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蓉,刘双,黄海珊,汪晖,王颖,胡露红,黄丽红,刘于,王玲,张惠荣,刘莉
2020, 35(8):1-3+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01
摘要:目的 探索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实践效果。方法 驻地医院护理部联合来自全国多支驰援医疗队,通过早期动员、搭建组织架构、畅通沟通渠道、整合人力资源、建立统一的护理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进行同质化培训和考核、加强过程控制等多措并举,共同践行同质化护理。结果 截至2020年3月12日,累计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3 080例,出院患者1 524例,进行各类护理会诊300余例次。联合护理部各项护理管理工作运行有序高效,未发生医疗护理安全事件;医护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 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进行科学全面的同质化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提升患者救治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蒋琪霞,徐娟,魏巍,江智霞,张艳红,王静,唐永利,刘海英,华皎,韩秋英,陈爱华,白育瑄,薛嘉宇,朱冬梅
2020, 35(8):4-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04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预防处理现况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以问卷星形式进行网络在线调查,分析其皮肤损伤发生类型及特点、预防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 共调查医护人员2 901人,其中1 069人(2 794处)发生皮肤损伤,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6.8%(95%CI 35.1%~38.6%),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6.6%(95%CI 25.0%~28.2%),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8.8%(95%CI 7.8%~9.8%),皮肤撕裂伤1.5%(95%CI 1.0%~1.9%)。穿戴一、二、三级防护装备者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9.5%、43.1%和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取预防措施者仅占13.1%(380人),其中使用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和涂抹油剂分别占3.7%(107人)、5.8%(169人)和5.9%(170人)。皮肤损伤发生后,57.0%使用了不同方法处理。结论 防护装备引起的皮肤损伤高发于穿戴二、三级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以压力性损伤为主,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其次,预防和处理措施不足且不规范。建议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加强管理,有效干预,维护一线医护人员的皮肤健康。
2020, 35(8):8-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8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的防控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成立医院感染三级防控委员会,开展多元化培训,全程严格防控与督导,落实各项制度和后勤保障。结果 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 454例,治愈出院525例;未发生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 医院感染三级防控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可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安全,提高患者救治效率。
2020, 35(8):1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11
摘要:目的 提高援鄂护士ICU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奠定基础。方法 ICU成立教学组,将ICU工作内容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疾病特点分为感染控制、气道管理、静脉治疗、营养支持、镇痛镇静、血液净化、肺康复、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肺支持、危重患者接诊转运10个模块,对预备援鄂的100名护士进行2周的岗前模块化培训。结果 培训后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5.59±3.52)分、(88.62±5.53)分,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49名护士赴鄂参与了3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患者的救治,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 模块化教学法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用于援鄂护士的紧急短期培训效果良好。
2020, 35(8):14-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14
摘要: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5名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进行微信半结构式访谈,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提炼主题。结果 防控一线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可归纳为4个主题:强化知识技能;心理应对技能培训;多部门协作培训;培训形式多样化。结论 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多部门合作,并提供心理支持。
2020, 35(8):17-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17
摘要:目的 探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士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组建抗击疫情叙事护理小组,对40名疫情防控一线护士进行2周的叙事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临床一线护士SCL-90总分及各症状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叙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临床一线支援护士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2020, 35(8):20-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20
摘要: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呼吸机相关护理、心理支持、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及护理。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后2例缺氧症状得到改善,1例缺氧症状无缓解,改由经口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结论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做好呼吸机相关护理和心理疏导、营养支持等护理,可保障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的有效落实,提升患者血氧饱和度,使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2020, 35(8):22-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22
