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6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护理教育专题
    • 护理本科生翻转课堂教学中异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

      2021, 36(7):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01

      摘要 (353) HTML (0) PDF 928.63 K (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翻转课堂教学中异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 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7级护理本科4个班的学生,按照班级随机抽签分为研究组59人和对照组58人。对照组在《健康评估》课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按照上学期基础护理考核成绩采取异质分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教学效果。 结果 两组实施教学后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计划与实施、自我管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异质小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教学,能促进护理本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 实习护生患者隐私保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36(7):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04

      摘要 (441) HTML (0) PDF 946.88 K (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患者隐私保护的认知与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对890名实习护生采用患者隐私量表(实习护生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实习护生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认知得分116.45±12.84,行为得分110.88±13.99。性别、年龄、对待护理的态度、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程度、是否曾观摩患者隐私护理的经历影响实习护生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认知水平;对待护理的态度、是否参加过培训或了解相关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程度、是否曾观摩患者隐私护理的经历影响实习护生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行为表现(P<0.05,P<0.01)。 结论 实习护生的患者隐私保护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隐私保护不足与培训学习不足、相关法律意识薄弱等有关。学校和医院护理管理者应加以重视,实施针对性培训和管理,全面提高实习护生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与行为。

    • 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护理本科学生感知教育环境的影响

      2021, 36(7):8-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08

      摘要 (369) HTML (0) PDF 948.12 K (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教育环境自我感知的影响,为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方法 对85名护理本科生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包括以社区护理学家庭访视这一章节内容编制居家护理家庭访视情景模拟案例,培训标准化病人,并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教学前后采用教育环境评估量表进行测评。 结果 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后,学生教育环境评估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P<0.05,P<0.01)。 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本科学生对教育环境的正向感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安全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36(7):12-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12

      摘要 (320) HTML (0) PDF 929.33 K (7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安全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安全行为表现提供参考。 方法 便利选取48所高校的265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全行为量表、中文版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问卷、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安全行为总均分4.17±0.51、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总均分3.71±0.47,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总均分2.83±0.35。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均P<0.01)。年级、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P<0.01),可解释其总变异的35.5%。 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安全行为表现较好,但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教育者应特别重视低年级研究生的安全行为表现,采取针对性教育策略培养和提升其安全行为。

    • 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与角色压力和感知上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2021, 36(7):15-1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15

      摘要 (280) HTML (0) PDF 946.81 K (7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水平现状,探讨其与角色压力、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管理者实施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应用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压力量表、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山东省5所医学院校附属教学医院的406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得分4.41±1.07,工作投入与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角色压力呈负相关(均P<0.01)。培训参与频次、角色压力和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是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均P<0.01)。 结论 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降低角色压力、加强支持力度、提供教学培训机会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 本科护生跨专业教育态度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2021, 36(7):19-21+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19

      摘要 (363) HTML (0) PDF 920.82 K (8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跨专业教育态度与临床学习环境的感知现状及其相关性,为跨专业教育在本科护生临床实践阶段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中文版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和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对26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得分为(70.01±9.99)分;临床学习环境总分为(157.37±27.58)分;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得分与临床学习环境总分呈正相关(P<0.01)。 结论 护理学本科生跨专业教育态度较好,临床学习环境越好本科护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越高。教育工作者需采取措施营造整体性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以期跨专业教育在护理本科阶段的顺利开展。

    • >专科护理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的效果

      2021, 36(7):22-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22

      摘要 (320) HTML (0) PDF 948.63 K (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方案的实施及效果。 方法 将12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分别实施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和常规救治方案,比较两组入院方式、院前时间、院内救治时间及临床结局。 结果 两组入院方式、症状出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入院-首次心电图时间、决定介入治疗-知情同意时间、知情同意-启动导管室时间、门球时间、症状出现-球囊扩张时间及临床结局除病死率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 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方案,可以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间,降低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降低30 d内非计划全因再入院率。

    • 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 36(7):26-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26

      摘要 (319) HTML (0) PDF 985.18 K (7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组成,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妊娠晚期孕妇的症状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记忆症状量表对223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症状群,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症状群的影响因素。 结果 妊娠晚期孕妇发生频率最高的5个症状分别为夜尿增多(93.7%)、睡眠不好(66.4%)、腿部抽搐(64.1%)、气促或呼吸困难(58.7%)、出汗(56.1%)。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4个症状群,分别为身体形象障碍症状群、活动无耐力症状群、肠道相关症状群和睡眠相关症状群。年龄、孕周、孕前BMI、妊娠前运动情况是症状群发生的预测因子(P<0.05,P<0.01)。 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会经历不同严重程度的症状,症状之间相互影响,以症状群的形式存在。临床医护人员需全面评估妊娠晚期孕妇的不适症状,开展以症状群为干预单位的妊娠晚期症状管理。

