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8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儿科护理专题
    • PICU肺炎患儿清理呼吸道无效现状及预测因子研究

      2023, 38(3):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01

      摘要 (89) HTML (0) PDF 967.38 K (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PICU肺炎患儿清理呼吸道无效现状和预测因子,为护理人员预防和识别肺炎患儿清理呼吸道无效 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PICU住院肺炎患儿30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一般资料、临床疾病资料、清理呼吸道无效相关临床指征和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查。 结果 227例(75.17%)患儿发生清理呼吸道无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无效咳嗽、有痰鸣音和痰液黏稠是清理呼吸道无效的预测因子(均P<0.05)。 结论 PICU肺炎患儿清理呼吸道无效发生率较高,无效咳嗽、有痰鸣音和痰液黏稠的患儿更易发生清理呼吸道无效。临床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儿咳嗽能力、呼吸音和痰液的评估,以便早期识别肺炎患儿清理呼吸道无效,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 儿童癫痫护理专业组的建立与实践

      2023, 38(3):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05

      摘要 (68) HTML (0) PDF 937.30 K (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癫痫护理专业组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取历史对照设计,将2018 年收治的癫痫患儿502 例作为对照组, 由责任护士提供常规护理; 将2021年收治的487例患儿设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儿童癫痫专业组的管理。比较两组癫痫发作期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 结果 干预组发作期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数低于对照组,其中在头部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面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儿童癫痫护理专业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儿童癫痫发作期的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改善照顾结局。

    • 医务人员对晚期癌症患儿尊严维护的质性研究

      2023, 38(3):8-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08

      摘要 (167) HTML (0) PDF 989.58 K (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对晚期癌症患儿尊严维护的认知及实践体验,为改善晚期癌症患儿尊严维护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3名从事晚期癌症患儿治疗和照护工作的医务人员(8名护士、3名医生、2名安宁疗护志愿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 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晚期癌症患儿尊严维护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患儿尊严维护现存的多重困境,患儿尊严维护的重要意义,尊严维护实践的推进过程和基本要素。 结论 医务人员应了解晚期癌症患儿尊严维护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动态持续关注患儿病程阶段和家属的医疗决策,并坚持个体化、充分沟通、尊重和人文关怀等尊严维护的基本要素,进一步推动儿童安宁疗护中尊严维护的临床实践。

    • 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提升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3, 38(3):13-1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13

      摘要 (75) HTML (0) PDF 1004.44 K (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并总结提高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干预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依据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国内外与早产儿父母应对能力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汇总。 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2篇临床决策、3篇立场声明、1篇最佳实践、2篇专家共识、8篇系统评价和4篇随机对照试验。从出院计划制订、出院前教育、家庭及环境准备、随访、家访、沟通与其他支持7个方面总结了30条证据。 结论 提高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的最佳证据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医护人员可遵循最佳证据为早产儿父母制订促进其应对能力提高的干预方案,以提升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促进早产儿健康。

    • 儿童肺移植患儿术后监护治疗期的多学科团队护理

      2023, 38(3):18-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18

      摘要 (65) HTML (0) PDF 939.70 K (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9例儿童肺移植患儿术后监护治疗期的多学科团队护理经验。 方法 组建多学科团队,落实精准用药、精准容量管理、术后感染控制、营养护理、心理干预、气道管理、个性化镇痛镇静等护理措施。 结果 9例患儿ICU住院2~21 d,中位数4 d,均顺利转出ICU;病房住院13~149 d,中位数16 d。患儿均康复出院,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 结论 基于多学科团队的护理,可以提高肺移植患儿术后护理水平,提高肺移植患儿长期生存率。

    • 1型糖尿病患者从儿科向成人医疗过渡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3, 38(3):21-2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21

      摘要 (71) HTML (0) PDF 1.01 M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1型糖尿病患者从儿科向成人医疗过渡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过渡期医疗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及数据库中与1型糖尿病患者医疗过渡管理有关的文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手册、临床决策、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提取的证据进行证据分级。 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1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7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从一般原则、过渡准备、护理转移以及融入成人医疗4个方面总结出22条最佳证据。 结论 儿科和成人医疗服务提供者需对医疗过渡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证据,以便制订符合个体情况的过渡医疗护理方案,促进患者从儿科向成人医疗过渡,改善其过渡体验和健康结局。

