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4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延续护理专题
    • 阶梯式心理护理对头颈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 34(5):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01

      摘要 (347) HTML (0) PDF 965.26 K (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阶梯式心理护理对头颈肿瘤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头颈肿 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后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4步阶梯式心理 护理方案,包括2周观察等待、4周指导性自助、6周面对面问题解决疗法、4周专业心理干预和(或)药物疗法,干预前后评估患者 焦虑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1),干预 组在疼痛、吞咽、感觉、发声和进食等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以 阶梯式护理为指导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头颈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

      2019, 34(5):5-7+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05

      摘要 (331) HTML (0) PDF 933.27 K (7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福建省闽东、闽南、闽西、闽北、闽中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60例卒 中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卒中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 基础上应用疾病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干预。采用卒中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卒中患者生存质量量 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 水平、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卒中恢复期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 能,改善其生存质量。

    • 体验教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9, 34(5):8-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08

      摘要 (340) HTML (0) PDF 932.97 K (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体验教具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体验教具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测评患者血糖及自护行为能 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5,P

    • 基于时机理论的持续性护理预防产后抑郁症研究

      2019, 34(5):1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11

      摘要 (354) HTML (0) PDF 957.38 K (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对预防产后抑郁的作用。方法 将101例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1 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持续性护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当天、产后3 个月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产后3个月应用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产后3个月,干预 组抑郁得分及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和母亲角色适应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时 机理论的持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自我效能感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操作环境管理的效果评价

      2019, 34(5):15-1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15

      摘要 (351) HTML (0) PDF 934.71 K (6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操作环境管理对降低腹膜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361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按入组时间先后分 为对照组164例和改进组19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访,改进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居家腹膜透析环境评估表进行评估, 并针对评估结果予以操作环境管理。结果 干预1年内,改进组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腹膜炎有关的拔管率 和病死率相对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改进组腹膜炎患者各项环境评分显著高于非腹膜炎(均 P< 0.01)。结论 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操作环境管理,能有效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 医院开展产褥期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2019, 34(5):18-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18

      摘要 (334) HTML (0) PDF 961.86 K (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医院开展产褥期延续护理的作用及方案,从组建跨学科产后延续护理团队、建立高质量的电话随访流程、聚焦基于网 络平台的信息技术支持、践行多元协同护理模式、倡导高级实践护士主导的家庭访视等方面进行详述,并对各干预方式的优势和 不足进行思索及展望,为实施由医院开展的产褥期延续护理提供借鉴。

    • >专科护理
    • PCEA介入时宫缩水平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9, 34(5):22-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22

      摘要 (346) HTML (0) PDF 937.94 K (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介入时的产妇宫缩水平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工作给出参考和指导。方法 选取要求进行 PCEA 镇痛分娩的产妇,将宫缩水平<200Montevideo(MU)的169例为弱宫缩组,宫缩水平>200MU 的产妇188 例为强宫缩组,观察两组产程进展。结果 强宫缩组行 PCEA 前即刻、后30min及60min的 VAS值和 MU 值与弱宫缩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强宫缩组潜伏期时长、活跃期时长、新生儿 Apgar评分、转剖宫产率、Ⅱ度及Ⅲ度羊水率、缩宫素 使用率及产钳助产率与弱宫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CEA 介入时的宫缩水平较高,则对产程 时长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较小,临床工作中在决定是否进行 PCEA 时应将宫缩水平纳入参考。

    • 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 34(5):25-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25

      摘要 (346) HTML (0) PDF 975.75 K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病1~4期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体力活动的指导干预提供依 据。方法 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IPAQ-L)和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72例慢性肾脏病1~4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度、中度、低度体力活动水平分别为68例(25.0%)、152例(55.9%)和52例(19.1%),每例患者每周工 作、交通、家务和休闲运动代谢当量(MET)中位数分别为0、0、585和495MET-min/周,体力活动类型以家务为主(41.4%)。146 例(53.7%)达到指南推荐的活动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003,P=0.014)、青中年(青年:OR= 2.545,P=0.019;中年:OR=2.088,P=0.042)和大专及以上学历者(OR=2.349,P=0.012)是体力活动未达标的危险因素。 结论 慢性肾脏病1~4期患者体力活动不足,低于正常人群,尤其应针对男性、青中年和高学历患者给予个性化的体力活动指导 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体力活动,改善疾病结局,提高生活质量。

    • 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对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9, 34(5):29-3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29

      摘要 (359) HTML (0) PDF 941.40 K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剖宫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按时间段将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分 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禁食8h,禁饮6h;观察组术前禁食6h,禁饮2h。结果 观察组术前空腹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和短于对照组(P<0.05,P<0.05);观察组术前口渴、饥饿、焦虑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P< 0.01)。结论 术前禁食6h、禁饮2h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可稳定其血糖水平,降低产妇术前低血糖及新生儿低血糖发 生率,提高产妇舒适度,促进术后身体恢复。

