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2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麻醉护理专题
    • 奥布卡因滴眼联合苏醒后术眼覆盖对斜视患儿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

      2021, 36(21):1-2+1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01

      摘要 (176) HTML (0) PDF 927.26 K (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斜视患儿全麻术后躁动的作用。 方法 选择3~12岁全身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6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2组各232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时于患儿结膜囊内滴入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1滴,手术眼无敷料覆盖送入麻醉恢复室,待患儿苏醒后与其沟通将敷料粘贴于眼部上方;对照1组手术结束时于患儿结膜囊内滴入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1滴,手术眼覆盖送入麻醉恢复室;对照2组在手术结束时直接将手术眼覆盖送入麻醉恢复室。观察并记录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评估发生躁动的程度。 结果 观察组躁动发生率8.6%,对照1组躁动发生率13.8%,对照2组躁动发生率为35.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手术眼滴0.4%盐酸奥布卡因联合苏醒后覆盖术眼对斜视患儿术后躁动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 成人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疼痛预防的证据审查及分析

      2021, 36(21):3-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03

      摘要 (217) HTML (0) PDF 1010.90 K (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审查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疼痛预防及护理的应用现况,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为预防全麻术后咽喉疼痛提供参考。 方法 依据循证护理的方法,共形成证据20条,制订16条审查指标,对临床142例患者及140名医护人员进行审查,采用i-PARIHS框架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 结果 共有10项指标依从率<60%;变革方面障碍因素为需要对流程及系统进行改变、未纳入评估系统、证据未指出详细的方法及流程、证据可能对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冲突等;接受者方面障碍因素为医护相关的知识水平不足、不认为变革措施有价值、缺乏有效的多学科、多团队协作等;组织环境方面障碍因素为医院缺乏相关的疾病治疗支持系统、缺乏相应的设备、科室缺乏相关的流程、图示及宣教材料等。 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多学科合作,充分考虑各科存在的障碍因素,制订相关的流程及标准,促进证据的临床转化。

    • 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 36(21):8-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08

      摘要 (224) HTML (0) PDF 959.59 K (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的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麻醉科专科护士培养及评价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小组讨论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确定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各级评价指标及权重。 结果 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个人特质5项一级指标和38项二级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9.47%和94.1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5和0.889,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2、0.237(均P<0.01)。 结论 构建的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水平的测评工具,为麻醉科专科护士培训、考核及任用提供参考。

    • 麻醉护理质量控制系统的应用

      2021, 36(21):12-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12

      摘要 (195) HTML (0) PDF 939.48 K (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麻醉护理质量控制系统用于麻醉护理质量的效果。 方法 麻醉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由麻醉科护士长1名,岗位组长7名组成,麻醉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督查任务设置、护理质量控制及质控信息查询3个模块,不同岗位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权限落实护理质量管理。 结果 应用麻醉护理质量控制系统6个月,记录护理质量问题120条,实施前同期仅记录48条,杜绝发生的接近差错由2019年度的4起增加至2020年度的8起。 结论 麻醉护理质量控制系统提高了麻醉护理质量管理效能,促进了麻醉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

    • 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早期饮水的研究进展

      2021, 36(21):15-1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15

      摘要 (184) HTML (0) PDF 985.43 K (1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早期饮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重点分析早期饮水的实施要素,主要包括饮水的对象评估、种类及方式、饮水量及间隔时间和安全性,以期为我国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开展早期饮水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专科护理
    • 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安全院际转运方案的构建及实施

      2021, 36(21):19-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19

      摘要 (155) HTML (0) PDF 993.89 K (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患者安全院际转运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行ECMO院际转运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转运流程实施转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院际转运流程基础上,基于循证构建并应用 ECMO 安全院际转运方案进行转运。比较安全院际转运方案实施前后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ECMO院际转运知识知晓得分、院际转运效率、院际转运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实施后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对ECMO院际转运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观察组管路预充时间与置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院际转运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安全院际转运方案可提高医护人员院际转运知识掌握程度,提高院际转运效率,减少院际转运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护理依赖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2021, 36(21):24-2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24

      摘要 (167) HTML (0) PDF 980.94 K (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护理依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便利抽取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16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依赖量表、自尊量表、创伤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个人掌控感量表进行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护理依赖影响因素。 结果 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护理依赖总分为(57.07±8.3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并存疾病、自尊水平、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个人掌控感是膀胱癌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护理依赖的影响因素(P<0.05,P<0.01),可解释总变异的66.1%。 结论 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护理依赖发生率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并存疾病、自尊水平、创伤后应激障碍程度以及个人掌控感,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护理依赖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 36(21):28-3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28

