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37(16):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01
摘要:目的 探讨微信结合情景图示的健康教育在肘关节僵硬行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肘关节僵硬行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术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2021年1~6月) 45例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2021年7~12月)45例患者给予微信结合情景图示的健康教育,即情景图示内容设计为连环画,纳入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进行院内外线下和线上健康教育。结果两组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及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信结合情景图示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肘关节僵硬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22, 37(16):5-7+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05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方案在经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经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包括呼吸锻炼、肺部体疗、主动和被动肌力训练,营养支持及心理干预等。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以及疼痛、焦虑及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方案的实施,可促进经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022, 37(16):8-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08
摘要:目的 探讨全病程管理促进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组建全病程管理小组,选取56例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28例,实施个案管理师主导的全病程管理。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服药依从性、康复依从性及吞咽功能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和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生存质量的时间效应及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病程管理能有效提高听神经瘤术后患者的服药及康复依从性,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22, 37(16):12-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12
摘要:目的 探讨导航护士主导的三级质控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加速康复管理。观察组实施导航护士主导的三级质控,包括责任护士每班交接自评互评、责任护理组长核实反馈、导航护士协调同质化加速康复路径管理。结果实施后,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加速康复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导航护士为主导的三级质控,可促进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加速康复实施质量的提升。
2022, 37(16):16-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16
摘要:目的 探讨醒神解语操改良方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91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1组30例和干预2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干预1组联合醒神解语操训练,干预2组联合改良醒神解语操训练。观察干预前、干预4周后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三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改良醒神解语操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2022, 37(16):19-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19
摘要:目的 探讨3D打印压力疗法在增生性瘢痕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在常规抗瘢痕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弹力绷带或订购常规尺寸压力衣压力治疗,观察组实施3D打印个体化压力治疗。结果84例患者完成全程治疗,观察组达到目标压力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12个月压力调整例数及瘢痕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3D打印个体化压力治疗有利于患者维持稳定的压力治疗效果,提升瘢痕治疗效果。
2022, 37(16):22-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22
摘要:目的 了解全国116所医院住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的现状,为规范非药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9月对中华护理学会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现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16所医院中38所(32.76%)实施痴呆患者症状评估,31所(26.72%)有针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非药物治疗制度或流程,64所(55.17%)针对症状实施非药物干预,仅6所(7.32%)针对症状首选非药物干预;77所(66.38%)医院针对照护者实施症状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不同医院、科室类型在实施症状评估、诱发因素评估、非药物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制度或流程需进一步完善;同时,需开展护士相关知识培训、照顾者精神行为症状相关知识教育,实施规范化的非药物管理。
2022, 37(16):26-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26
摘要:目的 基于社会选择理论构建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患者指南所涵盖的健康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个人深度访谈收集健康问题并拟定问题清单;基于社会选择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由患者对健康问题的重要性进行评分,通过Copeland社会选择函数选出健康问题。结果最终纳入163篇文献,共提取37个与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相关的问题。经过对2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12名专业人员的访谈,提炼出29个健康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根据Copeland评价值对问题进行排序,遴选出20个健康问题作为本患者指南优先解决的问题。结论基于社会选择理论,通过文献分析、个人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采用Copeland函数确定了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患者指南所需纳入的健康问题,为后续患者指南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2022, 37(16):31-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31
摘要:目的 构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以指导临床规范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以美国《国家创伤分类协议》为基本框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关于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启动标准及各条目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92.0%、10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1、0.9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3~0.245、0.153~0.311(均P<0.05)。最终形成的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包含一级条目4个、二级条目30个。结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可为急诊预检分诊识别严重创伤患者,及时正确地启动创伤团队提供指导。
2022, 37(16):35-3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35
摘要:目的 总结腹膜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规范化护理经验。方法依据腹膜癌患者围手术期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技术,制订并实施腹膜癌患者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临床护理路径,并应用于256例腹膜癌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患者。结果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14例,其中深静脉血栓13例,均为下肢肌间静脉血栓,肺栓塞1例;通过定期随访,截至2022年1月1日,14例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膜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使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预防规范化,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2022, 37(16):38-4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38