摘要: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咽拭子的风险防控措施。重点是优化咽拭子采样区的布局和流程,实施不同人群的分类分时段采样,强化采样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考核,关注采样人员心理健康,制定采样期间标准操作流程和采样后实施全面的人、环境和物品集束化处理。发热门诊共采集咽试子样本12 933例次,采样区护理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0, 35(8):24-25+3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24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集中收治方舱医院的分诊管理效果。方法 做好开舱前培训,合理分配人员和分工,加强预检分诊各环节的细节管理,如护理总值班审查、转入前筛查、入舱时复核、引导护送与分区接诊等措施。结果 共收治患者1 830例,均符合方舱医院收治标准;分诊收治过程无护患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统一指挥、严格预检分诊、严把收治关、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对疫情有效控制和方舱医院高效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 35(8):26-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26
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临床表现和医疗安全的团队策略与工具(TeamSTEPPS)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6月4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准备服务;选取2019年7~10月49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基于加强临床表现和医疗安全的团队策略与工具改进的出院准备服务。结果 改进后两组床边交班感知得分及医护合作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基于加强临床表现和医疗安全的团队策略与工具改进的出院准备服务,可改善出院准备服务团队的沟通效率,提高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满意度。
2020, 35(8):30-3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30
摘要: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赋权模式的出院计划在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5例预防性肠造口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赋权模式的出院计划干预。采用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和出院准备度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赋权模式的出院计划干预能提高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及生活质量。
2020, 35(8):34-3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34
摘要:目的 基于Kano模型对PICU危重患儿家属需求进行调查,为提高PICU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PICU 150名危重患儿家属为研究对象,基于Kano模型对其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危重患儿家属的期望需求中11项在优势区(第一象限);必备需求9项全部在待改进区(第二象限);无差异需求8项均在次要改进区(第三象限);魅力需求中13项在维持区(第四象限)。结论 在PICU以患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工作中,满足必备需求为首要改进的内容,期望需求是危重患儿家属满意度、重要度最高的需求,在满足前两种属性需求的基础上,落实魅力需求的满足措施可提升PICU人性化护理品质。
2020, 35(8):39-4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39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服用磷结合剂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Morisky-8服药依从性量表对2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磷结合剂进行调查。 结果 232例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分为(5.45±1.80)分。 112例(48.28%)服药依从性良好,120例(51.72%)依从性差。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在职是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磷结合剂的依从性不足,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筛查标准,完善随访管理制度,针对高龄、低收入、在职及婚姻状态不佳等高危人群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2020, 35(8):42-43+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42
摘要:目的 探讨可调式充气装置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275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观察组92例,麻醉后采用自制的可调式充气装置行体位护理;对照1组91例,采用麻醉后将手术床左倾15~30°的方式行体位护理;对照2组92例,采用麻醉后产妇臀部用小枕垫高的方式行体位护理。比较三组下腔静脉受压状况、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体位侧滑率。结果 三组下腔静脉管径变化、血流速度、体位侧滑距离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可调式充气装置,能有效改善子宫和胎儿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减少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和体位侧滑发生,提高剖宫产手术产妇体位的安全性及舒适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母婴安全。
2020, 35(8):44-4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44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用具专利的研发现状、专利申请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护理用具的技术开发、专利保护、应用转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检索中国专利数据库、Incopat专利数据库和欧洲专利局专利文献数据库,系统检索国内外近20年来临床护理用具专利研发信息,对目标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及文本挖掘等信息处理技术。结果 1999~2018年国内申请专利84 898件;与临床护理用具相关的专利类别有21个技术分支,申请量最多的是测量脉搏或心率、血压、血流的仪器或装置;申请数量排前3位的国家为中国(84 898件)、美国(78 673件)、日本(39 409件);以个人申请专利量占46.86%,企业占35.61%,机关团体占10.36%。结论 国内外临床护理用具专利研发整体处于发展趋势,但我国仍存在研发短板和发展问题,未来应在结合研发热点和围绕核心技术专利的基础上,进行全球专利布局。同时,建立健全专利管理制度和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多学科合作、强化价值取向引导,提升护理用具专利的研发质量。
2020, 35(8):48-5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48
摘要:目的 了解2009~2017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优化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2009~2017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9~2017年安徽省注册护士数、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和注册护士占卫计人员比例呈增加趋势;2009~2017年安徽省注册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低于0.30,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31~0.38;总泰尔指数为0.014~0.058,区域间泰尔指数T组间为0.002~0.011,区域内泰尔指数T组内为0.011~0.048。结论 2009~2017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量呈增加态势,但配置水平偏低,且配置结构不合理;公平性逐渐改善,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公平性;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皖北地区公平性低于皖中和皖南地区。
