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36(2):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0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能力、机会、 动机-行为(COM-B)模型构建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平台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04例蒙古族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COM-B模型构建的自我管理平台实施干预,6个月后评价效果。 结果 对照组47例、干预组49例完成全程研究。干预组血糖控制效果、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基于COM-B模型构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平台并实施线上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自我管理能力。
2021, 36(2):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05
摘要:目的 研发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优化交接流程,实现无缝式交接。方法 2019年4~7月使用传统的电话沟通、口头传达方式进行手术患者转运交接;2020年4~7月研发并应用无缝式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手术患者交接,信息同步推送,扫码识别患者身份,全流程监测患者路径信息。结果 系统应用后,工勤人员接入患者用时、连台手术间隔时间、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前,护士及工勤人员满意度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的应用,优化了交接流程,确保各环节标准化、精细化、高效化。
2021, 36(2):8-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08
摘要:目的 构建互联网护理咨询服务模式并验证其运行效果。 方法 依托医院优质资源,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团队;结合民众实际需求,制定互联网护理咨询服务具体内容和流程并运行。统计线上护理就诊人数、就诊人员满意度及护士职业获益感,评价实施效果。 结果 2020年1月21日至8月2日累计接诊患者3 847例次;互联网就诊人员满意率为97.79%;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 结论 开展互联网护理咨询服务能满足各类人群的护理健康咨询需求,提高就诊人群的就医满意度,并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获益感。
2021, 36(2):12-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12
摘要:目的 开发眼耳鼻喉科专科护理技术管理多终端信息系统,探讨其应用效果,提升眼耳鼻喉科专科护理技术管理水平。 方法 整合眼耳鼻喉科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及流程等资源,基于现有护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功能升级,构建多终端(PC端、PAD端、手机App端)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护理部-护理技术管理小组-护士长”三级专科护理技术管理模式。于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护士261名),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采用传统管理模式(护士264名)进行效果比较。 结果 实施三级专科护理技术管理模式后,护士的护理技术实践考核达标率、能级进阶成功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 结论 实施眼耳鼻喉科专科护理技术多终端信息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技术理论与实践能力,实现护士培训与考核多样化,提高护士对系统使用的满意度,提升临床专科护理技术管理水平。
2021, 36(2):15-1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15
摘要:目的 探讨将基于校正MEWS评分的信息化病情预警监护方案应用于普外科老年术后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 将120例普外科老年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普外科术后常规监护方式,干预组采用基于校正MEWS评分的信息化病情预警监护方案。 结果 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命体征监测次数、转入ICU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基于校正MEWS评分的信息化病情预警监护方案,能促进护士快速判断患者病情变化,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且未增加护理人员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工作负荷。
2021, 36(2):17-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17
摘要:回顾国内外文献关于移动网络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管理中的应用形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对医务人员的影响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我国移动网络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提供参考。
2021, 36(2):21-23+2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21
摘要:目的 探讨绘画训练主导的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患侧肢体功能和淋巴水肿的影响。 方法 将9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乳腺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绘画训练主导的功能锻炼。 结果 干预14 d后,干预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激惹、抑郁和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淋巴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绘画训练主导的功能锻炼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但对淋巴水肿的效果需延长时间进一步观察。
2021, 36(2):24-2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24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病率、危险因素及预后,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48 h内,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结合容积-黏度吞咽测试完成吞咽功能评估,收集年龄、性别、既往史、卒中部位、肌力、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资料,并随访患者出院后1、3个月的预后情况。 结果 共纳入542例患者,吞咽障碍发病率为3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年龄、肌力及Barthel指数是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P<0.01);吞咽障碍患者与吞咽正常患者出院后死亡率、肺部感染率及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病率较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年龄及肌力是影响因素,吞咽障碍的发生显著影响患者预后;需系统和针对性开展吞咽障碍筛查,早期进行护理干预,以改善预后。
2021, 36(2):28-3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28
摘要:目的 制订婴幼儿超选择性眼动脉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管理方案,并探讨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按住院时间将23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行超选择性眼动脉灌注化疗患儿分为对照组107例和观察组1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案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婴幼儿超选择性眼动脉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管理方案,包括成立综合管理小组,由多学科医护人员共同制订和实施婴幼儿超选择性眼动脉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管理方案。 结果 观察组入手术间前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在手术开始后30 min、转入复苏间时、复苏10 min和30 min后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儿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应用婴幼儿超选择性眼动脉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管理方案有利于降低患儿术前焦虑,优化围术期体温管理,提升家长满意度。
2021, 36(2):31-3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31
摘要:目的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161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于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时,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力活动-自我调控问卷、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进行调查。结果 33例(20.5%)患者低体力活动水平,100例(62.1%)中体力活动水平,28例(17.4%)高体力活动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锻炼自我效能和自我调控水平是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术后3个月的体力活动水平有待提高,需加强对女性、无配偶、锻炼自我效能低及动机低的患者关于术后体力活动的健康教育。
2021, 36(2):35-3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35
