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36(16):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01
摘要:目的 构建肺移植营养不良患者多学科营养管理方案,探讨该方案对术前营养不良患者肺移植术后营养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肺移植前营养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管理方案,干预组构建并实施包括运动处方、营养处方、药物治疗、心理管理等方面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方案。结果 移植后1个月,干预组患者总白蛋白、白蛋白、竖脊肌横截面积、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多学科营养管理有利于改善术前营养不良肺移植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促进康复。
2021, 36(16):6-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06
摘要:目的 对2020版Basel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评估量表进行文化调适,为我国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评估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在取得原量表作者授权后,根据指南和临床实践对2020英文版Basel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评估量表进行跨文化调适。采用调适后的中文版量表调查肝、肾移植术后患者475例,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2020中文版Basel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评估量表共10个条目,Cronbach′s α系数为0.755,重测信度系数为0.876,量表水平及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解释总变异的83.50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3.64,RMR=0.01,GFI=0.93,AGFI=0.86,RMSEA=0.11,CFI=0.96,TLI=0.94。结论 2020中文版Basel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评估量表与原量表的信效度相当,各条目使用方便,易于理解,可用于测量我国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021, 36(16):10-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10
摘要:目的 探索肝移植受者手术决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为促进医患共同参与肝移植手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例行肝移植术的受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肝移植受者手术决策困境包括3个主题:决策情境特殊,受者参与决策机会受限;决策内容复杂,受者参与决策过程艰难;决策主体消极,参与决策意愿及能力不足(健康信念缺乏;自我负担感沉重,过度依赖他人;手术决策相关信息缺乏)。结论 肝移植受者手术决策过程中受到决策情境、决策内容及决策主体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护士应指导肝移植受者及家属加强症状管理、辅导其参与共同决策并协助其提升健康素养,以保障受者临床决策参与权。
2021, 36(16):13-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13
摘要:目的 设计小肠移植受者术前准备核查单,并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查阅指南及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通过多学科协作设计小肠移植受者术前准备核查单,包括肠道准备、皮肤准备、口腔准备、术前免疫诱导、术中带药、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7个项目,并将核查单应用于13例接受小肠移植手术受者,由护理组长检查落实情况。结果 核查单使用后,受者7个项目准备完善率为84.6%~100%,总体术前准备完善率达96.7%;受者术后感染发生率15.4%,排斥反应发生率23.1%。移植医护团队核查单使用满意率为100%。结论 设计并应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小肠移植受者术前准备核查单,有助于提高小肠移植受者术前各项准备措施落实率,降低术后感染及排斥反应发生率,且移植医护人员使用核查单满意。
2021, 36(16):16-18+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16
摘要:目的 运用价值流程图优化肺移植术前准备流程,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60例肺移植患者分为优化前组23例和优化后组37例。优化前组采用常规肺移植术前准备流程;优化后组由科室成立优化小组,收集肺移植前病房护士各环节花费时间的数据,绘制价值流程图,根据数据分析制订改进方案,行优化肺移植术前准备流程。结果 优化后组肺移植术前准备总时间显著短于优化前组,优化后患者和医生对术前护理准备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优化前(均P<0.01)。结论 应用价值流程图有利于优化肺移植术前准备流程,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医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21, 36(16):19-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19
摘要:目的 总结改良环磷酰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 对27例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改良环磷酰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前做好预处理相关毒性预防护理,移植后注重细胞因子水平监测及对皮肤、肝脏和胃肠道等受累器官的观察及护理。 结果 随访347(39,678)d,27例均存活,无失败生存率96.30%。其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3例(Ⅰ级6例,Ⅱ级5例,Ⅲ级1例,Ⅳ级1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 结论 改良环磷酰胺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活时间延长,并发症减少;护理人员积极预防和处置预处理相关毒性及移植物抗宿主病 等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
2021, 36(16):22-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22
摘要: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实践效果。 方法 将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62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建立并实施加速康复标准化护理流程。 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加速康复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和应用,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2021, 36(16):25-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25
