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37(13):1-4+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01
摘要:目的 设计血液透析远程医疗平台,探讨在社区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构建区域内远程医疗平台,应用平台对34例社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管理,包括远程监控、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以及质量控制。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各3个月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实施后患者的体质量控制率、尿素清除指数达标率及血红蛋白达标率显著高于实施前,透析中低血压、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5)。 结论 基于血液透析远程医疗平台的区域协同管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透析质量。
赵韵怡,赖晓纯,王纯,林慕仪,吕静敏,温跃强,管癸芬,梁剑波,黎渐英
2022, 37(13):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05
摘要:目的 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运用于腹膜透析患者培训的效果。 方法 将104例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两组统一实施标准化培训,参加笔试和操作考核后对照组出院,观察组再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笔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腹膜炎发生情况。 结果 对照组47例、观察组50例完成研究。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笔试成绩、腹透换液及出口护理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腹膜炎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腹膜透析患者培训中运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操作成绩,但对腹膜炎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022, 37(13):9-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09
摘要:目的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运动锻炼的最佳证据,为指导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中运动锻炼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证据金字塔模型,检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运动锻炼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7月31日。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相对应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证据等级划分。 结果 共纳入文献11篇,包括指南1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9篇,汇总血液透析中运动必要性、运动禁忌证、运动安全性、运动益处、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程序方式、运动指导监督、注意事项10个方面共38条最佳证据。 结论 总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运动证据全面、实用,血液透析护士可应用证据指导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透析中运动锻炼。
2022, 37(13):13-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13
摘要:目的 比较5种肌少症评估工具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中的诊断效能,为早期筛查肌少症风险提供可行性评估工具。 方法 选取1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简易5项评分量表(SARC-F)、SARC-CalF评分量表、Ishii评分和中文版迷你肌少症风险评估量表(包括7条目量表和5条目量表)对其进行筛查。分别采用老年人肌少症欧洲工作组、亚洲肌少症工作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会和肌少症国际工作组制定的标准作为诊断标准,计算5种评估工具的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结果 采用前3种标准时,Ishii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871和0.752,在同类标准下最大;采用肌少症国际工作组标准时,SARC-CalF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9,同类中最大。 结论 5种肌少症评估工具中,Ishii评分是筛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风险的首优选择,其次推荐SARC-CalF评分。
2022, 37(13):17-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17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中外文主要数据库,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3 109例患者。男性、高龄、低体重指数、体力活动不足、营养不良、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高血磷、认知功能障碍、经济困难、高细胞外水分比率、高体脂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握力水平较好为保护因素(P<0.05)。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影响因素较多,应进行针对性、个体化干预,防止肌少症的发生或加重,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2, 37(13):22-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22
摘要: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不同化疗周期化疗相关性症状变化及与患者功能状况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治疗相关性症状列表(TRSC)、卡氏评分量表于第1周期化疗后(T1)、第3周期化疗后(T2)、第5周期化疗后(T3)对肺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比较各时间点TRSC总分及卡氏评分,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25种化疗相关性症状各时间点评分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时间点TRSC总分及卡氏评分的关系。 结果 T1、T2、T3分别调查246例、221例、209例肺癌化疗患者,TRSC总分分别为(17.61±9.62)分、(19.47±7.99)分和(22.93±9.02)分,卡氏评分分别为(79.13±14.22)分、(76.98±13.85)分和(72.85±13.45)分;T3的TRSC评分显著高于T1、T2评分,T3卡氏评分显著低于T1评分(均P<0.05)。25种化疗相关性症状中,14种严重度评分在3个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T1、T2、T3时TRSC总分与卡氏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 结论 肺癌患者各周期化疗均承担较严重的化疗相关性症状负荷,症状严重度随化疗周期呈增加趋势,功能状况呈降低趋势,各个治疗阶段治疗相关性症状负荷越严重者,功能状况越差。
2022, 37(13):26-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26
摘要:目的 降低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苏醒质量。 方法 以择期手术的1 028例全身麻醉患者为对象,监测、记录其术后转入麻醉苏醒室的血氧饱和度及基本信息、术中麻醉情况、各项检验指标等。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的预测模型。 结果 21.79%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体重指数≥25、ASA分级Ⅱ级及以上、胸部手术是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麻醉苏醒室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高龄、肥胖、ASA分级Ⅱ级及以上及胸部手术患者应进行重点关注,以降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
王晶,李燕君,徐芬,王慧华,曾珠,杨林杰,刘兴红,邓永鸿,万秀秀,金乐,高兴莲
2022, 37(13):29-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29
摘要:目的 探索护士、医务社工、志愿者“三位一体”护理服务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护士、医务社工、志愿者组成护理团队,对住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家庭开展游戏治疗服务、心理关爱服务、慈善救助服务、健康宣讲服务及主题活动服务。 结果 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游戏辅导2 897例患儿,心理关爱服务764个家庭,慈善救助1 897例患儿,健康宣讲服务2 149例次。2018~2021年住院患者体验与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分别为98.47%、98.59%、98.67%、98.79%。护士、医务社工、志愿者均认为提高了沟通能力。 结论 护士、医务社工、志愿者“三位一体”护理服务模式从心理、经济、健康教育等方面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服务,有效提高了服务对象满意度。
2022, 37(13):33-3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33
摘要:目的 构建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康复期不适症状自评量表,为评估主动脉夹层术后康复期不适症状并进行有效的症状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以症状管理模式为理论基础,基于心脏症状调查表,并根据前期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电话随访结果,结合心脏手术症状量表初步构建条目池,通过2轮专家咨询,并对出现不适症状的217例主动脉夹层术后康复期患者数据进行量表信效度检验。 结果 形成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康复期不适症状自评量表包括2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343%;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0.918;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4,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系数为0.785。 结论 编制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康复期不适症状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康复期不适症状的测评工具。
