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5卷第1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慢性病护理专题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020, 35(17):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01

      摘要 (354) HTML (0) PDF 1.23 M (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康复指南构建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并探讨其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10月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12例,将1~5月入院者设为对照组,6~10月入院者设为干预组,每组各56例。两组分别在住院期间给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康复模式;干预组实施早期康复临床路径模式,即实施基于文献研究结合早期康复相关证据形成的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临床路径与流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患者出院满意度评分量表评价效果。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3、6个月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患者出院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基于康复指南构建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并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 农村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与健康结局的关系研究

      2020, 35(17):7-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07

      摘要 (329) HTML (0) PDF 1.03 M (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现状,探讨农村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和健康结局的关系。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和便利抽样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的19个三下乡服务点抽取5个服务村的慢性病高危人群,采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慢性病高危人群的人口学资料、健康素养和健康结局,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结果 农村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总分为93.5±15.4,具备率为52.2%;自我效能低于全国常模(P<0.01);除生理职能维度外,生活质量的其他7个维度得分低于全国普通人群(均P<0.01);与全国慢性病患者群组比较,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和活力4个维度得分较高,躯体疼痛、精神健康2个维度得分较低(P<0.05,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农村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高(P<0.01);自我效能在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间具有中介作用(P<0.05)。 结论 农村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不尽人意;提高健康素养有助于改善该类人群的健康结局。

    • 老年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与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性

      2020, 35(17):1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11

      摘要 (317) HTML (0) PDF 955.81 K (8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肾脏病早期(1~3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分析疾病相关知识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疾病相关知识问卷和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213例老年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213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76.85±19.21)分,处于中等水平;疾病相关知识得分为(20.56±10.82)分,处于低等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各维度与疾病相关知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疾病相关知识能解释自我管理能力35.7%的变异,对自我管理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 结论 老年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有待提高,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其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达到延缓疾病进展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康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0, 35(17):15-1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15

      摘要 (319) HTML (0) PDF 962.99 K (9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康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评价肺康复护理质量提供工具。 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结构模型为依据,通过文献回顾、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确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内容,采用专家重要性评价及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结果 27名护理专家参与2轮函询,专家积极性均为100%,权威系数(Cr)为0.889,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84和0.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形成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114个。 结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康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进一步验证后可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康复护理质量评价。

    • 肾移植术后居家患者症状群及影响因素

      2020, 35(17):19-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19

      摘要 (350) HTML (0) PDF 985.35 K (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居家患者的症状及症状群,探讨症状群的影响因素,为肾移植术后居家患者的症状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24例肾移植术后居家患者,采用症状经历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肾移植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症状群的因素。 结果 肾移植术后居家患者发生率最高的前5位症状为感到疲累(83.48%)、手颤(79.02%)、情绪波动(75.45%)、难以集中注意力/记性差(75.45%)和烦躁/紧张不安(74.11%)。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5个症状群,分别为心理-认知-活力相关症状群、能量不足症状群、不适症状群、免疫力降低相关症状群与激素相关症状群。自我管理与疾病进展恐惧感为5个症状群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P<0.01)。 结论 肾移植术后居家患者承受着多种症状的困扰,医护人员应积极关注居家患者的症状管理,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减轻疾病进展恐惧,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液体限制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2020, 35(17):24-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24

      摘要 (351) HTML (0) PDF 948.55 K (7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液体限制依从性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167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中文版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中液体限制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基本资料对液体限制依从性的影响;采用半结构式访谈15例患者,深入探索其依从性差的原因,通过内容分析法总结访谈资料。 结果 66.5%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好,33.5%患者依从性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透析龄是液体限制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P<0.01);液体限制依从性差的原因可归为认知不足、态度消极、计算液体摄入量麻烦和困难、负性感受和客观因素5个主题。 结论 PD患者液体限制依从性有待提高;液体限制依从性影响因素多样,医护人员需针对性制定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

    • 小丑照护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0, 35(17):28-3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28

      摘要 (362) HTML (0) PDF 959.16 K (9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小丑照护的概念、作用机制,以及小丑照护干预措施在痴呆照护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和护理提供参考,以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专科护理
    • 基于IScore评分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020, 35(17):32-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32

      摘要 (373) HTML (0) PDF 972.97 K (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IScore评分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果。 方法 选取4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恶化组(n=73)和非恶化组(n=379),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 结果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为16.15%。最终进入预测模型的指标包括IScore评分、白细胞计数、大脑中动脉M1段中重度狭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共4个预测因子,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90,特异度为0.834,灵敏度为0.635,准确度为0.798,约登指数为0.469。 结论 基于IScore评分的预测模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与可重复性。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衰弱评价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0, 35(17):36-4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36