    • 5~7岁住院癌症患儿生活质量自我报告与父母报告的一致性研究

      2021, 36(7):31-33+5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31

      摘要 (339) HTML (0) PDF 929.02 K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5~7岁住院癌症患儿生活质量的自我报告与父母报告的一致性。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05对5~7岁癌症患儿及其父母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和儿童生活质量癌症特异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患儿自我报告生活质量与父母报告存在不一致性,父母报告得分低于患儿的频次(154次)多于患儿报告得分低于父母的频次(53次)。 结论 5~7岁癌症患儿自我报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患儿与父母的报告存在不一致性,需充分考虑影响报告一致性的可能因素,合理应用患者报告结局帮助患儿和家庭主动关注疾病和治疗所带来的反应。

    • 快速康复外科临床实施阻碍因素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1, 36(7):34-3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34

      摘要 (358) HTML (0) PDF 957.51 K (7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整合和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在临床实施中所遇到的阻碍因素,为临床推进快速康复外科实施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8个数据库中快速康复外科实施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7月。 结果 共纳入文献6篇,提炼48个结果,总结成9个因素,整合成人员(患者及医护人员)、实施对策、医院统筹及人力资源、后勤保障4个方面。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临床实施中存在多种阻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当前现状,针对其阻碍因素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快速康复外科的临床推进。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优化护理策略

      2021, 36(7):38-4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38

      摘要 (339) HTML (0) PDF 929.85 K (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优化护理管理策略及效果。 方法 选取13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5~12月)和观察组(2020年1~6月)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实施优化护理策略,包括建立管理团队、优化健康教育和实施心理、疼痛干预等。 结果 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 实施优化护理策略能够减轻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 肝脑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2021, 36(7):41-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41

      摘要 (367) HTML (0) PDF 906.89 K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1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 方法 加强低血糖的病情观察及处理,饮食方案的制定及营养指标监测,大量腹水的护理,压力性损伤、出血及乳酸酸中毒的预防、观察及处理,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等。 结果 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儿肝脏功能好转,腹水消退,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未发生低血糖昏迷、乳酸酸中毒等情况,病情好转出院。 结论 肝脑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病情严重,预后差,积极的预防护理可促进疾病的良性转归。

    • >手术室护理
    • 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的体位改良联合流程化安置

      2021, 36(7):43-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43

      摘要 (308) HTML (0) PDF 950.25 K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体位改良联合流程化安置方法在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神经外科行侧卧位手术患者60例,按照手术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改良联合流程化安置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安置方法,比较两组手术体位安置耗时、体位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及手术人员满意情况。 结果 观察组安置体位时间、术中体位移动情况显著短于和少于对照组,术后压力性损伤、外周神经损伤和颈部拉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医生、护士和麻醉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采用体位改良联合流程化安置方法可降低神经外科手术风险及体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人员满意度。

    • >中医护理
    •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隔姜灸联合五行音乐干预

      2021, 36(7):47-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47

      摘要 (296) HTML (0) PDF 931.94 K (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隔姜灸联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症状的效果。 方法 将67例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姜灸联合五行音乐干预,观察干预前、干预4周后患者疲劳症状和脾肾阳虚证候的改善情况。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疲劳症状评分和中医脾肾阳虚证候表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隔姜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症状和中医脾肾阳虚证候。

    • >静脉治疗
    • 儿童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标准化知识库及决策支持方案构建

      2021, 36(7):50-5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50

      摘要 (339) HTML (0) PDF 1.01 M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标准化编码知识库,根据知识库各条目具体内容设置相应的决策支持逻辑,旨在提高护士循证实践依从性,促进证据临床转化。 方法 循证法检索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证据,提取具体维护措施后以临床护理分类为工具进行标准化编码,邀请导管维护领域专家对知识库各条目进行临床调适,形成知识库终稿后根据护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设计决策支持方案。 结果 构建具有21项内容的标准化编码知识库,形成包括自动触发、智能推送、模板生成、自动关联、提醒/警告5种功能的决策支持方案。 结论 构建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标准化编码知识库,可辅助护士作出临床决策,促进循证证据的高效转化和临床传播。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操作成本核算研究

      2021, 36(7):55-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55

      摘要 (359) HTML (0) PDF 960.25 K (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维护及拔管的单项操作成本进行核算,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合理的操作收费价格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项目成本阶梯分摊法,测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各单项操作人力成本、设备折旧费及未单独计价材料费,测算直接成本,并通过分摊测算间接成本,最后测算其置管、维护及拔管的单项操作成本。 结果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维护及拔管各单项操作成本分别为(1 186.93±37.33)元、(55.03±1.54)元、(850.25±57.77)元,高于上海市医疗机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各项操作的收费标准。 结论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维护及拔管各单项操作成本未能体现医疗护理服务的投入与价值补偿。建议调整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维护及拔管的收费标准,并将维护操作收费纳入收费标准中,促进该技术可持续发展及服务的持续供给。

