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35(2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0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在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根据病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干预。 结果 干预组自我效能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能够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2020, 35(21):4-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04
摘要:目的 构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健康素养评估工具。 方法 参考国内外文献与质性访谈,建立量表条目池,通过2轮专家咨询对条目进行删改,调查22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信效度评定。 结果 正式量表包括3个领域31个条目,功能领域产生4个公因子(获取肠造口信息能力、阅读肠造口信息能力、理解肠造口信息能力、交流肠造口信息能力),知识领域产生2个公因子(肠造口预防保健知识、肠造口护理技能知识),态度领域产生2个公因子(肠造口观点、肠造口行为倾向)。8个公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56.787%。量表水平内容效度0.890,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864,折半信度系数0.923。 结论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健康素养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健康素养测评工具。
2020, 35(21):8-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08
摘要: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手术伤口管理团队在胸外科患者伤口管理中的作用。 方法 将32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伤口常规管理。观察组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手术伤口管理团队,制定工作职责及目标,优化临床伤口管理流程,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伤口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伤口愈合情况、患者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局部伤口症状体征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对胸外科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手术伤口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
张彩虹,刘慧敏,龚玉枝,黄红艳,魏婷,夏明,刘娟,曾永孝,郑晓丹
2020, 35(21):12-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12
摘要:目的 探讨视频微课健康教育模式在压力性损伤患者居家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73例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居家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名,观察组37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视频微课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照顾者进行压力性损伤的认知、行为及自我效能问卷调查,同时使用Braden评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中文版压疮愈合状态评价及分类量表(修订版)评价两组创面愈合状态。 结果 观察组照顾者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和行为、自我效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状态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视频微课健康教育模式可提升照顾者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和行为水平及自我效能,降低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创面的愈合状态。
2020, 35(21):16-1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16
摘要: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压力性损伤和失禁性皮炎的临床实践鉴别能力,为提高ICU护士皮肤护理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对四川省6所综合性三甲医院的864名ICU护士进行压力性损伤和失禁性皮炎鉴别能力调查。 结果 ICU护士对压力性损伤和失禁性皮炎鉴别得分为(12.76±3.38)分,鉴别正确率为63.79%;学历和学习频率是影响ICU护士对两者鉴别能力的主要因素(均P<0.05)。 结论 ICU护士对压力性损伤与失禁性皮炎的临床鉴别能力亟需提升,尤其对学历低及学习频率低的护士,应采取更科学、持续的教学策略,以保障护士的学习频率,并将理论知识培训与临床实践能力并重,提高护士的实践能力。
2020, 35(21):19-21+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19
摘要:阐述了灾害相关伤口的临床特点,包括伤情复杂、感染问题严重,其发生和演变与灾后时间密切相关;处置的基本步骤可分为现场初步评估和急救、二次评估和处置、持续评估和记录等环节。提出灾害相关伤口护理缺乏专门的组织设定,护理策略不清晰,对实施者的能力要求不够明确,且培训不足。应进一步确定救灾人员的伤口护理能力,加强与灾害有关的伤口护理能力的培训和研究,加快完善与灾害有关的伤口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
2020, 35(21):22-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22
摘要:目的 探讨减轻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和焦虑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接受结肠镜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虚拟现实组和清醒镇静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结肠镜检查;虚拟现实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佩戴虚拟现实一体机无线头盔眼镜,视听自选视频;清醒镇静组在检查时接受镇静药物处理。评价患者检查各阶段生命体征,疼痛及焦虑评分。 结果 检查中清醒镇静组、虚拟现实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检查后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可减轻患者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疼痛,并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2020, 35(21):25-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25
摘要:目的 探讨物联网管理模式在低龄组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78例低龄哮喘儿童纳入物联网管理,包括制定并推行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建立哮喘儿童电子病历、建立以症状监测和效果评估为基础的随访体系、给予多渠道的健康教育。监测哮喘儿童入组时,随访4周、8周、12周后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评估哮喘症状控制率;分析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比较随访前及随访第1、2、3个月末儿童定期复诊率;比较随访前后用药依从性。 结果 随着治疗和随访管理的持续进行,儿童哮喘症状控制率逐渐增高(P<0.01); 定期复诊率及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均P<0.01)。 结论 对低龄组哮喘儿童采取物联网管理,可提升哮喘管理效果。
2020, 35(21):29-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29
