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5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新生儿护理专题
    • 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在NICU的实施

      2020, 35(10):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01

      摘要 (360) HTML (0) PDF 1007.23 K (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0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按入院时间分组,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VLBWI分为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的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策略;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VLBWI分为观察组(54例),实施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即组建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项目组,建立母乳库并规范管理,规范母乳收集、运送、储存;实行初乳口腔护理,亲母乳、鲜乳优选原则等。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达100%,开始母乳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亲母母乳喂养占比及出院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 <0.01)。结论 对NICU的VLBWI实施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可以缩短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和亲母母乳喂养占比,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基于最佳证据的早产儿喂养护理实践

      2020, 35(10):6-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06

      摘要 (352) HTML (0) PDF 991.17 K (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最佳证据建立早产儿喂养护理方案,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遵循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获得早产儿喂养的最佳证据。将2019年1~3月住院早产儿96例列入对照组,2019年5~7月住院早产儿129例列入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最佳证据的早产儿喂养护理方案。统计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基于最佳证据的早产儿喂养护理方案,可规范护士喂养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升早产儿护理质量。

    • 多专科协作护理专案预防早产儿低体温

      2020, 35(10):10-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10

      摘要 (411) HTML (0) PDF 956.16 K (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加强早产儿出生后的体温管理,有效降低早产儿入住NICU时低体温发生率。方法 成立早产儿体温管理护理专案管理小组,构建以NICU为中心的多专科协作护理模式,制定标准化干预措施,编写《早产儿体温管理工作指引》,建立电子化早产儿体温管理质量追踪表并确定关键监测指标,开展全员参与型标准化培训等护理专案管理。结果 实施护理专案管理后,早产儿入住NICU时低体温发生率由47.76%下降至19.51%(P<0.01)。结论 多专科协作的护理专案针对导致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的关键节点实施管理,可有效降低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率。

    • 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0, 35(10):13-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13

      摘要 (334) HTML (0) PDF 987.87 K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11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32例作为对照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基础上,按照常规实施营养支持。选择2019年1~10月在NICU住院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2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根据医护共同制定的早产儿营养支持方案实施营养支持及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出院时体质量、身长、头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胎龄≤34周的早产儿实施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但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无明显改善。建议在做好营养管理的同时,注重出生后并发症防治和发育支持护理。

    • 基于物联网的危重新生儿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实践

      2020, 35(10):17-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17

      摘要 (348) HTML (0) PDF 982.86 K (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危重新生儿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7年1~6月收治的222例危重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转运救治模式;7~12月收治的228例危重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辅助通气时间、再入院率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至2岁时,观察组患儿发育商、运动、社会适应、智力及复诊率、随访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物联网构建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可将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时间提前至孕产妇宫内,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和随访效果。

    • NICU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与角色适应的相关性

      2020, 35(10):21-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21

      摘要 (311) HTML (0) PDF 954.06 K (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与角色适应现状及相关关系。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择哈尔滨市2所三甲医院NICU早产儿母亲274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和角色适应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总分87.30±7.08,20.80%母亲认为已做好出院准备;角色适应总分58.35±5.70,其中适应较差59人(21.53%),中等适应153人(55.84%),适应良好62人(22.63%)。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与角色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其出院准备度越高,角色适应水平越高。医护人员应重视并及时评估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帮助其掌握照顾知识和技能,提升早产儿出院照顾质量和母亲角色适应水平。

    • >专科护理
    • 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在前列腺癌患者病情告知中的应用

      2020, 35(10):24-2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24

      摘要 (316) HTML (0) PDF 955.65 K (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阳性患者告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情告知方式,干预组采用六步癌症告知模型进行病情告知。结果 病情告知后干预组自我接纳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及死亡焦虑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将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应用于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阳性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降低其负性情绪和死亡焦虑,对患者而言具有正性意义。