摘要:目的 探讨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喂养效果、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入住NICU的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口腔运动干预,2次/d,每次5 min;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每次口腔运动干预过程中播放家属录制的音频和(或)视频。结果 干预组干预第3、6、9天口腔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接受康复科会诊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患儿家属出院时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口腔运动干预能促进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加速喂养进程,促进早产儿康复,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
2021, 36(16):29-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29
摘要:目的 评价分娩照护循证实践方案对产妇分娩结局及分娩体验的影响。方法 将372例阴道试产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6例,干预组接受分娩照护循证实践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及分娩体验。结果 干预组165例产妇和对照组150例产妇实施阴道分娩。干预组3个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娩体验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施分娩照护循证实践方案有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的分娩体验。
2021, 36(16):33-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33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PICC维护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PICC化疗肿瘤患者148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维护,观察组给予集束化PICC维护。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渗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集束化PICC维护有利于减少肿瘤化疗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PICC自我管理能力。
2021, 36(16):36-3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36
摘要: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制订针对性的措施减轻患者味觉改变提供参考。方法 对144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采用中文版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量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味觉改变发生率为54.9%;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总分为7.60±2.57,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与生活质量量表功能维度、总体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与部分症状维度呈正相关(P<0.05,P<0.01);医学应对方式量表中面对维度与整体味觉改变总分呈负相关,屈服维度与不适症状和味觉异常维度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味觉改变发生率较高,处于中重度水平,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影响;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味觉改变。
2021, 36(16):39-4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39
摘要:痴呆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及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如何预防或延缓痴呆发展是世界各国政府、医务工作者及公众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对2020年Lancet委员会制定的《痴呆预防、干预和护理》指南进行分析解读,总结指南中提到的12项痴呆风险因素、预防策略、干预和护理要点,旨在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理工作者协同制定痴呆预防决策、整体管理提供参考。
2021, 36(16):43-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43
摘要:目的 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代理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及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4例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8名患者的代理决策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溶栓决策主题:决策风险感知(身体功能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决策压力感知,决策支持感知(感知信息支持不足、家庭支持增强决策信心、内生信任增强决策信心、经验支持)和决策体验(时间限制和决策困难导致的负性情绪、预后不确定性导致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期待康复与对溶栓失败的恐惧间的矛盾心理)。结论 决策者对溶栓治疗的风险感知主要体现在身体功能和经济风险方面,决策结果易受到其他重要家庭成员的影响,决策者感知到的决策支持有利于增强其决策信心,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会感受到较大的时间压力和心理压力。
2021, 36(16):47-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47
摘要:目的 探讨微视频教育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将低位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96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造口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微视频教育,录制肠造口患者初识肠造口、呵护玫瑰、口诀式造口袋更换技术、向阳而行四大版块13个健康教育微视频。结果 两组出院后1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P<0.05,P<0.01)。结论 微视频教育有利于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2021, 36(16):50-5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50
摘要: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冷冻消融联合射频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 对10例冷冻消融联合射频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除加强术前准备外,积极予以术中冷冻球囊消融、射频消融、直流电复律及药物复律、左心耳封堵护理配合,并加强急性心包压塞、栓塞监护和全麻复苏及安全转运管理。 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发生1例血压升高,5例迷走反射,1例膈神经损伤,均经及时积极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严重手术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结论 加强医护手术配合,有效预判患者术中可能发生的状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2021, 36(16):53-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53
