) PDF 1.08 M (6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手术患者术中体位安置管理质量,促进患者手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与小组讨论建立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级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筛选和修订条目,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6和0.902,指标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4和0.161(均P<0.05)。构建的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30项。结论 构建的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可用于手术患者体位安置质量评价,为降低患者手术体位安置风险提供参考。

    • >基础护理
    • 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 39(16):42-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42

      摘要 (176) HTML (0) PDF 1.11 M (60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的最佳证据进行整理总结,为临床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网(RNAO)、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络(SIGN)、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Best Practice(BMJ)、UpToDat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14日,按照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相应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0篇,提取内容包括团队、评估、绝对禁忌、相对禁忌、运动状况监测和活动内容6个维度共20条最佳证据。结论 提取的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的最佳证据可作为重症患儿早期活动的循证依据。

    • >护理管理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量表的常模构建

      2024, 39(16):47-5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47

      摘要 (144) HTML (0) PDF 1.08 M (5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量表常模,为评估临床护士自我关怀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我国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6个地区16个城市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我关怀量表进行调查,建立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量表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划界常模和分类常模。结果 共纳入3 920名临床护士,自我关怀总均分为(3.24±0.44)分,自我友善维度(3.39±0.62)分、自我评判维度(3.14±0.66)分、普遍人性感维度(3.35±0.62)分、孤立感维度(3.14±0.75)、正念维度(3.44±0.65)分、过度沉迷维度(2.97±0.75)分;根据特征差异形成不同年龄、科室、职称、职务、学历、从事护理年限、劳动人事关系、平均月收入的分类常模;以5%为间隔构建百分位常模,根据总分的10%、30%、70%、90%百分位数建立划界常模,总分在区间[3.81,5.00)为高,在区间[3.38,3.81)为较高,在区间[3.00,3.38)为一般,在区间[2.81,3.00)为较低,在区间[0,2.81)为低。结论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处于一般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可依据该常模评估护士的自我关怀水平,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实施干预,提升护士的自我关怀水平。

    • 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 指标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2024, 39(16):51-5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51

      摘要 (129) HTML (0) PDF 1.10 M (59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系统的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为麻醉护理专科护士培养和基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以循证理念为依据,结合基地调研、专家会议拟定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采用Delphi法向22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实证研究验证指标区分度。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1,Kendall协调系数一、二、三级指标分别为0.654、0.486、0.671(均P<0.05)。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专家应用该指标对广东省14个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结论 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层次清晰、区分度高,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规范麻醉专科护士培养和培训基地建设。

    • 护士共情能力及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2024, 39(16):56-59,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56

      摘要 (233) HTML (0) PDF 1.11 M (60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共情能力、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减少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提供针对性的管理意见。方法 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湖北省1所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的1 06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3.9%临床护士存在职业倦怠,其能力得分为(52.95±10.36)分、心理资本得分为(91.62±14.50)分、情感衰竭得分16.50(10.00,25.00)分,去人格化得分3.00(1.00,7.00)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2.31±9.96)分。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共情能力、心理资本是护士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能解释总变异的25.5%、36.3%。结论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呈现低情感衰竭和低去人性化、中等个人成就感的特征,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因素加以教育培训,关注护士心理健康,以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水平,维持护理队伍稳定。

    • >护理教育
    • 高职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影响因素的混合研究

      2024, 39(16):60-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60

      摘要 (165) HTML (0) PDF 1.11 M (59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解释性序列混合研究设计,应用基础描述性信息表、患者安全胜任力、一般自我效能、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对494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目的抽样法,对12名高职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高职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总分131.22±30.5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实习时长、患者安全教育培训经历、患者安全教育培训态度、元认知能力及自我效能是高职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质性研究提炼出患者安全胜任力信心不足、患者安全胜任力的挑战、临床素养、元认知的激活4个主题。结论 高职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处于中上水平,建议院校领导、教师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和护生个性化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水平。

    • 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 39(16):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65

      摘要 (213) HTML (0) PDF 1.08 M (60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制定创造性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32名本科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校园环境支持量表及教师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创造力倾向得分104.50(100.00,123.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文化程度、学校性质、科研项目参与经历、校园环境支持、教师支持是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80.4%。结论 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处于一般水平。护理专业教育者应从多角度出发采取不同方式加强对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的护理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创造力倾向,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 护生对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使用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4, 39(16):69-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69

      摘要 (171) HTML (0) PDF 1.08 M (59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护生对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的使用体验,为规范使用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来自4所医学院校的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使用体验感多样化;使用场景差异化;使用潜在问题;自我感知需求和期待。结论 护理教育和管理者应引领护生树立正确使用大语言模型价值观,制定相关使用准则规范其使用,还须加强培训和护理伦理建设,促进大语言模型在护理教育中的创新融合。

    • >心理护理
    • 初产妇分娩恐惧应对模式的潜在类别分析

      2024, 39(16):73-76,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73

      摘要 (189) HTML (0) PDF 1.14 M (6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初产妇分娩恐惧应对模式的潜在分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初产妇532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产前应对量表、分娩态度量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和简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基于潜类别分析探索初产妇恐惧应对模式潜在类别,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初产妇分娩恐惧发生率为55.3%,其分娩恐惧应对模式分为5种:无恐惧-无准备(2.1%)、轻度恐惧-应对不良(16.7%)、轻度恐惧-准备缺乏(64.9%)、轻度恐惧-有准备(10.3%)、中度恐惧-逃避分娩(6.0%)。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分娩自我效能是初产妇分娩恐惧应对行为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初产妇分娩恐惧应对行为模式多样化,医护人员应重视轻度恐惧-应对不良、轻度恐惧-准备缺乏和中度恐惧-逃避分娩初产妇的应对方式,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积极应对行为。

