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27卷第2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护理教育专题
    • 本科护理新生参与论文引读工作坊实践及评价

      2022, 37(23):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01

      摘要 (95) HTML (0) PDF 948.32 K (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并实施本科护理新生参与论文引读工作坊方案,并探讨护生的实践体验。 方法 对50名大一本科护理新生探索性开展了为期5周、40学时的论文引读工作坊的实践活动。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6名参与论文引读工作坊的本科护理新生深入访谈进行实践效果评价。 结果 提炼出5个主题:重新感知护理专业价值(护理专业视野拓展、专业自信与认同增强)、启蒙护理科研探究意识、感知文献阅读能力进步、感知个人表达能力提升、感受同伴支持力量。 结论 参与论文引读工作坊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理新生的专业认同和科研意识,此次实践也为论文引读的常态化运行提供了思考与启示,包括积极开展远程查房以及发展多模态的论文引读方式等。

    • 情绪诱发在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2022, 37(23):5-7+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05

      摘要 (103) HTML (0) PDF 933.00 K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情绪诱发在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8级35名和2019级31名护理本科生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中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不同主题的情绪诱发内容。 结果 课程结束后即刻、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心肺复苏技能及心肺复苏施救自我效能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肺复苏技能得分无显著下降。 结论 情绪诱发融入式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心肺复苏技能、心肺复苏施救自我效能的保留。

    • 护生临床实践反思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2022, 37(23):8-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08

      摘要 (109) HTML (0) PDF 957.64 K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汉化护生临床实践反思问卷,检验其在实习护生中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 基于Brislin模型对英文版临床实践反思问卷进行翻译。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生临床实践反思问卷和反思功能问卷对55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以检验其信效度。 结果 中文版护生临床实践反思问卷包括专业能力、内部动机来源、基于反思的自我管理、具有挑战性的临床情境、动态的组织氛围和动态的职业发展6个维度,共36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09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1.292,RMSEA=0.033,CFI=0.977,TLI=0.974。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61,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70~0.949,量表水平的平均内容效度为0.983,折半信度为0.853,重测信度为0.934。 结论 中文版护生临床实践反思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我国实习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反思能力。

    • 护理院校临终关怀教育的SWOT分析

      2022, 37(23):12-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12

      摘要 (81) HTML (0) PDF 949.73 K (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我国护理类院校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现况,为我国临终关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我国护理类院校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以及威胁。 结果 我国护理类院校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优势:满足护生群体需求,弥补临终教育空白;规范死亡教育,提高死亡应对能力。劣势:教材有待统一,教学形式略为单一;师资水平良莠不齐,教师队伍尚需建设;地域发展存在差异,人文教育培养不足。机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德育发展势在必行;顺应社会老龄化趋势,培养临终关怀人才。威胁: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关怀发展滞后不前。 结论 我国护理类院校开展临终关怀教育优劣势共存,只有完善相关法制政策、健全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临终关怀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长远发展。

    • 密室逃脱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2022, 37(23):16-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16

      摘要 (106) HTML (0) PDF 1002.00 K (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密室逃脱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以识别密室逃脱教学法的要素及应用现状,为相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PubMed、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 结果 纳入32篇文献,密室逃脱教学法实施的步骤包括明确问题、制定教学目标、收集必要信息、设计密室逃脱游戏、游戏前准备、游戏排练、实施游戏、游戏结果反馈。密室逃脱教学法应用情景广泛,评价指标主要为学生成绩、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心理健康、学科发展等。 结论 密室逃脱教学法在护理领域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且护理与其他学科的多学科密室逃脱教学也广泛受到师生的好评。未来需结合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学科设计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密室逃脱教学法。

    • >专科护理
    • CICU过渡期患儿家长需求的混合研究

      2022, 37(23):21-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21

      摘要 (59) HTML (0) PDF 953.01 K (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CICU过渡期患儿家长需求,为开展家长针对性支持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124名CICU术后转入心脏外科的患儿家长,采用CICU过渡期患儿家长需求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择13名家长进行CICU过渡期护理需求的半结构访谈。 结果 CICU过渡期患儿家长需求问卷条目均分为(4.48±0.40)分,各维度均分>4分,其中沟通交流需求最高。访谈提炼出4个主题:家长希望获取更多患儿转出前的相关信息、需提高家长对患儿的转出准备度、期盼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照护技能指导、希望双人陪护时间能延长。 结论 CICU过渡期患儿家长需求较高,需结合患儿特点针对患儿家长开展系统的、内容丰富的过渡期支持,帮助患儿及家长成功度过过渡期。