2022, 37(13):37-4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37
摘要:目的 探讨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母婴依恋的相关性,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母婴依恋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产后疲乏量表及产后抑郁量表,对433例产后42 d内的产妇进行调查。 结果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分为(50.42±13.58)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婴依恋、出院2周内是否添加奶粉、每天哺乳次数、产后抑郁、喂养期间是否遇到困难、是否自感母乳充足是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母婴依恋是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母婴依恋,提高产妇喂养自我效能,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2022, 37(13):41-4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41
摘要:总结3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儿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植入前综合征的护理;精准使用免疫抑制剂,做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做好安全护理;进行多种形式健康宣教,提升家庭照护能力。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均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1~8个月,恢复良好。
2022, 37(13):44-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44
摘要:目的 探讨PICC导管/静脉直径比在预测血液肿瘤患者有症状性导管相关血栓的最佳临界值。 方法 选取留置PICC的273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彩超监测有症状性血栓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导管/静脉直径比最佳临界值。 结果 6.23%患者发生了有症状性导管相关血栓。导管/静脉直径比35%~45%、≥46%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栓的的风险分别是≤34%患者的16.762、15.529倍。导管/静脉直径比38%是预测导管相关血栓的最佳临界值。 结论 导管/静脉直径比与血液肿瘤患者PICC导管有症状性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置管操作时,应尽可能保证该比值≤38%。
2022, 37(13):48-5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48
摘要:目的 探讨闭环管理式静脉输液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效果。 方法 研发闭环管理式静脉输液信息系统,构建静脉输液操作节点化,全过程中实时记录,对临床输液执行、输液工具使用、输液相关并发症管理等进行持续跟踪及监控,实现输液数据化管理。调查护士对系统的适用性评价,比较该系统应用前后输液相关并发症记录及用药差错情况。 结果 护士对系统的适用性评分为82.92分,系统应用后输液相关并发症记录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用药差错减少。 结论 闭环管理式静脉输液信息系统可规范临床输液操作,保障患者安全。
2022, 37(13):51-5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51
摘要:目的 了解肿瘤科护士应对死亡工作自我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356名肿瘤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工作自我能力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肿瘤科护士应对死亡工作自我能力得分为(57.83±8.75)分,情绪应对自我能力得分率最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生命意义感、个人成就、葬礼经历、参与死亡/濒死患者照顾是否造成影响、死亡相关课程培训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肿瘤科护士应对死亡工作自我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需明确护士应对死亡工作中的需求,积极开展应对患者死亡工作相关培训。
2022, 37(13):55-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55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安全感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为降低离职意愿、减少护士流失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务人员安全感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对广东省29所医院的2 480名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安全感总分为(79.62±19.60)分,离职意愿总分为(14.13±4.27)分,安全感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安全感可解释护士离职意愿14.7%的变异。 结论 护士安全感水平越高,离职意愿越低,管理者可通过提升安全感降低护士离职意愿,维持护理队伍的稳定。
2022, 37(13):59-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59
摘要:目的 构建专科护士主导的临床护理专业学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发挥专业学组的管理效能,加强专科护理人才培养。 方法 在文献回顾及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拟定评价指标的条目池,选取20名护理专家开展2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临床应用。 结果 确定的临床护理专业学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3个;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63~0.144,二、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682、0.569。 结论 构建的临床护理专业学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为后期专业学组系统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2022, 37(13):62-6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62
摘要:目的 了解湖南省护理管理者对开业护士的态度和意愿,为我国开业护士的探索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护理管理者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 4 998名调查对象中,有34.91%和59.84%护理管理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开展开业护士项目,且79.49%护理管理者认为开业护士就业前景广阔。回归分析显示,对开业护士的态度及意愿得分主要受职称、学历、是否出诊专科护理门诊和是否接触过开业护士实践或研究的影响(均P<0.05)。护理管理者认为当前发展开业护士的首要影响因素为国家政策导向(45.10%),主要担忧患者的理解和接受度不高(60.20%)。 结论 湖南省护理管理者对开业护士普遍持积极态度,且发展意愿强烈,但仍存顾虑。可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开业护士参与卫生保健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2022, 37(13):67-6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67
摘要:目的 对以老年病医院为依托的医疗护理员培训实践及教学效果进行探讨,为养老护理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方法 成立医疗护理员培训管理小组,编写培训教材,设计21个培训模块对67名医疗护理员进行多元化培训。 结果 培训后,学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97.0%学员对培训整体评价为非常满意或满意。 结论 以老年病医院为依托的医疗护理员培训模式,对医疗护理员培训工作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022, 37(13):70-7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70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CDIO理念的翻转课堂对手术室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将76名实习护生按照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基于CDIO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教学6周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论与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 教学后试验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操作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CDIO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教学,有利于实习护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2022, 37(13):74-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74