    • >专科护理
    • 基于Cox回归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预测模型的构建

      2023, 38(3):27-3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27

      摘要 (85) HTML (0) PDF 1.09 M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开发适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谵妄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该人群的术后谵妄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55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应用Lasso回归选出与术后谵妄相关的预测变量,随后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索术后谵妄的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自助法重抽样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14.49%,基于5个预测因素[年龄≥60岁、晕厥、入住ICU、入院时中性粒细胞计数>6.3×109/L、术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90 mL/(min·1.73 m2)]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指数为0.774,在内部验证中为0.762。术后1 d、3 d和7 d的AUC分别为0.776、0.771和0.778,相应的校准图也显示了预测结果和实际观察之间的较好一致性。 结论 基于Cox回归分析以5个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价值,可帮助医护人员识别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风险,为临床工作中针对性地预防和干预术后谵妄提供借鉴。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的概念分析

      2023, 38(3):32-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32

      摘要 (88) HTML (0) PDF 979.43 K (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概念的定义及其内涵,为指导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低血糖感知受损的相关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 概念分析模型进行低血糖感知受损的概念分析。 结果 共纳入35篇文献,低血糖感知受损定义属性为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反复暴露于低血糖和感知低血糖能力减弱或消失;前置因素为一般人口学因素、低血糖史、严格的血糖控制以及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后果为认知功能损害、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以及心理社会负担;评估工具有Gold分数法、Clarke量表、Pedersen问卷及低血糖意识问卷。 结论 通过低血糖感知受损的概念分析,正确理解、预防、识别低血糖感知受损,有助于为今后低血糖感知受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不同皮肤接触时间对剖宫产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2023, 38(3):36-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36

      摘要 (65) HTML (0) PDF 967.59 K (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母婴皮肤接触时间对剖宫产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140例单胎足月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四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剖宫产护理,干预1、2、3组按照母婴皮肤接触的流程分别实施即刻皮肤接触30 min、60 min、90 min。比较四组新生儿第1次出现觅食征象时间、第1次含接乳头时间、第1次吸吮乳头时间以及早开奶成功率。 结果 干预1、2、3组新生儿第1次出现觅食征象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2组、3组新生儿第1次含接乳头的时间、第1次吸吮的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早开奶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8)。 结论 母婴皮肤接触持续60 min、90 min对剖宫产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行为的建立有益。

    • >基础护理
    • 甲状腺癌131Ⅰ治疗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的构建

      2023, 38(3):40-4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40

      摘要 (73) HTML (0) PDF 1002.86 K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131I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为临床被服清洁解控的开展提供借鉴。 方法 通过临床调研、文献研究、影响因素分析、半结构访谈和课题组讨论,构建131I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30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合研究小组讨论构建131I治疗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 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第2轮咨询中,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0~0.24,重要性得分为4.13~5.00分,专家权威系数为0.867,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75、0.420、0.292(均P<0.05),形成的131I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 结论 131I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清洁解控方案构建过程规范严谨,可为临床131I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被服的清洁解控提供指引。

    • 智能任务分派分位点转运模式在急救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2023, 38(3):46-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46

      摘要 (44) HTML (0) PDF 934.88 K (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智能任务分派分位点转运模式在急救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选择2019年7~12月的急救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20年7~12月的62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方式,干预组实施转运任务分派分位点院内转运模式。比较两组转运不良事件、转运时间。 结果 干预组转运总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室外运送时间、科室交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任务延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智能任务分派分位点院内转运模式保证了转运患者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提升各环节的安全监控,降低运送延迟发生率。