    • 中年肺癌化疗患者参与跨专业共享决策方案的制订及实施

      2022, 37(23):25-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25

      摘要 (80) HTML (0) PDF 950.34 K (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提高中年肺癌化疗患者诊疗共享决策的参与度及效果。 方法 将76例中年肺癌化疗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诊疗告知与相关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跨专业共享决策干预。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健康素养得分及参与医疗决策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决策困境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中年肺癌化疗患者参与跨专业共享决策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健康素养,降低患者决策困境,提升参与决策满意度。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2, 37(23):29-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29

      摘要 (106) HTML (0) PDF 928.14 K (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体验和感受,为临床制订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5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 结果 提炼出6个主题,包括缺乏自我管理知识、思想上未引起足够重视、管理方式的差异化、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自我管理中的情绪问题和社会支持不足。 结论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及处理方式,树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与习惯,重视患者由自我管理产生的心理问题,联合家庭和社会共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脑卒中偏瘫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的质性研究

      2022, 37(23):32-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32

      摘要 (90) HTML (0) PDF 950.64 K (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驱动因素,为后期实施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及主题提炼。 结果 脑卒中偏瘫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提炼出2个主题:内源性驱动力,包括创伤后成长、恐惧疾病进展、主动反刍、社会角色动力、家庭责任感知、自我效能水平;外源性驱动力,包括感知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医源性支持、同伴支持)、长期医疗经济负担、专业信息获取。 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既有内源性因素也有外源性因素,医护人员应充分发挥患者的内源性因素,协调外源性因素,以增进其健康促进行为。

    •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及锻炼计划与运动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2022, 37(23):36-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36

      摘要 (74) HTML (0) PDF 917.59 K (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中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锻炼计划与运动依从性的相关性。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择我国中、东、北部4所三甲医院的412例中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锻炼计划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 中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依从性得分为43.52±9.60,运动自我效能得分为54.00(26.00,78.75),锻炼计划总分为29.45±10.18。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支持利用度、Barthel指数、右上肢肌力是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自变量纳入运动自我效能、行动计划后对运动依从性总变异的解释率提升47.5%。 结论 中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越高、锻炼计划越完善,运动依从性越高。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帮助其完善锻炼计划,进而提高运动依从性。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 37(23):39-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39

      摘要 (71) HTML (0) PDF 955.00 K (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便利选取236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习得性无助感量表、脑卒中自我效能感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得分为(76.07±5.63)分,自我效能、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得分分别为60.40±7.24、62.24±8.96、52.81±6.7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吞咽障碍程度、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为习得性无助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习得性无助感总变异的48.40%。 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存在较严重的习得性无助感。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与心理一致感,从而降低其习得性无助感。

    • 学龄前胃肠道手术患儿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实施

      2022, 37(23):43-4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43

      摘要 (85) HTML (0) PDF 922.79 K (4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活动对学龄前胃肠道手术患儿康复的影响。 方法 将96例行胃肠道手术的学龄前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胃肠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订并实施早期活动方案。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早期活动距离及达标率,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 结果 观察组术后早期活动距离及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实施能促进学龄前胃肠道手术患儿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其术后早期康复。

    • >手术室护理
    • 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物理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2, 37(23):46-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46

      摘要 (97) HTML (0) PDF 952.04 K (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物理预防的相关证据,为预防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 方法 依据证据的“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数据库、专业协会网站等资源中与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物理预防相关的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临床决策、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由2名经系统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并结合专业判断,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汇总证据。 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包含指南4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3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评估、物理预防处方、健康教育与注意事项3个方面的23条推荐意见。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物理预防的最佳证据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评估、预防、健康教育的全过程管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境,遵循个性化原则,审慎应用证据。

    • 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早期恶心呕吐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 37(23):50-52+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50

      摘要 (125) HTML (0) PDF 923.21 K (6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经肝动脉介入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便利选择557例肝癌经肝动脉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情况、介入手术及术中用药情况,并于术后24 h评估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结果 介入术后307例(55.12%)患者发生恶心,其中Ⅰ度119例,Ⅱ度188例;343例(61.58%)发生呕吐,其中Ⅰ度131例,Ⅱ度113例,Ⅲ度99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术式与栓塞剂是介入术后恶心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治疗术式与栓塞剂是介入术后呕吐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肝癌患者经肝动脉介入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需重点关注女性、年龄<60岁、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及术中合用栓塞剂的患者,采取干预措施以预防发生介入术后恶心、呕吐。

