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36(4):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01
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实践效果。方法按“精选主讲病种→精选内容模块→精选教学方法”顺序将《中医临证施护》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包括内、外、妇、儿科等29个常见病证81个微课视频;对2018级286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课程同时对公众开放。结果286名学生《中医临证施护》课程理论考试成绩(75.52±8.73)分,平时成绩(86.26±4.22)分,综合成绩(81.10±7.68)分;对教学10项评价指标满意率为85.0%~94.8%。1130名其他人员(主要为临床人员和其他院校学生)参加本课程学习,其中104人参加全程学习并获得成绩(26人合格,78人不合格)。结论《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构建合理,教学效果满意,同时有利于公众的参与。
2021, 36(4):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05
摘要:目的 提高《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效果。 方法 将护理专业2017级1个班学生110人分为对照组,2018级1个班学生110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包括组建教学团队、设计课程、提炼难点重点、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教学等。 结果 观察组学生期末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线上考核成绩均达优秀。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2021, 36(4):8-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08
摘要:目的 提高新护士共情能力与职业认同感。方法 在对65名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安排书写平行病历,记录患者就医经历与体验、新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心理感受,进行课堂分享;每人书写1份平行病历体验报告。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培训后,新护士共情能力3个维度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从65份书写平行病历体验报告中提取3个主题,即感到自己被需要、促进护患关系及坚定专业思想。结论 将书写平行病历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有助于提升新护士的共情能力和职业认同感。
熊晗,刘义兰,张可可,张丰健,Marlaine Smith,耿力,程利,胡翠环,何娇,王双,毛靖
2021, 36(4):11-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11
摘要:目的 编制护理专业课人文关怀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关怀教学实施情况提供工具。方法 依据Noddings关怀教育理论,结合文献分析、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初步拟定问卷条目池并形成框架,再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定问卷初稿,对315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定问卷的信效度。结果护理专业课人文关怀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包括5个维度39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276%,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0.939,总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72,折半信度为0.894,重测信度为0.950。结论 护理专业课人文关怀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调查我国护理专业课人文关怀教学现状。
2021, 36(4):15-1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15
摘要:目的 为临床培训合格的心肺康复专科护士,以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成立心肺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明确培训目标及时间;编写教材,设置课程;遴选培训师资,筛选实践基地;从全国各级医院的临床护士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学员151人(第1期77人,第2期74人),采取理论授课(4周)与临床实践(6周)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每期教学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满分300分。结果两期学员均完成全部学习、考核合格、获得心肺康复专科护士证书;总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第2期学员均高于第1期(P<0.05,P<0.01)。结论 心肺康复专科护士培训项目的实施,为临床培训了一批合格的心肺康复专科护士,有利于提高心肺疾病患者康复干预水平;同时建立了规范化培训体系,为本专业培训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 36(4):19-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19
摘要:目的 构建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为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前期调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专家咨询表,采用Delphi法对18名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专家进行2轮咨询,以确定最终课程。结果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包括一级指标4项(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3项。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52。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14、0.478(均P<0.01)。结论 构建的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合理可靠,经临床护理教学验证后可作为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
2021, 36(4):22-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22
摘要:目的 研制角膜塑形术患儿用眼健康行为测评工具,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访谈法构建问卷的初始条目池,选取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初始问卷,选取714例角膜塑形术患儿进行调查以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形成用眼时间、用眼环境、用眼行为、饮食和运动、戴镜行为5个维度共48个条目的角膜塑形术用眼健康行为评定问卷,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0.075%,问卷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85、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38~0.891;问卷整体内容效度为0.937,条目内容效度0.845~1.000。结论 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角膜塑形术患儿用眼健康行为的评价工具和制定护理干预方案的参考。
2021, 36(4):26-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26
摘要:目的 总结心脏骤停幸存者的真实体验,为有针对性地提供心脏骤停急救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心脏骤停幸存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8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 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梳理出59个研究结果。经归纳提练为面临多重转变与挑战的身心感受、通过更新自我认知实现生活重建、渴求并感恩外界的支持与帮助3个整合结果及所属9个类别21个结果。结论 心脏骤停幸存者存在多方面的心理社会问题与需求,医护人员应加以重视,予以针对性干预,帮助其重建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2021, 36(4):31-3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31
摘要: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婴幼儿腹腔镜术后早期进食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入住泌尿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的478例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31例、观察组247例。对照组在麻醉苏醒6 h后指导进食水,观察组依据苏醒评估早期进食水。比较两组进食水后6 h内呕吐、腹胀、哭闹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呕吐、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哭闹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泌尿外科婴幼儿腹腔镜术后依据苏醒评估结果给予早期进食水安全可行,可优化患儿术后就医体验。
2021, 36(4):34-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34
摘要:对1例婴幼儿颌面部及舌体多发淋巴管畸形行经皮硬化术治疗患儿,实施全方位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顺利出院,随访满意。提出术前做好口腔准备,预防感染;术后冲洗消毒创面、减轻舌体疼痛和出血,预防流涎造成的皮肤损害和病灶肿胀引起的窒息;加强营养管理、特殊药物护理和后期吞咽功能训练是其护理重点。
王金雅,丁梦贞,柳文霞,方杏香,虞争争,陆丹琼,王素萍,尹志勤
2021, 36(4):37-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37