      摘要 (210) HTML (0) PDF 981.86 K (8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2所三甲医院肿瘤科205例18~59岁的淋巴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及一般疏离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其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果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处于前意向及意向阶段占69.76%。家庭坚韧性及其各个维度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正相关,社会疏离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负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疾病分期、家庭坚韧性、社会疏离及是否参加肿瘤康复活动对重返工作准备度有影响(P<0.05,P<0.01)。 结论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有待提高,年龄、疾病分期、家庭坚韧性、社会疏离是影响其重返工作准备阶段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医院-社区医务人员的联系,构建淋巴瘤患者诊疗、护理、康复全过程服务,针对性对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采取康复干预措施,以提高其重返工作准备,促进重返社会生活。

    • 血液病患者脐血干细胞输入3小时内不良反应观察与分析

      2021, 36(21):32-3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32

      摘要 (187) HTML (0) PDF 1.10 M (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病患者输入脐血干细胞3 h内的不良反应,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197例血液病患者脐血干细胞输入3 h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 脐血干细胞输入后,患者心率在1 min开始下降明显,30 min开始恢复;收缩压平均值1 min开始上升明显,10 min达到最高值;舒张压平均值3 min开始上升,持续约10 min。3 h内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共83例。患儿输入脐血后哭闹烦躁及尿色变红发生率显著高于成人患者(P<0.05,P<0.01),患者血型与输入脐血血型不相同时,尿色变红发生率与血型相同者比较显著升高(P<0.05);脐血输入量>20 mL者恶心呕吐、尿色变红发生率显著高于脐血量≤20 mL者(均P<0.01)。 结论 患者输入脐血干细胞后短期内心率和血压就会产生变化,不良反应较多,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并提前准备相应药物和抢救用物,以确保患者输入安全。

    • 血液透析12年意外妊娠患者的护理

      2021, 36(21):34-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34

      摘要 (183) HTML (0) PDF 944.77 K (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12年意外妊娠患者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为患者妊娠期和围生期制订个体化的透析治疗方案,妊娠早期血液透析3次/周,中、晚期6次/周,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灌流交叉进行,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同时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变化,根据彩超结果随时调整患者干体重,做好胎儿生命指标的监测、患者营养指导和心理干预等护理。 结果 患者妊娠期间规律透析,孕期无不良事件发生,后期因血压持续升高至180/120 mmHg,针对性应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于孕32周剖宫产分娩,早产儿即入新生儿ICU治疗。母亲住院7 d顺利出院,婴儿住院36 d出院。随访半年,母婴平安。 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妊娠存在较大风险,通过合理地调整透析方案,针对性的治疗护理,能够降低透析患者妊娠风险,保证患者及胎儿的安全。

    • 对早产儿父母实施家庭赋权方案的效果研究

      2021, 36(21):37-4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37

      摘要 (197) HTML (0) PDF 967.34 K (8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早产儿住院期间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出院照顾准备度及出院后1个月应对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2019年6~12月收治的45例早产儿的父母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1~7月收治的45例早产儿的父母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家庭赋权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照顾准备度、出院后1个月应对能力的差异。 结果 出院当天观察组父母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照顾准备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出院1个月父母应对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家庭赋权方案能减轻早产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家庭照顾准备度及出院后应对能力。

    • 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的护理配合流程

      2021, 36(21):41-42+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41

      摘要 (135) HTML (0) PDF 918.76 K (7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流程中专科护士的护理配合经验,以增加医护配合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 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牙颌面畸形并接受数字化正颌外科治疗的患者7055例,建立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的护理配合流程,行术前三维设计门诊专科护士的护理配合。 结果 行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并完成治疗患者5277例,平均每年可完成879例,接诊3.5例/d。基于本护理配合流程,每例患者均可在当日完成检查,总时长<8h,单项检查完成时长<2h。 结论 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的护理配合流程可显著提高医生和护士的接诊效率,减少患者的就诊时间。

    • >手术室护理
    • 神经外科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多学科团队链式管理

      2021, 36(21):43-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43

      摘要 (229) HTML (0) PDF 971.30 K (1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链式管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 方法 将2019年1~10月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管理;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包括成立多学科围术期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小组、优化临床路径、行跨学科交接班链式管理。 结果 干预组高危手术体位安置规范率、术中防护措施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多学科团队链式管理能有效促进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闭环措施落实,降低神经外科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 >护理管理
    • 临床科室亚专科护理建设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2021, 36(21):47-5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47

      摘要 (171) HTML (0) PDF 961.89 K (1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科室亚专科护理建设的实践成效。 方法 以神经内科作为试点科室代表(下称试点科室),以呼吸内科作为非试点科室代表(下称非试点科室)。试点科室成立科室层面的亚专科建设小组,以临床亚专科为切入点,医护一体化为核心,通过发展专科特色护理与核心技术不断丰富业务内涵,促进专科护理领域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结果 试点科室护理专科建设综合评价得分率等级、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显著优于非试点科室(P<0.05,P<0.01)。 结论 临床科室亚专科护理建设在丰富专科护理内涵、促进人才培养、营造健康护士执业环境以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具有较好成效。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职业锚现状调查