    • >基础护理
    • 脑卒中高危人群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 36(7):59-62+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59

      摘要 (350) HTML (0) PDF 964.66 K (7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体力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锻炼自我效能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对上海市4个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272人进行调查。 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1周总体力活动量为1 872(569,2 859)MET-min/周;体力活动强度中等以上占比69.5%;体力活动类型以家务及休闲为主,分别占比34.3%和41.6%。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及锻炼自我效能是脑卒中高危人群体力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体力活动水平较低,尤其是40~59岁、男性、家庭月收入高、锻炼自我效能低者,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指导,提高此类人群的体力活动水平。

    • 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 36(7):63-6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63

      摘要 (327) HTML (0) PDF 946.11 K (7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外科重症患者,动态监测并记录患者从实施肠内营养开始7 d内误吸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误吸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126例患者,发生误吸30例(23.81%)。误吸组第7天目标热量达标率显著低于无误吸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高于无误吸组(均P<0.01)。APACHEⅡ评分、意识状况、营养风险、鼻饲管置入长度是外科重症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P<0.05,P<0.01)。 结论 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率较高,与患者意识、营养状态、疾病程度和鼻饲管置入长度相关。应针对误吸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

    • >护理管理
    • 关怀日记在ICU患者人文护理中的应用

      2021, 36(7):66-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66

      摘要 (353) HTML (0) PDF 936.04 K (7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关怀日记在ICU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 将2018年综合ICU收治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18例和干预组403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聚焦人文关怀护理,将ICU日记调整为ICU关怀日记并应用。比较两组入ICU 24 h内及转出ICU时焦虑、抑郁发生率,并收集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对ICU关怀日记实施的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转出ICU时,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对ICU关怀日记满意度得分8.75±0.56。 结论 记录ICU关怀日记能帮助危重患者及家属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提升对危重护理工作满意度。

    • 门急诊护理信息化管理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

      2021, 36(7):69-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69

      摘要 (324) HTML (0) PDF 931.37 K (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加强门急诊护理信息化环节管理,提高患者门诊服务满意度。 方法 建立网络平台方便患者预约挂号和预约诊疗,实行自助缴费、自助打印检查报告,整合护士分诊台,护士实施走动式健康教育。 结果 改进后患者挂号爽约率减少,对门诊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有效投诉率显著下降(均P<0.01)。 结论 加强门急诊信息化系统管理可不断完善就医流程和体验,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提高满意度。

    • 三级医院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36(7):72-7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72

      摘要 (309) HTML (0) PDF 927.11 K (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三级医院护士医学叙事能力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医学叙事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对天津市3所三级医院350名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医学叙事能力总分为(154.20±17.07)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关注倾听、理解回应、反思再现。成长地、职称、对叙事护理的熟悉度、工作年限、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解释医学叙事能力水平27.7%的变异水平(P<0.05,P<0.01)。 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尤为关注成长地为城市、职称较低、对叙事护理不了解、工作年限短、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的护士,并给予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医学叙事能力水平。

    • 临床实景教学在新护士护理安全培训的应用

      2021, 36(7):75-7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75

      摘要 (289) HTML (0) PDF 944.11 K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实景教学用于新护士护理安全培训的效果。 方法 将2019年7月入职新护士175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集中进行护理安全理论培训。将2020年7月入职新护士180人作为实验组,实施全脱产临床实景培训,培训内容为护理安全相关的11项护理核心制度,新护士以小组形式轮流进入病区,培训小组按照培训清单逐项开展临床实景培训。 结果 培训后两组临床工作能力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安全胜任力中以患者为中心、安全风险管理、循证护理实践、临床实践、持续质量改进5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 结论 采取临床实景教学法对新护士进行护理安全培训,可提高临床工作能力水平,并促进其患者安全胜任力提升。

    • 感染性疾病专科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实践

      2021, 36(7):79-8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79

      摘要 (312) HTML (0) PDF 903.68 K (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感染性疾病专科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实践的效果。 方法 成立感染性疾病专科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小组,根据岗位目标管理原则,分别设置管理、教学、研究、专科和科普岗位人才的遴选标准、培养目标及实施办法。 结果 2020年共纳入感染性疾病专科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库84人,其中管理型14人、教学型14人、专科型28人、研究型14人、科普型14人,年度考核得分66~94(80.6±12.4)分。 结论 感染性疾病专科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实践,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才梯队建设。

