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37卷第1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人文护理专题
    •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

      2022, 37(18):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01

      摘要 (499) HTML (0) PDF 923.63 K (1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护理人文关怀对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医护患关系和谐、助力护理专业发展及健康中国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由于病房环境及病情特殊性,有着与普通病房患者不同的特殊需求。为推动危重症患者人文关怀管理的规范化,促进以患者为中心最大化人文关怀的目标,改善重症患者体验,特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撰写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从基本要求、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前、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和出重症监护病房4个方面提出护理人文关怀规范化实施内容,旨在为ICU患者人文关怀实践提供指引。

    • ICU日记干预对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和希望水平的影响

      2022, 37(18):4-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04

      摘要 (123) HTML (0) PDF 948.70 K (7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ICU日记干预对NICU早产儿被分离母亲疾病不确定感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入住NICU的早产儿及其母亲80例(人)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人)。对照组给予NICU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护士书写ICU日记一对一发送给早产儿母亲,于入院第2天和入院第14天及出院前分别评价两组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水平。结果 入院第14天和出院前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希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书写ICU日记发送给早产儿母亲可有效减轻其因亲子分离而产生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希望水平,有利于早产儿顺利从医院向家庭过渡。

    • ICU机械通气患者辅助沟通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2022, 37(18):8-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08

      摘要 (118) HTML (0) PDF 957.61 K (9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并应用ICU机械通气患者辅助沟通系统,以提高护患沟通效率。方法 将2021年3~6月心胸外科ICU 收治的26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方法;2021年7~10月收治的29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应用辅助沟通系统,包括制订适用于ICU情境的辅助沟通系统四要素,研发沟通App并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分别于患者清醒后(干预前)及撤除呼吸机后(干预后)采用沟通障碍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对干预组进行技术接受度调查。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沟通障碍程度、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对沟通App技术接受度得分为5.54±0.94。结论 应用基于沟通App的辅助沟通系统能够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沟通效果,降低负性情绪,优化ICU住院体验。

    • 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

      2022, 37(18):12-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12

      摘要 (259) HTML (0) PDF 952.81 K (1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评价标准,为促进护患有效沟通提供参考。方法 在医患沟通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制订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评价标准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7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确定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评价标准。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43%和100%,权威系数为0.86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6和0.160(均P<0.05)。构建的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评价标准包括2个一级指标(沟通过程质量评价、沟通结果质量评价)、3个二级指标(沟通内容、沟通技巧、沟通效果)、67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护患沟通质量评价标准兼具可靠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可用于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的评估。

    • 扩大替代沟通系统用于ICU非语言表达患者的研究进展

      2022, 37(18):16-19+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16

      摘要 (121) HTML (0) PDF 949.13 K (10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扩大替代沟通系统是ICU护患沟通障碍的重要解决方案,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体验,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质量。对扩大替代沟通系统概念、应用评估及现有的扩大替代沟通系统工具简要阐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开展护患沟通和研发相关沟通工具提供思路。

    • >专科护理
    • 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的老年肺癌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实施

      2022, 37(18):20-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20

      摘要 (153) HTML (0) PDF 968.96 K (1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二元应对理论的老年肺癌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肿瘤科收治的71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方案。使用出院准备度量表、二元应对量表及癌症照顾者综合需求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院准备度、患者及其照顾者支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照顾者综合需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老年肺癌患者及照顾者实施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及支持应对水平,满足照顾者综合需求。

    • 老年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过渡期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2, 37(18):25-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25

      摘要 (176) HTML (0) PDF 944.72 K (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老年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过渡期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88例老年肠造口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构建并实施过渡期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及干预后3个月护理依赖水平、肠造口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评分。结果 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完成本研究。两组护理依赖得分、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得分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肠造口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方案,能够降低患者护理依赖水平,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向,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久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 37(18):29-32+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29

      摘要 (88) HTML (0) PDF 957.12 K (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久坐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苏州市6所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33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久坐行为日志、肺功能状态和呼吸困难问卷修订版、呼吸困难信念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日均久坐行为时间为(7.42±2.40)h,159例(68.24%)患者的久坐行为总时间>6 h。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了解久坐危害、吸氧情况、COPD评估测试量表评分、呼吸困难信念的恐惧活动维度得分是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久坐时间较长,久坐行为较为普遍。医护人员需要采取有效干预策略,以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改善其疾病预后。

