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28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胃肠道肿瘤护理专题
    •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3, 38(9):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01

      摘要 (69) HTML (0) PDF 972.50 K (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护理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干预效果,以促进患者预康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胃肠外科收治的存在营养风险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常规术前营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前口服营养补充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营养状况、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功能。 结果 对照组47例、观察组46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值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首次进食流食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术前口服营养补充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 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3, 38(9):6-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06

      摘要 (42) HTML (0) PDF 941.54 K (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验证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前期调查、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咨询及预试验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按照住院病区将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 结果 观察组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能力、造口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能力和造口适应水平。

    •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基于互联网平台的“H2H”营养管理

      2023, 38(9):10-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10

      摘要 (20) HTML (0) PDF 1.05 M (2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H2H”(Hospital to Home)营养管理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4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管理,观察组接受基于互联网平台的“H2H”营养管理。结果 干预3个化疗周期后,观察组营养相关客观指标、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PG-SG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营养管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H2H”营养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灵性应对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 38(9):14-17+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14

      摘要 (20) HTML (0) PDF 944.85 K (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灵性应对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灵性应对问卷、个人掌控感量表、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健康量表、生存痛苦量表对2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积极灵性应对得分(64.68±4.70)分,消极灵性应对得分(12.07±3.03)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积极灵性应对与个人掌控感、灵性健康呈正相关,与生存痛苦呈负相关;消极灵性应对与个人掌控感、灵性健康呈负相关,与生存痛苦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结果显示,宗教信仰、个人掌控感、灵性健康、生存痛苦是积极灵性应对的影响因素,共解释75.8%的总变异;疾病分期、文化程度、个人掌控感、灵性健康、生存痛苦是消极灵性应对的影响因素,共解释71.0%的总变异。 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多选择积极灵性应对方式,较少使用消极灵性应对方式。医护人员应注重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灵性照护,降低患者生存痛苦,提高其个人掌控感与灵性健康,以促使患者产生积极的应对行为。

    • 结直肠癌生存扩展期患者未满足健康需求调查分析

      2023, 38(9):18-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18

      摘要 (21) HTML (0) PDF 947.99 K (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结直肠癌生存扩展期患者未满足健康需求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扩展期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胃肠外科住院部及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111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癌症患者未满足需求量表、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结直肠癌生存扩展期患者未满足健康需求总分为34.50(22.25,54.00)分。回归分析显示,治疗相关症状、工作性质、治疗方案是患者未满足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未满足健康需求总变异度的58.5%。 结论 结直肠癌生存扩展期患者未满足健康需求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及家庭照顾者应重点关注治疗相关症状得分高、以体力劳动为主、治疗方案复杂的结直肠癌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满足其健康需求。

    • 结直肠术后患者加速康复护理中实施早期活动的范围综述

      2023, 38(9):22-2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22

      摘要 (31) HTML (0) PDF 977.50 K (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结直肠手术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有效开展术后早期活动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Ovid、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8月,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 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结直肠术后早期活动除传统床上和离床活动外,还包括多模式运动(如抗阻、有氧和平衡等方式相结合)、物理治疗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多元化干预措施。早期活动应在评估患者安全后尽早开始,最早可在进入病房30 min后开始,活动量、频率及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动态调整;干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已得到初步证实,效果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究。 结论 结直肠术后早期活动应采取多元化干预方式,术后及早开始活动是安全可行的。未来研究需结合患者的年龄、衰弱等特点构建结直肠术后早期活动的精准干预策略,同时应考虑时间、人力和成本效益,促进早期活动在术后加速康复中的有效落实。

    • >专科护理
    • 中青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8(9):27-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27

      摘要 (27) HTML (0) PDF 950.44 K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中青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就诊的中青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268例,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积极度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疾病接受度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中青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积极度得分为(57.48±16.57)分。患者积极度总分与病耻感总分呈负相关,与疾病接受度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131 I 治疗、病耻感、疾病接受度是中青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积极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中青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积极度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根据中青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的影响因素制定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以提高其自我管理积极度水平。

    •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阴茎癌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3, 38(9):31-3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31

      摘要 (22) HTML (0) PDF 938.50 K (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阴茎癌患者的患病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 方法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1例阴茎癌患者为访谈对象,基于现象学研究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并收集资料,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 结果 共归纳出3个主题,10个亚主题,即微观系统(舒适改变、实际需求未得到满足、持续的负性情绪、就医延迟),中观系统(经济负担沉重、角色缺失、家庭关系紧张),宏观系统(缺乏信息支持、就医体验及诊疗水平待改善、社会压力)。 结论 阴茎癌患者的社会生态系统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医护人员应重视疾病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的改变,采取有效措施以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求,维持其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久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8(9):35-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35