摘要:目的 评价计时制护理管理策略的应用效果并进行经济学分析。方法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同一所医院计时制护士与非计时制护士各109名,非计时制护士为全日制固定在各科室上班,按月计算劳动报酬,计时制护士额外以接单的方式到门诊提供服务,按小时计算额外劳动报酬。结果 计时制护士职业获益感、职业幸福感及工作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计时制护士(P<0.05,P<0.01)。实施计时制护士管理后,效益/成本比为1.264;计时制护士与非计时制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086和0.200,职业幸福感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134和0.321;职业获益感与职业幸福感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499和-3.03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各敏感指标的变化范围均在10%内,均未发生反转。结论 计时制护士管理策略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及护士职业获益感、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实现医院、科室与个人经济效益三方共赢。
2021, 36(16):57-58+6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57
摘要:目的 了解规范化培训护士对住院患者隐私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构建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隐私相关知识认知问卷对160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规范化培训护士对涉及隐私范畴中的隐蔽部位认知为92.50%;其他涉及隐私范畴如姓名、年龄、联系电话等以及泄露隐私途径如病历资料、询问病史等方面的认知为36.25%~59.37%;56.87%认为隐私保护很重要或较重要;对相关法律知识知晓率分别是《护士条例》为65.62%、《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法》为64.37%、《患者权利法》为55.62%;同时该群体对隐私培训存在较大需求。结论 规范化培训护士对住院患者隐私相关知识的认知较欠缺或薄弱,医院应重视并开展相应培训,以提升其对患者隐私的正确认识及保护意识,杜绝护患纠纷及提升患者满意度。
2021, 36(16):59-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59
摘要:目的 探索心肺复苏教育游戏对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教学知识获得与保留的影响,为提高心肺复苏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6级护理本科生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在心肺复苏教学中分别运用传统教学和心肺复苏教育游戏教学。教学后1周评价两组心肺复苏教学知识获取情况,临床实习第3、6、10个月评价两组心肺复苏教学知识保留水平。结果 观察组心肺复苏理论考核总分与综合能力得分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知识保留趋势预测分析显示,学生知识保留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下降至6个月后,进入一段较平稳的阶段,至第10个月后,预测分析呈现继续下降趋势。结论 心肺复苏教育游戏用于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教学,有利于护生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持续保留,可作为心肺复苏护理教育的辅助教学方法,建议教学后第6个月复训。
王洁玉,Sanuja Dahal,刘义兰,张可可,张红菱,魏翩,郭慧玲,张丰健,毛靖,徐晖
2021, 36(16):63-6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63
摘要: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人文关怀感知现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600名在校护生采用自制的护生人文关怀感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人文关怀感知总分为4.03±0.59,其中同伴关怀维度得分最高(4.17±0.67)、环境关怀维度得分最低(3.84±0.74);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学历及不同年级护生人文关怀感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校护生人文关怀感知总体较好,但感知的校园环境关怀较低。非独生子女、本科及其高年级护生感知的人文关怀水平更低。应加强针对性建设和培养,以改善护理院校人文关怀环境和护生感知度。
2021, 36(16):66-68+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66
摘要:目的 探讨融入思政的整合式教学法用于护理人文修养与沟通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级护理本科生100人作为对照组,护理人文修养与沟通技术课程采用传统理论课堂教学结合实训的教学方法;2020级护理本科生103人作为观察组,整合和实施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同时将思政融入课程教学中。结果 观察组课程实践成绩、期末理论成绩及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人际交往及人文关怀能力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对课程教学方法各方面的满意度为79.6%~100%。结论 在护理人文修养与沟通技术课程中实施融入思政教育的整合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人文关怀能力。
2021, 36(16):69-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69
摘要:目的 探讨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情绪释放疗法,每次10~15 min,2次/d,连续8周。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灾难化、疼痛恐惧、疼痛程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情绪释放疗法能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疼痛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1, 36(16):73-74+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73
摘要:目的 分析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对术后化疗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化疗的肺癌患者79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正念癌症康复训练,于干预前、干预后、随访1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癌症疲乏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干预后、随访1个月和3个月癌因性疲乏得分比较,时间效应、干预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均P<0.01)。结论 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2021, 36(16):75-7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75
摘要:目的 优化消毒供应中心软式内镜集中管理方法,提升集中供应质量与周转效率。方法 对13个临床专科7种类型共计73条软式内镜进行集中管理:完善交接流程,全程质量追溯;采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处理;引进低温蒸汽甲醛灭菌,补充低温灭菌方式。结果 优化后软式内镜清洗合格率为98.0%,显著高于优化前(93.0%,P<0.01),临床使用科室满意率由88.2%提升至94.1%。结论 完善集中管理流程,落实机械化清洗、消毒,合理选择低温灭菌方式,有效提升了软式内镜使用安全性与周转效率要求。
