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37(3):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01
摘要: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全周期闭环智慧系统对日间手术的管理效果。 方法 应用智慧系统实施日间手术全周期质量闭环管理,实现预约检查手术、手术精准确认、医护患全程手术信息共享,多维度宣教知识精准推送,按时逐级完成出院随访、过程质量控制等。 结果 应用智慧系统管理后,患者术前检查完成率、病情评估完成率、麻醉访视完成率、首台准时麻醉率、手术预估时长准确率、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出院随访率、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前,接台时间显著短于应用前(均P<0.01)。 结论 应用智慧系统对日间手术实施全周期闭环智能管理,显著提高了手术效率与患者满意度。
刘桂霞,张慧,施艳群,孟云,董秦玲,程金玲,杨秀英,周凤,鲍露露,李晓慧
2022, 37(3):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05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 方法 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病区16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二病区160例患者分为智慧护理组;两组护士均为14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智慧护理组优化实施输液管理、健康教育、医嘱核对、诊疗护理信息查询、结构化护理文书书写、智能化护理质量管理等。实施2个月后评价效果。 结果 智慧护理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床铃呼叫次数、健康教育效果、患者满意度、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护士工作量、工作压力及职场疲劳得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P<0.01)。 结论 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可提高护理效率与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与职场疲劳,有利于优化患者住院体验及护理人员工作体验。
2022, 37(3):10-12,3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10
摘要:目的 提高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 方法 将行脑血管病介入术的84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口头宣教加发放小卡片方式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开展微视频教育。于术后24 h评价效果。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脑血管病介入术知识得分、诊疗依从性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微视频扫码用于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提高诊疗依从性和健康教育满意度。
2022, 37(3):13-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13
摘要:目的 提高内分泌科护士专业培训效果,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方法 制订用于培训的内分泌科专科护理问题,采用基于问题的模拟学习联合微信每日一课对全病区17名护士进行培训,共培训2轮约8个月后评价效果。 结果 培训后内分泌科护士临床护理能力显著提高(均P<0.01);培训方式的认同率为82.4%~100%。 结论 基于问题的模拟学习联合微信每日一课可有效提高内分泌科护士专业培训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022, 37(3):16-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16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护理管理者对开展远程护理的态度及远程护理开展的阻滞因素,为制订促进远程护理举措提供参考。 方法 对我国11个省市的86所二、三级医院的86名护理管理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远程护理态度和阻滞因素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护理管理者开展远程护理态度得分3.87±0.71,医院属地及职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开展远程护理阻滞因素得分3.84±0.62,其中得分最高的为组织相关因素(4.20±0.91)、最低的为护士工作和操作相关因素(3.65±0.81)。 结论 护理管理者对开展远程护理持积极态度,态度受医院所在地区及职称的影响;组织及技术因素阻滞程度相对较大。相关部门应积极应对,解决问题,完善措施,以促进我国远程护理服务的开展。
2022, 37(3):20-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20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从发病急性期至恢复期的疾病感知变化轨迹,分析不同轨迹亚型的预测因素,为针对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对19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基线调查,于调查后1、3、6个月随访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分析不同时点疾病感知水平差异,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潜在变化轨迹亚组,并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变化轨迹亚型的核心影响因素。 结果 脑卒中患者4个时间点的疾病感知得分为45.16±15.46、40.30±15.43、35.07±15.32、27.38±14.56,各时间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识别出中疾病感知-快速下降组(83.9%)、高疾病感知-缓慢下降组(16.1%)2条疾病感知潜在变化轨迹。决策树模型显示,希望、脑卒中发作次数、抑郁、焦虑、职业状态与年龄均可预测患者疾病感知变化轨迹亚型,其中希望重要性为100%。 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疾病感知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变化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希望是其核心影响因素。应根据预测指标早期识别高疾病感知缓慢下降组患者,并构建以希望为核心的干预方案,以降低其疾病感知水平。
2022, 37(3):25-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25