    • 创新行为量表的汉化及在护理人群中的信效度检验

      2021, 36(7):81-8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81

      摘要 (359) HTML (0) PDF 1.02 M (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汉化创新行为量表,并检验中文版量表在中国护士群体中的适用性及信效度。 方法 通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创新行为量表。使用中文版量表对4所医院447名护士进行测试。将数据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测结构拟合度,通过计算Cronbach′s α系数和重测系数,检验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 结果 中文版量表共删减3个条目,确认为2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5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576%。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修正后的模型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模型拟合度良好。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重测信度为0.952。该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32。 结论 中文版创新行为量表(IBI)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护士人群创新行为的有效工具。

    • 浙江省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36(7):85-8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85

      摘要 (287) HTML (0) PDF 901.64 K (7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对浙江省412名男护士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结果 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为103.95±13.98;其5个维度中,人文关怀实践能力和伦理与法律实践能力得分相对较高,自我管理能力得分较低。不同培训次数、家人关心程度和同事关心程度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 浙江省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处于中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加强培训、促进家庭和谐和建立良好护理工作氛围,以促进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提升。

    • 住院患儿基于7S及人文关怀的晨间护理

      2021, 36(7):87-8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87

      摘要 (309) HTML (0) PDF 924.80 K (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7S及人文关怀的住院患儿晨间护理的效果。 方法 200例住院患儿按照住院时间分组,2019年1~3月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10~12月100例为观察组,实施7S及人文关怀的晨间护理。 结果 实施后两组护理质量得分、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 基于7S及人文关怀的住院患儿晨间护理,能促进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心理护理
    • 孕产妇围生期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2021, 36(7):90-9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90

      摘要 (348) HTML (0) PDF 954.24 K (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纵向追踪孕产妇围生期抑郁情绪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分别在孕产妇产前(32~34周)、产后1周、产后6周3个时点,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易感性人格类型量表对204例孕产妇追踪调查。 结果 孕产妇3个时点的抑郁总得分分别为7.0(3.0,10.0)、5.0(2.0,9.0)、5.0(1.0,9.0)分,呈下降趋势(P<0.01);孕产妇3个时点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消极应对方式、易感性人格得分负向影响孕产妇抑郁情绪;孕产妇为本科以下学历、独生女、自然受孕、积极应对方式、反应性人格得分正向影响其抑郁情绪(P<0.05,P<0.01)。 结论 孕产妇围生期抑郁情绪随产后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孕产妇抑郁情绪多时点筛查,重点关注高学历水平、消极应对方式及易感性人格特点的孕产妇,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其抑郁发生发展。

    • 叙事护理对晚期癌症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

      2021, 36(7):94-9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94

      摘要 (345) HTML (0) PDF 931.59 K (7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叙事护理缓解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6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叙事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预期性悲伤调查问卷评价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水平。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预期性悲伤总分及内疚、悲伤、焦虑3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叙事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晚期癌症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水平。

    • >康复护理
    • 克罗恩病伴肌肉衰减症患者围手术期抗阻运动干预

      2021, 36(7):97-10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97

      摘要 (325) HTML (0) PDF 957.17 K (7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抗阻运动对克罗恩病伴肌肉衰减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克罗恩病伴肌肉衰减症行部分肠管切除吻合术患者7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抗阻运动干预。观察患者握力、骨骼肌量、体脂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下床步行活动情况。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术前1 d 及出院时握力与基线的差值、出院时骨骼肌量及体脂率与基线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术后1~3 d每日下床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围手术期抗阻运动能有效提升克罗恩病伴肌肉衰减症患者术后握力,降低肌肉衰减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36(7):101-10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101

      摘要 (285) HTML (0) PDF 926.09 K (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康复护理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知识及态度问卷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55所医院的17 08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我国护士康复护理知识得分为4~54(31.63±7.63)分,态度得分为9~45(42.46±5.20)分。医院级别、职称、工作年限是影响我国护士康复护理知识和态度的因素(P<0.05,P<0.01)。 结论 我国护士对康复护理持态度积极,但知识水平需提升,需加强对基层医院及低年资护士的康复护理专科培训,以促进我国康复护理发展。

    • 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2021, 36(7):104-10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104

      摘要 (320) HTML (0) PDF 930.94 K (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康复专科护士培养及评价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权重。 结果 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63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9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2,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5、0.312(均P<0.01)。 结论 构建的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为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

    • >综述
    • 患者非正式照顾者倦怠的研究进展

      2021, 36(7):107-10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107

      摘要 (361) HTML (0) PDF 948.89 K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照顾倦怠在患者非正式照顾者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照顾者和被照顾者身心健康。通过梳理患者非正式照顾者倦怠的流行现状及后果,介绍其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现状,为开展非正式照顾者倦怠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老年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的研究进展

      2021, 36(7):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110

      摘要 (298) HTML (0) PDF 966.48 K (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概念、作用,以及老年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评估工具、接受现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提出提升老年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的对策,旨在为促进我国老年人接受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改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