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及母乳喂养质量评定量表对NICU出院的123例晚期早产儿母亲进行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晚期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质量总分(16.8±2.7)分,有效喂养65例,占52.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母亲文化程度、24 h挤奶次数是主要影响因素(调整R2=0.720,均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有效率较低,主要受早产儿母亲低文化程度和挤奶次数少的影响,亟需加以重视并开展针对性干预,以提高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质量和效率。
2021, 36(4):40-42+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40
摘要:目的 探究受压部位微环境与俯卧位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关系,为临床实施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患者99例,获取患者人口学及手术相关资料,以及受压部位皮肤温度和皮肤湿度情况。结果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0.10%,多发生在手术结束后24 h内,颧骨及髂前上棘为好发部位。皮肤温度、核心温度升高是俯卧位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OR值为8.215、7.186,均P<0.05)。结论 受压部位微环境对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有影响,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2021, 36(4):43-4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43
摘要:目的 探讨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20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干预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行为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P<0.01)。结论 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血压控制行为依从性,使血压向正常转变,有利于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2021, 36(4):46-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46
摘要:目的 探讨股动脉穿刺后采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经股动脉入路行介入治疗、采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611例患者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体重指数、低分子肝素、鞘管尺寸、活化凝血时间、制动时间是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2.087~14.005;P<0.05,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敏感性72.7%,特异性88.2%。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预测出血风险0.02~0.81区间进行决策干预具有临床获益。结论 股动脉穿刺后采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体重指数、较短制动时间等5项,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能较好,可作为相应护理的参考。
2021, 36(4):50-5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50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94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自我调节疲劳总分为47.00(43.00,51.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组织支持感、管理及人际方面的问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护士自我调节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护士自我调节疲劳程度中度偏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护士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减轻疲劳程度。
2021, 36(4):54-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54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况,比较传染病医院与综合医院的差异性,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暴露与防护管理调查问卷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06所医院的19 58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标准预防知晓率为93.29%;乙型肝炎暴露后处理掌握率为95.79%,两类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和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掌握率传染病医院显著高于综合医院(均P<0.01);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1.86%,暴露部位主要为手(97.75%),暴露原因主要为锐器处理不当(62.61%),上报率为66.00%,综合医院均显著差于传染病医院(均P<0.01);职业暴露后24 h内检测率为84.04%,获得随访与补偿者为87.72%及70.81%,两类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付方式多为医保+自费方式;医院有明确职业暴露补偿制度者为33.02%,传染病医院显著优于综合医院(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以锐器伤为主,上报率低;在职业暴露知识掌握、风险评估、支持及保障3个方面尚需提高,综合医院更甚。各级医院管理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确保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2021, 36(4):58-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58
摘要:目的 调查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调查表,对16个省市143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3 83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总条目均分为3.80±0.51。护士所在医院级别、性别、职称、是否为护理应急队伍成员、是否参加过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救援、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和应急演练是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我国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需要对较低级别医院、较低职称和未接触过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护理人员加强培训,以全面提高护士队伍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救援能力。
2021, 36(4):62-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62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在应对突发重大疫情时关爱护士小组的作用,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充分发挥护理部关爱护士小组的关爱职责,给予一线护士准备期、支援期、支援结束隔离期各阶段特殊的关爱,观察一线护士问题反馈的数量变化。结果在护理部倡导下,160名护士长参与了一线护士关爱行动,关爱小组平均每日关爱一线护士约600名。一线护士反馈的问题主要为生活、身体、工作、心理问题,随着关爱小组对问题的协调解决,一线护士各方面的问题逐渐减少。结论 关爱护士小组将关怀融入实践,对突发重大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2021, 36(4):65-68+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65
摘要:目的 了解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我隐瞒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84例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隐瞒量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社会影响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自我隐瞒得分30.97±6.27;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负相关,与病耻感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耻感水平、反刍性沉思水平、文化程度、年龄、造口接受程度是患者自我隐瞒倾向的影响因素(调整R2=0.589;P<0.05, P<0.01)。结论 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我隐瞒倾向处于中等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实施个体化干预措施,以降低其自我隐瞒倾向。
2021, 36(4):69-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69
摘要:目的 了解西藏山南市孕妇健康教育需求,为构建适用性健康教育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Kano模型分析技术设计西藏山南市孕妇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对367例孕妇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孕妇健康教育需求属性。结果367例孕妇健康教育需求28个条目中必备型需求占14.29%,期望型需求占32.14%,魅力型需求占46.43%,无差异型需求占7.14%;教学能力及相关教学内容属于期望型属性,远程服务内容及教学辅助手段属于魅力型属性。结论 在保证必备型属性的同时,大力提高期望型属性及推广魅力型属性,构建符合山南市孕妇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授课形式,对于提高孕妇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及知晓率具有重要作用。