摘要:目的 改善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手功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方法 将52例稳定期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专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蜡疗联合腕指关节抗阻运动,每天2次,共2周,出院后开展单行腕指抗阻运动每天2次,共10周。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Jebsen手功能测试左右手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SF-36中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腕指抗阻运动联合蜡疗有利于提高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手功能,并部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1, 36(2):38-4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38
摘要:目的 总结5例婴幼儿肾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成立特护小组,术后给予患儿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出入液量平衡管理、抗凝治疗、抗排斥及抗感染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2例患儿术后早期移植肾恢复不良,其中1例发生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行二次肾移植后痊愈出院;另1例行血液透析后移植肾功能恢复。2例患儿移植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通过抗排斥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患儿术后移植肾恢复顺利。结论 婴幼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专业化的诊疗护理能提高肾移植成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021, 36(2):41-4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41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标准化护理配合及管理方法。方法 按住院时间顺序将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57例实施标准化手术配合措施,包括标准化手术间布局、仪器设备摆放、患者体位安置、手术人员站位、手术器械摆台、规范技术操作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配合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及麻醉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标准化手术配合能有效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提高医生满意度和手术配合质量。
2021, 36(2):44-4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44
摘要:目的 探讨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自杀风险分级筛查与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神经内科4个病区随机分为两组,每个组各2个病区,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HQ-9)筛查,PHQ-9总分≥15分或第9条目阳性 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n=147)给予神经内科预防自杀常规护理;观察组(n=138)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哥伦比亚自杀严重程度评定量表进行二级筛查,并对高风险患者实施预防自杀综合干预。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PHQ-9总分及第9条目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杀意念频率、持续时间及可控性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对神经系统疾病自杀高风险住院患者,进行自杀风险二级筛查并实施预防自杀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自杀风险。
2021, 36(2):48-50+6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48
摘要:目的 了解助产人员对正常产妇产程管理现况,为持续完善产程管理服务机制、改善产妇分娩体验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上海市3所医疗机构的13名助产士和3名产科医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和现场参与式观察,运用Colaizzi分析法提炼主题。 结果 共提炼5个主题:入产房管理指征,产程标准的认知和执行,产程干预角色与内容,分娩支持性服务,障碍因素。 结论 助产人员对正常产程管理服务存在较大异质性和医疗化干预倾向;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需克服障碍因素,建立基于最佳证据的标准化正常产程管理模式,以提高产时服务质量和效率。
2021, 36(2):51-5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51
摘要: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护士工作及培训情况,为腹膜透析护士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对全国22个省市157所医院336名腹膜透析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调查医院中78.98%为三级甲等医院,94.90%为综合医院;80.25%医院未设腹膜透析中心,48.41%未设腹膜透析门诊。腹膜透析护士年龄31~40岁占50.89%,本科以上学历占84.82%,护师以上职称占89.58%;47.02%为非专职腹膜透析护士;腹膜透析护患比为1∶42.5;专科护理培训途径以临床实践为主。 结论 腹膜透析护士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其专科水平及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严格的腹膜透析护士准入制度及系统化、规范化的专科培训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021, 36(2):54-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54
摘要:目的 了解麻醉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和工作投入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提升麻醉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湖南省14所三级医院210名麻醉科护士采用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量表和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麻醉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得分为(2.56±0.66)分,工作投入得分为(4.44±1.05)分,两者呈正相关(P<0.01)。 结论 麻醉科护士的工作投入与岗位胜任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岗位胜任力越强,其工作投入度越高;可通过提高麻醉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以促进其更好地投入工作。
2021, 36(2):56-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56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专科门诊护士职业认同感现状,为优化护理专科门诊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北京市22所市属医院521名护理专科门诊护士进行职业认同感调查。 结果 护理专科门诊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117.84±20.73)分;不同学历、职称、出诊方式及护理专科门诊类别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 护理专科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应优化专科护士的使用, 提升其职业认同感。
2021, 36(2):58-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58
摘要:目的 汉化护理教育欺凌行为量表并评价其在中国护生中的信效度。 方法 经Brislin模式翻译和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对552名护生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 中文版共18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244%;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较好(CFI=0.916,IFI=0.918,RMSEA=0.071);量表内容效度为0.972,各条目内容效度为0.833~1.000;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921,折半信度0.956,重测信度0.955。 结论 中文版护理教育欺凌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量护生在护理教育中遭受的欺凌行为。
2021, 36(2):61-6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61
摘要:目的 探讨安心卡工作坊在肿瘤科护理人员死亡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护士死亡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85名肿瘤科护士体验安心卡工作坊,首先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调查护士的死亡态度;参加安心卡工作坊后评价结果。结果 共开展安心卡工作坊23次。实施安心卡工作坊前后护士死亡恐惧、自然接受、逃离接受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90.27%护士认为安心卡工作坊有助于提升死亡教育能力,84.86%护士愿意推广安心卡,81.08%护士会尝试与患者谈论死亡相关议题。结论 安心卡工作坊的开展有助于引导护士思考死亡与人生的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死亡教育模式。
2021, 36(2):64-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64
