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37(1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01
摘要:目的 基于常用人体测量学数据和人口学数据构建老年人体脂率预测公式,并验证其预测效果。 方法 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法采集1 025名老年人的人体测量学数据(身高、体质量及腰围等)、人口学数据(性别、年龄等)和体脂率数据。随机分为建模组(820名)和验证组(205名)。以生物电阻抗分析仪(BIA)测得的体脂率为金标准,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预测公式,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其预测效能,Bland-Altman散点图和林氏一致性系数验证预测公式与BIA的一致性。 结果 BMI、性别、身高、腰围、年龄进入体脂率预测公式。预测公式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89.1%。预测公式与BIA测得体脂率的差值均数为-0.021%,95%一致性区间(LOA)为(-6.605%,6.562%),95%LOA的95%CI为(-7.397%,7.354%);与BIA测得体脂率的林氏一致性系数为0.883。 结论 构建的老年人体脂率预测公式可靠,可用于老年人肥胖预防与管理。
2022, 37(11):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05
摘要:目的 编制证据应用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评定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 方法 通过对45项证据应用项目参与人员进行访谈形成测评框架和量表初稿,然后通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初试量表,经过215名证据应用项目护理人员的初测形成正式测评量表,最终通过1 604名护士的调查对评定量表信效度进行检验。 结果 证据应用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评定量表包含6个维度共40个条目。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1,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0.966,内容效度为0.904。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7.012%。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 结论 证据应用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证据应用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的分析和预测。
2022, 37(11):9-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09
摘要:目的 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风险预测模型,为医护人员识别高危患者并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计算C统计量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使用校准图和Brier分数评估模型的校准度。使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随后收集2020年4~12月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用于外部验证。 结果 开发数据集共纳入1 527例患者,有319例(20.89%)患糖尿病足。最终9个预测因子进入模型:文化程度、溃疡史或截肢史、视网膜病变、是否注射胰岛素、震动感觉阈值、足背动脉搏动、足部皮肤异常变化、足部真菌感染和足部畸形。预测模型内部验证前后的C统计量分别为0.966和0.963,Brier分数分别为0.052和0.054,校准图中实际曲线和理想曲线重合度较好。外部验证数据集共纳入451例患者,有71例(15.74%)患糖尿病足。模型外部验证的C统计量为0.928,Brier分数为0.051,校准图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和观察结果之间一致性较好。 结论 构建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为临床筛查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提供借鉴。
2022, 37(11):14-1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14
摘要:目的 编制和检验适用于老年人的护理沟通服务评价量表,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化访谈并参考养老服务类规划教材《老年服务沟通技巧》及专家函询形成初始量表;预测试后选取485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 正式版量表由3个维度28个条目构成。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82,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32、0.953、0.972;重测信度为0.927;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总体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1.32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62,比较拟合指数为0.948,提示模型拟合良好。 结论 开发的老年人护理沟通服务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评工具应用于临床实践。
2022, 37(11):18-20+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18
摘要:目的 建立黑龙江省高职护生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的常模,为评估高职护生情绪智力水平提供参考标准。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黑龙江省3个城市的2 466名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黑龙江省高职护生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总分为(64.66±13.24)分,自我情绪知觉维度(66.41±14.60)分、他人情绪知觉维度(65.04±15.42)分、情绪控制维度(62.69±17.31)分、情绪运用维度(64.50±16.10)分;以5%为间隔构建百分位常模;分别以P10、P30、P70、P90作为等级分界点将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由低到高依次划为低、较低、一般、较高、高5个等级;以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年龄组、居住情况和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建立分类常模。 结论 针对高职护生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建立的常模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作为黑龙江省高职护生情绪智力测评的参考标准。
2022, 37(11):21-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21
摘要:目的 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长期幸存者衰弱和社会疏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衰弱表型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一般疏离感量表对31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2年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长期幸存者衰弱发生率为26.9%,社会疏离感总分39.53±7.24。衰弱与社会疏离感呈正相关(P<0.01)。衰弱、返回工作岗位与否、抑郁、并发症是患者社会疏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整R2=0.451,均P<0.01)。 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长期幸存者衰弱发生率和社会疏离感水平较高,衰弱、未返回工作岗位、抑郁及并发症是导致或加重其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应及时评估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轻衰弱和降低社会疏离感。
2022, 37(11):24-2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24
摘要:目的 提高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方法 将130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制订与实施家属赋能方案并联合信息化服务,至患者出院6个月后评价效果。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中的疲倦、疼痛、失眠、食欲下降、躯体、情绪、总体健康7个维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家属赋能联合信息化服务用于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及家属,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与生存质量。
2022, 37(11):28-3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28
摘要:目的 构建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改善患者卒中后疲劳。 方法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综合文献研究与临床实况构建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初稿,进行2轮专家咨询及小组讨论确定最终方案。 结果 最终方案包括7项项目、10项干预主题和31项干预措施。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最终方案可供医护人员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的干预。
2022, 37(11):32-3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32