摘要:目的 总结风湿免疫疾病合并皮肤溃疡患者的伤口处理措施及综合护理经验。方法对49例风湿免疫疾病合并皮肤溃疡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护理模式,建立伤口档案,科学处理皮肤溃疡问题,加强营养支持及护理,给予积极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利用慢病管理平台实行延续护理。结果5例肢端坏疽患者局部创面无扩大;44例身体其他部位溃疡患者伤口全部真性愈合,其中存在外阴溃疡患者换药6~12次,中位数为8次;下肢溃疡患者换药9~20次,中位数为14次;骶尾部溃疡患者换药次数5~13次,中位数为9次。结论实施多学科协作的综合伤口延续护理管理,可加快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皮肤溃疡愈合过程,减轻患者痛苦。
2022, 37(16):41-4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4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行动研究的麻醉恢复室交接班流程改进效果。方法基于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发现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及反思,循环修订和完善麻醉恢复室交接班流程;对14名麻醉恢复室护士进行培训后实施方案。行动研究干预共2个循环。结果改进后的麻醉恢复室交接班流程实施后,护士病情掌握能力、流程执行情况及交接班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改进的麻醉恢复室患者交接班流程,能有效提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舒玉珍,张肖楠,张丽娟,赵菡洁,黄泉云,钱程,杨琳,谢文,陈婷
2022, 37(16):44-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44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混合痔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5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辨证论治、疼痛管理、辨证施膳、情志调护等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12 h、24 h、72 h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便时肛门疼痛评分及术后5 d、14 d创面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 d、3 d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缓解焦虑情绪,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2022, 37(16):47-5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47
摘要: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的体面劳动感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的384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面劳动感知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中文版磁性要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得分为(49.08±12.2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月收入、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外出学习次数、工作压力与健康工作环境是急诊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整R2=0.545,均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水平较低,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其体面劳动感知水平,促进护理服务质量。
2022, 37(16):51-5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51
摘要: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道德勇气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士道德勇气量表、道德困境量表对305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道德勇气总分为(79.00±13.0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务、职称、每月夜班数、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护士道德困境是精神科护士道德勇气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的道德勇气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需关注低年资、夜班数较多及独生子女护士的道德勇气状况,并通过合理排班、及时识别道德困境等措施,提供心理支持等措施提高护士的道德勇气。
2022, 37(16):54-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54
摘要:目的 探讨内科护理学护患联合网络模拟见习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8级护理专业418名护生设为模拟见习组,实施护患联合网络模拟见习教学,即采取真实患者和护患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017级417名设为对照组,常规进行实地见习。结果见习后,两组护生学习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见习组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沟通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较见习前显著提升(均P<0.05);模拟见习组80.00%以上护生对护患联合网络见习表示满意,认为提高了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结论护患联合网络见习可获得实地见习效果,同时能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能作为护生见习的可选方式。
2022, 37(16):57-59+7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57
摘要:目的 基于CIPP理论构建社区护理实践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考核提供标准。方法基于CIPP理论初步构建社区护理实践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指标条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编制《社区护理实践基地教学质量评价试评表》,应用试评表对12个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基于CIPP理论构建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39项;指标区分度为0.702,组内相关系数为0.977,Cronbach′s α系数为0.937。结论构建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实用性较好,可客观、全面地评价实践基地的教学质量。
2022, 37(16):60-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60
摘要:目的 探究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工作退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便利选取238例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退缩行为量表、乐商量表、逆境商量表、压力弹性商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工作退缩行为评分为(38.02±5.83)分;工作退缩行为与乐商、逆境商、弹性商均呈负相关(均P<0.05);重返工作时间、疗效、乐商、逆境商、弹性商是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工作退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工作退缩行为处于较高水平,重返工作时间、疗效、乐商、逆境商、弹性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可针对不同特征的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干预,降低患者的工作退缩行为水平,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恢复身心健康。
2022, 37(16):64-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64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95例宫颈癌幸存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宫颈癌幸存者一般疏离感量表得分(41.98±6.81)分;家庭人均月收入、治疗后时间、病耻感总分、社会支持总分是社会疏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以解释46.1%的变异量。结论宫颈癌幸存者社会疏离总体水平呈中等偏高。医护人员应关注宫颈癌幸存者的社会疏离水平,尤其是低收入、治疗后时间短的患者,可通过降低患者病耻感和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降低其社会疏离水平。
2022, 37(16):68-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68
