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5卷第1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共识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心理护理专家共识

      2020, 35(15):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01

      摘要 (357) HTML (0) PDF 985.93 K (7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系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心理护理模式,规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方法 全面回顾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相关政策,结合心理护理实践,形成初版专家共识,在全国多家医疗机构及院校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下,通过5轮线上线下会议讨论和专家咨询,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终版共识。 结果 共识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心理护理的相关定义、常见心理反应、心理护理流程、特殊人群的心理护理。 结论 该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心理护理提供参考。

    • >重点关注——脑卒中护理专题
    •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应用效果评价

      2020, 35(15):7-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07

      摘要 (382) HTML (0) PDF 941.45 K (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 方法 基于修订版压力应对理论和认知适应理论构建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将郑州市6个社区的68名脑卒中照顾者以社区为单位使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名。对照组接受9周有关脑卒中的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每周1次,共9次的一对一的获益感干预。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获益感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对社区脑卒中照顾者实施获益感干预方案有利于提高其获益感及生活质量。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管理流程构建与应用

      2020, 35(15):1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11

      摘要 (372) HTML (0) PDF 1.24 M (8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管理流程,评价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循证证据检索和专家咨询构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管理流程。按照住院时间将411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198例和干预组2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流程;干预组实施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管理流程,包括吞咽障碍筛查、吞咽障碍程度判定、摄食风险评估、康复介入及动态评估。 结果 干预组患者康复介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及脑卒中后1个月,两组吞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卒中后1个月干预组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应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管理流程能有效缩短脑卒中患者康复介入时间,降低患者吞咽障碍严重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 首发脑卒中患者积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0, 35(15):15-17+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15

      摘要 (335) HTML (0) PDF 918.83 K (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积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积极度量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问卷调查21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 结果 首发脑卒中患者积极度得分为(49.44±12.7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文化程度、生活自理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健康知识为患者积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40.4%。 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积极度水平偏低,尤其是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生活自理程度差、健康知识水平低及自我效能低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应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提高积极度水平。

    • 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益处发现的影响

      2020, 35(15):18-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18

      摘要 (335) HTML (0) PDF 912.35 K (7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 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108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出院后通过微信随访指导。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中文版益处发现评定量表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益处发现总分及接受、家庭关系、世界观、个人成长、健康行为5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益处发现水平,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 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 35(15):21-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21

      摘要 (329) HTML (0) PDF 909.71 K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评估与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调查表对4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得分为51~173(132.43±19.7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ADL评分、经济收入、主要照顾者是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17.4%。 结论 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龄大、非脑力劳动者、ADL评分低、经济收入低、无家属照顾者的患者康复复原力水平较低。护理人员应重视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复原力评估及干预,帮助其积极康复。

    • >专科护理
    •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结果期望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 35(15):24-2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24

      摘要 (296) HTML (0) PDF 919.96 K (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结果期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及特殊手术医院-全膝关节置换期望调查工具对198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患者术前结果期望平均分为89.17±13.89。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居住同伴、术前关节功能活动评分等级是术前结果期望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1)。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结果期望处于较高水平。需加强患者术前期望评估及管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 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乳腺癌患者养育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0, 35(15):27-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27

      摘要 (336) HTML (0) PDF 946.20 K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深入探讨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乳腺癌患者的真实养育体验。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名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方法分析访谈资料。 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担忧子女,包括担忧死亡对子女的影响、担忧子女的生活照料、担忧子女的学习成绩、担忧子女的身心健康、担忧子女的未来前景;沟通难题,包括在隐瞒与告知间犹豫、在如何沟通上困惑;保护子女,包括承担母亲角色、得到家人支持、寻求老师帮助;来自子女的力量,包括子女是坚持治疗的动力、子女是心灵安慰的源泉。 结论 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乳腺癌患者面临着癌症患者与母亲角色的巨大冲突,社会应关注这一特殊群体,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及家庭成员的身心康复。

    • 产妇参与分娩决策期望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20, 35(15):31-3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31

      摘要 (400) HTML (0) PDF 911.19 K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产妇参与分娩决策期望评估量表,为评估产妇参与决策期望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参考国内外相关期望量表及指南构建量表框架,并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发展条目池。后经专家函询、小样本预调查形成预试量表。应用预试量表对236例产妇进行调查,评价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 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得到3个公因子(信息需求、沟通需求和决策需求)15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8.055%;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2,折半信度系数为0.864,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41。 结论 产妇参与分娩决策期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产妇参与分娩决策期望水平的测评工具。