      摘要 (15) HTML (0) PDF 949.61 K (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久坐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规律透析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Piper疲乏修订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日久坐时间为6.8(5.4,8.7)h,透析日久坐时间为7.7(6.8,9.2)h,非透析日为6.2(4.9,8.4)h,久坐行为总发生率为56.93%(78/137);久坐发生地点首位是家庭,其次是医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合并症指数、营养风险、疲劳程度及社会支持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久坐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久坐行为普遍,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男性、合并症指数高、营养不良及疲劳严重患者久坐行为的评估和干预,制定以家庭为中心的锻炼计划,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及体力活动,从而改善老年患者久坐行为。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轨迹的纵向研究

      2023, 38(9):39-4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39

      摘要 (28) HTML (0) PDF 998.95 K (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借鉴。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行诱导缓解治疗患者183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轨迹的不同类别,并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治疗前1 d及诱导缓解治疗1周、2周、3周及结束后1 d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分别为22.86±3.75、26.39±4.12、31.71±4.64、36.54±5.25、39.63±5.06,5个时间点得分呈正相关;通过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将其分为持续高疲乏组(48.09%)、疲乏升高组(34.42%)、低疲乏组(17.4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低疲乏组比较,有睡眠障碍、血红蛋白<60 g/L、低社会支持更易归于持续高疲乏组(均P<0.05),有睡眠障碍、并存胃肠道症状群更易归于疲乏升高组(均P<0.05)。 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呈现3种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癌因性疲乏不同轨迹类别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以减轻患者疲乏程度。

    • 专科护士主导的护理干预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

      2023, 38(9):45-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45

      摘要 (23) HTML (0) PDF 937.48 K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提高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 按照入院时间,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7例高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观察组实施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合作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包括综合评估患者、集束化预防护理、结合康复日志的康复锻炼、出院准备及随访。比较两组疼痛干预效果、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疼痛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合作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症状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3, 38(9):49-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49

      摘要 (46) HTML (0) PDF 915.54 K (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整体症状体验,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症状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 结果 提炼出症状感知(认知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生理症状)、症状评价(对疾病症状缺乏正确认知、对自身的影响)、症状应对(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共3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 结论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症状复杂且相互影响、对疾病症状缺乏正确认知、部分患者存在消极应对情况。应提高中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构建轻度认知障碍症状评估工具和干预方案,给予患者多方面社会支持,以有效缓解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症状负担。

    • 肿瘤患儿父母共享决策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2023, 38(9):52-5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52

      摘要 (29) HTML (0) PDF 943.36 K (2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肿瘤患儿父母共享决策方式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共享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肿瘤患儿父母15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5个亚主题,分别为实际决策方式(医生主导决策、双方共同决策),共享决策参与的影响因素(父母自身因素、医疗环境因素、其他外部因素)。 结论 肿瘤患儿父母共享决策参与情况并不理想。医务人员应当关注其参与共享决策的意愿,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满足肿瘤患儿父母沟通及信息需求,提升患儿父母共享决策参与意愿。

    • >基础护理
    • 急诊留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的护理专案管理

      2023, 38(9):56-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56

      摘要 (31) HTML (0) PDF 936.10 K (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留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的护理专案管理效果。 方法 在对前期(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急诊留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现状及要因分析的基础上,对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急诊留观病房收治的患者521例实施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的护理专案管理,即细化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制度及管理策略、强化护士相关培训和考核、优化患者健康教育和反馈、增加护士人力配备、落实持续质量改进等专案管理措施。 结果 实施专案管理后,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知识、实践得分及患者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知识得分显著高于专案管理前,急诊留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5)。 结论 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的护理专案管理,可提高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知识和实践水平,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促进患者安全。

    • >护理管理
    • 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的汉化与信效度检验

      2023, 38(9):60-6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60

      摘要 (18) HTML (0) PDF 938.71 K (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引入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并进行汉化与信效度检验,为评估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提供适合的工具。 方法 按照Brislin翻译原则对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进行翻译、回译与文化调适,以便利抽样法选择四川省6所三甲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264人进行调查并检验量表信效度。 结果 中文版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包括感知到具有成本意识的高价值照护、感知到控制医疗成本的参与以及感知到控制医疗成本的责任3个维度共15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629%。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8;总量表Cronbach′s α为0.914,各维度Cronbach′s α为0.727~0.895,重测信度为0.797。 结论 中文版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估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水平。建议结合我国医疗人文环境特点进一步发展出本土化评估工具。