    • 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2019, 34(5):32-3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32

      摘要 (386) HTML (0) PDF 996.45 K (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ICU 获得性衰弱相关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为预防ICU 获得性衰弱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制定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采用系统评价再评价的方法对与ICU 获得性衰弱相关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结果 共纳入15项系统评价,内容涉及ICU 获得 性衰弱的危险因素、发生率、评估和诊断、预防、治疗5个方面,文献方法学质量评分4~7分;对15项系统评价的43条主要结局 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7条证据质量等级为“高”,13条为“中”,18条为“低”,5条为“极低”。结论 系统评价再评价对ICU 获得 性衰弱的危险因素、发生率、评估、诊断、预防、治疗等进行证据汇总,为预防ICU 获得性衰弱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建立提供了可 靠的证据支持。

    • 高血压患者拒用移动医疗平台原因的质性研究

      2019, 34(5):37-4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37

      摘要 (358) HTML (0) PDF 962.33 K (6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拒用移动医疗平台的原因,为后期完善平台内容,对患者实施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 究方法,对1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 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原因包括抵触新技术、自觉存在风险、管 理效果不佳、使用时操作繁琐、反馈不及时,内容缺乏新意、经常性遗忘、自感病情良好、缺乏社会支持八大主题。结论 医护人员 应准确识别高血压患者拒绝使用移动医疗平台的具体原因,从平台本身、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等多方面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使用 率,以推动平台完善,更好地协助患者进行疾病管理。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护理路径的构建

      2019, 34(5):41-4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41

      摘要 (364) HTML (0) PDF 952.64 K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护理路径,为有效实施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 GRACE评分将 NSTE-ACS患者的病情程度分为极高、高、中、低危级别。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合专家意 见,对条目进行筛选,确立 NSTE-ACS介入治疗患者分层护理路径相关标准及不同危险层次护理路径文本方案。结果 构建了极 高、高、中、低危患者的护理路径文本方案。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0.925;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W) 0.27~0.56。结论 根据 NSTE-ACS救治方案,基于 GRACE评分对患者进行病情危险程度评估,构建的不同病情介入治疗患者 的护理路径可指导临床实践。

    • >手术室护理
    • 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

      2019, 34(5):45-4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45

      摘要 (340) HTML (0) PDF 910.33 K (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11例后踝骨折患 者行关节镜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术前巡回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器械护士回顾关节镜的使用方法以及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 的器械和物品,制作流程图,标记关键点,参与主刀医生手术方案制定,确定牵引方法,从而确保手术中与主刀医生配合紧密。结 果 手术经过顺利,时间45~70(50.1±12.0)min,术中出血量220~290(248.9±20.6)mL,术后 X 线摄片显示复位满意,内固定 位置良好,无松动,无内固定穿入关节,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结论 手术室护士术前认真评估患者情况,并精 心准备器械,良好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的关键。

    • 全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配合

      2019, 34(5):47-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47

      摘要 (338) HTML (0) PDF 936.03 K (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27例膀胱癌患者行全机器人辅助下不开腹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历时5~7h,手术过程顺利,无 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术后9~13h顺利出院。提出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机器人专用器械、物品及患者所需体 位物品的准备;术中器械护士对机器人各种突发状况的灵活快速处理,巡回护士短暂精确的机器人摆位;术后机器人器械的处理、 还原等。

    • >基础护理
    • 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剂皮下注射部位的研究

      2019, 34(5):50-5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50

      摘要 (351) HTML (0) PDF 944.17 K (6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注射部位的选择策略,为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将下肢深静脉血 栓形成,需要抗凝剂皮下注射治疗的妊娠晚期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通过脐部做一 水平线,经 B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个区域的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注射深度安全 的情况下在腹部8个区域行轮换皮下注射;对照组选择部位为上臂部三角肌中、后区域轮换注射。比较两组注射后即刻、2h疼痛 评分,皮下淤斑和硬结的发生率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注射后即刻、2h疼痛评分,淤斑、硬结发生率显著 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避开脐周(距脐10 cm 以内),在腹壁外侧缘8个区域内运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对妊娠晚期患者行抗凝剂皮下注射安全、可行、有效。

    • 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4(5):53-5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53

      摘要 (341) HTML (0) PDF 938.28 K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无湿化与湿化两种吸氧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9月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400例,按入住病室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采用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比较两组不 同吸氧时间的舒适度、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睡眠质量以及执行两种吸氧模式的操作耗费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吸 氧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湿化瓶细菌污染率比较:吸氧24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 氧48h和72h时对照组湿化瓶细菌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护士执行无湿化吸氧的操作时间比执行湿化吸氧的操作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无 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可减少湿化瓶细菌污染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护士的操作时间,且不增加患者呼吸道不适感。