    • 自我调节疲劳对腹膜透析患者疾病管理积极度的影响

      2020, 35(15):34-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34

      摘要 (361) HTML (0) PDF 914.67 K (7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自我调节疲劳对腹膜透析患者疾病管理积极度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患者积极度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对241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患者积极度总分(56.52±9.16)分,整体处于第三水平,其中第一水平35例(14.5%),第二水平75例(31.1%),第三水平100例(41.5%),第四水平31例(12.9%);自我调节疲劳总分(41.78±9.76)分。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腹膜透析患者积极度水平的保护因素,血肌酐、自我调节疲劳是其危险因素(均P<0.01)。 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疾病管理积极度水平整体较高,但其普遍缺乏参与自我照护的信心,其自我调节疲劳水平高于正常人群。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疏导负性体验,保持积极自我调节,增强自我照护的信心。

    • 心血管内科ECMO护理标准流程的建立和实施

      2020, 35(15):37-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37

      摘要 (365) HTML (0) PDF 886.82 K (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ECMO标准操作程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标准操作程序,成立ECMO团队、制定和完善ECMO救治流程等。 结果 引入标准作业程序后ECMO管道预冲时间由(16.7±2.5)min缩短为(9.8±1.0)min,ECMO运行时间由(77.3±46.4)h缩短为(65.3±23.7)h,并发症发生概率由6例发生5例次降低为10例发生3例次。 结论 ECMO标准操作程序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和患者救治成功率。

    • 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 35(15):39-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39

      摘要 (356) HTML (0) PDF 939.89 K (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对137例肾移植受者进行调查。 结果 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总代谢当量(MET)中位数为2 709(MET-min/周),工作、交通、家务及休闲相关的体力活动MET中位数为0、0、180、1 320(MET-min/周)。46.7%的肾移植受者报告了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疲乏、自我效能、婚姻状况、有无感染、工作状态及透析时间是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可通过改善患者疲乏,提高其自我效能,以促进患者进行规律的体力活动。

    • >静脉治疗
    • 上肢运动方案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2020, 35(15):43-45+7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43

      摘要 (338) HTML (0) PDF 914.16 K (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上肢运动方案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367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84例和观察组1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上肢运动。 结果 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具有显著性,置管后28 d内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上肢运动有利于提高肿瘤PICC置管患者腋静脉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降低静脉血栓和导管异位发生率。

    • >中医护理
    • 中医综合延续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2020, 35(15):46-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46

      摘要 (320) HTML (0) PDF 905.97 K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延续性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62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延续性护理,包含中医情志护理、中医辨证指导、中医艾灸护理。 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盆底肌肌力、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中医综合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盆底肌肌力,减轻其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基础护理
    • COMHON量表和Braden量表在ICU纵隔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中的比较

      2020, 35(15):49-5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49

      摘要 (385) HTML (0) PDF 921.71 K (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COMHON量表和Braden量表在ICU纵隔手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中的预测效能。 方法 便利选取胸腔外科行纵隔手术治疗后入住ICU的2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MHON量表和Braden量表对其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 结果 在72 h观察期内共29例(12.5%)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分期均为1期。使用两种量表评估时,压力性损伤组与非压力性损伤组量表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raden量表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当总分为13.5分时,约登指数为0.522,预测价值最大;COMHON量表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当总分为9.5分时,约登指数为0.828,预测价值最大。 结论 Braden量表和COMHON量表均可有效评估ICU纵隔手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而COMHON量表的预测效能高于Braden量表。

    • 不同介质冰袋冰敷对颅脑损伤高热患者降温效果的观察

      2020, 35(15):52-5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52

      摘要 (373) HTML (0) PDF 939.28 K (7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冰敷介质冰袋、生物冰袋对颅脑损伤高热患者降温的效果。 方法 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100例颅脑损伤高热需使用物理降温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各组分别用清水、10%盐水、25%乙醇、10%芒硝、生物冰袋冷敷,护士采用标准化的降温程序为患者降温。记录冷敷不同时间点各组患者的腋温及冰袋更换例次数。 结果 时间因素对各组体温变化有显著影响(P<0.05)。降温过程中,生物冰袋组更换例数最多,25%乙醇组更换例数最少(P<0.05)。 结论 5种介质冰袋冰敷对颅脑损伤高热患者均能达到持续降温的效果。25%乙醇冰袋用冷180 min时降温幅度高于其他组,更换次数少,建议冷疗患者优先使用。

    • >护理管理
    • 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20, 35(15):56-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56

      摘要 (373) HTML (0) PDF 934.66 K (9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编制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自评量表,为评估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提供工具。 方法 通过概念界定及文献分析,形成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自评量表的条目池。经2轮专家函询、小样本预试验形成量表初稿,用于调查447名临床护理人员,其中227名的数据用于量表的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220名的数据用于验证量表结构。 结果 量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安全与道德3个维度共35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4,折半信度系数为0.855;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0,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2.100%。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χ2 /df为2.041,CFI为0.953,TLI为0.961,SRMR为0.048,RMSEA为0.040。 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水平自我评估工具。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护理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0, 35(15):60-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60

