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8(14):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01
摘要:目的 探讨缓解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分离性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入住儿科重症监护室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iPad分散注意力,观察组在常规心理干预基础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各时间段的分离性焦虑评分、心率和血压变化。结果 观察组各时间段分离性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可使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快速达到身心放松状态,缓解分离性焦虑,安全性好。
2023, 38(14):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05
摘要:目的 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互联网〖HT6F〗+母婴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研发“互联网〖HT6F〗+妇幼护理”创新平台,以三级妇产科医院为主导,通过同质化培训与辖区内社区医院合作,依托平台共同为居家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母乳喂养指导等母婴护理服务。结果 经过7个月运行,共完成服务916例次,复购率37.56%,其中社区护士完成45例次(4.91%),排前三的项目分别为乳腺疏通460例次(50.22%)、婴儿黄疸测定318例次(34.72%)、母乳喂养指导52例次(5.68%)。产妇满意度99.82%,无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互联网+母婴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可为居家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方便、快捷且专业的医院同质化护理服务。
2023, 38(14):9-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09
摘要:目的 探讨支助中心医院内转运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6-12月研发并应用支助中心院内转运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特检陪检、标本及药品转运流程,扫码识别患者身份、转运进程,全流程监测院内转运信息;与2020年6-12月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系统应用后,患者陪检、标本转运、药品转运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工单响应时间、完成时间显著短于应用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 支助中心院内转运管理系统通过对各项转运工作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院内转运效率及患者就医体验。
2023, 38(14):13-1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13
摘要:目的 探讨AI聊天机器人在骨质疏松骨折术后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0例骨质疏松骨折术后患者按照时间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1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院外延续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由AI聊天机器人辅助完成院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骨质疏松健康信念水平、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疼痛评分、关节功能及二次骨折发生率。结果 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干预组骨质疏松健康信念水平、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二次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各时间点疼痛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I聊天机器人用于骨质疏松骨折术后患者院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骨质疏松健康信念及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二次骨折发生率。
2023, 38(14):17-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17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的就医技术焦虑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患者就医技术焦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技术焦虑量表和老年人数字健康素养评估量表对5所三甲医院就诊的318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患者就医技术焦虑总分为(41.02±11.21)分。性别、文化程度、陪同者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健康信息获取和评估能力及数字信息应用能力影响老年患者的就医技术焦虑水平(均P<0.05)。结论 老年患者的就医技术焦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可通过加强数字信息培训、制定引导服务策略等措施减少其技术焦虑,保障患者顺利就医。
2023, 38(14):21-2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21
摘要:目的 汇总国内外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早产儿喂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计算机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医脉通、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或网站中关于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 由2名接受过系统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并提取证据。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2篇、指南5篇、系统评价3篇;最终从人员资质、培训、对象、评估、实施、效果评价6个方面汇总了32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促进早产儿由管饲喂养向经口喂养过渡,实现最佳证据向临床转化。用证人员应结合具体情境针对性地选择证据。
2023, 38(14):27-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27
摘要:目的 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性健康高危情境。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CINAHL数据库。搜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根据纳入标准选取83篇文献,以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为框架对性健康高危情境进行分析界定。结果 性健康高危情境涉及5个概念属性,包括物质环境、先行状态、目的要素、社会环境和时机要素。相关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局包括个人结局、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结论 界定性健康高危情境,有助于编制相关测评工具以及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高危性行为的发生。
2023, 38(14):30-3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30
摘要:目的 探索乳腺癌术后义乳佩戴与指导门诊的构建与运行效果,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设立门诊对患者进行义乳佩戴与指导,为患者提供义乳款式及规格选择、义乳试戴、义乳佩戴指导等服务。结果 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义乳佩戴与指导门诊服务患者414例次,患者门诊满意度为99.59%。结论 乳腺癌术后义乳佩戴与指导门诊可促进乳房全切术后患者形体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规范、有效的义乳选择及佩戴环境,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3, 38(14):34-3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34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肝衰竭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表露、疲乏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患者的疲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维疲乏量表-20、痛苦表露指数量表修订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26例慢性肝衰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慢性肝衰竭患者社会支持得分(56.30±5.96)分,疲乏(58.39±3.15)分,自我表露(36.79±2.45)分;患者的社会支持与自我表露呈正相关,与疲乏呈负相关(均P<0.05);社会支持在自我表露与疲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59%。结论 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自我表露对疲乏有直接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自我表露与疲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促进患者的自我表露,提高社会支持是降低患者疲乏感的有效途径。
2023, 38(14):38-4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38
摘要:目的 观察视、听、触、味觉多感官干预对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探讨减轻新生儿穿刺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9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静脉穿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戴眼罩、听母亲语音与心音、抚触、舌前部滴24%蔗糖水分别进行视、听、触、味觉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生理参数及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穿刺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听、触、味觉多感官干预可有效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维持患儿生理参数稳定。