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对12例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访谈,运用Braun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 结果 提炼出自我认知、行为动机、症状负担、造口护理能力、社会支持5个主题及12个亚主题。 结论 患者体力活动的体验包括主观、客观与社会方面,医护人员需加强评估,识别障碍因素,施以干预,以促进患者参加体力活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022, 37(3):29-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29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以发生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47例次(47例)患者为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组,采取1个病例匹配3个对照法选取计划性结束透析的141例次(141例)患者为计划性结束透析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饮水过多、服用降压药、采用无肝素透析、护理人员上机前未进行健康教育、未严格执行如厕管理规范及未定时监测凝血6项为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10~7.124,P<0.05,P<0.01)。列线图模型验证显示,C-index=0.775,AUC=0.814。 结论 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精准干预,尽量减少或避免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以保障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2022, 37(3):32-3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32
摘要:对1例Ⅳ度肝性脑病患者肝移植术后谵妄患者实施综合非药物谵妄干预,主要措施包括内环境管理、谵妄筛查与动态评估、早期分级康复活动、提高日间清醒度改善睡眠、设计指导家属录制短视频予心理支持等。结果患者于术后第7天神志清楚,病情稳定转出重症监护室。
2022, 37(3):35-3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35
摘要:目的 调查麻醉科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管理者支持和培养麻醉护理人才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护士一般情况问卷、工作嵌入量表、护士留职意愿量表和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对412名麻醉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麻醉科护士工作嵌入总分为22.87±4.18;留职意愿总分为22.50±4.10;工作环境感知总分为82.94±13.6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嵌入的影响因素为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留职意愿、护士长的能力及领导方式、年收入、医院等级(P<0.05,P<0.01)。 结论 麻醉科护士的工作嵌入处于中等水平,应通过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建立麻醉护理管理架构,提升麻醉科护理管理水平,保证其合理收入,增强麻醉科护士职业认同和公平感,提升留职意愿,以提高工作嵌入水平。
宁余音,吴倩,姜涛,黄华勇,李裕波,周丽,农玉梅,黄洁,刘芮
2022, 37(3):39-41,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39
摘要:目的 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促进结直肠癌腹腔镜下根治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方法 将7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实施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行壮医药线点灸止吐穴、谷线穴、脐环穴,连续3 d后评价效果。 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疼痛及疲劳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对结直肠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术患者于术后施以壮医药线点灸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2022, 37(3):42-4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42
摘要:目的 探讨经超声定位和胸片定位在早产儿PICC置管定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116例行PICC的早产儿采用自身对照法,尖端定位先后采用X线胸片与超声2种定位方法,即时观察和记录各项指标。 结果 超声、胸片定位导管尖端显示率分别为99.14%、100%;上下腔静脉心房入口分别为100%、98.28%,100%、95.69%;尖端到心房入口测距显示成功分别为99.14%、93.97%。2种定位法一致性κ=0.806,Spearman相关系数rs=0.753,均P<0.01;超声测量数据四分位间距为0.482 cm,胸片测量数据为0.642 cm;胸片定位X线暴露145次;超声定位操作时间显著短于胸片定位(P<0.01)。 结论 对PICC早产儿,超声定位可直视导管尖端,安全,操作方便,是一种准确、稳定的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方法。
2022, 37(3):45-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45
摘要:目的 提高本院糖尿病专科联盟医疗机构的糖尿病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 方法 成立糖尿病专科联盟管理团队,采用ORTCC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下属15家联盟医疗机构实施目标、规则、培训、检查、文化各要素的护理管理,实施2年后评价效果。 结果 实施专科联盟管理后,15家医疗机构的糖尿病专科护理管理质量、患者知识与技能、护理操作质量及护士知识掌握率显著上升(均P<0.01)。 结论 采用ORTCC精细化管理模式对联盟医疗机构实施帮扶管理,可有效提高其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
2022, 37(3):49-5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49
摘要:目的 编制和验证医护人员医疗告知知信行问卷,用于评估其现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预调查后形成初测问卷,对438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修订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 结果 问卷由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共31个条目组成;探索性因子分析3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1.906%,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拟合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χ2/df=3.108,RMSEA=0.098,RMR=0.023,IFI=0.924,CFI=0.924);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48;重测信度为0.973;问卷的S-CVI为0.984,各条目的I-CVI为0.860~1.000。 结论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医护人员医疗告知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的调查。