    • >心理护理
    • 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3, 38(9):64-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64

      摘要 (26) HTML (0) PDF 939.60 K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为制定家庭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10人,以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 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即对非自杀性自伤认知不足、家庭压力大、复杂的负性情感、反思与成长。 结论 需加强家庭照顾者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相关知识普及,重视照顾者心理负担,加强家庭干预,改善照顾者心理状况。

    • 癌症患者抚养未成年子女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3, 38(9):68-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68

      摘要 (15) HTML (0) PDF 969.98 K (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抚养未成年子女的感受,为临床改善患者心理体验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癌症患者抚养未成年子女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归纳。 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提炼52个结果,归纳后形成13个类别,整合成4个结果:癌症患者抚养未成年子女情感体验复杂、癌症患者育儿的担忧和挑战、癌症患者适应双重角色并有所收获、癌症患者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过程中有多方面的养育需求。 结论 患癌父母育儿体验复杂,心理压力较大,渴望得到帮助。医护人员应重视该群体的特殊需求,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支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和负担。

    • >健康教育
    • 尿道下裂患儿基于思维导图的家庭护理教育

      2023, 38(9):73-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73

      摘要 (27) HTML (0) PDF 2.61 M (2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家庭护理教育对尿道下裂手术患儿的实施效果。 方法 将154例尿道下裂手术患儿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儿家长实施家庭护理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家庭护理教育。 结果 观察组出院指导质量评分、患儿家长对家庭护理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尿管堵管、脱管、尿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对尿道下裂手术患儿家长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家庭护理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患儿家长对尿道下裂术后家庭护理能力,降低患儿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康复护理
    • 不同体位摄食训练对喉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3, 38(9):77-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77

      摘要 (12) HTML (0) PDF 943.10 K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体位摄食训练对喉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喉癌术后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各36例,术后指导三组患者分别采取床头抬高90°直立坐位、床头抬高60°仰卧位、床头抬高30°仰卧位进行摄食训练,并对三组吞咽安全性、吞咽功能、自我效能感及食物剩余量进行评价。 结果 摄食训练1周,试验2组吞咽安全性受损程度、自我效能感得分及进食量显著优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均P<0.05),三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喉癌术后患者采取床头抬高30°仰卧位进行摄食训练,可减少患者吞咽安全性受损,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进食量,以满足患者营养供给。

    • >延续护理
    • 基于助推理论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

      2023, 38(9):81-84+9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81

      摘要 (13) HTML (0) PDF 935.97 K (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以助推理论为指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孕28~32周的孕妇134例为研究对象,按其所居住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7例;对照组妊娠期及产后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助推理论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 结果 对照组56例、干预组60例完成全程研究。干预组产后1、3、6个月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和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产后1、3个月乳房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产后1~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助推理论的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母乳喂养干预能有效提高社区孕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储备与自我效能,改善母乳喂养相关乳房问题,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 区域医联体内脑卒中患者向下转诊过渡期护理模式的构建

      2023, 38(9):85-9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85

      摘要 (29) HTML (0) PDF 985.48 K (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区域医联体内脑卒中患者向下转诊过渡期护理模式,以满足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需求。 方法 以过渡期护理模式理论及人口-能力-过程模型为框架,结合文献分析、质性访谈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区域医联体内脑卒中患者向下转诊过渡期护理模式。邀请18名专家参与2轮函询。 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94.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0.86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18、0.267(均P<0.05)。第2轮函询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204。最终确定的区域医联体内脑卒中患者向下转诊过渡期护理模式包括5个维度(实施机构、人员配备、关键环节、实施路径、效果评价)、23个一级条目和60个二级条目。 结论 构建的区域医联体内脑卒中患者向下转诊过渡期护理模式内容全面,构建过程严谨规范,可供医护人员为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机构间的过渡护理提供实践依据。

    • >循证护理
    • 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自我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3, 38(9):91-94+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91

      摘要 (31) HTML (0) PDF 950.18 K (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索、评价和汇总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自我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自我护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汇总、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1月。 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3篇、证据总结1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主要涉及危险因素、自我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与随访3个方面,包含10个亚主题共23条证据。 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将临床具体情景与循证医学证据相结合,选择有针对性的最佳证据,为下肢淋巴水肿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指导,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护理伦理
    • ICU护士道德韧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8(9):95-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95