2023, 38(14):41-4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41
摘要:目的 总结重症患者口渴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护理人员采取干预性措施减轻患者口渴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循证数据库、指南网、协会网站、相关原始数据库中有关重症患者口渴非药物干预的文献,检索时限自2011年8月至2022年8月。完成质量评价后结合专业知识逐条提取相关证据。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3篇,包括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6篇随机对照试验,从6个方面共总结21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重症患者口渴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需要重视重症患者口渴的需求,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证据。
2023, 38(14):46-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46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模型在预测神经外科术后恶心呕吐事件风险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52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神经外科术后恶心呕吐预测模型和Apfel评分预测模型对患者发生术后呕吐的风险进行预测。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模型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测效能。结果 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0.83%。Apfel预测模型的Youden指数为0.189,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627(95%CI 0.588~0.664);神经外科术后恶心呕吐预测模型的Youden指数为0.335,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27(95%CI 0.691~0.761)。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恶心呕吐预测模型较Apfel评分模型的整体预测效能更具有优势。
2023, 38(14):49-5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49
摘要:目的 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同时雾化吸入时,不同雾化驱动气体对患者雾化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压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HT5"F〗 将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氧气组和空气组各32例。氧气组在无创机械通气的同时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空气组进行空气驱动雾化吸入。记录雾化0 min、5 min、10 min、15 min,雾化结束5 min、10 min、15 min的患者经皮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治疗前、治疗第4天、治疗第7天动脉血气分析、CAT评分、痰液症状积分。结果〖HT5"F〗 两组各30例完成研究。 两组雾化不同时间经皮二氧化碳分压比较,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CO2、pH值、CAT评分、痰液症状积分均有改善,其中PaCO2在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5"F〗 两种雾化驱动气体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氧气组能够使雾化过程中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维持相对稳定。而空气组能够降低雾化过程中经皮二氧化碳分压,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有严重CO2潴留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杜玉,张玉侠,陆小英,奚慧琴,顾艳荭,顾莺,沈南平,毛燕君,施忠英,叶丽萍,郭琦,丰青,沈英,周花仙,张华春,江萍,李红,朱晓萍,王秀芳,王艳梅,陈潇
2023, 38(14):54-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54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9所三级医院的6 539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cArthur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和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主观社会地位总分为(5.50±1.34)分,组织公平感总分为(77.97±14.83)分,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15.90±19.3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有子女、初始学历、税后年薪、工作科室、职务、户口所在地、经历医患冲突的次数、组织公平感和职业获益感是护士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5.7%。结论 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可以通过提高护士收入,推进护理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护理工作专业性,提高组织公平感和职业获益感等措施提高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
2023, 38(14):59-62+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59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的用药安全能力现状及其作用路径,为临床护士安全用药管理与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82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支持感量表、用药安全能力量表、护士用药环境感知量表、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的用药安全能力得分为155.00(144.00,179.00)分;临床护士用药安全能力得分与组织支持感得分、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得分及用药环境感知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和用药环境感知在组织支持感与用药安全能力间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临床护士的用药安全能力为中等偏上水平,应重视组织层面对临床护士的支持,营造和谐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以及支持性的用药环境,以提升其用药安全能力。
2023, 38(14):63-6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63
摘要:目的 基于SEGUE框架构建儿科护患沟通教学模式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设计包含准备(Set the stage)、信息收集(Elicit information)、信息给予(Give information)、理解患者(Understand the patient′s perspective)、结束(End the encounter)5个环节的结构化儿科护患沟通教学模式,应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及临床实践等教学方式,对2018、2019级共98名护理本科生(试验组)进行教学实践,并与采用常规方法教学的55名2016级护理本科生(对照组)进行教学效果比较,采用哈佛医学院沟通量表及美国内科协会病人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沟通评估总分及标准化病人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SEGUE框架的儿科护患沟通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改善沟通效果。
2023, 38(14):67-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67
摘要:目的 探讨积极自我表露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获益感、照顾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8名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共8次的积极自我表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获益感、照顾负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对照组各有36名照顾者完成研究。干预后即刻及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照顾者获益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即刻及1个月、3个月干预组照顾负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积极自我表露干预可有效地提高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获益感,减轻照顾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2023, 38(14):72-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72
摘要:目的 探讨改善干眼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92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眼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焦点解决短程治疗联合正念训练心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8周,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五因素正念评估量表及生活质量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念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联合正念训练可改善干眼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正念水平及生活质量。
2023, 38(14):76-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76