2022, 37(3):53-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53
摘要:目的 提高消化内镜诊疗效率及肿瘤高风险患者内镜筛查、复查率,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我院于2018年11月建立消化内镜护理门诊,制定工作制度和流程,开展内镜诊疗前预约、消化道疾病风险评估、个性化用药指导和诊疗后智能化随访等工作,同时实施三级质量控制。 结果 内镜护理门诊开设3年来,预约胃肠镜25 016例次、消化道肿瘤高风险筛查12 560例次、C13呼气试验9 960例次、诊疗后随访9 435例次,患者复查依从性逐年增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逐年提高。 结论 消化内镜护理门诊量、内镜检查复诊率及医患满意度逐年提升,优化了患者就诊体验,同时扩大了专科护理影响力。
2022, 37(3):56-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56
摘要:目的 观察肿瘤患者护理风险共享治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20年1~5月(共享治理实施前)收治的428例纳入对照组、2020年7~12月(共享治理实施后)收治的354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采用共享治理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建立预防跌倒、压力性损伤、管路滑脱及给药安全风险管理小组,并进行PDCA持续改进。 结果 观察组预防跌倒、管路滑脱及给药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相对少于对照组。 结论 共享治理使护士有机会参与质量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有重要意义。
2022, 37(3):59-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59
摘要:目的 探讨授权型领导与临床护士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授权型领导量表及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南昌市3所三甲医院工作的1 031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临床护士感知的护士长授权型领导总分为(44.84±10.50)分,创新行为总分为(34.72±7.63)分,授权型领导与临床护士创新行为呈正相关(r=0.498,P<0.01)。 结论 授权型领导与临床护士创新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护理管理者可发挥授权型领导风格的积极作用,促进护士创新行为产生,从而提升组织创新绩效。
2022, 37(3):62-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62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团队内部竞争感知、权力距离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对安徽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 381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团队内部竞争感知量表、权力距离量表及知识隐藏量表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知识隐藏得分为16.10±5.90;团队内竞争感知得分、权力距离得分及护士年龄是知识隐藏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R2=0.713;P<0.05,P<0.01)。 结论 护士知识隐藏处于较低水平,内部竞争感知越低、权力距离越低,其知识隐藏行为水平越低。护理管理者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护士间知识共享,进一步减少护士知识隐藏行为,稳定护理队伍。
2022, 37(3):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65
摘要:目的 从带教老师角度探讨其在参与专科护士培训时的体验,为后续专科护士师资培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借鉴压力过程模式设计访谈提纲并深入访谈15名专科护士带教老师,用Colaizzi方法分析资料。 结果 萃取出4项一级主题(存在压力与挑战、乐观的认知评价、积极的应对方式及得到颇多收益)及16项二级主题。 结论 专科护士带教老师存在不同程度压力,自我认知评价及社会支持可促进其积极地应对压力,从而缓解压力并获得收益。建议采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安排带教学员、保障临床带教权益等措施,改善专科护士临床带教老师体验,进一步提高专科护士培养质量。
2022, 37(3):69-7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69
摘要:目的 了解郑州市汛情疫情期间救援防控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心理困扰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对参与汛情疫情救援防控的206名护士进行调查;同时选取其中10名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了解其心理感受。 结果 206名护士焦虑总分为5(4,7)分,心理困扰总分24.27±6.58,心理资本总分79.84±13.62;心理资本与心理困扰呈负相关(r=-0.678,P<0.01),焦虑与心理困扰呈正相关(r=0.602,P<0.01);最小子女年龄、工作年限、救援经历、心理资本及焦虑是护理人员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调整R2=0.618,P<0.05,P<0.01)。质性研究提炼出缺乏经验、知识储备不足,工作负荷大,对亲人的担忧,缺乏心理疏导、社会支持具有积极影响5个主题。 结论 参与汛情疫情救援防控的一线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受多种因素影响;医院管理者应加以重视,加强灾害专题培训、完善心理辅导方案,以提升护士灾害应对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
2022, 37(3):74-7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74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高强度间歇训练对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采用RevMan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总样本量508例。合并效应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峰值摄氧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增加COPD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降低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P<0.05,P<0.01)。 结论 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2022, 37(3):79-8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79
