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34(20):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01
摘要:目的 构建内科系统护理项目及其绩效值,客观公平地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方法 基于资源相对价值比率,采用文献分析 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以工作量为基础的内科系统护理项目及绩效值。结果 构建内科系统护理项目88项(护理诊疗35 项,护理操作44项,医护协作9项)及其相对价值比率点值、合适度评分及绩效值。结论 构建的内科系统护理项目及绩效值可用 于内科系统护理绩效考核,以体现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
2019, 34(20):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05
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专业组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方法 将接受常规 ERAS方 案的500例外科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接受ERAS护理专业组管理(在外科13个病区共设置6个专业小组,在常规ERAS方案的基 础上,以专业组为依托,推动多学科协作,实现 ERAS护理精准化)的75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护士的专业知识、职 业认同水平以及两组患者 ERAS相关指标。结果 实施后护士专业知识水平及职业认同感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干预 组术前禁食水时间、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早期下床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术后中重度疼痛、营养不良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 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多学科 ERAS护理专业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 护士的专业能力,保障 ERAS的实施,改善患者结局。
2019, 34(20):9-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09
摘要:目的 提高血管通路专科门诊护理诊疗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将212例建立血管通路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按时间段 分为对照组108例、观察组104例;对照组给予护理专科门诊常规诊疗护理;观察组针对常规护理诊疗存在的问题进行流程再造,包 括多途径智能预约挂号,移动电子支付、信息化技术全方位应用等。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对照组106例、观察组101例完成 研究,进入结果统计。观察组付费时间、就诊等候时间、复诊频次及满意度4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血管通路 专科门诊业务流程再造有效优化了服务流程,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诊,从而提高了护理专科门诊就诊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2019, 34(20):12-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12
摘要:目的 了解苏州市三级医院专科护理门诊护理服务开展现状,为进一步完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苏州市14 所三级医院的43个专科护理门诊进行调查。结果 专科护理门诊中开展最多的是 PICC/静疗门诊(14个,32.6%)、糖尿病护理门 诊(9个,20.9%)和围生期保健护理门诊(9个,20.9%);9个(20.9%)门诊开设时间≥10年;出诊护士岗位性质以兼职为主(22 个,51.2%);每周开诊时间0.5~7.0d;7个(16.3%)护理门诊免费。服务内涵包括健康咨询、专科护理技术、专科疑难病例处 理、并发症筛查等。工作量以 PICC/静疗门诊最多,其次为伤口造口门诊。结论 苏州市三级医院专科护理门诊服务模式日趋成 熟,服务内涵丰富,患者需求量大。但专科护理门诊的质量评价体系和门诊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2019, 34(20):16-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16
摘要:目的 提高耳科疾病患者手术护理质量与效率。方法 按时间段将耳科手术患者400例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 行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构建耳科手术护理配合标准作业程序(SOP),对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后用于手术护理中。比较耳蜗植入、 中耳手术、听神经瘤手术及咽鼓管球囊扩张4项手术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前3项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 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手术器械仪器故障致手术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构建的耳科手术护理配合 SOP使手术护理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2019, 34(20):20-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20
摘要: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手术前后症状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29例喉癌手术患者,采用安德 森症状评估量表-头颈部模块于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手术前后症状种数、症状发生率、症状严重程度及症状困扰 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前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症状种数、吸烟(调整R 2=0.723);术后症状 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症状种数、手术的同时行气管切开(调整R 2=0.824)。结论 喉癌患者手术前后症状差异显著,护理人员应针 对手术前后症状不同的影响因素实施干预,以减轻患者不适感。
2019, 34(20):23-2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23
摘要:目的 提高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延缓疾病进展。方法 将420例 CKD 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210例。对照组行常规肾内科门诊复诊与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学科专业团队联合移动医疗实施患者管理,包括设计 CKD患者管理 App,建立患者电子档案,多学科协作团队同时出诊,线上线下咨询与指导等。实施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完 成全程研究者观察组208例、对照组200例。干预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收缩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0.01);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多学科协作联合移动医疗针对 CKD 非透析患 者进行持续管理,有利于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延缓疾病进展。
2019, 34(20):27-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27
摘要:目的 降低ICU 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优化患者临床转归。方法 将100例ICU 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各 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按常规防范患者发生IUC谵妄,观察组实施早期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化浅镇静(eCASH)策略 防范。结果 观察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 停留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转归好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 eCASH 策略应用于ICU 机械通气患者谵妄预防管理,可有效降低谵妄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2019, 34(20):30-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30
摘要:对1例经眼部感染猪疱疹病毒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抗病素、降颅内压、镇静及对症治疗的同时,做好病情的观察 与处置,实施接触隔离,眼部术后护理,以及谵妄、头痛、尿潴留、视物模糊、用药等护理。结果患者于入院后第15天,临床治愈出 院。提出医护团队依据病情变化制订实施治疗护理计划,是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应积极探索和制定新发传染病的应对措施。
2019, 34(20):33-35+4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33