      摘要 (327) HTML (0) PDF 947.95 K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衰弱现状及危险因素,为早期筛检和预防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预防衰弱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行择期PCI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8例,采用Fried表型衰弱量表于术前评估其衰弱状况,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衰弱的危险因素。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衰弱患者44例(27.85%);衰弱较非衰弱者在机体的生理、心理及心脏功能方面差异显著,且增龄、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查尔森共病指数(CC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肌钙蛋白I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影响衰弱的危险因素较多,衰弱的预防及改善需结合老年人生理、心理及客观实验室指标等多领域的综合干预。

    • NICU护士袋鼠式护理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2020, 35(17):40-4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40

      摘要 (323) HTML (0) PDF 947.95 K (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翻译袋鼠式护理NICU护士评估量表(KCQ),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研制适用于我国国情的袋鼠式护理评估方法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Beaton简洁法对KCQ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和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袋鼠式护理调查量表。选取68名NICU临床护士进行预测试,针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改后,对全国861名临床NICU护士进行正式测试,并检验其信效度。 结果 中文版袋鼠式护理评估量表包含个人认知、知识、实施障碍和应用实践4个维度,共90个条目(量性79个条目,质性11个条目),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5,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1。 结论 中文版袋鼠式护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定我国NICU护士对袋鼠式护理的认知程度,且可靠有效。

    • 磁辅助快速肝脏原位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020, 35(17):44-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44

      摘要 (421) HTML (0) PDF 937.52 K (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原位肝移植术中采用磁力吻合环实现血流快速开通技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方法 对5例行磁辅助快速肝脏原位植入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急性肾损伤、肺部感染及排斥反应等并发症,进行严密观察和针对性护理。 结果 5例患者中1例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并出现急性肾功能障碍,1例并发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经对症治疗均好转。5例均顺利出院,随访至术后6个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 对磁辅助快速肝脏原位植入术后患者并发症进行严密观察与护理,有利于保障手术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沉默性低氧血症的早期识别救治及启示

      2020, 35(17):47-48+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47

      摘要 (369) HTML (0) PDF 906.21 K (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告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沉默性低氧血症的早期识别及救治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对策。提出患者对不适的行为反应差异较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沉默性低氧血症应引起高度重视,尽早识别、及早干预,以提高救治效果。

    • >静脉治疗
    • 皮肤力学理论在老年肿瘤患者PICC维护中的应用

      2020, 35(17):49-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49

      摘要 (317) HTML (0) PDF 932.53 K (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皮肤力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肿瘤患者PICC维护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90例行PICC维护的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维护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皮肤力学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3个月后评价效果。 结果 两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首次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 基于皮肤力学理论的护理干预能预防老年肿瘤患者PICC维护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保护老年肿瘤患者PICC维护部位皮肤。

    • >护理管理
    • 小儿外科病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管理

      2020, 35(17):52-53+7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52

      摘要 (331) HTML (0) PDF 901.26 K (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外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对小儿外科病区通过病区改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优化与质量控制等措施,实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急管理。 结果 全科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及隔离防护知识考核均达标。新收治2例急诊手术患儿手术顺利,术后1周出院;12例化疗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出院;9例重症患儿经积极治疗后病情稳定;11例滞留在院患儿在交通恢复后陆续出院。患儿、陪护人员及医务人员均未发生医院感染。 结论 科学规范的管控措施,能保证小儿外科疫情期间医疗护理的正常运行,同时保障患儿及陪护人员的安全。

    • 安徽省二级医院护士执业环境调查分析

      2020, 35(17):54-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54

      摘要 (316) HTML (0) PDF 925.47 K (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二级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执业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安徽省141所二级医院的13 379名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得分70.23(57.15,81.15)分;不同年龄、科室、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安徽省二级医院护士执业环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管理者需为护士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建立护士参与医院管理与决策的机制,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等,进一步构建健康护士执业环境。

    • 临床护士感知的工作负荷水平及其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2020, 35(17):57-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57

      摘要 (347) HTML (0) PDF 979.88 K (6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明确临床护士感知的工作负荷水平及其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为管理策略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10~11月采用NASA任务负荷指数量表、简化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北京13所市属医院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工作负荷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结果 来自211个临床科室共计2 142名护士纳入分析,护士感知工作负荷水平得分为14.34±3.50,工作投入水平得分为4.33±1.45;工作年限在6~9年的护士和重症监护室护士感知工作负荷最高(14.67±3.51、15.46±3.57)、工作投入水平最低(4.16±1.51、3.91±1.49);感知的工作负荷与工作投入呈负性相关关系(β=-0.331,P<0.01),能够解释工作投入组织层变异的11.0%。 结论 临床护士感知的工作负荷对工作投入有负性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感知的工作负荷水平、探究工作负荷感知的影响因素,以降低护士感知的工作负荷,进而提高护士工作投入,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护理教育
    • 五分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20, 35(17):62-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62