    • >静脉治疗
    • 外展举臂位联合改良扩皮术在神经重症患者置入中线导管中的应用

      2022, 37(23):53-55+6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53

      摘要 (46) HTML (0) PDF 928.02 K (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外展举臂位联合改良扩皮术在神经重症患者置入中线导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需要置入中线导管的163例住院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8例和试验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体位及传统扩皮术置入中线导管,试验组采用外展举臂位联合改良扩皮术置入中线导管。 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扩皮后切口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置管后48 h导管维护频次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外展举臂位联合改良扩皮术用于神经重症患者置入中线导管有利于提高一次性送鞘成功率,减少扩皮后穿刺点出血量和导管维护频次。

    • >护理管理
    • 思政视域下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2, 37(23):56-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56

      摘要 (62) HTML (0) PDF 957.20 K (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思政视域下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价培训效果。 方法 依据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小组讨论等拟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条目池,采用Delphi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按指标入选准则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权重。 结果 构建的评价体系包含6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及79项三级指标。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2.31%、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59、0.867,协调系数分别为0.173、0.190。 结论 构建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全面,专家权威性较高、一致性较好,经实用验证后可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

    • 融合视域下门诊慢性创面患者的一体化管理

      2022, 37(23):60-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60

      摘要 (45) HTML (0) PDF 923.30 K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慢性创面患者一体化管理效果。 方法 将60例门诊慢性创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多学科跨专业融合的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治疗效果、HAMA焦虑评分、平均就诊次数和平均诊疗时间。 结果 观察组创面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HAMA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就诊次数及诊疗时间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融合视域下门诊慢性创面一体化管理可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负性情绪,减轻家庭负担。

    •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 37(23):63-6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63

      摘要 (97) HTML (0) PDF 948.88 K (5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提供参考。 方法 便利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5个市15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1 37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总分为40.42±6.50,得分率为73.49%,相关知识、管理意识和管理信念维度得分率依次为71.95%、77.70%、和72.9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工作年限、医院级别、每天上班站立时间和因病请假天数是影响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的主要因素(均P<0.05)。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防护主要以卧床休息为主(60.16%)。 结论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自我管理意识较强,但腰背痛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升其腰背痛自我管理积极度水平,降低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

    • >心理护理
    • 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 37(23):67-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67

      摘要 (93) HTML (0) PDF 966.65 K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缓解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提供参考。 方法 便利选择神经内科住院的223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版国际跌倒效能感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于患者出院当天进行调查,并于出院后1、3、6个月追踪患者的跌倒恐惧程度。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识别跌倒恐惧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跌倒恐惧变化轨迹可分为跌倒恐惧缓慢下降组(50%)、持续跌倒恐惧组(28%)、跌倒恐惧快速下降组(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近6个月跌倒史、步行能力、焦虑、抑郁影响跌倒恐惧的轨迹类别(均P<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分为3种不同的变化轨迹,其跌倒恐惧存在群体异质性,应基于患者跌倒恐惧变化轨迹的同质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

    • 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2022, 37(23):71-7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71

      摘要 (75) HTML (0) PDF 953.44 K (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汉化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检验其信效度。 方法 采用Brislin模式将英文版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翻译成中文,采用中文版量表对738名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 结果 中文版量表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8~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35,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共35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4.172%。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模型适配度良好。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31,5个公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94~0.821,重测信度为0.886。中文版量表总分与ZBI照顾者负担量表总分相关系数为-0.821(P<0.05)。 结论 中文版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测量。

    • 妊娠并发症患者与配偶二元应对的潜在剖面分析及与焦虑症状的相关性

      2022, 37(23):75-78+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75

      摘要 (78) HTML (0) PDF 969.58 K (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并发症住院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模式及其与夫妻双方焦虑症状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二元应对量表和状态焦虑问卷对197对妊娠并发症患者及配偶进行调查。 结果 妊娠并发症住院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可被划分为4个潜在类别:夫妻低应对组(23.9%)、夫妻一般应对组(45.2%)、患者高-配偶低应对组(8.1%)及夫妻高应对组(22.8%)。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了一般资料后,夫妻低应对组患者焦虑症状阳性的风险是夫妻一般应对组患者的12.315倍,而夫妻高应对组配偶焦虑症状阳性的风险则较夫妻一般应对组配偶降低了67.9%(均P<0.05)。 结论 夫妻低应对组患者及配偶是需要早期筛查和重点关注的焦虑高风险人群,应制订和实施以夫妻为整体的干预措施。