    • PICC维护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应用现状调查

      2023, 38(3):49-5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49

      摘要 (92) HTML (0) PDF 983.97 K (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护士在PICC维护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规范护士 PICC 维护操作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12月,从湖南省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委会成员所在医院随机选取45所医院,采用便利抽样法从中抽取24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护士PICC维护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应用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PICC维护环节整体依从性得分为(79.59±1.82)分。在10个维度中,执行正确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评估患者(98.36%)、执行手卫生(94.26%)、更换输液接头(93.85%);执行正确率较低的分别是规范敷料更换与导管固定(67.21%)、消毒输液接头(52.05%)。不同工作年限及是否具有PICC资质证书的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整体应用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护士PICC维护环节应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依从性较好,但知识与实践仍存在差距,各医疗机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 >护理管理
    • 广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调查

      2023, 38(3):54-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54

      摘要 (167) HTML (0) PDF 953.56 K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进展,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177所“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疗机构,使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平台统一设计的统计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管理及服务制度、运行机制及流程、出诊护士培训体制等。 结果 实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的试点机构146个,其中三级医院占58.90%;共有13 154名护士参与服务,服务总人次为192 442,平均患者满意度96.63%,出诊护士对试点工作总体满意度为88.67%。实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数43项,其中服务量排序靠前的项目为母婴护理(44 074人次)、生命体征监测(23 313人次)、家庭巡视(21 636人次);排序靠后为人工肛门便袋护理(16人次)和一般灌肠(16人次)。 结论 广东省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形成符合本地特色的服务模式,但仍需扩大服务人群,补充服务项目,优化支付机制,加强监管系统。

    • 急诊科灾害专科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3, 38(3):58-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58

      摘要 (56) HTML (0) PDF 957.73 K (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灾害专科护士的角色体验和对临床实践感知,为灾害专科护士的职业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广东省三甲医院急诊科的15名灾害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 结果 提炼出灾害专科护士工作体验的3个主题(感知个人专科角色、参与专科临床实践、融入医院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9个次主题。 结论 灾害专科护士在灾害护理继续教育、多学科合作和医疗紧急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医院需结合灾害护理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明确灾害专科护士角色定位和岗位范围,进一步发挥专科护士价值。

    • 智能化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流程的构建与应用

      2023, 38(3):62-6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62

      摘要 (85) HTML (0) PDF 935.68 K (7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智能化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流程,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2020年1~6月纳入1 445例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入院后接受产科常规护理;2021年1~6月纳入1 459例产妇为干预组,通过在HIS、移动护理PDA端建立智能化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模块,实现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执行情况全流程闭环管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结果 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智能化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流程的应用,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对预防新生儿窒息有一定意义。

    • 精神科男护士体面劳动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 38(3):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65

      摘要 (64) HTML (0) PDF 956.50 K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精神科男护士体面劳动感知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和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6所精神疾病医院328名精神科男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体面劳动感知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精神科男护士体面劳动感知得分为(44.77±7.55)分,工作压力得分(92.24±9.90)。回归分析显示,工资收入、聘用形式、是否值夜班、是否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工作压力是精神科男护士体面劳动感知的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9.7%。 结论 精神科男护士的体面劳动感知处于较低水平,可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和组织支持度,并根据影响因素制订切实有效的干预方案,提高其体面劳动感。

    •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 38(3):69-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69

      摘要 (68) HTML (0) PDF 953.56 K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的态度,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10所综合性医院的980名护理人员,采用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共112名(11.4%)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的态度总体上为理解或宽容,864名(88.2%)为中立或矛盾,4名(0.4%)持反对或排斥态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通过媒体网络途径获取自杀预防相关知识、个人月收入、是否经历患者自杀事件、工作科室是影响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态度的主要因素(均P<0.05)。 结论 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的态度总体上为中立或矛盾。需加强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培训,引导护士树立理性的生命价值观和自杀态度,切实履行好维护患者生命安全的“守门人”角色,以预防住院患者自杀。

    • >护理教育
    • 跨专业协作能力自评量表的汉化及在医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

      2023, 38(3):73-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73

      摘要 (102) HTML (0) PDF 964.73 K (7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汉化跨专业协作能力自评工具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为我国卫生保健领域开展跨专业教育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方法 通过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量表。对501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中文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因子,保留20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8.237%。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模型中20个条目的因子载荷0.587~0.814(均P<0.05),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中文版评估工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1,Guttman折半系数为0.870。 结论 中文版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对我国医学生的跨专业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 带教老师对预防与应对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知信行量表的编制与验证