    • 叙事护理在癌症患者病情告知中的应用

      2020, 35(10):27-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27

      摘要 (317) HTML (0) PDF 991.20 K (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癌症患者病情告知前评估和告知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术后首次入住肿瘤科的122例癌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收入二病区,61例)和对照组(收入一病区,61例)。对照组住院期间按常规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入组后尊重家属意见,若需告知患者病情,由医生进行病情告知,护士在病情告知后给予患者心理安慰;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照关注、理解、回应和反思进行叙事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病情知晓程度和护患交流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病情完全知晓和部分知晓率分别为36.07%和52.46%,对照组分别为22.95%和44.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护患交流总体满意度及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癌症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可为病情告知做好准备,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能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病情知晓率,有助于提高癌症患者护患交流满意度。

    • 三级医院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现状及障碍因素调查

      2020, 35(10):31-3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31

      摘要 (400) HTML (0) PDF 994.53 K (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早期活动现状,并分析影响其实施的障碍因素,为促进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8所三级医院的921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91.53% 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过早期活动,活动形式以床上被动活动(65.37%)和床上坐起(64.82%)为主;63.08%护士接受过早期活动方面的培训和教育,53.42%护士表示无多学科团队支持与指导早期活动的实践。缺乏时间、存在医疗纠纷、缺乏医嘱和知情同意书等是护士个人层面主要的障碍因素;人力、设备与培训资源的缺乏是组织方面主要的障碍因素;病情不稳定是患者层面最重要的障碍因素。结论 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早期活动现状不理想,活动形式单一,影响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障碍因素较多。应加强ICU早期活动文化的建设,完善资源配置,构建早期活动流程,推动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开展,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

    • 门诊恶性肿瘤患者适应能力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

      2020, 35(10):35-37+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35

      摘要 (317) HTML (0) PDF 951.04 K (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中文版门诊恶性肿瘤患者适应能力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我国门诊肿瘤患者适应能力评价提供工具。方法 将英文版门诊恶性肿瘤患者适应能力量表经过翻译、回译和跨文化调适、预调查等,形成中文版门诊恶性肿瘤患者适应能力量表,对127例门诊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结果 中文版门诊恶性肿瘤患者适应能力量表包括6个维度共41个条目,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38~0.718,决断值为3.023~8.746(均P<0.05);量表总体内容效度为0.968;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4.875%;汉化后量表总体Cronbach′s α 系数为0.834,各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0.714~0.875;折半信度为0.841;重测信度为0.796。结论 汉化后的门诊恶性肿瘤患者适应能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中国门诊恶性肿瘤患者适应能力的评价工具。

    • 改良眼镜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辅助自滴眼液

      2020, 35(10):38-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38

      摘要 (325) HTML (0) PDF 929.71 K (7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自滴滴眼液的准确性。方法 将12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拳式法自滴滴眼液,观察组采用自制改良眼镜辅助自滴滴眼液 。结果 观察组掌握自滴滴眼液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滴眼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滴滴眼液时药瓶总污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改良眼镜辅助自滴眼液,患者易于掌握,滴药准确性高,能有效避免药瓶药液污染和浪费眼药液。

    • >手术室护理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急诊手术患者的安全防护

      2020, 35(10):40-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40

      摘要 (315) HTML (0) PDF 957.71 K (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急诊手术患者的安全防护管理措施,以预防医务人员及患者感染。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对87例患者行急诊手术,手术室加强三级防护,做好安全防护管理,包括实施手术区改造分区、医务人员培训及防护,加强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管理等措施。结果 87例急诊手术均顺利完成,医务人员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 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急诊手术患者的安全防护,能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同时,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 >基础护理
    • 静脉治疗信息化精准质控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实践

      2020, 35(10):43-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43

      摘要 (341) HTML (0) PDF 980.78 K (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静脉治疗信息化精准质控模式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 根据静脉治疗行业标准建立静脉治疗信息化精准质控模式,比较该质控模式实施前(2017年)和实施后(2018年)的质控数据。结果 新质控模式实施后床旁质控、质控结果汇总、生成各类质控报表的耗时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临床护士静脉治疗专科理论知识掌握达标率、静脉治疗相关操作规范执行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输液工具选择正确率、患者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基于静脉治疗行业标准建立的静脉治疗信息化精准质控模式,可以提高质控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静脉治疗相关护理质量。