摘要:目的 总结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气管成形术后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方法 对124例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于全麻体外循环下开胸行气管成形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体位护理、气管插管护理、有创呼吸机管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护理等。 结果 116例手术成功顺利出院。随访1~54个月,中位数12个月;1例出院后半年不明原因猝死,1例术前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仍需在家吸氧治疗,114例呼吸道症状改善,基本恢复正常。病死9例(住院期间8例),病死率7.26%。 结论 对先天性气管狭窄气管成形术患儿实行全方位的专科护理,并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完善护理方案,有利于促进患儿术后康复。
2022, 37(11):35-3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35
摘要:目的 调查四川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方便抽样选取四川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343名学员为调查对象,应用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13.39±18.2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最高学历、平均月工资、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及外出参加学习或交流次数是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水平一般。护理管理者应鼓励学员提高自身学历水平、积极参加专科护士培训或学习,培训基地负责人应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多措并举提升学员自主学习能力。
2022, 37(11):39-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39
摘要:目的 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 方法 将6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盐熨法,连续干预8周后评价效果。 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中文版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及1周C-反应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期间观察组未发生水疱、皮肤破损等烫伤情况。 结论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增加盐熨法,有利于患肢减痛消肿,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2022, 37(11):43-45+7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43
摘要:目的 比较乳腺癌化疗患者2种臂式输液港植入方式的效果,为选择适宜植入方式及维护提供参考。 方法 比较原位植入港座227例(原位组)与隧道式植入港座195例(隧道组)手术时间、感染、血栓、输液功能障碍、淤血消散时间等指标。 结果 原位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隧道组,疼痛评分、输液港功能障碍、淤血发生率及淤血消散时间显著高于(长于)隧道组(均P<0.01);输液港感染及血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原位输液港植入操作时间较短,隧道输液港港座植入患者疼痛及出血情况较轻、输液功能障碍发生率低。可视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2022, 37(11):46-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46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科护士自杀“守门人”培训效果,以提高护士预防患者自杀能力。 方法 选择56名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培训小组,根据自杀“守门人”Living Works培训体系,参考自杀学和肿瘤心理学相关文献制订培训方案,并对其进行自杀预防基础知识概述、自杀风险评估、自杀干预训练、随访与事后成长4次培训。 结果 培训后,肿瘤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自杀警告信号意识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且自杀预防知识正确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 结论 自杀“守门人”培训有利于提升肿瘤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识别自杀警告信号能力,并提高肿瘤科护士的自杀预防知识。
2022, 37(11):50-5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50
摘要:目的 提高病区低值耗材管理效率。 方法 医院联合第三方共同研发病区智能柜系统,与医院物流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连接,第三方配送、以单体称重和定数包扫码方式完成低值耗材的取用。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 结果 采用智能柜系统管理后,病区低值耗材管理时间、耗材管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智能柜系统管理前(均P<0.01),病区耗材零库存。 结论 基于病区智能柜系统的低值耗材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提高了耗材管理满意度。
2022, 37(11):53-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53
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省级专科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与专科护士工作投入量表对2 472名省级专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专科护士工作投入总均分为4.06±0.4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聘任方式、专科类别、工作类型、出任专科护理门诊、论文发表是专科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专科护士工作投入水平较高,其影响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应关注专科护士专业开展现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支持专科护理的有效开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专科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
2022, 37(11):57-6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57
摘要:目的 提高专升本护生成人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 方法 将2018级专升本护生134人分为对照组、2019级114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实训课教学,试验组采用图尔敏论证模式分为3个阶段(课前、课中及课后)5个环节(案例主张、证据呈现、论证分析、辨证施护、引领反思)实施教学。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试验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本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图尔敏论证模式教学后试验组护生临床推理与反思能力评分显著优于教学前(均P<0.01)。 结论 图尔敏论证模式应用于成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
2022, 37(11):61-6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61
摘要:目的 提高规培护士护理查房教学效果。 方法 将规培护士96人按同专科异病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人,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护理查房教学,观察组采用有声思维联合案例教学法进行护理查房教学,各6次。护理查房教学完成后评价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个案书写、案例分析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推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对规培护士采用有声思维联合案例教学法进行护理查房教学效果优于单纯案例教学法。
2022, 37(11):64-65+7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64
摘要:目的 了解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的适应性与结构性授权现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临床学习效能条件问卷和临床实习适应不良量表对234名专科、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 结果 结构性授权得分86.38±18.09,临床实习适应不良得分97.82±18.67;两者呈正相关(r=0.561,P<0.01)。 结论 护生的结构性授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临床适应能力一般;有待学校与教学医院共同发力进一步提高结构性授权水平,从而提高护生对临床环境的适应性。
2022, 37(11):66-7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66
摘要:目的 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疾病获益感及相应正性认知。 方法 将60例结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肠造口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正念认知疗法干预方案8周,于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干预完成后4周测评效果。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获益感、领悟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社会心理适应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正念认知疗法能促进患者面对身心创伤以积极心态面对,提高疾病获益感,降低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社会心理适应水平。