    • 患者积极度的概念分析

      2024, 39(16):77-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77

      摘要 (266) HTML (0) PDF 1.20 M (6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患者积极度概念的定义及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inoMed、CINAHL、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患者积极度的相关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的概念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1篇文献。患者积极度的定义属性为参与自我健康管理意愿、参与自我健康管理知识、参与自我健康管理行动和参与自我健康管理信心;其前因为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后果为促进健康行为、改善临床结局、降低医疗使用率与成本。测量工具包括患者积极度量表、医疗消费者参与度量表、医疗消费者健康积极指数、糖尿病患者积极度影响和动机量表。结论 该研究明确了患者积极度的定义属性、前因及后果,可为以后国内研制不同疾病患者积极度特异性评估工具,构建本土化的患者积极度干预方案等提供参考。

    •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的纵向质性研究

      2024, 39(16):82-8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82

      摘要 (189) HTML (0) PDF 1.08 M (59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变化,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纵向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住院胃癌患者14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资料进行横断面和纵向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12个亚主题:对症状的感知(对胃肠道症状重视不足、既往症状经历的影响、对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而非最严重症状),认知中的因果推理(成因多元化、无法客观评价自我效能、将症状归因于可控因素),始终存在负性情绪(对罹患胃癌需要手术治疗的恐惧、对术后恢复的担忧、对无法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沮丧),无效应对后的知识需求(采取回避行为、对术前照护知识的需求、对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复杂且呈现动态变化,护理人员应关注和分析其变化过程,满足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

    • >健康教育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开发饮食健康教育游戏 小程序认知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2024, 39(16):86-8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86

      摘要 (131) HTML (0) PDF 1.08 M (11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开发饮食健康教育游戏小程序的需求。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产科1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教育信息获取方式(从专业医疗团队获取、从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对电子游戏的态度看法(对电子游戏的选择偏好、对饮食教育游戏小程序的态度)、对设计游戏小程序的期望(应用过程兼顾用户友好性及效益、获取全面丰富的妊娠糖尿病饮食信息、提供定制的个性化饮食信息)、游戏化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游戏化场景的生动性与专业性、游戏场景的生活化)。结论 开发妊娠期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游戏小程序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使用需求,从而为患者的饮食指导提供趣味性、可行性强的工具。

    • >医院感染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 39(16):90-9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90

      摘要 (112) HTML (0) PDF 1.09 M (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肛周感染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64例骨髓移植患者,按照移植后是否发生肛周感染分为肛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64例患者中,肛周感染组51例(19.32%)。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有糖尿病史、肛周疾患史、二次移植、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移植后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坐浴后规律使用保护剂为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重视既往病史、并存疾病的影响,重点针对二次移植的患者,尤其是在中性粒细胞未成功植入期间,加强肛周感染知识的健康宣教,做好肛周感染防护,减少移植并发肛周感染的发生率。

    • >营养护理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肠内营养中断的研究

      2024, 39(16):94-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94

      摘要 (123) HTML (0) PDF 1.11 M (9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肠内营养中断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患儿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儿童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9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患儿肠内营养中断情况及原因。将患儿分为肠内营养中断组与肠内营养未中断组,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对患儿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299例患儿发生肠内营养中断190例(63.5%),共373例次,平均每例患儿发生营养中断2.0(1.0, 3.0)次,发生营养中断16.0(8.0, 29.3)h。喂养不耐受是营养中断最常见的原因;肠内营养中断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多脏器功能不全、PICU住院时间及PICU住院费用显著高于未中断组(均P<0.05)。结论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肠内营养中断发生率高,影响患儿结局。应制定肠内营养中断的干预策略,缩短肠内营养中断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肠内营养中断。

    •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 39(16):99-10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099

      摘要 (253) HTML (0) PDF 1.15 M (1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 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医脉通(指南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34篇研究,总结了23条最佳证据,包括肠内营养中断定义、肠内营养启动时机、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肠内营养中断原因、肠内营养中断时机、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中断策略、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原因、制定临床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 >综述
    • 老年人未来照护准备的研究进展

      2024, 39(16):105-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105

      摘要 (189) HTML (0) PDF 1.13 M (1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未来照护准备的概念、现状及评估工具,分析人口学、认知、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老年人未来照护准备的影响,并总结以家庭为中心干预、团体健康教育和网络辅助决策对提高老年人未来照护准备水平的有效性,为后续开展干预性研究提供参考。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4, 39(16):110-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110

      摘要 (142) HTML (0) PDF 1.12 M (10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运动的干预模式、干预评价指标和运动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运动干预提供指导,以改善患者透析期间微炎症状态。

    • 互联网健康科普信息可理解性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2024, 39(16):115-1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115

      摘要 (194) HTML (0) PDF 1.13 M (10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国内外互联网健康科普信息可理解性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可理解性专门化评估工具和综合类评估工具两大类,旨在为健康及护理研究者选择或开发符合中国情境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推动我国互联网健康和护理科普信息可理解性和质量建设持续提升。

    • 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痛苦研究进展

      2024, 39(16):120-1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120

      摘要 (199) HTML (0) PDF 1.12 M (9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痛苦的内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不孕不育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完善相关管理体系、提高生殖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生育压力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2024, 39(16):125-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16.125

      摘要 (125) HTML (0) PDF 1.12 M (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生育压力的普适性、特异性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研究者应进一步进行相关量表的开发和汉化工作,有效识别和管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生育压力。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