    • >护理管理
    • 三医联动下PICC维护网的构建与实践

      2019, 34(5):56-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56

      摘要 (351) HTML (0) PDF 936.05 K (7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在三医联动、分级诊疗背景下,探讨区医疗中心对基层医院 PICC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 将 PICC维护网建立前后各 70例 PICC置管化疗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按各医院常规护理;研究组由区中心医院作为区医疗中心,组建 PICC管理团队,负责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PICC的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和质量监控,行规范的PICC维护。结果 研究组PICC 相关并发症相对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护士满意率优于 PICC 维护网建立前。结论 在三医联动改革下,区中心医院在全区范围内建立 PICC维护网,对基层医院开展业务帮扶,提升其服务能 力,为社区肿瘤患者提供更方便、安全、优质的 PICC维护服务,有利于促进三医联动的进一步深化。

    • 二孩妊娠护士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9, 34(5):59-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59

      摘要 (335) HTML (0) PDF 952.91 K (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二孩妊娠护士的主要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护士职业压力量表(CNSS),对广东省200名 二孩妊娠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二孩妊娠护士的总压力水平为(92.17±24.84)分,压力强度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时间分配及工 作量(14.96±3.78)分、患者护理(30.21±8.92)分、护理专业及工作(18.09±5.00)分、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7.57±2.64)分、管 理及人际关系(21.68±7.72)分;不同孕期、一孩年龄、职称、职务、护龄、科室、轮值夜班、用工形式、月收入的二孩妊娠护士职业压 力各维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学习与成长指标纳入护理绩效考核的管理实践

      2019, 34(5):63-6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63

      摘要 (344) HTML (0) PDF 934.85 K (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将学习与成长指标纳入到医院护理绩效考核体系中对护士参与科研和继续教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设 计,在原有考核护士工作数量、质量和中夜班补贴的护理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入有关护士学习成长相关指标和岗位系数等核算方 式,每月绩效考核小组依据护士绩效得分情况分配绩效工资。选取4个科室运行该绩效考核体系1年后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 后,护士发表论文、主持讲课、参加竞赛、参加继续学历教育、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学分、申报省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的比例显著高 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将学习与成长指标纳入护理绩效考核体系,能激发护士参与护理科研和继续教育的热情。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士哀伤辅导培训中的应用

      2019, 34(5):66-6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66

      摘要 (337) HTML (0) PDF 934.56 K (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士哀伤辅导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6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7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 7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教学。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哀伤辅导水平及两组护 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培训后两组护士哀伤辅导评分高于培训前,但观察组哀伤辅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教学 方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

    • 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2019, 34(5):69-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69

      摘要 (425) HTML (0) PDF 937.77 K (6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各级指标的权重,为综合评价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环节质量指标、终末质量 指标、整体护理质量指标构成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共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运用Saaty's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 数及最终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是91.4%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0和0.89,变异系数0.08~0.26, 协调系数为0.34;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环节质量指标权重为0.6878,终末质量指标权重为0.2075,整体护理质量指 标权重为0.1047,权重分配结果可以接受。结论 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护理质量的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其中环节质量 的权重较大,实际中应加强环节质量的护理工作。

    • 护士心理契约违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 34(5):72-7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72

      摘要 (376) HTML (0) PDF 929.87 K (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护士心理契约违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契约违背量表、护士组织沉默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8所二甲 和三甲医院40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心理契约违背量表得分为(74.63±18.89)分,条目均分(3.55±0.90)分。护士组织 沉默与心理契约违背呈负相关(r=-0.479,P<0.01),性别、医院等级、组织沉默是护士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因素(P<0.05, P<0.01)。结论 护士心理契约违背处于中等水平,组织沉默越严重的护士,心理契约违背感知越高。护士应多参与组织决策, 护理管理者应对护士实行个性化管理,多与护士进行沟通并适当授权,减少护士组织沉默,完善薪酬管理,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降低其心理契约违背。

    • 医务人员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调查研究

      2019, 34(5):75-7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75

      摘要 (338) HTML (0) PDF 927.92 K (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重大疫情核心应急能力培训提供 参考。方法 参照医务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江西省各级医院651名医务人员重大疫情 核心应急能力现状。结果 医务人员重大疫情核心应急能力总分为(116.13±22.84)分,得分率为64.5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 示,医务人员性别、年龄、职称、医院级别、是否参加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及是否参加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培训是其重大传染 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医务人员重大疫情核心应急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应加强对 低年资、低职称及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突发事件救援演练及培训学习,以提升医务人员重大疫情核心应急能力。