摘要:目的 探索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减轻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8周的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采用2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WHO-5幸福感指数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最终对照组45例、干预组47例完成研究。干预8周后,干预组病耻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可减轻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自我效能和主观幸福感。
2022, 37(16):72-7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72
摘要:目的 探讨智慧医养照护志愿服务在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100例社区高血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接触式社区医养照护志愿服务管理,观察组给予智慧医养照护志愿服务管理。管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压、血糖、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依从性的变化。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智慧医养照护志愿服务能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老年人的血压、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可为医养照护志愿服务模式及社区慢病智慧化管理提供参考。
2022, 37(16):76-7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76
摘要: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联合的延续护理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243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1例和观察组1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线上线下联合的延续护理,包括住院期间线下健康教育和出院后线上利用移动宣教平台进行居家护理指导。比较两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情况、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能力及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情况、内瘘护理能力各条目评分及患者对延续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线上线下联合的延续护理能够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改善患者内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22, 37(16):80-8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80
摘要:目的 总结住院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网站及数据库中关于住院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如专家共识、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等。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1年9月24日。由3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汇总及分类。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3篇,原始研究4篇,最终形成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评估、预防、处理、指标监测4个主题的31条最佳证据。结论总结的住院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预防和管理最佳证据,可为临床相关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2022, 37(16):85-8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85
摘要:目的 了解安宁疗护护士对哀伤辅导影响因素的感知,为探索哀伤辅导护理路径、推动安宁疗护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选取江苏省9个安宁疗护试点单位的21名安宁疗护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归纳出感知到的个人因素(感知重要性但能力不足、哀伤辅导经验积累、共情投入、益处发现、职业倦怠)、工作因素(工作负荷、上级重视与支持)和患方因素(家庭内部关系、灵性需求、年龄与病程)3个主题和10个亚主题。结论安宁疗护护士哀伤辅导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应加强安宁疗护护士哀伤辅导能力培养,加大哀伤辅导工作的组织支持力度,在哀伤辅导过程中重视患者及家属的个性化需求,为家属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哀伤辅导服务。
胡龙霞,胡德英,吴明娥,王佳庆,刘文斌,刘义兰,代艺,鲍利红
2022, 37(16):89-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89
摘要:目的 解析胃癌患者对生前预嘱的态度及建议,为生前预嘱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胃癌患者进行有关生前预嘱态度及建议的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 胃癌患者对生前预嘱的态度:认可其积极作用并接受生前预嘱(减少家属决策困难、有效表达患者意愿、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节约医疗资源),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回避生前预嘱(患者因素、家属因素、社会因素);对实施生前预嘱的建议:增加安乐死相关内容、内容需通俗易懂。 结论 生前预嘱在胃癌患者中推广甚为困难,应充分解释其内涵与意义,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从易于接受的人群开始推广,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2022, 37(16):92-9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92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联合闭环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EICU住院患者27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21年1~10月EICU住院患者239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联合闭环管理。结果实施后,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4项护理措施执行率(隔离标识、手卫生、环境消毒、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病原学送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联合信息化闭环管理可有效降低E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2022, 37(16):95-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95
摘要:从抗逆力的内涵、研究工具、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方面综述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抗逆力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抗逆力发展机制研究和干预方案构建提供参考。
2022, 37(16):99-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099
摘要:随着全球老龄化加速发展,失能老年人照护问题已成为养老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聚焦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未满足需求的测评工具、现况和相关因素,并提出指导失能老年人实现自我转变、多途径构建照顾者支持系统、开展居家失能老年人等级评估、完善居家-社区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有效满足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照护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2022, 37(16):103-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103
摘要: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量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工时和计数联合评价法、手术相关护理操作难度评价法、手术配合难度评价法、综合评价法、主观感知评价法5种。分析现有方法可借鉴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结合疾病诊断相关分类开展患者手术室护理难度的研究,开展科学的多中心研究,提供公认的评价工具,并通过跨界合作、软件开发、简化工作量统计等建议,旨在为开发适合我国手术室护理工作量评价的科学方案和新形势下医院绩效考核提供参考。
2022, 37(16):10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106
摘要:综述信息化技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领域中风险预测、警报接收与上报、抗凝防治管理、医护人员相关继续医学教育、患者疾病预后管理的应用现状,总结其应用阻碍因素,旨在为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2022, 37(16):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6.110
摘要:阐述患者投入式研究的概念及内涵,介绍其实践中的障碍因素包括开展患者投入式研究的基础架构不足,研-患关系建立的障碍,合作伙伴关系维护的障碍;促进策略包括明确角色与建立关系,尊重并重视患者的贡献,设定患者投入式研究计划并持续评估,提供研究团队培训,促进团队多形式、无障碍沟通及提供后勤支持,提出未来研究开展方向的展望,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