摘要:目的 探讨EVENT教学模式下融入思政元素的精神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方法 将197名2018级本科护生分为思政组(97人)与对照组(10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EVENT教学方法进行精神科护理课程教学,即通过举例(E)、观看视频(V)、幻听仿真体验(E)、见习(N)、小组讨论(T)的模式进行教学。思政组在EVENT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 结果 思政组精神科护理学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8.66%护生对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课表示认可。 结论 课程思政理念用于EVENT模式下的精神科护理教学,有助于提升护生的学习效果,护生对对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方式认可度较高。
2022, 37(13):77-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77
摘要:目的 评价并总结晚期癌症患者预后沟通策略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6S”证据模型,检索晚期癌症患者预后沟通相关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证据的归纳与总结。 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1篇临床决策、2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汇总了沟通前评估、沟通前准备、沟通时技巧、促进希望的方式、提高沟通能力共5个方面19条证据。 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沟通策略最佳证据可为临床相关人员与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良好的预后沟通提供参考。但在证据转化时需进行本土化决策,以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2022, 37(13):81-8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8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患者希望水平、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素养的影响。 方法 将126例冠心病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基于自我超越理论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比较两组希望水平、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素养评分。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积极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素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冠心病介入患者希望水平,增强积极应对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健康素养。
2022, 37(13):84-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84
摘要:目的 调查终止妊娠产妇悲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济南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因各种原因终止妊娠的24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围产期悲伤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终止妊娠产妇悲伤总分为(105.90±26.32)分,77.59%产妇存在复杂悲伤。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终止妊娠原因、家庭人际关系、最近是否发生应激生活事件是终止妊娠产妇围生期悲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终止妊娠产妇悲伤反应程度较重,绝大部分产妇存在复杂悲伤。医务人员应根据产妇的个人特征提供个性化干预措施,以改善终止妊娠产妇悲伤情绪。
2022, 37(13):87-9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87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养老院老年人满意度现况,并探讨针对性团体干预对社区养老院老年人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将58名社区养老院老年人按照楼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采用汉化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每周3次的团体活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老年人满意度评分。 结果 社区养老院老年人满意度评分为(127.02±18.66)分;干预后观察组活动、照顾者、幸福感、餐饮维度及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养老院老年人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基于调查结果实施团体干预能有效提升老年人满意度。
王洁玉,刘义兰,彭笑,张丰健,黄垒,陈雨沁,常鸿薇,游妍婕,丰明姣
2022, 37(13):90-9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90
摘要:目的 了解武汉市居家老年人自我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后续预防和监测居家老年人自我忽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老年自我忽视评估量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436名武汉市居家老年人进行调查。 结果 25.46%居家老年人存在自我忽视;社会交往自我忽视率最高(44.95%)。回归分析显示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关怀度、疼痛、月收入、子女探望频率是居家老年人自我忽视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居家老年人易发生自我忽视,需要重点关注低收入、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有身体慢性疼痛、低家庭关怀度、独居或空巢的老年人群。
2022, 37(13):94-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94
摘要:目的 翻译、修订简化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并在社区老年人中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 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简化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正译和回译,通过专家评议和预调查进行跨文化调适,调查619名社区老年人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结果 中文简化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包括4个维度、12个条目;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重测信度、折半信度分别为0.929、0.785、0.80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2.421,CFI=0.989,RMR=0.029,IFI=0.989。 结论 中文简化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可以作为评估社区老年人双向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工具。
2022, 37(13):98-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098
摘要:目的 调查社区高龄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411名上海市社区高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Lubben社会网络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和社会参与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54.0%高龄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听力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认知功能和社会参与是高龄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社区高龄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高龄老年人群的社会隔离问题,并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给予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2, 37(13):102-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102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受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足部皮肤评估表对上海地区5个社区的41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情况进行现状调查。 结果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受损的发生率为50.1%。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及时就诊为保护因素;年龄、高血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受损发生率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时就诊,定期进行高血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及干预,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2022, 37(13):10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106
摘要:综述国内外护士对患者报告结局在护理领域应用与发展的态度,用于测量态度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和相关干预措施,分析目前护士对患者报告结局的态度和看法,为护士更好地运用患者报告结局,促进患者报告结局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2, 37(13):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3.110
摘要:通过回顾国内外腹内压监测在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应用的相关指南和文献,对ICU危重症患者在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时使用腹内压监测的方法、准确性以及指导意义等内容进行梳理,旨在为ICU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