摘要:目的 对安宁疗护沟通舒适度量表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医护人员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 依据跨文化调适指南对英文版量表进行直译、回译、跨文化调适、预调查后对量表进行修订,形成中文版安宁疗护沟通舒适度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52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检验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量表包括团队考虑、处理医疗决策、精神考虑、处理症状、慎重意识、文化考虑共6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349%;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60~1.000,量表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80;Cronbach′s α系数为0.910,重测信度为0.869。结论 中文版安宁疗护沟通舒适度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测量我国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沟通舒适度的工具。
2023, 38(14):81-8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81
摘要:目的 探讨中青年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心理社会适应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人口学和疾病相关问卷、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及社会支持问卷对236例中青年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进行调查。结果 中青年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65.18±16.39)分;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医疗付费方式为自费、移植术后时间短、有并发症、社会支持少及负性疾病感知是导致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差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中青年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较差,医护人员应注意进行尽早识别和干预,延长患者的移植物功能,改善心理社会健康状态。
2023, 38(14):86-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86
摘要: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获益感现状,并识别潜在亚组及其人群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及特异性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对33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家庭亲密度量表、疾病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建立亚组模型,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疾病获益感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疾病获益感可分为低获益组(24.93%)、中等获益组(57.86%)、高获益-个人成长组(17.21%)3种潜在类别。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医疗保险、每周运动次数、病程、面对与屈服医学应对方式是患者疾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获益感存在3个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不同人口学特征及疾病获益感潜在类别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疾病获益感水平。
2023, 38(14):91-9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91
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心理体验,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例经历过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归纳、提炼资料。结果 经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体验可以归纳为4个主题:来自学校的不良刺激长期蓄积,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来自家庭的关爱呵护不足,负性情绪无法释放;自伤前思想封闭拒绝交流,寻求帮助路径不畅;自伤后负性情绪得以释放,享受快感难以自制。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容易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支持教育,家庭营造舒心的氛围,双方共同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以避免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高敏,孙国珍,王倩怡,王洁,黄杨曦,于甜栖,刘沈馨雨,温高芹
2023, 38(14):96-100+1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096
摘要:目的 编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量表,为快速便捷地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提供适用工具。方法 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质性研究形成初始条目池;根据小样本预调查、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临床测试版量表。第一阶段调查284例稳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量表的条目进行筛选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版量表;第二阶段调查274例患者,对正式版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分析,形成最终版量表。结果 正式量表包括6个维度24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6个因子能解释总变异的72.307%,各条目的难度合理,且均未出现逆反阈值,条目区分度、项目信息量及项目特征曲线均较优。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6,重测信度为0.91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较好。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条目难度、区分度合理,项目信息量较好,同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评估工具。
2023, 38(14):101-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101
摘要:目的 探究农村老年人自主性感知的差异性及其与自我养老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量表、中文简版自主性感知量表对湖南省350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自主性感知的潜在类别。结果 农村老年人的自主性感知被识别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定义为低自主-高依赖型(14.0%)、中等自主型(55.1%)、独立自主型(30.9%)。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自主性感知可独立解释农村老年人21.9%的自我养老能力变异。结论 农村老年人的自主性感知呈现类别分布,即低自主-高依赖型、中等自主型、独立自主型;低自主-高依赖型者自我养老能力最低,需重点关注。
2023, 38(14):106-1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106
摘要:目的 汉化营养自我效能量表,评估其在老年慢性眼病群体中的测量特性。方法 采用Brislin模型对营养自我效能量表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便利选取275例老年慢性眼病患者进行营养自我效能评估,并对测量数据进行Rasch模型分析。结果 营养自我效能量表中,3个维度都具备良好的单维性,各条目与所在维度拟合程度佳;各条目的Infit MNSQ和Outfit MNSQ为0.79~1.31;部分相邻两选项的阈值<1.4 logit;不同特征亚组患者DIF分析显示差异值的绝对值均<1 logit;量表的条目难度与平均能力水平的患者相适配;各维度的信度均为0.99,个体信度均>0.80,分离指数均>2。结论 营养自我效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老年人营养自我效能的评定。但量表整体难度并不适配所有能力范围值的老年患者,后期研究中可以增设较高及较低难度的条目,调整条目之间的难度间距。
2023, 38(14):112-1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112
摘要:介绍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的服务内容和益处,总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缓和医疗的时机,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实践现状,归纳医护人员可用于早期识别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需求的评估方法,旨在帮助我国医护人员尽早识别有缓和医疗需求的心力衰竭患者,并及时提供缓和医疗照护。
2023, 38(14):116-1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116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急诊患者姑息治疗未满足需求筛查工具, 包括姑息治疗和快速紧急筛查、急诊科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需求筛查工具、简化筛查工具、急诊科-姑息治疗服务等工具, 对筛查工具的内容、特点、应用情况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工具识别姑息治疗未满足的患者制定后续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2023, 38(14):122-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122
摘要:阐述中医适宜技术在泌乳启动延迟中的应用方法、机制、效果及优缺点,包括穴位按摩、艾灸、雷火灸、耳穴压豆、中医药膳、针刺疗法等,旨在促进产妇尽早启动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
2023, 38(14):126-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14.126
摘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生育生活质量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生育生活质量的评估工具、现况、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男性不孕症患者的关注,以家庭为中心进行护理干预,进一步探索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生育生活质量的措施。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