2020, 35(8):53-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53
摘要:目的 构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HT6K〗+护理服务”信息平台并运行,为“互联网〖HT6K〗+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成立跨部门、多学科的研发小组,依托院内信息化建设集成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以O2O模式为实施路径,基于J2EE平台,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服务器端Java技术开发。21例患者端用户和4名护理人员使用平台,通过量性与质性数据评价平台运行效果。结果 21例患者注册平均时间为(3.21±0.78)min,服务满意度为100%。半结构式访谈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使用体验,对信息平台操作的便捷性、界面的专业性与设计感、流程的可操作性等感到满意。结论 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HT6K〗+护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基于政策导向与患者需求,以服务安全为核心,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易用性。
2020, 35(8):57-6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57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床位调配下实施跨科护理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0名护士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培训体系缺乏系统性、跨科收治制度有待健全、跨科医护沟通协作不顺畅、跨科护理绩效未透明化。结论 医院在开展床位调配的过程中,跨科护理的实施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加强跨专科培训、完善跨科收治制度、加强医护协作、合理体现护理绩效等举措,以实现跨科护理同质性,推动床位的高效管理。
2020, 35(8):60-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60
摘要: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角色及护理门诊的认知现状。方法 对398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专科护士角色及护理门诊认知的现状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角色重要性认知得分中,顾问者得分最高,为(4.04±0.41)分,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角色中顾问者和实践者的重要性认知存在差异(均P<0.01)。97.7%的医护人员知道医院开设了专科护理门诊,但仅46.2%知道护理门诊的类别和作用。结论 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顾问者角色认可度高,对护理门诊的认知度较低,医院有必要加大护理门诊的建设和宣传力度,以利于专科护士和护理门诊的发展。
2020, 35(8):63-6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63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教师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体验,为完善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临床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临床教师普遍知晓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采用的过程性评价形式多样化;临床教师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临床教师实施过程性评价因素。结论 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师资培训计划,重视学生参与评价以及完善过程性评价相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保证过程性评价顺利实施,完善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方向。
2020, 35(8):67-7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67
摘要:目的 探讨病案引导联合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CBS-RISE)传染病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助产班护生87人按班级划分为实验班43人和对照班44人,分别采取CBS-RISE教学和传统方式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课程开设前后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实验班护生的教学评价。结果 课程开设后,实验班案例分析、研究设计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0.01),护生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除“自信心”外,其余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P<0.01);实验班护生对该教学法10个方面的认同率达81.40%~97.67%。结论 CBS-RISE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护生教学满意度。
2020, 35(8):71-73+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71
摘要:目的 探讨三模块实习教案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以海姆立克操作为主导的噎食急救处置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实习本科护生9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6人和对照组4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施带教,研究组采用三模块实习教案方法实施带教,均实习2周。结果 研究组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及教学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三模块实习教案教学可提升海姆立克急救技能及急救处置带教效果,提升教学满意率。
黄皓莲,钱瑞莲,张燕红,吕文君,徐柳柳,陈兆红,高颖,蔡琴,袁京梅,袁雪娇
2020, 35(8):74-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74
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8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组实施叙事教学,将10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结果 教学后,研究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协助满足基本需求、促进情感交流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课程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叙事教学能提高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并促进教学成绩及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2020, 35(8):77-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77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脱离量表、照顾负担量表、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对20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总分为12.01±3.57。照顾者照顾时间、性格类型、照顾负担、积极心理健康和患者透析年限、透析并发症种类是照顾者心理脱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处于中等水平,受照顾时间、自述性格类型、照顾负担、积极心理健康和患者透析年限、透析并发症种类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关注照顾者的心理脱离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心理脱离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2020, 35(8):81-8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81