      摘要 (300) HTML (0) PDF 919.14 K (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医院护理效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理效率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江苏省和云南省2所医院44个护理单元护理人员和护理服务、质量、教研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展开评价研究,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探索影响因素。 结果 各单元护理服务、护理质量及护理教研平均效率为0.695、0.697和0.438;Tobit回归分析发现床位使用率、护患比、护师以上职称护士比例、本科以上护士比例、实际在岗护士人数是护理效率的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临床护理单元的护理效率整体水平不高,管理者可通过提高床位使用率、增加护理人力资源及护师以上职称护士比例、优化护患比等方式提高护理单元的整体效率。

    • 对基层医院优质护理精准帮扶及成效

      2020, 35(15):63-6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63

      摘要 (346) HTML (0) PDF 892.23 K (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对口帮扶提高基层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 方法 建立帮扶组织管理体系,充分了解基层医院的需求。选派护理管理专家及专科护理专家驻点指导,开展院内培训及进修学习,构建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开展远程护理培训及会诊。 结果 被帮扶医院先后创建成为二级优秀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护理被评为州级护理重点专科。 结论 对基层医院实施对口帮扶可有效提高被帮扶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及专科护理水平,可提高基层医院护理服务质量。

    • 低年资护士患者安全系统化培训方案的构建和实践

      2020, 35(15):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65

      摘要 (304) HTML (0) PDF 929.83 K (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低年资护士患者安全系统化培训方案,并探讨其实践效果。 方法 以泰勒目标模式为基本框架,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及培训需求分析制定低年资护士患者安全系统化培训方案。选取低年资护士80名,运用系统化培训方法开展患者安全培训,并于培训前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及动态追踪反馈。 结果 系统化培训后,考核成绩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85.00%;低年资护士的患者安全核心能力及知识、系统、技能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培训后1年发生各类不良事件的低年资护士人数显著低于培训前1年(均P<0.05),且临床带教老师、医生、护士长对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行为评价均>4分(总评分5分)。 结论 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患者安全系统化培训,有利于提升低年资护士的患者安全核心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

    • >护理教育
    • 跨专业团队合作模拟教学在护理计划与实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0, 35(15):69-71+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69

      摘要 (335) HTML (0) PDF 928.58 K (6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跨专业团队合作模拟教学在护理计划与实施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5级及2016级护理本科生37名和30名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护理计划与实施课程16学时的实验教学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模拟教学,研究组招募临床医学、药学专业的本科生各5名参与跨专业团队合作模拟教学。 结果 教学后,研究组团队合作态度总分及情境监控、相互支持和交流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团队合作认知中相互支持和交流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模拟教学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跨专业团队合作模拟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团队合作态度及团队合作认知。

    • 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 35(15):72-7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72

      摘要 (298) HTML (0) PDF 917.10 K (8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便利选取2015级及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各2个班分别为对照组(100人)和观察组(98人)。在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对照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结果 观察组课程综合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习投入总分及活力、专注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用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老年护理学教学,可提升其教学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其综合能力。

    • >心理护理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心理应激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 35(15):75-7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75

      摘要 (326) HTML (0) PDF 960.21 K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的心理应激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以方便抽样方法选取COVID-19患者652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与饮食4个因子调查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采用认知融合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其应对情况。 结果 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与饮食因子得分分别为1.70±0.53、1.58±0.57、1.53±0.60、1.81±0.60;存在躯体化症状172例(26.38%)、焦虑117例(17.94%)、抑郁124例(19.02%)、睡眠与饮食障碍236例(36.20%)。性别、婚姻状况、年龄、认知融合程度、疾病应对方式是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与饮食因子的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COVID-19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应激。医护人员应对中老年、女性、离异或丧偶、认知融合程度高的COVID-19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采取恰当的疾病应对方式,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 癌症患者接受正念疗法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0, 35(15):80-8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80

      摘要 (341) HTML (0) PDF 1.17 M (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癌症患者接受正念疗法的心理体验进行Meta整合,为完善癌症患者的正念疗法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PsycINFO、CINAHL、ProQuest Research Library、CBM、Wanfang、CNKI、VIP、Open Grey、Deep Blue,搜集癌症患者接受正念疗法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7月。采用2017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汇集性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30个结果,归纳出7个类属,合成3个整合结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改进建议。 结论 正念疗法是对癌症患者一种有效的补充治疗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患病部位、症状、疾病阶段和治疗阶段,选择合适的练习内容,增加个性化指导和训练,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以促进正念疗法的应用。