      2021, 36(21):51-53+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51

      摘要 (162) HTML (0) PDF 949.52 K (8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职业锚现状,为急诊科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贵州省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412名急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锚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活方式型、安全/稳定型、纯挑战型、技术/职能型、创业/创造型、服务/奉献型、自主/独立型、综合管理型。急诊科女护士安全/稳定型职业锚比例高于男护士,自主/独立型职业锚比例低于男护士(均P<0.05);不同年龄急诊护士安全/稳定型职业锚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作年限、学历、职称急诊护士技术/职能型职业锚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贵州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护士职业锚以生活方式型和安全/稳定型为主,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均对急诊护士的职业锚有影响,提示急诊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减少急诊护士流失率。

    • 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

      2021, 36(21):54-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54

      摘要 (191) HTML (0) PDF 974.10 K (8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护理管理策略及实践效果。 方法 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组织健全护理应急管理机制,通过应急响应、多点触发、网格分组、定岗定责、开通绿色通道、医护高效协作、成立专护小组、患者身心保障等系列举措,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策略,并应用于风灾应急救援实践。 结果 接到救援任务后,在30 min内集结护理人员50人,在1 h内完成缓冲病区筹备;在3 h内共接诊6批次伤员22例,收治住院伤员11例;平均急诊处置时间8.18 min,平均急诊停留时间10.91 min;所有伤员住院期间均无护理并发症、不良事件及创伤后应急障碍。 结论 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创建全面保障的护理管理机制,有利于突发灾害事件的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置。

    • >护理教育
    • 本科实习护生自我超越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 36(21):58-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58

      摘要 (221) HTML (0) PDF 969.22 K (8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本科实习护生的自我超越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昆明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441名本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超越量表、心理自立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本科实习护生自我超越总分为(46.15±6.00)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对护理专业的看法、心理自立、成就动机是本科实习护生自我超越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本科实习护生自我超越总变异量的45.3%。 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自我超越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学校及实习医院可通过认知干预、自我反思、正念训练等措施,提升本科实习护生自我超越水平。

    • Sandwich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2021, 36(21):62-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62

      摘要 (167) HTML (0) PDF 945.98 K (7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Sandwich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以98名神经内科实习护理本科生为对象,按照实习病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andwich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出科前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Sandwich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可有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 >心理护理
    •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轨迹的纵向质性研究

      2021, 36(21):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65

      摘要 (154) HTML (0) PDF 1.02 M (10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患者创伤后成长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为创伤后不同阶段心理干预提供实证支持。 方法 以目的抽样法选择1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分别在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6个月3个时间点进行深度面对面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轨迹可归纳为破坏与应激、重建与困苦、成长的融合3个阶段;3个阶段并非线性递进关系,而是处于动态演变的情景之中。创伤后成长轨迹有3种类型,分别为持续应激、逐渐成长、成长回落。 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呈现为非线性递进的3个阶段和3种成长轨迹,医护人员可参照实施针对性干预。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练教育对预防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2021, 36(21):69-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69

      摘要 (142) HTML (0) PDF 963.64 K (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练教育对提升预防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 方法 将110例直肠癌行预防性肠造口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个体宣教,每周2次集中授课,1次理论授课,1次实践操作,每月定期随访等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健康教练教育进行造口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术后第5天、术后1个月末、术后3个月末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优于同期的对照组(均P<0.01)。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干预组的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健康教练教育能提高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赋权心脏康复管理在中青年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1, 36(21):73-7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73

      摘要 (163) HTML (0) PDF 985.80 K (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赋权心脏康复管理在中青年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PCI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入住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赋权心脏康复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心脏康复活动行为阶段,心脏康复自主性、过程焦虑及结果焦虑;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照顾感受。 结果 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行为变化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心脏康复自主性、过程焦虑及结果焦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照顾感受的自我肯定和生活展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赋权心脏康复管理可更好地促进PCI术后患者健康行为形成,提高患者心脏康复的意愿与依从性,提升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程度。

    • >安宁疗护
    • 安宁疗护自评实践量表的汉化和信效度检验

      2021, 36(21):78-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78

      摘要 (140) HTML (0) PDF 946.62 K (1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汉化英文版安宁疗护自评实践量表,并对中文版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 方法 采用Brislin模式对量表进行正译、回译和跨文化调适。采用方便取样法调查武汉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494名肿瘤科护士,检验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 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90,Cronbach′s α系数为0.909;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和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13%。 结论 中文版安宁疗护自评实践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评估国内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实践水平。