2021, 36(16):77-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77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防控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入住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分为对照组490例和观察组514例。对照组采取感染控制的标准预防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全面识别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风险因素,针对性落实防控措施。结果 管控后,观察组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精神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及防控技术指标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有利于识别风险人群及薄弱环节,加强专科护理质量及防控技术督导,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
2021, 36(16):81-8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81
摘要:目的 汉化减重术后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并进行信效度评价。方法 通过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形成减重术后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中文版。便利抽取201例减重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量表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减重术后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总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94;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20~1.000;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特征值>1的公因子有2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4.128%,且各条目在其公因子上的负荷值为0.552~0.854;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5,重测信度为0.835。结论 汉化版减重术后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信效度良好,可应用于我国减重术后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评估。
2021, 36(16):84-8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84
摘要:目的 汉化社区护理感知量表,并在本科护生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按照Brislin原则对英文版社区护理感知量表进行翻译、回译,经跨文化调适后形成中文版量表。采用汉化版社区护理感知量表调查本科护生476 人,分析中文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中文版社区护理感知量表有情感成分、实习和职业3个分量表和2个单独条目,共33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6,内容效度指数为0.939,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3个分量表共提取出5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各分量表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均>60%。结论 中文版社区护理感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测量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感知。
2021, 36(16):88-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88
摘要:目的 总结与妊娠期肥胖管理有关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检索有关妊娠期肥胖管理的所有证据资源类型,包括临床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等。由2名循证护理研究员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并进行证据的归纳总结。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指南、1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汇总了20条有关妊娠期肥胖管理的最佳证据,包括体质量管理、母体筛查与评估、胎儿监测和围生期保健及干预4个方面。结论 总结的妊娠期肥胖管理最佳证据,可为临床相关人员管理肥胖孕妇提供参考和借鉴,以降低母亲及其后代长期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提高妊娠结局质量。
2021, 36(16):92-9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92
摘要:癌症是儿童死亡的第一大病因。对癌症患儿代理人决策冲突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进行总结,并提出我国开展该主题研究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开展癌症患儿代理人决策冲突研究,推动儿童期癌症决策支持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2021, 36(16):95-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95
摘要:介绍心力衰竭患者就医延迟的定义和现状,从患者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就医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患者自身应对及外部干预方法综述缩短心力衰竭患者就医延迟的措施,旨在为国内相关研究及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2021, 36(16):99-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099
摘要:介绍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概念、现状、求助对象和途径,从个体因素、求助服务提供者、社会环境因素3个方面阐述其影响因素,提出宜开展理论研究、注重行为转变干预研究、加大围生期抑郁科普力度和深度、加强围生期保健心理服务建设等建议,旨在为我国开展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021, 36(16):103-10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103
摘要:介绍工作疏离感的概念,护士工作疏离感的评估工具、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从个体层面、组织和工作层面、社会层面系统综述护士工作疏离感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护士工作疏离感与离职率提供参考。
2021, 36(16):10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106
摘要: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开展医学生死亡教育课程设置应立足国情结合学情特点,制定课程标准,加强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应用,重视多学科师资团队的培养,以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课程评价,促进我国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2021, 36(16):111-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6.111
摘要:严肃游戏逐渐应用于医疗相关教育背景下,密室逃脱游戏在护理教育中显示良好应用效果。本文综述密室逃脱的概念及发展,在护理教育中应用的设计细则、应用效果及展望,旨在为密室逃脱游戏在护理教育中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