    • >护理管理
    • 护理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沟通培训

      2020, 35(10):47-5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47

      摘要 (365) HTML (0) PDF 988.88 K (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提升护理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认知,促进ACP的顺利实施。方法 基于Comskil沟通模式和ACP理论模型及系统文献回顾,制订ACP相关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并借助“杏林晚语”视频、ACP知识教育册子、我的晚期生活册子等对11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ACP沟通培训。于培训前后评估护理人员的ACP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对ACP认知正确率均有所提高,且培训后ACP沟通内容和实现治疗意愿被尊重2个条目的正确率显著提高(P<0.05,P<0.01)。护理人员对ACP态度中2个条目得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自我效能有6个条目得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ACP沟通培训在一定程度可提升其对ACP的认知,促进ACP态度的正向改变,有利于推进临床护理中ACP工作的开展。

    • 影像科护理人员规范化护理培训模块的建立与实施

      2020, 35(10):51-5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51

      摘要 (331) HTML (0) PDF 1001.95 K (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规范化护理分层次培训模块,以提升影像科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方法 根据影像科护理岗位特点,构建规范化护理培训模块,以分层次培训法对影像科护理人员30人进行培训。结果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及5项护理质量指标质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教学与科研能力明显提升。结论 影像科护理人员规范化护理培训模块的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提高了影像科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效果。

    • 基于护士视角的护患关系量表开发与信效度检验

      2020, 35(10):55-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55

      摘要 (355) HTML (0) PDF 985.30 K (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护士视角编制护患关系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人性照护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参考国内外相关量表,根据护士访谈结果,结合中国国情及专家访谈形成初始量表,预调查472名护士及正式调查379名护士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并请10名专家验证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果 护患关系量表包含护患信任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2个因子,共9个条目。量表各项指标值均达到拟合度标准,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00;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73,护患信任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2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00、0.883。结论 开发的护患关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护士视角的护患关系测量。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方舱医院护理管理实践

      2020, 35(10):59-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59

      摘要 (372) HTML (0) PDF 957.31 K (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方舱医院护理管理经验,以期为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以整建制接管1所方舱医院,对方舱医院进行结构布局及防护管理、护理人员管理、患者管理、消毒管理、方舱医院文化建设、智慧方舱医院构建的运维管理。结果 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875例,治愈出院691例,转院184例,未发生患者跌倒、意外伤害等不良事件;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加强运行制度化、护理规范化、关怀人性化等管理,能确保方舱医院患者收治、救治工作有序进行,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的紧急筹建与管理

      2020, 35(10):62-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62

      摘要 (360) HTML (0) PDF 958.39 K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改建及管理经验,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方法 将感染科5个病区紧急改建为符合收治新冠肺炎的隔离病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38例,严格按国家诊治隔离标准进行培训及管理。 结果 经治疗327例患者好转出院,11例死亡。 结论 紧急改建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有效缓解了疫情初期患者入院难的问题,严格规范化培训与管理使新建隔离病区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 儿童医院护士护理研究自我效能与组织支持感的相关性

      2020, 35(10):65-67+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65

      摘要 (320) HTML (0) PDF 956.61 K (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医院护士护理研究自我效能与组织支持感的现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儿童医院护士科研管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研究自我效能量表及组织支持感量表对1所儿童医院护士491人进行问卷调査。结果 护士护理研究自我效能总均分为(2.50±0.97)分,组织支持感总均分为(3.17±0.94)分;护理科研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组织支持感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儿童医院护士护理研究自我效能有待提高,组织支持感尚不足,其护理研究自我效能与组织支持感相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组织支持的作用,以提高护士护理研究自我效能。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监护病房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应急管理