    • >康复护理
    • AMI介入抗凝治疗患者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的实施

      2020, 35(15):84-8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84

      摘要 (321) HTML (0) PDF 926.24 K (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抗凝治疗患者的效果。 方法 将106例行PCI联合比伐芦定抗凝治疗的AMI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常规组48例和计划组58例。常规组予常规护理,计划组采用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干预。 结果 出院当日,计划组出院准备度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1);左室应变参数、左室射血分数、自护能力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P<0.05,P<0.01)。两组随访1年各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干预有利于改善AMI介入抗凝治疗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其出院准备度及自护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社区护理
    • 社区老年人STEADI跌倒防范策略的实施

      2020, 35(15):88-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88

      摘要 (324) HTML (0) PDF 936.96 K (7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降低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 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STEADI相关工具和自制的老年人足问题图册,筛查894名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和足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STEADI跌倒风险分级干预策略,对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进行分层级、跨学科干预6个月。 结果 社区老年人跌倒低风险705人(78.9%),中风险175人(19.6%),高风险14人(1.6%)。老年人存在足部问题790人,其中存在与跌倒密切相关的足部疼痛和足部结构问题者333人(42.2%)。干预前发生跌倒135人(15.1%),干预后发生跌倒51人(6.2%,随访818人),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 结论 STEADI跌倒防范策略有利于降低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可用于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防范。

    • 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及抑郁孤独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2020, 35(15):92-9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92

      摘要 (353) HTML (0) PDF 978.15 K (9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抑郁孤独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并分析抑郁孤独负性情绪在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老年抑郁量表、孤独感量表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对592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 结果 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抑郁、孤独及生活质量得分依次为(14.95±4.58)、(5.19±3.13)、(42.06±8.53)和(113.02±10.56)分。社会隔离得分与抑郁和孤独呈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抑郁和孤独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均P<0.01)。社会隔离可直接影响生活质量(β=0.558),还可通过抑郁、孤独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生活质量(β=0.367);抑郁和孤独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4.86%和14.81%。 结论 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风险较高。社会隔离可直接影响或通过抑郁、孤独负性情绪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应促进老年人积极融入社会,从而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健康管理模式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2020, 35(15):96-98+10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96

      摘要 (338) HTML (0) PDF 905.12 K (7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依托“互联网+”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健康管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效果。 方法 将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随访模式;观察组组建多学科合作管理团队,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健康管理模式8周。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对慢性病管理的评价,疾病症候改善情况,自我效能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健康管理模式可增加患者的自我能效管理,减轻疾病症状,提高满意度。

    • >循证护理
    • Iowa循证实践模式及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020, 35(15):99-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099

      摘要 (451) HTML (0) PDF 1.11 M (8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系统阐述了Iowa循证实践模式的三个决策点,包括问题的优先度、证据的充分性及变革的适宜性;介绍了该模式从基于临床问题和基于知识更新而开展实践变革的触发器,到证据筛选、开展实践变革及结果评价的全过程;全面分析了该模式在护理教育培训、症状护理及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指出该模式对开展循证实践的启示,包括提供了框架及触发器,为用证和创证提供了决策方向。

    • 俯卧位手术患儿体位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

      2020, 35(15):103-10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103

      摘要 (358) HTML (0) PDF 936.41 K (8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寻找并应用俯卧位手术患儿体位管理的最佳证据,降低俯卧位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2019年5~12月,通过检索相关最佳证据,制定了23条审查指标。制定相应的循证实践方案,运用JBI临床证据实践系统,将最佳证据整合至护理实践中,最后再实施干预后的审查。手术室共完成2轮质量审查。 结果 与基线审查相比较,护士对体位安置知识、压疮防护知识,12条审查指标执行率显著提高,患儿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1)。 结论 俯卧位手术体位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可提高护士对体位安置知识及压疮防护知识的认知,降低俯卧位手术患儿的皮肤损伤发生率。

    • >综述
    • 社交机器人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照护中的应用进展

      2020, 35(15):107-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107

      摘要 (309) HTML (0) PDF 948.17 K (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社交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种类、特点、优势,系统综述社交机器人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照护中的干预方式、应用效果,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 虚拟现实技术在姑息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2020, 35(15):111-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5.111

      摘要 (366) HTML (0) PDF 916.21 K (6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姑息护理和虚拟现实技术相关概念,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姑息护理领域的优势,并系统综述虚拟现实技术在控制躯体症状、提供心理支持、提高社会功能、姑息护理团队培养及家属死亡教育方面的应用现状,提出面临的挑战及展望,旨在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姑息护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