    • >信息化护理
    • 肝硬化隐匿型肝性脑病筛查平台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2021, 36(21):81-8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81

      摘要 (141) HTML (0) PDF 984.71 K (7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肝硬化隐匿型肝性脑病筛查平台,探讨基于平台的早期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355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80)和观察组(n=175),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隐匿型肝性脑病筛查平台的随访管理,随访6个月后评价应用效果。 结果 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再入院、肝性脑病和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隐匿型肝性脑病筛查平台的建立,为肝硬化患者构建了早期筛查、随访、健康教育和护患交流的一体化管理平台,有助于隐匿型肝性脑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 >循证护理
    • 神经外科患儿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循证实践

      2021, 36(21):85-88+10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85

      摘要 (175) HTML (0) PDF 963.77 K (7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降低神经外科患儿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方法 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应用模式,应用循证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制订11条审查标准,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按照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将循证实践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儿,比较循证实践前后医护人员证据应用的依从性和患儿手术部位感染率等。 结果 循证实践后,除第6和8条审查指标执行效果不理想外,其余待改进条目中医护人员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证据应用的依从性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护理流程更加规范化,患儿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降低(均P<0.05)。医护人员和患儿照护者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知识知晓程度也有显著提高(均P<0.01)。 结论 通过循证实践的持续改进对神经外科手术患儿进行管理,可有效规范围术期医护人员诊疗护理行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后期仍需持续质量监控及审查。

    • >文献分析
    • 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对母乳喂养障碍感知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1, 36(21):89-9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89

      摘要 (138) HTML (0) PDF 969.51 K (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对母乳喂养障碍感知的质性研究,为母乳喂养促进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月发表的关于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对母乳喂养障碍感知的质性研究。使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 结果 共纳入17项原始研究,归纳组合成14个新的类别,并综合成4个主题:人员配置、环境和机构间支持协作对母乳喂养行为的限制;专业人员母乳喂养支持能力、认知以及团队间协作有待改善;家庭、社会文化和传统习俗对母乳喂养的压力;孕产妇个人因素、分娩因素和新生儿健康影响母乳喂养。 结论 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在促进母乳喂养过程中感知到存在多方面的障碍因素。建议改进培训方法和保健策略,促进妇幼保健专业人员母乳喂养措施的实施。

    • 俯卧位对早产儿喂养有效性与安全性影响的Meta分析

      2021, 36(21):93-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93

      摘要 (205) HTML (0) PDF 989.84 K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俯卧位对早产儿喂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中有关不同体位对早产儿胃潴留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3月18日。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StataMP16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8项随机对照试验和3项随机交叉试验,包括3 178例研究对象。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能够降低早产儿胃潴留量、发生率[RR=0.34,95%CI(0.17,0.70),P=0.003];呕吐次数和发生率[RR=0.30,95%CI(0.19,0.46),P=0.000];腹胀次数、发生率[RR=0.28,95%CI(0.17,0.44),P=0.000];呼吸暂停次数和发生率[RR=0.36,95%CI(0.25,0.52),P=0.000]。与侧卧位相比,俯卧位能够降低早产儿胃潴留量。 结论 俯卧位可有效减少早产儿胃潴留、呕吐、腹胀及呼吸暂停的发生,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进一步证实。

    • >饮食与营养
    • 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癌性厌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36(21):98-10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098

      摘要 (158) HTML (0) PDF 983.79 K (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癌性厌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癌性厌食量表、症状困扰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200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癌性厌食总分为(20.99±6.70)分,发生率为62.5%;症状困扰条目均分为(6.16±1.29)分,呈中度困扰水平;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11.70±3.12)分、(11.18±3.4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文化程度、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症状困扰程度、焦虑、抑郁状态是癌性厌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医务人员应重视评估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癌性厌食状况,并根据患者癌性厌食状况制订针对性饮食管理策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综述
    • 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研究进展

      2021, 36(21):102-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102

      摘要 (158) HTML (0) PDF 990.69 K (1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介绍护生应对工作场所欺凌的状况,旨在进一步探讨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为后续研究及干预提供参考。

    •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1, 36(21):10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106

      摘要 (141) HTML (0) PDF 979.21 K (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语言障碍康复干预的生理学基础,以及语言损伤康复模式、补偿性康复模式、翻转康复模式的干预方法及效果,并针对未来发展提出加强培训和疾病概念推广、循证制定康复干预措施、关注干预的维持作用和迁移效应等建议。

    • 早产儿PICC置管研究进展

      2021, 36(21):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21.110

      摘要 (139) HTML (0) PDF 984.77 K (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PICC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早产儿预后,而并发症的发生与导管尖端位置有密切关系。本文从早产儿PICC尖端的理想位置、尖端位置对并发症的影响、置管时的定位方法、尖端位置检验方法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