      2020, 35(10):68-6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68

      摘要 (313) HTML (0) PDF 936.80 K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监护病房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应急管理经验。方法 对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为满足血液净化治疗要求,将普通病房改建为重症监护病房并合理布局,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调整排班模式、实施三级防护和医院感染防控等措施。结果 实施128例次血液净化治疗,未出现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及医院感染。结论 实施血液净化治疗应急管理可以保证特殊环境下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安全和护士自身安全。

    • 宁夏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 35(10):70-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70

      摘要 (343) HTML (0) PDF 955.90 K (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宁夏地区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宁夏地区1所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及5所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护士215人,采用肿瘤科护理缺失信息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得分为(137.70±19.78)分,总缺失率为16.55%。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影响因素得分(68.07±18.26)分,总得分率为68.07%,其中药物供给不及时、病房患者突然增多或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报告率均大于80%。结论 肿瘤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护理缺失现象,主要影响因素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沟通因素。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护理缺失影响因素,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护理缺失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 >护理教育
    • 基于UMU平台的微课教学法在外科护士营养护理培训的应用

      2020, 35(10):73-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73

      摘要 (307) HTML (0) PDF 980.39 K (5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UMU平台的微课教学法在外科护士营养护理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外科年度培训计划分批次对外科护士进行营养护理培训,2019年2~3月参加培训的外科护士8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法培训。2019年6月参加培训的外科护士80人(观察组),采用基于UMU平台的微课教学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肠内营养临床规范化落实情况及对培训方法满意度的评价。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肠内营养规范化落实率(除三标识、三冲洗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对培训方法各项指标(除培训重点准确、指导临床实际工作外)的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将基于UMU平台的微课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士营养护理培训,能提高护士营养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使外科营养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 虚拟仿真平台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

      2020, 35(10):77-7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77

      摘要 (351) HTML (0) PDF 978.32 K (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临证施护思维的虚拟仿真平台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选修《中医护理学基础》的护理专业学生181人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干预组90人和对照组9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干预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利用虚拟仿真平台授课,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期末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学习积极主动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80.0%以上的学生认可虚拟仿真平台教学模式。结论 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开展《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有助于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满意度。

    • >心理护理
    • 术前支持干预对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焦虑及伤残接受度的影响

      2020, 35(10):80-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80

      摘要 (356) HTML (0) PDF 959.53 K (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支持干预对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伤残接受度的影响。方法 将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按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围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支持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测评患者焦虑及伤残接受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伤残接受度总分及对伤残影响的包容、对身体形态的从属性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术前支持干预能有效改善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术后焦虑程度及伤残接受度水平,改善患者身心健康。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广东省支援一线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0, 35(10):83-8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83

      摘要 (307) HTML (0) PDF 950.54 K (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广东省首批支援一线护士的工作体验,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广东省首批支援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13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共归纳提炼生理(疲惫/体力不支、损伤/不适感等)、心理(成就感/自豪感、恐惧/愧疚感、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短暂的物资缺口、担心遭到歧视、沟通障碍)3个层面的主题。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工作体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社会、管理者、护士齐心协力发挥正向作用,维护护士身心健康。

    • >康复护理
    • 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基于微信平台的个性化前庭康复管理

      2020, 35(10):86-8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86

      摘要 (345) HTML (0) PDF 978.21 K (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基于微信平台的个性化康复管理效果。方法 将113例前庭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干预组(n=56)。两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病情稳定后由治疗师指导行康复训练,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电话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个性化线上康复指导及管理。出院训练4周后(训练后)评价效果。结果 训练后干预组平衡功能良好率及前庭康复获益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眩晕程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个性化康复管理,加强前庭康复训练的监管,可促进前庭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眩晕症状。