摘要:目的 调查首诊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状况及其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事件冲击量表(IE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例首诊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均分2.46±0.33,睡眠状态总均分2.41±0.68,心理健康状态总均分1.82±0.32;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均P<0.01);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状况、患者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式、肿瘤分期及是否转移是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状况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需采取针对性干预降低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2020, 35(8):84-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84
摘要:目的 调查年轻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与自我表露的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6所医院肿瘤科164例住院年轻女性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癌症后生育量表和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的生育忧虑得分为49.00(42.00,57.75),自我表露得分38.04(35.04,39.96);生育忧虑与自我表露呈负相关(P<0.01);不同生育子女数、生育意愿、首要陪护人员的年轻女性癌症患者其生育忧虑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医院护理人员可通过鼓励年轻女性癌症患者进行有效、正向的自我表露来缓解其生育忧虑。
2020, 35(8):87-8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87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老年卒中偏瘫患者Bobath握手规范执行率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0例老年卒中偏瘫患者(改进后组)运用护理质量管理工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老年卒中偏瘫患者(改进前组)进行Bobath握手规范执行率比较。结果 改进后组患者Bobath握手规范执行率显著高于改进前组(P<0.01)。结论 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老年卒中偏瘫患者Bobath握手规范执行率,促进患者康复。
2020, 35(8):90-9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90
摘要:目的 编制居家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照顾者营养素养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经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方法编制该自评式量表,对306名居家卒中照顾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00,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00~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认知态度、知识掌握、技能操作和信息互动评判4个因子,共解释总变异量的56.492%。各维度得分之间及与量表总分呈正相关(均P<0.01)。量表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40,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0.828~0.929;折半信度为0.767,重测信度0.920,各维度重测信度0.768~0.910。最终量表共包含4个维度、36个条目。结论 居家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营养素养测评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用于测评居家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素养水平。
2020, 35(8):95-97+10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95
摘要:目的 探讨结构性授权、心理授权对社区护士工作形塑行为的影响,为提高社区护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工作形塑量表、工作条件效能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对216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工作形塑得分57.75±8.59,结构性授权得分47.12±10.93,心理授权得分36.85±4.77;结构性授权及各维度、心理授权及各维度与工作形塑呈正相关(均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构性授权中支持权力、机会权力、非正式权力3个维度及心理授权中工作意义、工作影响2个维度对工作形塑具有显著影响(P<0.01,P<0.05)。结论 社区护士工作形塑行为有待进一步培养,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可从结构性授权及心理授权角度采取针对性策略。
肖盼盼,王莎,张秋香,刘敏,付亚娟,王可为,丁四清,谢建飞,郑树基
2020, 35(8):98-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098
摘要: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护理中断事件的运行轨迹及管理现状,提出护理管理者应运用安全心理学理论,结合护理中断事件的行为心理学特点进行管理和干预,优化护理中断事件结局,保障临床护理安全。
2020, 35(8):102-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102
摘要:基于设备生命周期理论,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为前期管理(设备购置、设备档案管理及设备安置摆放),中期管理(信息化管理、经济管理及质量控制)及后期管理三大阶段。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者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手术护理服务。
2020, 35(8):106-10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106
摘要: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定义及安全评价指标、早期活动生理指标监测、不良事件预防、并发症的预防及监测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为临床早期活动实施方案的构建及安全实施提供参考。
2020, 35(8):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8.110
摘要:从护理病历质量评价的理论框架、指导原则、评价维度、评估工具等方面综述护理病历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护理病历质量评估工具的构建应立足于充分的理论基础,结合各专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并依托计算机技术融入临床护理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护理病历的系统评价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