摘要:目的 构建ICU应激性高血糖风险评估工具,为预防ICU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Meta分析筛选ICU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并提取其参数,基于参数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Rstudio软件生成的模拟数据绘制模型散点图确定风险等级划分节点,绘制风险评估图。收集ICU患者相关数据对风险评估图进行验证。 结果 纳入7篇文献,引入年龄>60岁、肺部疾病等9个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发病概率为36.1%和53.4%作为低、中、高危的划分节点,绘制风险评估图。经过临床验证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95%CI 0.669~0.883),敏感度0.706,特异度为0.846。 结论 基于Meta分析的结果构建的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风险评估工具预测准确性较高,对早期快速识别ICU应激性高血糖高危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2020, 35(21):32-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32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现状及其与自我超越的相关性,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自我效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疼痛自我效能问卷及自我超越量表对212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慢性疼痛患者疼痛自我效能评分(3.86±1.61)分,得分率64.33%;自我效能与自我超越呈正相关(r=0.729,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超越可独立解释32.60%自我效能的变异。 结论 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有待提高,提高患者的自我超越水平可增强其自我效能。
杨彩侠,刘延锦,郭园丽,董小方,王爱霞,马珂珂,刘淑静,庞舒贝
2020, 35(21):36-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36
摘要:目的 探讨脑心健康管理师主导的全流程健康管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和卒中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 将18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脑心健康管理师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血脂水平、治疗依从率及出院后1年脑卒中复发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脑心健康管理师主导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流程健康管理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
2020, 35(21):39-4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39
摘要:目的 探讨绷带包扎方法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压力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 将62例接受综合淋巴消肿治疗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8”字包扎组(20例)、“5”分包扎组(21例)和联合包扎组(21例),在手法淋巴引流后分别采用“8”字包扎法、“5”分包扎法和联合包扎法,治疗20次后比较三组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患者满意度和绷带包扎松散发生率。 结果 三组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均较治疗前改善,患者满意度中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包扎组包扎松散率为0。 结论 三种方法用于淋巴水肿均有较好效果,其中联合包扎法具有舒适度高、不易松散的优点,患者满意度高。
2020, 35(21):42-4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42
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措施对日间手术患者焦虑及术后康复的影响,为医护人员实施专业的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将接受日间手术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饮食与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术前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为日间手术病房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服务可减轻其心理压力,加速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0, 35(21):45-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45
摘要:总结1例超长气管腺样囊性癌切除联合碳纤维环+牛心包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患者的护理体会。提出做好特殊体位的管理、呼吸道管理、营养管理、心理护理、气管吻合口瘘与排异反应的观察、疼痛护理及血栓预防是其护理重点。
刘婷,王婉秋,曹萍,王颖,苗春林,吕红芬,葛秀萍,高洋,李静静
2020, 35(21):48-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48
摘要:目的 探讨Aldrete评分指导早期进食在腹腔镜非胃肠道手术患儿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将22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非胃肠道手术患儿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后6 h进食方案;观察组采用Aldrete评分判断麻醉苏醒情况,指导术后个性化早期进食。 结果 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术后3 h口干、声音嘶哑及哭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进饮后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腹腔镜下非胃肠道手术后患儿采取Aldrete评分指导个体化早期进食,可降低术后禁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安全。
赵茜,施如春,孟爱凤,江定飚,刘春丽,茅静,杨杨,朱文博,徐铭,朱莺,徐德静
2020, 35(21):50-53+6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50
摘要:目的 研发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微信小程序,并探讨其应用于居家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肿瘤患者的效果。 方法 将677例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肿瘤居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9例和干预组3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利用基于微信小程序研发的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进行随访干预。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应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0, 35(21):54-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54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药物治疗联络护理专业小组的构建与运行方法及效果。 方法 护理部联合医务部和药学部共同组建药物治疗联络护理专业小组,规范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指导联络护士开展药品管理、给药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给药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等工作。 结果 药物治疗工作质量督查评分由2017年的(97.73±1.95)分提升至2020年的(98.47±1.37)分;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由2016年的41例次上升至2019年的298例次,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外渗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1)。 结论 药物治疗联络护理专业小组的构建和运行有利于综合医院规范药品管理,提高药物治疗工作质量,强化护理人员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意识,促进患者安全。