      2023, 38(3):77-8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77

      摘要 (98) HTML (0) PDF 975.40 K (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编制带教老师对预防与应对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知信行量表,并检验信效度。 方法 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在文献回顾基础上,结合半结构访谈法及德尔菲法初步形成带教老师对预防与应对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知信行量表。对302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 结果 量表包含知、信、行3个Ⅰ级维度,8个Ⅱ级维度,共44个条目。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89~1.0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41。探索性因子分析中,知、信、行维度分别提取4、2、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3.897%、75.388%、82.052%;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的适配度较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1,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20、0.904、0.977;量表折半信度为0.987,各维度折半信度为0.965、0.950、0.989;量表重测信度为0.927。 结论 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评带教老师预防与应对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有效工具。

    • >心理护理
    • 社交活跃度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

      2023, 38(3):82-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82

      摘要 (82) HTML (0) PDF 962.22 K (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社交活跃度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 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通过构建4个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老年人一般资料、健康状况、每日睡眠时长与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6 32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社交活跃度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结果 6 328名老年人中,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4.56%。控制混杂因素后,社交活跃度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52,95%CI:0.926~0.978);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随着社交活跃度的增加,抑郁症状出现的风险持续降低(P<0.05)。 结论 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受社交活跃度的影响,提高老年人的社交活跃度有利于预防抑郁症状的发生。

    • 育龄期男性癌后生育忧虑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

      2023, 38(3):86-8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86

      摘要 (116) HTML (0) PDF 969.41 K (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育龄期男性癌后生育忧虑量表进行汉化,并验证其信效度。 方法 翻译汉化育龄期男性癌后生育忧虑量表,形成中文版量表。选取447例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应用中文版量表测评其生育忧虑水平,并评价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 中文版量表包括生育潜能、伴侣知晓、子女健康、个人健康、不育接受度及生育准备6个维度,共18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6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366%。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7,重测信度为0.951。 结论 中文版育龄期男性癌后生育忧虑量表在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中国育龄期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测评工具。

    • 胃癌患者及其配偶疾病沟通对夫妻二元应对的交互影响

      2023, 38(3):90-9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90

      摘要 (68) HTML (0) PDF 971.83 K (6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考察胃癌患者及其配偶的疾病沟通对双方二元应对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夫妻癌症相关沟通问题量表、中文版二元应对问卷 对264对胃癌患者夫妇进行调查,建立疾病沟通与双方二元应对关系的主客体互倚模型。 结果 胃癌患者及配偶的疾病沟通得分分别为16(9,25)分及21(8,23)分,二元应对得分分别为129(113,138)分及124(99,137)分。患者的疾病沟通的治疗特定问题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配偶(P<0.05),二元应对的压力沟通和授权应对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配偶(均P<0.05);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显示,两者的疾病沟通可正向影响自身及对方的二元应对(均P<0.05)。 结论 胃癌患者及配偶的二元应对受到双方疾病沟通的共同影响,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胃癌患者夫妇疾病沟通的评估,积极探索以疾病沟通为焦点的夫妻干预方案。

    • 笑声瑜伽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压力知觉的影响

      2023, 38(3):94-9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094

      摘要 (75) HTML (0) PDF 1006.94 K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笑声瑜伽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照整群随机法,选取在呼吸科2个病区住院治疗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笑声瑜伽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知觉压力量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压力知觉、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积极心理资本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笑声瑜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压力知觉水平和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

    • 肿瘤科护士正念自我照护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3, 38(3):100-102+10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100

      摘要 (90) HTML (0) PDF 935.37 K (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肿瘤科护士正念自我照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正念自我照护方案以改善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辽宁省锦州市、沈阳市、大连市14所三甲医院的371名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健康素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我同情量表和中文版简短正念自我照护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分层回归分析探索影响肿瘤科护士正念自我照护水平的关键因素。 结果 肿瘤科护士的正念自我照护总分为(59.30±10.70)分;正念自我照护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其心理健康素养、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控制一般资料后,心理健康素养、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是影响肿瘤科护士正念自我照护水平的独立因素,能解释了39.6%的变异量(均P<0.05)。 结论 肿瘤科护士正念自我照护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加以教育干预,以进一步提升肿瘤科护士的正念自我照护水平。