2021, 36(4):73-7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73
摘要:目的 提高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训练组33例。两组均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连续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训练组疼痛评分及最大张口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均达到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患者,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和增加张口度。
2021, 36(4):76-78+8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76
摘要:目的 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法 将132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68例、干预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住院老年人生活项目(HELP)早期离床活动方案,包括术前预康复训练,术后离床前专项评估、无痛模式下康复训练、赋能教育、营养管理、体位管理,日常自护模式训练等。结果干预组首次离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结论 基于HELP的干预有利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021, 36(4):79-8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79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支持性照护信息平台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食管癌患者支持性照护信息平台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癌症自我效能感总分、生活质量总分及营养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依托支持性照护信息平台实施全程全面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态。
2021, 36(4):82-8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82
摘要:目的 改善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其放化疗不良体验。方法 将74例鼻咽癌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行根治性调强放疗加同期化疗,行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管理,观察组实施由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营养管理。放化疗疗程完成后(7周)评价效果。结果放化疗完成后观察组PG-SGA评分、BMI、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放化疗相关并发症及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可有效改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1, 36(4):86-9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86
摘要:目的 探讨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延续性管理模式在早产初产妇延续性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00例早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妇院外护理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延续性管理模式。结果对照组45例、观察组47例完成全程研究。观察组早产初产妇产后3个月内乳头皲裂、破溃,产后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及母乳充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早产初产妇产后育儿胜任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延续性管理模式能显著改善早产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率,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改善不明显。
2021, 36(4):90-9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90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医护人员肺康复认知情况,为社区肺康复项目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深圳市24所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284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社区医务工作者肺康复认知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84人中接受肺康复培训和开展肺康复实践均为21.48%;肺康复基本知识认知得分32.70±4.85,肺康复阻力因素认知得分48.60±6.48,肺康复动力因素认知得分23.39±3.10。结论 社康中心医护人员接受肺康复培训和实践不足,但对开展肺康复的认知呈中上水平。相关管理部门应加以重视,制定针对性对策改进现况,促进社区肺康复的开展。
2021, 36(4):93-9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93
摘要:目的 了解吉林市社区老年人睡眠药物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老年人睡眠类药物使用调查问卷、服药特异性信念量表对吉林市502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睡眠药物使用得分12.91±1.99,服药信念得分0.76±0.23;广义线性分析显示,个人月收入、家人中有否医护人员、医疗付费方式、退休前职业及服药信念是老年人睡眠用药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吉林市社区老年人睡眠药物使用现状呈中等水平,服药信念偏低,受服药顾虑及人口学多种因素的影响;社区护理人员应加以重视,采取针对措施提高老年人服药信念,保障睡眠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
王兰,汪晖,徐蓉,杨伟梅,杨雪柯,瞿佳,瞿茜,代玲,陈羽双,肖亚茹,何迪
2021, 36(4):97-100+10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97
摘要:目的 评价、总结患者身份识别工具/技术的最佳证据,为患者身份识别工具/技术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循证检索资源的“6S”分类模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网站、美国国家安全和质量健康服务标准网站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医脉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网站,对检索的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和证据推荐系统对各类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推荐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文献19篇,包括5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9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1篇政府报告、1篇医院标准。总结出识别工具/技术管理、腕带、照片、身份识别卡、新工具/技术5个方面共16条最佳证据。结论 证据应用者在使用证据时需结合相关政策及医疗机构现状,评估患者身份识别工具/技术应用的适宜性,以期实现患者身份识别工具/技术的科学管理,并落实对最佳证据的验证与更新。
2021, 36(4):101-10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101
摘要:阐述终末期患者的希望概念、终末期患者希望心理变化趋势,以及个体希望与主流社会文化价值观之间互动状况的研究进展。建议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对患者希望心理关注度和安宁疗护水平;可采取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更深入广泛地开展探索,从而推动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
2021, 36(4):105-10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105
摘要: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糖尿病性肌少症患者运动锻炼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与频率、运动周期、运动监测、运动效果,旨在为糖尿病性肌少症运动干预提供参考。
2021, 36(4):109-1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109
摘要:目前常用的老年人认知衰弱评估工具分为基于Fried衰弱表型和基于FRAIL衰弱筛查量表两类,主要包括准确性较强的Fried表型+临床痴呆评分量表组合、使用率较高的Fried表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组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特异性较强的Fried表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组合、适合大样本的Fried表型+认知功能量表+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量表组合以及适合快速筛查的FRAIL量表和认知功能快速筛查 量表组合。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估工具,准确评估,早期识别认知衰弱和早期干预,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