      摘要 (385) HTML (0) PDF 924.44 K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五分钟教学法用于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的效果。 方法 按照临床实习时间将95名护理本科生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习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五分钟教学法,即临床带教老师在5 min内通过分派任务、询问支撑性证据、讲授一般原则、给予正反馈和纠正错误给予负反馈5个步骤围绕临床案例开展教学。 结果 实习4周结束时,观察组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生对实习效果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五分钟教学法用于临床护理实习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 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20, 35(17):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65

      摘要 (366) HTML (0) PDF 954.97 K (10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编制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测评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有效测评工具。 方法 以实践能力理论为框架,采用文献回顾法、半结构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形成初始量表。采用便利性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00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进一步进行条目筛选,并选取山东省1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715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测。 结果 最终形成正式量表,包括临床护理、沟通协调、健康教育、科研创新、应急配合、人文关怀和临床教学7个维度共44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547%,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折半信度为0.847;总量表内容效度为0.895,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0.850~1.000;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59~0.921,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1~0.879。 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测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价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水平的测评工具。

    • 叙事护理培训课程的设计与效果评价

      2020, 35(17):69-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69

      摘要 (375) HTML (0) PDF 923.29 K (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对院校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人员的适用性及实施效果。 方法 基于前期课程及学员反馈,设计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并对院校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人员38人实施该课程,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包括师资队伍、学习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考核方法6个基本组成部分。培训前后使用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学叙事能力量表、中文修订版关怀能力量表调查学员叙事护理相关知识与能力变化,培训后调查学员对课程的评价。 结果 培训后学员的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叙事能力各维度得分,以及关怀能力认知和耐心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超过90%的学员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授课计划、编写讲义表示满意,全体学员认为经过培训后收获大。 结论 叙事护理培训课程以患者疾病故事为载体,能够帮助院校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人员实现专业提高及个人成长,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及推广性。

    • 基于ADDIE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应用

      2020, 35(17):72-7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72

      摘要 (331) HTML (0) PDF 927.37 K (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ADDIE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方法 将2016年7月入职的630名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ADDIE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对其开展为期2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运用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新护士的理论与技能考核首次合格率分别为99.52%、91.59%,不合格者1个月后 再次考核均合格。新护士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老师的满意率分别为88.93%、88.55%和94.05%。培训前后新护士核心能力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基于ADDIE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效果较好,核心能力水平显著提升;新护士对该培训方法满意度良好。

    • >康复护理
    • 专科护士主导的团队合作模式促进乳腺癌患者上肢功能康复

      2020, 35(17):75-7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75

      摘要 (369) HTML (0) PDF 1.11 M (6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团队合作模式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 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14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干预组76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专科护士主导的团队合作模式,即乳腺专科护士、康复医生、外科医生、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价、监督和随访。以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臂围、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评价其效果。 结果 术后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肩关节活动度及恢复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不同时间上肢功能障碍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以专科护士主导的团队合作模式对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进行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程度。

    • 基于康复前移理念的吞咽康复训练对水平半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2020, 35(17):79-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79

      摘要 (370) HTML (0) PDF 950.61 K (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康复前移理念对喉癌行水平半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吞咽康复训练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实施水平半喉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4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实施水平半喉切除术患者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应用康复前移理念,将心理干预、理论培训、模拟训练、实际训练和饮食指导5个项目进行前移训练,评价两组术后开始经口进食时间、舒适度、生活质量和吞咽功能康复效果。 结果 观察组康复训练后,经口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进食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基于康复前移理念的吞咽康复训练可以缩短水平半喉切除术后患者经口进食时间,增加进食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

    • >社区护理
    • 福利多元视角下构建社区老年照护服务体系的思考

      2020, 35(17):83-8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83

      摘要 (308) HTML (0) PDF 940.91 K (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基于福利多元主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关注老龄全程生命周期的照护模式,即从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及个人等多维度筹集资金、多主体协作分类提供老年基础照护、特色照护和智慧化助老服务项目,建设和完善照护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以社区为基础为不同层次的老人提供分级照护服务。旨在促进老年照护服务受众面、服务内容和质量提升、社区及居家助老服务增效,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 宠物饲养行为对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0, 35(17):87-8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87