    • 化疗期乳腺癌患者体质量管理的用户画像研究

      2022, 37(18):33-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33

      摘要 (98) HTML (0) PDF 1.29 M (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化疗期乳腺癌患者体质量管理特征及人群差异,为乳腺癌患者体质量管理干预或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指导。方法 以目的抽样法抽取乳腺癌患者16例,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方法获取患者个人属性、移动设备使用情况、体质量管理现状,通过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完成从原始资料—事实标签—模型维度的建构。人工抽取患者特征并构建画像,采用图片与用户标签形式完成画像的可视化。结果 化疗期乳腺癌患者体质量管理共提取4个维度,即体质量管理认知、化疗症状及情绪、生活方式改变、信息来源,结合患者的个人属性及上网习惯构建出5个患者体质量管理的典型画像,命名为积极的体质量管理者、疲乏不运动者、知识严重缺乏的青年患者、治疗优先的超重者、略有了解无规律运动者。结论 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对体质量管理的认知及行为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制订体质量管理干预方案或设计移动医疗平台前应描摹患者画像,有针对性制订并实施干预策略。

    • T淋巴母细胞瘤化疗患儿并发呼吸衰竭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

      2022, 37(18):37-4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37

      摘要 (73) HTML (0) PDF 922.20 K (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T淋巴母细胞瘤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并发呼吸衰竭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例T淋巴母细胞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并发呼吸衰竭患儿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呼吸道护理及动静脉管路的护理、皮肤黏膜感染的预防护理、出血和血栓的预防护理、体位管理与营养支持等。结果 患儿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10 d,体外膜肺氧合治疗5 d后成功撤机。入住PICU 16 d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影像学显示肺部感染控制,转至儿童血液病房继续治疗。结论 对T淋巴母细胞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并发呼吸衰竭患儿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可提高救治效果、促进患儿病情稳定。

    •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预防面部术后切口瘢痕增生的护理

      2022, 37(18):40-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40

      摘要 (81) HTML (0) PDF 920.97 K (8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面部术后患者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预防切口瘢痕增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00例面部术后患者在常规使用硅凝胶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同时加强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护理。结果 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破溃,4例出现水疱,对症处理后水疱痊愈,2例出现紫癜反应,均于治疗后10 d自行消散。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显效62例,有效24例,无效14例。结论 对面部术后患者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可有效改善手术切口外观及质地,预防切口瘢痕增生效果确切,而加强治疗相关的护理指导可保障治疗效果。

    • >手术室护理
    • 成人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的研制及检验

      2022, 37(18):43-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43

      摘要 (199) HTML (0) PDF 925.27 K (2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制成人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建立指标条目池,根据2轮专家函询结果形成量表初稿,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15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采用ROC曲线确定量表危险阈值,四分位法进行量表风险等级划分,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结果 成人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包含2个维度、10个风险因素;量表危险阈值为15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47.52%;15~16分为低风险,17~20分为中风险,>20分为高风险;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0。结论 成人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用于成人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

    • 以护士为主导的团队导航模式在日间手术的应用

      2022, 37(18):46-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46

      摘要 (79) HTML (0) PDF 930.16 K (8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跨学科合作团队导航模式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手术预约时间,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导航前)预约拟入住日间手术中心的患者3 186例设为对照组,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导航后)的患者5 65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日间手术中心常规流程对患者从门诊就诊、预约手术日、住院治疗、术后出院至居家康复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跨学科合作团队导航模式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时取消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日间手术取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跨学科合作团队导航模式使日间手术流程顺畅快捷,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利于日间手术按时顺利完成。

    • >基础护理
    • 临床护理人员对骨髓腔输液通路的认知调查

      2022, 37(18):49-5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49

      摘要 (110) HTML (0) PDF 913.67 K (7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骨髓腔输液通路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临床骨髓腔输液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1 067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骨髓腔输液了解及使用意愿;骨髓腔输液专业知识,如使用指征、适用人群、穿刺部位、禁忌证、并发症等。结果 51.45%护士表示没有听说过骨髓腔输液技术;17.63%护士认为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情况下首选骨髓腔输液通路输液; 20.34%~32.15%护士知晓骨髓腔输液使用指征;关于骨髓腔输液穿刺适用人群,25.12%护士认为成人儿童均可;8.72%护士认为首选部位是胫骨近端;29.80%~30.93%护士知晓骨髓腔输液相关禁忌证; 15.84%~33.83%护士知晓骨髓腔输液相关并发症;92.78%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骨髓腔输液的培训;96.63%护士愿意掌握骨髓腔输液技术。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对骨髓腔输液通路的知晓率低,学习意愿高;对骨髓腔输液通路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应开展系统培训,进一步规范临床实践,使骨髓腔输液在临床规范应用。