    • >老年护理
    • 饮水日记记录养老机构老年人饮水准确性的研究

      2020, 35(10):90-9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90

      摘要 (313) HTML (0) PDF 1.09 M (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饮水日记记录养老机构老年人饮水量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修订后的饮水日记(老年人自填)、厨房电子秤称量(研究人员称量)、24 h饮水记录表(护理人员评估)对入住某养老机构的179名老年人的7 d饮水量(不含食物中的水)进行调查,以厨房电子秤称量视为“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三种方法记录饮水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水日记记录和厨房电子秤称量饮水量显著高于饮水记录表饮水量(均P<0.01)。饮水日记记录饮水量与厨房电子秤称量饮水量呈正相关(r=0.709,P<0.01);Bland-Altman图分析显示3.4%数据在95%置信区间外,饮水日记与厨房电子秤称量饮水量结果间一致性较好;饮水日记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937。结论 饮水日记是一种简单便捷的饮水量记录工具,可提高老年人饮水记录准确性,有利于有效监控饮水量,预防低摄入性脱水。

    • >社区护理
    • 北京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网络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 35(10):94-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94

      摘要 (320) HTML (0) PDF 988.84 K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北京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会网络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Lubben社会网络量表简表、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简表,对北京市3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网络得分(16.75±7.02)分,家庭网络得分(8.32±3.63)分,朋友网络得分(8.43±4.74)分,22.67%的患者存在社会网络不足。社会支持、自我管理、是否吸烟、在世子女数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网络水平的重要因素(均P<0.01)。结论 北京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会网络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社会网络水平及影响因素,协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及社会支持水平,从而促进其社会网络水平的提升。

    • >循证护理
    • 精神科身体约束指南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

      2020, 35(10):98-10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098

      摘要 (385) HTML (0) PDF 981.18 K (6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精神科身体约束临床实践指南质量,并对各指南推荐内容进行分析,为国内精神科身体约束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指南网,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AGREE Ⅱ进行指南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提炼并归纳指南推荐内容的共识及差异。结果 共纳入7篇指南,AGREE Ⅱ标准化评分显示目的和范围73.81%、清晰性64.29%、独立性64.29%、参与人员46.03%、应用性44.94%、严谨性41.37%。2篇指南为A级,2篇为B级,3篇为C级。7篇指南推荐内容涉及人员培训、减少约束的使用、实施策略、评估与观察、回顾与审查五方面。结论 精神科身体约束指南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其中在参与人员、应用性及严谨性方面应重点加强。各指南基本认同开展工作人员培训、使用冲突降级等方式替代并减少约束使用及积极评估和观察患者情况,但推荐内容存在差异。随着我国本土化证据的不断积累,可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循证指南,以更好地规范我国精神科身体约束临床实践。

    • >综述
    • “互联网+”患者决策辅助工具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0, 35(10):102-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102

      摘要 (310) HTML (0) PDF 999.68 K (6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互联网+”患者决策辅助的概述、用途、形式及特点进行综述,“互联网+”患者决策辅助工具的主要形式包括网站、移动应用程序、集合患者电子健康记录和虚拟决策实验室,医护人员使用“互联网+”患者决策辅助工具可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推动疾病筛查、预防工作和协助共享决策过程的医患沟通等,并对其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医护人员使用“互联网+”患者决策辅助工具提供参考依据。

    • 慢性病患者自我同情的研究进展

      2020, 35(10):10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106

      摘要 (344) HTML (0) PDF 995.74 K (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要从自我同情的概论、测量工具、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4个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外慢性病患者自我同情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对慢性病患者的自我同情研究应扩大探索群体,继续开发专属量表,同时逐步完善横断面与纵向研究并积极开展干预性研究等,旨在为后续国内慢性病患者自我同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医护人员帮助慢性病患者改善心理健康提供借鉴。

    • 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2020, 35(10):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10.110

      摘要 (326) HTML (0) PDF 997.65 K (7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营养状态与疾病的关系及营养支持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应早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通过饮食指导、个体化营养支持及多学科协作,以改善营养不良或具有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的营养状态及预后。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