      摘要 (308) HTML (0) PDF 924.04 K (7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分析宠物饲养行为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社区内健康档案健全的老年人624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宠物饲养一般情况问卷进行入户调查。 结果 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得分为(7.07±5.2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向宠物倾诉、每天陪宠物时长、每天遛宠情况、每天遛宠次数是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宠物饲养行为可以促进老年人睡眠质量,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

    • 湖北省鄂州市6006例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2020, 35(17):90-92+10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90

      摘要 (361) HTML (0) PDF 921.21 K (7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针对重点人群、多发病,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择在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6 006例,对其体检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鄂州市城乡居民健康体检重大异常指标检出率居前三位的为:高血脂、超重/肥胖和幽门螺杆菌(Hp)阳性;不同性别居民异常指标或各种疾病(高血脂、超重/肥胖、幽门螺杆菌阳性、高血压、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胆囊疾病、龋齿、白内障、血糖偏高、乙肝、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患病率均有差异(P<0.05,P<0.01),其中龋齿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其余各疾病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除肝功能异常外,不同年龄组居民异常指标或各疾病患病率均有差异(均P<0.01),其中女性妇科疾病患病率不同年龄组间也有差异(均P<0.01)。 结论 高血脂、超重/肥胖、Hp阳性等是鄂州市城乡居民健康体检重大异常指标,潜在多发病应加强健康宣教,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制定不同的宣教重点,加大体检筛查力度,保障居民健康。

    • >循证护理
    • 泌尿外科患者短期留置导尿管的循证护理研究

      2020, 35(17):93-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93

      摘要 (370) HTML (0) PDF 979.79 K (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最佳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短期留置导尿管的泌尿外科患者的导尿管护理方案,并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针对留置导尿管护理的相关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和质量评价,总结生成14条审查指标;通过基线调查及障碍因素分析,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进行证据应用。 结果 证据应用后,肾癌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跌倒发生率及导尿管重置率均为0;护士在导尿管固定、接触不同患者更换手套、尿标本正确留取、集尿袋正确放置和及时倾倒、导尿管清洁及尽早拔除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均P<0.01);护士导尿管护理知识水平显著提高(P<0.01)。同时,本研究将更新导尿管护理常规。 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制定的短期留置导尿管护理方案,可缩短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护士执行依从性,规范护士行为。

    • >信息化护理
    • 远程管理系统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就诊中的应用

      2020, 35(17):98-10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098

      摘要 (341) HTML (0) PDF 927.38 K (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远程管理系统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专科门诊就诊的影响。 方法 将37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199例和观察组175例。对照组对确诊孕妇采用电话、邮箱及信件等方式通知其就诊,观察组利用远程管理系统通知其就诊。比较两组通知时间、就诊时间、就诊延迟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通知时间、就诊时间、就诊延迟发生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远程管理系统可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提供高效、便捷的就诊管理。

    • >文献分析
    • 近30年国内肾移植护理研究热点分析

      2020, 35(17):101-10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101

      摘要 (401) HTML (0) PDF 1.06 M (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国内肾移植护理研究近30年进程和现况,为临床护理及推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1989~2018年肾移植护理研究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2 064篇文献,发文量最高为2012年,达152篇,之后呈下降趋势;关键词共387个,排序前20的关键词共现频次为30~1 018次,其中肾移植、护理及肾移植术后排序前3,频次为1 018、749、406次;爆发出现的关键词共39个,爆发值3.49~15.62,最低为排异反应,最高为患者。近10年爆发值较高的关键词主要有生活质量(爆发值10.56)、护理干预(爆发值9.65)和延续护理(7.81)等。 结论 肾移植护理研究的数量及内容均呈波动式发展,护理研究者应总结经验,面向临床不断创新,以取得良好效果。

    • >国际视野
    • 美国高级实践护士资格认证制度及启示

      2020, 35(17):104-10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104

      摘要 (367) HTML (0) PDF 970.59 K (7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高级实践护士定义、角色分类描述方面对美国高级实践护士进行概述,详细介绍其不同专科方向资格认证制度中的认证机构、认证条件、认证程序步骤及认证考试;并针对国内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专科护士全国统一的认证制度、经认证机构认证的培训基地以及统一的专科护士岗位管理制度,结合医疗护理信息化,建立专科护士认证管理数据信息库,对专科护士实行注册管理,旨在为我国专科护士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 >综述
    •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研究进展

      2020, 35(17):109-1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7.109

      摘要 (3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回顾国外相关研究,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现状、安全性、运动训练内容与效果以及既往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等方面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认为运动康复训练对大部分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患者具有安全性,在降低疾病活动度、增加肌肉力量、提高有氧能力以及改善健康状况等方面均有效。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