      摘要 (25) HTML (0) PDF 949.10 K (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ICU护士道德韧性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便利抽取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322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拉什顿道德复原力量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护士自我概念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ICU护士道德韧性条目均分为(3.03±0.50)分。ICU护士道德韧性总分与医院伦理氛围总分、专业自我概念总分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CU工作年限、接受过道德伦理课程培训、医院伦理氛围、专业自我概念是ICU护士道德韧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9.6%。 结论 ICU护士道德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可多关注ICU工作年限较低的护士,加强医院伦理氛围营造,提升ICU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水平,针对性制定道德韧性培养方案,从而提升ICU护士道德韧性水平。

    • >安宁疗护
    • ICU患者安宁疗护筛查工具的研制与信效度检验

      2023, 38(9):99-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099

      摘要 (19) HTML (0) PDF 953.62 K (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制ICU患者安宁疗护筛查工具并检验信效度,为ICU医护人员提供便捷、有效的安宁疗护对象筛查工具。 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函询构建ICU患者安宁疗护筛查工具;回顾性分析206例ICU患者的相关资料,检验该筛查工具信效度,并确定安宁疗护触发值。 结果 ICU患者安宁疗护筛查工具包含3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919,评定者间信度为0.979。2种结局(转出或死亡)患者筛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触发值为8.5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95%CI(0.983,1.000),P<0.05],灵敏度为0.936,特异度为0.969,阳性预测值为0.917,阴性预测值为0.981。 结论 ICU患者安宁疗护筛查工具的信效度良好,可作为ICU安宁疗护对象的筛查工具。

    • >饮食与营养
    • 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与管理的现况调查

      2023, 38(9):103-10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103

      摘要 (44) HTML (0) PDF 960.78 K (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与管理现况,为推动证据临床转化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中国卒中肠内营养护理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23所三甲医院卒中单元的护士961人进行调查。 结果 10所(43.5%)医院建立了卒中肠内营养管理的多学科团队,仅22.0%护士表示科室有卒中肠内营养支持相关标准规范或制度。近88.0%护士表示会进行营养风险和吞咽障碍的筛查,且主要实施者为护士,但筛查工具与证据推荐有差异。50.6%护士表示会在营养液输注时进行加温处理,且主要采用输液管加温器进行局部加热。同时,74.4%护士仍会常规检测胃残余量,主要采用注射器抽吸进行监测(97.8%)。 结论 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及管理与证据推荐存在差异,管理者应重点关注存在差异的环节,进一步分析其阻碍因素与促进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促进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的规范化。

    • >综述
    • 护士工作场所社会资本的研究进展

      2023, 38(9):108-1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108

      摘要 (16) HTML (0) PDF 943.72 K (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护士工作场所社会资本的概念、测量工具及现状,分析其前因、后果,进而提出护士工作场所社会资本的管理策略,为提升护士工作场所社会资本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 食管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管理的范围综述

      2023, 38(9):112-11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112

      摘要 (64) HTML (0) PDF 968.76 K (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分析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管理的相关研究,以识别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评估及干预方法,为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 Complete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的相关研究,采用范围综述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21篇研究,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视频透视吞咽造影检查、重复唾液吞咽测试、纤维内镜吞咽检查、功能性吞咽困难评分、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评估时机多从术后1周开始;术后干预方法包括直接训练、间接训练、姿势调整、冷触觉刺激和穴位刺激,多从术后1周持续至出院。 结论 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评估的方法有多种,临床需选择合适的吞咽功能评估工具,并针对评估结果构建科学的管理方案,同时加强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相关结局。

    • 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2023, 38(9):117-1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117

      摘要 (34) HTML (0) PDF 970.64 K (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是衡量患儿出院后能否获得持续有效居家护理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对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评估工具进行介绍,对各量表优劣势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剖析,并围绕评估工具的选择策略、评估时机及本土量表的开发提出建议。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儿出院准备度的认知,为开展早产儿出院准备度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家庭尊严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3, 38(9):122-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122

      摘要 (15) HTML (0) PDF 916.41 K (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家庭尊严干预的相关概念、实施方案及其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家庭尊严干预的意识,维护癌症患者的尊严,提高照顾者生活质量,改善癌症患者及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水平,为今后对癌症患者开展家庭尊严干预提供参考,以推动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

    • 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选择偏好的研究进展

      2023, 38(9):125-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09.125

      摘要 (46) HTML (0) PDF 978.29 K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概念、选择偏好概念及评估方法综述的基础上,总结癌症患者在实施地点与环境、实施人员、讨论时机与决策内容4个方面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选择偏好,并从患者、医疗、家庭支持以及制度与政策4个层面总结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指出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旨在为国内推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开展提供参考。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