2022, 37(11):71-7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71
摘要:目的 了解护士幸福感、职场精神力和情绪劳动现状,探讨职场精神力、情绪劳动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提升护士幸福感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场精神力量表、护士情绪劳动量表和主观真实-持续幸福感量表对747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职场精神力得分(110.49±13.66)分,情绪劳动得分(62.81±7.26)分,幸福感得分(54.88±12.04)分。护士幸福感与职场精神力、情绪劳动呈正相关(均P<0.01);职场精神力在情绪劳动与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3.858%。 结论 护士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情绪劳动通过职场精神力影响护士的幸福感。护理管理者应注重调节护士的情绪劳动及职场精神力水平,从而提升护士的幸福感。
2022, 37(11):74-77+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74
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素养对其出院后健康行为和结局的影响。 方法 对231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于出院前进行人口学变量、疾病相关资料和健康素养资料收集,于患者出院后30 d收集其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心理困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非计划再入院资料。进行相关影响与中介作用分析。 结果 健康素养可直接影响服药依从性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直接效应分别为0.281、-0.290),也可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困扰间接影响两者。出院后30 d非计划再入院率为14.29%;健康素养对非计划再入院有保护作用(直接效应为-0.304),可通过社会支持(间接效应为-0.128)和心理困扰(间接效应为-0.115)间接影响非计划再入院。 结论 健康素养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行为和结局的保护因素,医护人员可采取有效方案提高患者健康素养,从而提高健康行为和避免非计划再入院。
2022, 37(11):78-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78
摘要:目的 促进Pilon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 方法 将108例Ⅱ型、Ⅲ型Pilon骨折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锻炼;观察组术后实施循序渐进的踝关节组合操锻炼。 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出院前踝关节周径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踝关节背伸、内翻、外翻、跖曲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对Ⅱ型、Ⅲ型Pilon骨折术后患者实施踝关节组合操可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2022, 37(11):81-8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81
摘要:对10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开展早期活动,包括组建体外膜肺氧合患者早期活动团队,早期活动评估及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等。结果10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4.60±1.26)h可定时被动翻身,摆放功能体位;(14.00±6.91)d患者意识清醒,可完成0~3级水平的活动,每天主动活动时间(33.89±11.67)min。活动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体外膜肺氧合支持14~69 d后10例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膜肺氧合,转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2022, 37(11):84-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84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医护康合作的康复训练模式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方法 将12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护康合作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入院时及术后1周、2周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同时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 结果 术后1周、2周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医护康合作模式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2022, 37(11):87-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87
摘要:目的 全面了解我国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为后续更好地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中国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提取47个结果,形成9个类别,概括为3个整合结果:感知益处(增强职业价值感、方便居家患者、融洽护患关系、增加经济收入);感知障碍(执业风险增大、角色负荷加重、收费标准不合理);渴望支持(渴望政策支持、渴望组织支持)。 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需探索并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及制度,同时需采取信息化手段规避潜在风险,最大化地保障护患双方权益。
2022, 37(11):92-9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92
摘要:目的 了解网约护士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构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制网约护士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安徽省20所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共344名网约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网约护士培训、资格认证、考核等方面的实施率为2.3%~47.7%,而需求率为16.3%~92.7%;培训内容需求总分4.12±0.63,得分排序前10的条目分布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沟通协调及合作能力3个维度。 结论 网约护士培训不足,培训需求度高,相关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开展规范化培训,严格准入机制,打造网约护理支持平台,全面提高网约护士护理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
2022, 37(11):95-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95
摘要:目的 构建预防ICU患者胃潴留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将ICU收治的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循证联合德尔菲法构建的预防ICU患者胃潴留集束化护理方案,干预7 d后评价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33例、32例完成研究。观察组胃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构建的预防ICU患者胃潴留集束化护理方案适用性较好,可降低ICU患者胃潴留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
2022, 37(11):99-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099
摘要:对创客教育概念、理论基础、护理教学中创客教育的应用现状,现阶段的应用问题以及应用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创客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考,以提高护理教学效果。
2022, 37(11):102-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102
摘要:对胃癌化疗患者症状群种类、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提出关注症状群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寻找症状群干预的切入点,以期为胃癌化疗患者症状群科学、高效的管理提供依据。
2022, 37(11):106-10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106
摘要:综述脑卒中久坐行为定义及分类、久坐行为现状,从人口学、环境、疾病相关症状、心理状态、行为改变动机及社会支持因素等方面归纳分析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影响因素,以期为制订有效干预方案降低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提供参考。
2022, 37(11):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11.110
摘要:混合现实技术是当前数字医学关注的热点。围绕混合现实技术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从混合现实技术的概述,混合现实技术在护理教学、护理培训、医护沟通及护患沟通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混合现实的护理实践领域研究提供新思路。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