    • >老年护理
    • 老年人认知功能轨迹识别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2023, 38(3):103-10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103

      摘要 (180) HTML (0) PDF 1.06 M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人认知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轨迹,分析生活方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2018年4次纵向随访数据。对具有完整信息的1 473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认知功能的异质化发展轨迹,通过广义相加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不同生活方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结果 4次纵向随访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逐渐下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异质化发展轨迹可划分为3个类别,分别是认知良好组(80.4%)、认知改善组(10.3%)和认知恶化组(9.2%)。广义相加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经济状况、蔬菜摄入、水果摄入、坚果类摄入、做家务、读书看报、看电视或听广播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显著(均P<0.05)。 结论 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认知功能变化存在3类发展轨迹,应重点关注低教育程度、经济状况较差以及生活方式存在问题的老年人,积极开展娱乐项目和体育活动,进行健康饮食指导,以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的恶化速度。

    • >安宁疗护
    • 安宁疗护知识量表的汉化及在中老年社区居民中的信效度检验

      2023, 38(3):109-1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109

      摘要 (65) HTML (0) PDF 963.44 K (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汉化、修订安宁疗护知识量表,并在中老年社区居民中检验信效度,为测量社区居民安宁疗护知识水平提供有效工具。 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安宁疗护知识量表进行翻译和回译,并通过质性访谈增加条目内容,通过专家评议和预调查进行跨文化调适及内容修订。选取郑州市5个社区的364名中老年居民进行信效度检验。 结果 中文版安宁疗护知识量表为含20个条目的单维度量表,提取的1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739%;各个条目的共同度均大于0.4。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0;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4,重测信度为0.808。 结论 中文版安宁疗护知识量表在中老年社区居民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测评社区居民安宁疗护知识水平。

    • >营养护理
    • 短肠综合征患者家庭肠外营养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3, 38(3):113-1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113

      摘要 (74) HTML (0) PDF 961.68 K (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短肠综合征患者行家庭肠外营养的真实体验,为临床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短肠综合征行家庭肠外营养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 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家庭肠外营养的积极体验(改善营养状况、获得家庭归属感、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增强);家庭肠外营养的消极体验(睡眠障碍、活动受到限制、伴随和/或潜在的并发症、负性心理情绪);家庭肠外营养患者的需求(对专业医护人员培训及指导的需求、对医疗资源及政策支持的需求)。 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负性体验,通过有效干预方法解决患者在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家庭肠外营养支持顺利安全实施。

    • 湖北省临床护士肠外营养知信行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2023, 38(3):117-120+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117

      摘要 (57) HTML (0) PDF 958.69 K (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实施肠外营养的知信行现状及培训需求,为临床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制的肠外营养知信行调查问卷,利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16个地级市33所不同等级医院的2 701名临床护士进行网络问卷调查。 结果 临床护士肠外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得分率分别为53.90%、90.45%、85.87%,知信行总得分率为77.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和是否参加过培训是临床护士肠外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医院是否有明确的肠外营养管理制度、医院是否会定期开展肠外营养的质量督查是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16.62%(449/2 701)名护士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能满足当前临床工作的需求;80%以上的护士希望得到肠外营养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肠外营养输注通路选择与维护相关主题培训。 结论 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实施肠外营养的态度较积极,行为良好,知识较差。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和优化培训机制,强化临床护士的知识和行为,提高其对应用肠外营养患者的护理水平。

    • >综述
    • 养老机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研究进展

      2023, 38(3):121-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121

      摘要 (79) HTML (0) PDF 1002.03 K (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概念内涵,综述养老机构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必要性、实践现状(包括介入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讨论的时机、讨论牵涉人员及内容、干预策略及效果)、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在我国养老机构中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参考。

    •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困扰研究进展

      2023, 38(3):126-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3.126

      摘要 (84) HTML (0) PDF 974.62 K (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明确照顾者心理困扰概念,介绍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困扰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主要干预措施,为构建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困扰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