2020, 35(21):57-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57
摘要:目的 调查规范化培训护士情绪智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状况及其相关性。 方法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及人文关怀能力问卷对134名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规范化培训护士情绪智力总分为(86.15±15.48)分,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87.49±22.81)分;情绪智力与人文关怀能力呈正相关(P<0.01)。 结论 规范化培训护士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低水平,尚待进一步改善;情绪智力对人文关怀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应加强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情绪智力培训,从而提升其人文关怀能力。
2020, 35(21):60-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60
摘要:目的 培养具备从事乳腺癌专科个案管理师资质的护士,普及个案管理模式。 方法 遴选乳腺癌个案管理专科进修护士,开展3阶段培训,即3周乳腺癌专科护理能力培养临床实践,1周肿瘤护理特色专科见习及8周个案管理临床实践。 结果 18名进修护士完成考核,各项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90分以上;14名护士返院开展了乳腺癌个案管理项目,共开展个案896例;3名护士获批个案管理相关课题,6名护士发表个案管理相关论文。 结论 以专科进修的形式开展乳腺癌个案管理专科人才培养,是培养具备个案管理师资质护士的有效途径。
2020, 35(21):63-6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63
摘要:目的 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影响开展科研的障碍因素。 方法 采用按行政区域分层、病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49所医院745名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护理科研能力及影响开展科研的障碍因素。 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得分64.51±8.22,72.6%的护理人员未参加过任何科研活动;地区、职称、职务、学历对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有显著影响(均P<0.01);护理人员科研实践障碍总分70.51±6.10。 结论 广东省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科研工作参与比例较低,应加强针对性培训、提升科研意识,以提高其科研能力。
2020, 35(21):66-6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66
摘要:目的 调查ICU医护人员对中心静脉压测量及临床应用现状,为临床规范化测量中心静脉压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形式对全国32个省市113所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 032名ICU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压测量及临床应用调查。 结果 9.30%医护人员通过股静脉测量中心静脉压,7.07%选择侧腔测量;50.00%采用肝素盐水作为冲洗溶液,46.61%测量前进行方波试验;2.52%认为体位改变不会导致中心静脉压的变化;20.16%认为正压通气和呼气末正压对中心静脉压无影响;96.71%和76.07%应用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复苏和脱水治疗。 结论 临床中中心静脉压的测量流程缺乏规范性,需加强教育与培训。
2020, 35(21):69-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69
摘要:目的 了解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对护士岗位管理的认知,为实施科学细化岗位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岗位管理认知调查表对44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对岗位管理的了解程度评分显著低于护理管理者(P<0.01),但两者对了解护理岗位管理知识的需求程度及赞同程度均较高。 结论 临床护理和管理人员对护理岗位管理的赞同程度均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岗位管理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应加强针对性培训。
2020, 35(21):72-7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72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方法 选取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不同阶段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96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2 04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包括护理风险识别、评估、处理和评价4个阶段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及隐患事件发生率、住院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及隐患事件显著少于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均P<0.01)。 结论 对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020, 35(21):75-7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75
摘要:目的 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护生的专业认同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3月,采用专业认同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便利抽取5 582名全日制专科及本科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生专业认同问卷得分为(99.62±14.9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心理弹性水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是否承担志愿服务或临床救治工作是护生专业认同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1)。 结论 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较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来,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增强,有助于护生专业认同水平的提升。应根据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方案,以稳定护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其从业意愿。
2020, 35(21):78-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78
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专科科研小组模式下的导师制带教方案,实施并探讨其对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100名实习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导师制带教模式,实验组实施基于专科科研小组模式下的导师制带教。比较实习前及实习后两组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及毕业论文体裁。 结果 实验组实习后问题发现、文献查阅、科研设计、科研实践、资料分析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毕业论文中论著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实施基于专科科研小组的导师制带教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水平。