摘要:目的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究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对老年人使用身体约束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为规范身体约束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选取重庆市2所养老机构20名护理人员进行开放性问卷调查、12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 结果 提炼出护理人员对老年人使用身体约束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控制信念3部分,包括对使用身体约束的认知、态度、情感体验、团体压力、道德压力、责任压力、外在促进因素、外在阻碍因素8个主题。 结论 养老机构应开展规范的身体约束培训,改善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身体约束的认知与态度;制定身体约束规范及干预措施并提供决策与实践支持,以减少老年人使用身体约束。
2021, 36(2):68-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68
摘要:目的 汉化主观认知减退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 方法 采用Brislin模型对主观认知减退问卷进行汉化,方便抽取323名社区老年人采用自我主观认知评估问卷自评其主观认知功能,同时对187名老年人的知情者采用知情者对老年人评估问卷进行他评。 结果 自评与他评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62和0.857,奇偶分半信度分别为0.813和0.867。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平均值为0.958。探索性因子分析均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3.652%和42.405%。 结论 汉化版主观认知减退问卷的内容效度和信度较好,结构效度不太理想但与原问卷基本相当,后续研究需进一步完善问卷结构。
2021, 36(2):72-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72
摘要:目的 探索上海市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开展的阻碍因素,明确解决这些因素的优先顺序和可行性,为推动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概念图法作为方法学指导:通过质性访谈和文献回顾,探索影响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开展的阻碍因素;对阻碍因素进行分类,并对解决每个因素的优先度和可行性进行评分;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形成概念图。结果 共有50名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管理部门的人员参加。通过访谈和文献回顾获得61个阻碍因素,层次聚类分析分为5类:员工能力和实践场所(优先级=4.93,可行性=4.38);服务设计(优先级=5.08,可行性=4.30);医疗费用和工作酬劳(优先级=5.62,可行性=4.40);患者与家属的知识和态度(优先级=5.07,可行性=4.27);其他因素(优先级=4.42,可行性=3.69)。结论 综合考虑5个聚类解决的优先度和可行性,最应优先解决且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是医疗费用和工作酬劳问题。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保障专项资金的落实,建立合理的服务收费标准,并适当提高工作人员酬劳,以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投入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中。
2021, 36(2):77-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77
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方便抽取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33例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进行调查。 结果 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总分为(78.82±14.89)分。幸存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方式、家庭关系、母亲年龄、母亲职业、是否在外借贷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P<0.01)。 结论 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中等,家庭影响较大;需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2021, 36(2):80-8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80
摘要:目的 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赋权模式对PICC化疗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行PICC置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赋权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赋权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赋权模式护理。结果 干预后赋权组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及照顾者准备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权模式可提高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
2021, 36(2):84-87+10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84
摘要: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系统检索循证资源及文献数据库、专业协会网站中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最佳临床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专家共识及系统评价。 结果 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临床决策2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从评估与监测、钠水限制、容量超负荷处理、提高患者依从性4个方面汇总14条证据。 结论 医护人员可结合所在机构环境与患者意愿,选择性应用证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容量管理方案,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021, 36(2):88-9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88
摘要:目的 总结成人围术期肺康复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从国内外循证资源和文献数据库中检索成人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的证据。对各类型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并汇总证据 。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3篇临床决策,1篇指南,2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从危险因素、评估方式、物理康复、患者教育、心理康复、围术期营养和术后镇痛7个方面综合22条最佳证据。结论 在成人围术期肺康复临床护理标准尚未建立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循证证据总结,规范临床实践。在证据应用阶段,证据使用单位应充分考虑应用环境和患者的意愿选择证据。
2021, 36(2):93-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93
摘要: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常用误吸筛查工具的筛查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建库至2020年3月脑卒中后床边筛查工具筛查误吸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27篇文献,包含2 797例患者,涉及4种筛查工具。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灵敏度由高到低的筛查工具依次为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容积黏度吞咽测试、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洼田饮水试验;特异度由高到低为洼田饮水试验、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结论 常用误吸筛查工具中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的灵敏度较高,洼田饮水试验的特异度较高,该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明。
成磊,Mia Waldron,Janice J.Mason,Pamela S.Hinds
2021, 36(2):98-10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098
摘要:介绍美国医院护理职业生涯专业贡献规划图的定义、产生背景、绘制步骤及实际应用。专业贡献规划图通过帮助护士主动定义工作的意义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方案,从而实现自身期待的对专业的贡献。提出其对我国护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启示包括提升护士个体的主动性,鼓励团队成员间的互动和包容,加强系统层面的引领和支持。
2021, 36(2):101-10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101
摘要:对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胃残余量监测的意义、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优势、监测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2021, 36(2):105-10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105
摘要:从淡漠的起源及概述、痴呆患者淡漠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影响、测评工具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及照顾者对痴呆患者淡漠症状的重视,并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2021, 36(2):109-1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2.109
摘要:总结决策辅助的内涵、内容、开发步骤、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在痴呆护理中的应用范围、方式、效果,并提出我国痴呆护理决策辅助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