    • 吊床体位减轻早产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观察

      2022, 37(18):52-5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52

      摘要 (55) HTML (0) PDF 929.54 K (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吊床体位减轻早产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6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足底采血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鸟巢体位干预,观察组给予吊床体位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足底采血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疼痛评分。结果 针刺后2 s、采血后1 min观察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针刺后2 s、采血后1 min和5 min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产儿足底采血过程中给予吊床体位,可维持操作过程中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稳定,且可降低早产儿疼痛程度。

    • >护理管理
    • 循证实践实施氛围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2022, 37(18):55-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55

      摘要 (73) HTML (0) PDF 960.55 K (1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引进、汉化循证实践实施氛围量表,并检验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为我国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实施氛围感知的评估提供测量工具。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通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循证实践实施氛围量表。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所三甲医院的297名护士进行调查,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量表包括对循证实践的关注、对循证实践的教育支持、对循证实践的认可、对循证实践的奖励、循证实践的人员选拔以及选拔人员的开放性6个维度共18个条目。量表18个条目的决断值(CR)为19.884~32.438,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r)为0.776~0.883(均P<0.01)。平均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2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模型拟合较好。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75,重测信度为0.983,折半信度为0.935。结论 中文版循证实践实施氛围量表在国内护士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测评护士对循证实践实施氛围的感知。

    • 临床护士创新行为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2, 37(18):59-62+6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59

      摘要 (99) HTML (0) PDF 979.12 K (1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临床护士在创新过程中的体验及遇到的困难,为促进临床护士积极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借助Nvivo 12 plu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和12个亚主题,即临床护士创新动机(护士的内在动机、护士长的创新引导、创新能手的带动和医院的硬性要求)、临床护士创新过程(创新想法的产生、创新想法交流、创新想法的倡导和创新想法的应用)、临床护士创新障碍(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支持力度不强、创新时间太少和担忧工作场所关系)。结论 需要关注临床护士创新过程中的障碍与需求,健全医院创新支持系统。在提高护士创新能力的同时,需灵活岗位和工作时间安排、优化工作场所关系,以促进临床护士主动创新。

    • >护理教育
    • 本科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基于长者访谈的内容分析

      2022, 37(18):63-6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63

      摘要 (95) HTML (0) PDF 957.91 K (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本科《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基于长者访谈的教学效果。方法 根据课程提供的访谈提纲,要求44名选修《老年护理学》的护理本科学生,每人利用课余时间对1名老年人进行访谈,访谈后完成书面报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报告中的反思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析出4个主题11个类别,即理论-实践-研究贯通的学习(包括走出课堂的深入学习,激发主动思考与学习,在学习中服务老年人和老年护理的价值4个类别),走近老年人和他们的生活(包括改变对老年人的固有印象和面对疾病2个类别),关于老年人医养的反思(包括多层次的养老策略,多维度的医疗服务提升策略和政策,社会层面的助力3个类别),陪伴中的个人感悟(包括社会责任和为人处世2个类别)。结论 在本科《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长者访谈进行教学实践,可加深学生对老年人的认识,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 专业自我概念在护理硕士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择业效能感间的中介作用

      2022, 37(18):67-7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67

      摘要 (78) HTML (0) PDF 949.33 K (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专业自我概念在护理硕士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择业效能感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教育者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5所高校的32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择业效能感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得分为(3.32±0.64)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2.70±0.36)分,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为(2.90±0.46)分。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专业自我概念和择业效能感呈正相关,专业自我概念与择业效能感呈正相关(均P<0.05)。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择业效能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P<0.05),在引入专业自我概念变量后,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择业效能感的正向预测作用仍然显著(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80%。结论 护理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专业自我概念在护理硕士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择业效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护理硕士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及专业自我概念的培养和发展,以增强其择业信心,从而作出有效职业决策。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 37(18):71-7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71

      摘要 (73) HTML (0) PDF 939.37 K (7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量表和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300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执业能力得分为(100.61±13.40)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婚姻状况、读研前临床护理工作年限、家人的关心程度和职业价值观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执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执业能力有待加强,护理教育者应制订针对性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的人文护理意识、培训人文关怀技能、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和注重职业价值观的引导,以提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执业能力水平。

    • >心理护理
    • 夫妻共情对青年乳腺癌患者与配偶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的交互影响

      2022, 37(18):75-7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75

      摘要 (129) HTML (0) PDF 955.68 K (8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探讨乳腺癌患者与其配偶的共情对双方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及Locke-Wallace婚姻调适量表对28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进行调查,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处理成对数据。结果 患者的共情及自我表露总分显著高于其配偶(均P<0.05),但二者的亲密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显示,患者及配偶的共情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自身的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患者的共情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配偶的亲密关系(均P<0.05),但不能显著预测其自我表露(P>0.05),配偶的共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患者的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P<0.05);路径分析显示,配偶自身的共情可以通过对患者的自我表露影响其亲密关系(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及配偶的共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两者的共情影响自身和对方的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应基于共情的夫妻二元干预视角制订相关的改善措施,提升两者的共情能力,从而促进患者与配偶的自我表露并提升亲密关系。