摘要:目的 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规范性肺康复教育提供指引与参考。 方法 依据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国内外与COPD患者肺康复教育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汇总。 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其中指南11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6篇。总结出教育原则、教育者资质、教育对象、教育时机、教育前评估、教育主题及内容、教育策略、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评价9个方面共27条最佳证据。 结论 本证据可作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肺康复教育的指引与参考,但需从证据应用、利益相关者和系统3个层面分析障碍因素,选择合适的证据使用。
2022, 37(3):84-87,9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84
摘要:目的 检索汇总肝移植受者康复运动最佳证据,为肝移植受者康复运动提供参考。 方法 按“6S”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肝移植受者康复运动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 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1篇,推荐实践2篇,系统评价5篇以及专家共识3篇。从运动时机、运动评估、运动方案、运动安全性、运动依从性、健康教育和随访7个方面共总结24条最佳证据。 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肝移植受者康复运动最佳证据,可用于肝移植受者康复运动过程中,应用时注意个体化调整与更新。
2022, 37(3):88-9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88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类型,分析各类型特征,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对627例老年COPD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COPD自我管理量表、COPD评估测试量表、衰弱筛查表、中文版居家不出状态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以自我管理量表的5个维度为聚类变量,对研究对象系统聚类并绘制树状图,结合“Elbow法”确定最佳K值,K-Means聚类完成最终聚类。 结果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156.99±25.13)分;最佳聚类为3种类型,分别命名为Ⅰ类“中症状-依赖消极不依从型”、Ⅱ类“高症状-受限盲目应对型”、Ⅲ类“低症状-优越自信管理型”;3种类型的性别、体重指数、现居住地、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mMRC分级、吸烟、氧疗、吸入药物使用、呼吸肌训练、并存疾病、衰弱、生活质量评分、居家不出状态、社会支持方面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 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基于聚类分析确定的3类自我管理类型间有较高的异质性,可根据不同类型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升各类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022, 37(3):93-9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93
摘要:目的 促进医养结合养老院骨科术后老年人全面康复。 方法 对骨科术后入住医养结合养老院的43例老年人,组建多学科协作整合照护团队,制订与实施基于幸福科学理论的整合照护、康复锻炼方案,连续干预6个月后评价效果。 结果 干预后老年人自理能力评分、精神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干预前,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质性评价为专业性强、服务好,但存在照护人员不足的问题。 结论 对骨科术后入住医养结合养老院的老年人实施多学科协作的整合照护与康复锻炼措施,有利于促进其心身康复。
2022, 37(3):97-10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097
摘要: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老年人营养素养问卷、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对重庆市8所养老机构的20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 结果 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分(22.07±3.81)分;其中营养不良24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95名,营养良好82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素养、慢病数、文化程度、机构类型是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机构管理者应加以重视,针对机构与个体情况制定有效干预方案,改善老人营养不良状况,降低营养不良风险。
2022, 37(3):101-10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101
摘要:介绍咳嗽晕厥综合征概念、发生机制、典型特征及治疗方式,分析和总结咳嗽晕厥综合征患者护理与就医管理。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知,完善防治与管理方案,提高诊疗效率,确保患者安全。
2022, 37(3):104-10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104
摘要: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疲乏影响因素及非药物干预进行综述,影响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疲乏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睡眠质量、营养状态、肌肉功能、活动和心理情绪因素;关于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疲乏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运动训练、动态氧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正念训练以及远程干预,以期为临床更好地改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疲乏提供参考。
2022, 37(3):109-1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03.109
摘要:对急性皮肤衰竭和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及病因、发病机制、二者的评估与鉴别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展望,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急性皮肤衰竭和压力性损伤的认知,正确判断与处理,减轻患者痛苦与促进康复。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