摘要:目的 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室术中器械充足及完好率,以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方法 按时间段将14823例手术患者分为长效机 制管理实施前组9952例、长效机制管理实施后组4871例;实施前组实施常规手术器械管理;实施后组成立长效管理小组,分析 器械不足或不良现象及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信息化建设、优化器械管理流程等)。比较两组器 械不足或不良发生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 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后,器械不足或不良发生率显著下降,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提 高(均P<0.01)。结论 长效管理机制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器械不足或不良发生率,保障患者手术安全顺利完成,有利于医护更好 地协作。
2019, 34(20):36-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36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管理现状,为建立和完善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模式提 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调查问卷,对四川省171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 161所(94.15%)医院开展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其中157所(97.52%)医院设置有监控机构,均有护理部参与;153所(89.47%) 医院有对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的风险评估,160所(93.57%)医院开展非计划拔管风险质量管理督查;10所(5.85%)医院未建立 非计划拔管上报机制,36所(21.05%)医院发生非计划拔管后无预警机制,17所(9.94%)医院未开展非计划拔管事件追踪评价。 结论 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展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管理相对较好,但在监控机构组成人员、管道监控范围、风险 评估工具、风险督查、上报机制、预警机制、追踪评价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保障非计划拔管管理质量,防范非计划拔管事 件发生。
2019, 34(20):40-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40
摘要:目的 分析1期压力性损伤预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压力性损伤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91例医院获得1期压力性损伤患 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压力性损伤情况(资料收集终点为痊愈或患者出院/死亡)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痊愈51例(56.04%)、持续1 期状态29例(31.87%)、进展至2期或3期11例(12.09%)。不同预后患者的年龄、Braden评分、跌倒/坠床评分、发生部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1期压力性损伤的预后受上述4项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控制危害性 因素,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019, 34(20):43-4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43
摘要:目的 提高外科患者用血效率及安全性。方法 将肝胆外科需输血治疗的215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113例,共输血153例次,按常规用血流程操作;观察组102例,共输血132例次,在医嘱系统中植入输血护理模块,于病区计算机 设置屏幕取血信息弹窗,实现与输血科实时信息对接。结果 观察组用血耗时、延时输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 将信息化技术用于输血护理操作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血效率和安全性。
2019, 34(20):45-4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45
摘要:目的 提高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安全性,以延长其使用时间。方法 对经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行 MHD 的25例老年患者,连续 MHD20次,其中单数采用常规约束带固定前臂、双数采用改良约束带固定,各10次后评价效果。 结果 改良约束带移位距离显著小于常规固定法、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固定法(均 P<0.01),未发生脱针及穿刺局部肿胀。 结论 约束带的改良有效提高了 MHD老年患者前臂固定效果和安全性,有利于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9, 34(20):48-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48
摘要:目的 编制适用于护士的个人-组织契合评估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评估护士与组织的契合度提供适用性测评工具。方 法 以个人-组织契合理论为框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形成量表初稿;以问卷的形式发放给231名护士填写以检验 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护士个人-组织契合量表包括3个维度共40个条目;量表整体的 Cronbach'sα系数为0.986,折半信度为 0.921,2周重测信度为0.869,内容效度为0.982;探索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659%。结论 形成的护 士个人-组织契合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对护士个人-组织契合度的现状进行评估。
2019, 34(20):52-5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52
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公立综合医院内外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为针对性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宁 夏17所公立综合医院内外科的1021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55.38±39.40,显著低于国内 常模(P<0.01);调查的5个城市中银川市护士得分最高(162.22±37.53)、固原市最低(141.50±37.78);三级医院注册护士核 心能力总分及临床护理能力、领导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二级医院护士(P<0.05,P<0.01)。结论 宁夏综合医院内外科注册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较小城市、较低级别医院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有待提高;医院管理者应进行 针对性培训,以整体提高宁夏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
2019, 34(20):55-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55
摘要:目的 探讨智能语音服务系统在肝胆外科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借助某科技公司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制定肝 胆外科随访话术模板,对632例患者实施智能语音随访。结果 首次拨打接通电话498例(78.80%),复拨后总计534例(84.49%) 接通,其中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对话471例(88.20%);智能语音通话总时长累计2049min,护士随访耗时约60min,患者对智能语 音随访满意度90.10%。结论 智能语音服务系统在肝胆外科术后随访中应用可节省随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 医疗服务。
2019, 34(20):57-6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57
摘要:目的 减少ICU 交班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提高交班效率。方法 分析常规交班120次中发生护理中断事件724次的 原因;针对原因采取专项管理,分别统计专项管理前后各120次交班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 专项管 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及交班时间显著少于专项管理措施实施前,护士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均 P< 0.01)。结论 护理中断事件专项管理可有效减少ICU 交班过程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提高交班效率,从而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2019, 34(20):61-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61
摘要: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及需求,为完善该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自拟提纲对1所三 级医院的13名临床护士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采用 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有较强的 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人身安全与执业安全保障需求;护理服务医疗风险控制需求;合理收费需求。结论 三级医院护士 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有较强的意愿,安全保障、相关规范标准及合理收费是当前主要需求。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加以建设和完 善,以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良性发展。