    • 进食障碍患者家庭顺应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2022, 37(18):79-8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79

      摘要 (59) HTML (0) PDF 944.05 K (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汉化进食障碍患者家庭顺应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根据Brislin翻译模式将量表翻译成中文,通过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对量表进行文化调适和修订。将量表应用于300例进食障碍患者照顾者检验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进食障碍患者家庭顺应量表的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18。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5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量的49.862%。量表的各维度得分与量表总分呈中高度相关,各维度得分之间呈中低度相关或不相关。量表总Cronbach′s α为0.877,重测信度为0.883。结论 中文版进食障碍患者家庭顺应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进食障碍患者的家庭顺应情况。

    •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认知的质性研究

      2022, 37(18):83-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83

      摘要 (83) HTML (0) PDF 950.42 K (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例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对死亡的看法(愿意思考死亡话题、期待探讨死亡话题、谈论死亡话题过度冷静、存在认知偏差),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来源于爱与被爱、对意义感有困惑、生命是无意义的)。结论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死亡的认知存在偏差,未能建立正确生死观。医护人员需对抑郁症青少年开展生死教育,帮助其寻找和构建生命意义,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与价值观。

    •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躯体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 37(18):87-9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87

      摘要 (129) HTML (0) PDF 1.01 M (9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心理状况、躯体症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制订干预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躯体症状量表、12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327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假设,应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81.56±7.36)分,焦虑得分2.00(0, 3.00)分,抑郁得分2.00(0, 3.00)分,躯体症状得分5.00(2.00, 8.00)分;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对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焦虑、抑郁通过躯体症状对生活质量有间接影响(均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早期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与躯体症状进行动态评估与监测,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症状管理,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 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感性悲伤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 37(18):91-9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91

      摘要 (77) HTML (0) PDF 918.18 K (7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感性悲伤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治疗相关性症状列表、晚期癌症患者预感性悲伤量表对253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感性悲伤得分为33.34±9.75,治疗相关性症状得分为24.29±13.12,两者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是否转移、自觉心理调适能力及治疗性相关症状是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感性悲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鼻咽癌放化患者普遍存在预感性悲伤反应,治疗性相关症状是患者预感性悲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感性悲伤反应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缓解症状负荷,降低患者预感性悲伤水平。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 37(18):94-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94

      摘要 (77) HTML (0) PDF 948.47 K (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ULS-8孤独感简版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及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对乌鲁木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0例进行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得分为(18.42±5.41)分。患者孤独感得分与家庭关怀度、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状态、并存疾病数量、家庭关怀度与体力活动水平为患者孤独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水平,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孤独感水平。

    • >延续护理
    • 头颈肿瘤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家庭参与式延续护理的实施

      2022, 37(18):98-10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098

      摘要 (132) HTML (0) PDF 948.04 K (9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实施家庭参与式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头颈肿瘤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式延续护理,由护理团队对患者家属进行气管切开照护技能培训,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院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气管切开护理技能水平和居家照护能力,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家属气管切开护理技能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两组家属照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延续护理为头颈肿瘤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供了连续、优质、专业的居家护理支持,可提高其家庭照顾者居家照护能力,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综述
    • 护士创新行为的研究进展

      2022, 37(18):102-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102

      摘要 (100) HTML (0) PDF 947.13 K (1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护士创新行为的概念及内涵、评估工具、创新行为水平及影响因素、干预方式进行综述。护士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体因素和组织环境因素两类,个体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心理因素、个人能力和满意度等,组织环境因素包括护理工作环境、领导方式、组织创新氛围和组织支持等。旨在为相关研究及构建基于我国文化背景的护士创新行为促进方案提供参考。

    •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决策的研究进展

      2022, 37(18):10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106

      摘要 (121) HTML (0) PDF 956.43 K (1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信息支持、社会支持、生育力保存风险、经济负担、癌症类型、情绪状态、伦理因素、时间压力、文化宗教等。以期为开展决策支持干预提供依据,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决策冲突。

    • 游戏化用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推广的研究进展

      2022, 37(18):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8.110

      摘要 (85) HTML (0) PDF 961.27 K (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作为安宁疗护的重要内容,已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本文从游戏化基本概念、应用发展及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推广中的应用分类(ACP的游戏化主要包括卡牌游戏、棋盘游戏、折纸游戏、积木游戏、电子游戏5种形式)、效果评价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游戏化推广提供参考。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