2020, 35(21):81-8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81
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得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可有效缓解其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2020, 35(21):84-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84
摘要:目的 探讨3D动画演示健康宣教模式改善面肌痉挛患者围术期焦虑维度的效果。 方法 将行微血管减压术的12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A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健康教育模式,B组采用3D动画演示健康教育模式,C组采用普通视频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前后不同时间采取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后三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最低,C组次之,A组最高。 结论 对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采用3D动画演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2020, 35(21):87-9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87
摘要:目的 构建并实施以个案管理师为主导的肺康复门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程肺康复管理提供借鉴。 方法 构建由个案管理师,呼吸科、心理科、营养科、康复科医生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依托肺康复门诊,对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以个案管理师为主导的全程肺康复模式。评价入院时、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入院时、出院前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倾向。 结果 患者入院时、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院前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内控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他控和机遇控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 结论 依托肺康复门诊,实施以个案管理师为主导的全程肺康复模式,规范推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开展,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健康心理控制能力,从而改善照护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0, 35(21):91-9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91
摘要:目的 了解无喉患者食管语康复训练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应用喉癌患者语音康复训练现状调查问卷对93例喉癌行全喉切除术后的无喉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患者语言康复总分为43.48±10.34;不同家庭月收入、手术医院级别、手术时间、发声训练时长及吸烟与否患者语音康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发声训练时长是其主要影响因素(P<0.01)。 结论 无喉患者食管语康复训练水平亟待提高,对患者进行食管语康复训练应持续1年以上,以提高训练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0, 35(21):94-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94
摘要:目的 探讨压力接种训练在社区留守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长春市6个社区中存在低血糖恐惧的留守老年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压力接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的低血糖恐惧评分及血糖水平。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低血糖恐惧得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压力接种训练可降低社区留守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2020, 35(21):97-10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097
摘要:目的 研制家庭参与老年人机构养老行为及意愿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 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法、半结构访谈法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量表初稿。对郑州市6家养老机构326名老年人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 正式量表分为家庭参与机构养老行为和家庭参与机构养老意愿2个分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2个分量表分别提取6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分别为66.054%和72.643%,2个分量表共有32个条目,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50和0.941,重测信度分别为0.905和0.960。 结论 家庭参与老年人机构养老行为及意愿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家庭参与老年人机构养老的行为和意愿。
2020, 35(21):101-10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101
摘要:目的 对营养风险早产儿进行喂养延续护理管理,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方法 将80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喂养方案干预,评估出院早产儿纠正月龄1个月、3个月、6个月体格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体格生长发育Z评分;比较两组早产儿家长再入院率及纯母乳喂养情况。 结果 纠正月龄3、6个月观察组身长及其Z评分、体质量及其Z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早产儿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对营养风险早产儿进行喂养延续护理管理,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及母乳喂养。
2020, 35(21):105-10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105
摘要:营养标签能准确真实地提供营养信息。本文从营养标签制度、类型、对健康的影响、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出发,阐述了国内外营养标签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我国营养标签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20, 35(21):109-1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21.109
摘要:综述了阶梯护理模式的概念、实施步骤、应用现状和应用效果,其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临床观察、指导性自助、面对面课程、心理-药物联合治疗。提出阶梯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控制疾病和改善症状,减轻医疗负担,改善社会功能。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