    • 乳腺癌患者经验性回避在医疗社会支持与失志综合征间的中介作用

      2022, 37(23):79-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79

      摘要 (55) HTML (0) PDF 965.54 K (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经验性回避在医疗社会支持与失志综合征间的中介作用,为制订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患者失志综合征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失志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对36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乳腺癌患者失志量表得分(32.04±12.10)分,经验性回避得分(23.05±8.21)分,医疗社会支持得分(65.05±14.88)分;乳腺癌患者失志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医疗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负相关,与接纳与行动问卷评分呈正相关,医疗社会支持与接纳与行动问卷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Bootstrap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医疗社会支持对失志综合征的总效应为-0.570,直接效应为-0.339,间接效应为-0.231(均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4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经验性回避在医疗社会支持与失志综合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全面支持,提高其自我接纳水平,进而降低其失志水平。

    • >老年护理
    • 社区高龄独居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动因分析

      2022, 37(23):83-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83

      摘要 (67) HTML (0) PDF 962.92 K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高龄独居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动因,以丰富“就地养老”的理论概念。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3名高龄社区独居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 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保持自由(饮食实践自由、生活习惯自由、爱好开展自由)、维护和谐关系(降低“被嫌弃”风险、避免经济冲突)和维持联结(同龄老朋友、喜爱的环境)。 结论 社区高龄独居老年人坚持居家养老受诸多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在理解其需求和问题的基础上,提供有效帮助,以满足其安全养老需求。

    • >饮食与营养
    • 基于ORTCC的成人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口服营养补充最佳证据总结

      2022, 37(23):87-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87

      摘要 (81) HTML (0) PDF 989.55 K (5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索及筛选成人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口服营养补充的最佳证据,结合ORTCC模型进行总结,为优化临床口服营养补充实施流程提供参考。 方法 依据“6S”模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专业网站中关于成人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口服营养补充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信息册、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参考ORTCC模型提取并汇总相关证据。 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包括7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总结5个维度26条证据。 结论 基于ORTCC的成人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口服营养补充最佳证据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需结合临床实际加以应用,提高营养治疗效果,使患者受益。

    • 临床护士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 37(23):92-9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92

      摘要 (68) HTML (0) PDF 959.97 K (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相关培训及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知识考核问卷和汉化版的护士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定义、态度和行为问卷,对1 44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临床护士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知信行得分分别为定义(21.97±2.94)分、态度(20.29±5.35)分、行为(33.17±5.11)分、知识(55.16±17.2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职务、职称、肠内营养护理频率、肠内营养专项培训次数是护士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临床护士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知信行水平均有提升空间,护理管理人员需结合护士个人特征,通过开展多模式培训提高其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知信行水平。

    • >综述
    • 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研究进展

      2022, 37(23):96-9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096

      摘要 (122) HTML (0) PDF 959.16 K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概念、测量工具、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以期为医院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参考。

    • 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干预研究进展

      2022, 37(23):100-10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100

      摘要 (83) HTML (0) PDF 966.22 K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危害,并从基于常规手段的干预、基于移动手机的干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干预3个方面综述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的干预措施,对我国久坐行为相关干预研究及实践进行展望,旨在为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干预提供参考。

    • 癌症患者养育忧虑的研究进展

      2022, 37(23):104-10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104

      摘要 (75) HTML (0) PDF 936.53 K (6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癌症患者因子女养育均有一定程度的养育忧虑。从癌症患者养育忧虑评估工具、水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癌症患者养育忧虑水平提供参考。

    • 婴幼儿回应性喂养研究进展

      2022, 37(23):107-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107

      摘要 (89) HTML (0) PDF 977.40 K (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婴幼儿回应性喂养的概念、内涵、指南发展以及喂养信号进行阐述,总结回应性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促进回应性喂养的策略,旨在为推进婴幼儿养育照护中回应性喂养的开展,促进婴幼儿早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

      2022, 37(23):111-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2.23.111

      摘要 (64) HTML (0) PDF 943.33 K (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回顾和归纳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下国内外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概况、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并对未来我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领域进行展望。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