2019, 34(20):64-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64
摘要:目的 了解儿科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隐性缺勤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河南省8所医院1503名儿 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科护士隐性缺勤总分为18.24±4.11,其中高隐性缺勤(≥18分)876人(占58.3%);婚姻状况、医 院级别、近1年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家庭外部支持是儿科护士隐性缺勤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儿科护士隐 性缺勤程度较高,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儿科护士工作环境、降低隐性缺勤率及其程度。
2019, 34(20):68-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68
摘要:目的 探讨分级授权联合积分制用于临床教师选拔与管理的效果。方法 按时间段将实习护生180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90人;对照组护生到病区后按常规由护士长安排老师带教,观察组根据临床带教老师资质及教学能力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 进阶选拔,同时进行积分制管理。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教学老师及实习科室的满 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教学任务完成合格率由96.83%(275/284)提高至100%(289/289)。结论 分级授权联合积分 制管理严格带教老师准入标准,充分调动其教学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护生满意度。
2019, 34(20):71-7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71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安宁疗护教学内容与方法改进的效果。方法 选取四年制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2014级32人为对 照组、2015级32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先讲授理论后实践的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对分课堂,将理论教学内容整合为四大主 题,案例教学贯穿其中。结果 两组学生安宁疗护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病人考试成绩及教学 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对分课堂的安宁疗护教学改进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 对教学满意度较高。
2019, 34(20):75-7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75
摘要:目的 探讨 CCU 转出至普通病房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14名 CCU 转出患 者家属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属迁移应激量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及照顾者负担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家属迁移应 激得分38.07±7.28,照顾者负担得分74.15±8.47,疾病不确定感得分77.93±6.95;性别、学历、亲属关系、家庭收入、医疗付费 方式、CCU 入住时间、疾病不确定感及照顾者负担是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整 R 2=0.552;P<0.05,P<0.01)。 结论 CCU 转出患者家属照顾者负担及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迁移应激明显,其影响因素众多;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加强沟 通,避免患者家属盲目担心,以使患者安心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2019, 34(20):79-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79
摘要:目的 了解中重度尊严缺失晚期癌症患者尊严维护需求,为更好地维护其尊严提供参考。方法 对10例中重度尊严缺失晚期 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及10项下属内容:疾 病相关尊严维护需求(维持独立水平,免受生理症状困扰,维护知情及自主权),家庭社会支持需求(家庭支持,病友沟通,医疗支 持),心理灵性关怀需求(角色维护,保持自我价值,活在当下,传承奉献)。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尊严维护需求呈现症状控制、相对 独立与陪伴、知情参与及安宁需求等特征,医护人员应根据需求实施针对性个体化的尊严维护与实现。
2019, 34(20):83-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83
摘要:目的 提高社区老年人运动效能。方法 依据最佳证据,结合社区老年人运动问题分析,构建“基于循证的老年人团体防跌倒 奥塔戈运动方案”,用于32名社区老年人运动实践。实施5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29名社区老年人完成全程研究,其平衡能力、 跌倒效能、体能水平、跌倒风险、满意度得分及总分显著优于运动方案实施前(均P<0.01)。结论 基于循证的团体实践方案可有 效改善社区老年人平衡、体能能力,从而降低跌倒风险。
2019, 34(20):87-9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87
摘要:目的 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功能锻炼效果。方法 将82例胫骨平台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两组各41 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功能锻炼护理;观察组采取多层面、多因素、多环节、多干预模式及全程化的多元化功能锻炼管理策略。结 果 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 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对功能锻炼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采取多元化管理策略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从而提 高功能锻炼效果和满意度。
2019, 34(20):91-9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91
摘要:目的 了解听力障碍儿童照顾者照顾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设置提纲, 对15名听力障碍儿童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 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析出3个主题:微观系统为照顾 者身心疲惫;中观系统为生活环境改变;宏观系统为支持系统薄弱。结论 听力障碍儿童照顾者的社会生态系统不容乐观,康复人 员应关注影响照顾者身心健康的各系统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有利于其更好地照护患儿和提高康复效果。
2019, 34(20):95-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95
摘要:论述以家庭为中心实施新生儿临终关怀护理的概念、相关建设及护理策略,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新生儿临终关怀护理提 供参考,以推动我国新生儿临终关怀护理的发展。
2019, 34(20):98-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098
摘要: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的5个方面即营养状况评估、营养支持适应证、营养支持途径、持续时间及营养制剂的 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术前营养支持的重视程度,更好地为患者实施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2019, 34(20):103-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103
摘要:明确癌症患者感知社会约束的概念及理论框架,介绍癌症患者感知社会约束的表现及其测量工具,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探 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2019, 34(20):10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106
摘要:综述集束化护理概念,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构建步骤、实施方案及存在的问题等。提出护理人员需深入 认识集束化本质,按标准流程构建集束化护理方案,提高应用依从性,加强效果评价。使集束化护理方案更规范、更适用,以达到 有效防范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目标。
2019, 34(20):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20.110
摘要:综述居家不出状态的概念、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以期为早期发现和预防我国老年人居家不出状态的发生, 提高居家不出老人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居家不出状态的自然转归提供参考。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