    • >护理教育
    • 临床总带教老师对护理教学督导工作的真实体验研究

      2019, 34(5):78-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78

      摘要 (341) HTML (0) PDF 954.96 K (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总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教学督导工作中的真实体验及建议,分析教学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 题,为教学医院教学督导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1名临床护理总带教老师就临床护理教学督导工 作相关问题进行一对一访谈,并采用 Colaizzi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6个主题:有利于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来自上级 的督导不及时,心理压力大,护士长支持度不够,上级教学督导方式单一,总带教对教学督导的建议。结论 临床总带教老师在教 学督导中存在心理压力大的情感体验,且目前的临床护理教学督导存在不足,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带教老师的心理状况及其所提出 的建议,构建符合临床实践的督导体系。

    • >康复护理
    • 强直性脊柱炎疼痛患者运动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 34(5):82-8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82

      摘要 (382) HTML (0) PDF 975.55 K (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疼痛患者运动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151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过去1周运动锻炼行为、疼痛强度及其影响、脊柱活动度,分析患者运动锻炼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运动锻 炼总时间为105.0(15.0,225.0)min/周,体能锻炼和耐力锻炼时间分别为0(0,15.0)min/周和60.0(15.0,195.0)min/周。88例 (58.28%)患者运动锻炼时间不足150 min/周。指地距离、晨僵、与医生交流情况是影响患者参与运动锻炼的主要因素(P< 0.05,P<0.01)。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锻炼不足。医护患三方应共同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提高患者锻炼的依 从性,以有效改善躯体活动度,延缓疾病进展。

    • >饮食与营养
    • 老年肠内营养患者项目管理法的护理实践

      2019, 34(5):86-8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86

      摘要 (346) HTML (0) PDF 933.84 K (6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法在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有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216例按住 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108例)采用项目管理法进行营养护理,对照组(108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营养护理。比较干预3个月 后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老年简易营养评估量表得分、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结果 两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老年简易营养评估量表得分、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P<0.01)。结论 项目管理利于营养护理过程实施监测和管控,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提高老年患者的营养指标。

    • 基于都哈理论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

      2019, 34(5):89-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89

      摘要 (354) HTML (0) PDF 928.48 K (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基于都哈理论营养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按接 诊时间分为对照组69例,研究组7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都哈理论营养干预。比较 两组分娩前血糖、体重指数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入组时及分娩前两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前研究组空腹血糖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都哈理论营养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能改善 产妇和新生儿的妊娠结局。

    • >综述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进展

      2019, 34(5):92-9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92

      摘要 (368) HTML (0) PDF 971.50 K (8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的概念,阐述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为构建以核心能 力为导向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无助感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2019, 34(5):96-10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96

      摘要 (346) HTML (0) PDF 976.62 K (6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无助感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症状管理、躯体功能、疾病控制、疾 病预后等方面均有不利影响,是 RA 慢病管理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RA 无助感的测量工具包括疾病认知问卷、关节炎无助感 指数、风湿病态度指数、改良风湿病态度指数、数字评价量表,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症状、疾病活动度、心理社会因 素;可以改善无助感的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运动疗法与职业治疗等,可为未来 RA 患者无助感的研究、筛查和干预提供参 考,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胰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高血糖管理的研究进展

      2019, 34(5):100-10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100

      摘要 (374) HTML (0) PDF 974.77 K (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胰腺癌围手术期高血糖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充分认识胰腺癌围术期高血糖的危害并积极采 取各种方式进行干预,将血糖控制在一定目标范围内,对于保障胰腺癌围手术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胰腺癌围手术期血糖 管理相关问题如胰腺癌围术期高血糖的危害、处理、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寻找适合临床的血糖管理策略,预防因血糖紊 乱引起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全麻苏醒期患者去氧饱和的防范策略研究进展

      2019, 34(5):104-10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104

      摘要 (361) HTML (0) PDF 960.46 K (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全麻苏醒期患者去氧饱和的现状、监测方法、拔管后管理与镇痛技术等,认为患者发生去氧饱和的情况被严重低估,发 生时段也相对集中,提出在苏醒期应用多种监测方式,规范气管导管拔除前后评估与护理、有效镇痛及早期使用采用肺复张技术, 可帮助降低患者去氧饱和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全麻苏醒期安全。

    • 糖尿病足患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2019, 34(5):108-1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108

      摘要 (368) HTML (0) PDF 990.88 K (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糖尿病足发生率高、致残致死率高、治疗成本高等特征,结合健康教育在改善患者足部照护知识、自我效能、照护行为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从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时间、提供者及质量评价指标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性分析与归 纳。提出从采用符合患者个性化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健康教育及早开始并持续进行、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教育团队专 业化培训、科学化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持续完善国内糖尿病足健康教育模式,旨在改善患者糖尿病足知信行,降低糖尿病足相关 风险及其发生率。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