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主  编:刘义兰

主  任:丁迎春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政编码:430030

电  话:027-83662666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4152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154/R

图片新闻
  • 1
显示方式:
  • 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康复早期症状报告结局的混合方法研究

    莫兰,傅育红,苏晓雯,姚玉,周文,崔月景,陈思亦,李佳慧

    2025(13):1-6+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01

    Abstract:

    目的 探讨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康复早期症状的多样性及照护需求,为制订延续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平行设计的混合方法研究,以互补视角全面分析患者症状及需求。应用便利抽样法,对216例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采用中文版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29项量表2.1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目的性抽样,对14例严重上肢创伤保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216例严重肢体创伤患者报告结局症状严重程度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身体功能、焦虑症状、疼痛影响。质性研究提炼出生理症状的动态演变与阶段性特征、心理负荷的持续存在与支持缺位、社交功能受限与自我认同危机、康复依从性障碍与资源可及性差异4个主题,与量性结果形成多维互补。结论 上肢严重创伤患者术后康复早期症状多样化且管理需求强烈,可通过制订症状管理方案和建设信息化平台为患者提供支持。

  •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康复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芮华珍,胡凯利,吴庆莲,雷青,田薇,吴明珑

    2025(13):7-1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07

    Abstract:

    目的 构建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康复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实施效果,以期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方法 按入院时间将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订康复护理方案并实施。两组均干预至术后16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肩关节功能、自理能力、焦虑、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关节僵硬、肩袖再撕裂)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6周、12周和16周,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自理能力、焦虑、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上述指标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P<0.05;术后仅对照组发生关节僵硬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康复护理方案的实践可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及心理焦虑,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回避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巫尚敏,颜美琼,袁忞婧,王淑雅

    2025(13):12-15+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12

    Abstract:

    目的 编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回避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临床评估患者运动回避水平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方法 依据态度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预测试版量表。选取53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应用项目分析对条目进行筛选,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对量表进一步测评,形成正式版量表。结果 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和态度理论,量表分为3个维度,共18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73.928%;验证性因子分析χ2/df=1.868,RMSEA=0.057,GFI=0.904,NFI=0.903,CFI=0.952。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0;重测信度为0.921;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52。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量表信效度检验良好,可以用于评估该患病人群的运动回避水平。

  • 乳腺癌术后并发腋网综合征患者物理康复干预的范围综述

    张晴霞,吴金,谢探,万方圆,黄宜燕,潘红英

    2025(13):16-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16

    Abstract:

    目的 对乳腺癌术后并发腋网综合征患者物理康复干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干预要素及应用现状,为进一步制订物理康复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范围综述指南,系统检索PubMed、CINAHL、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乳腺癌术后并发腋网综合征患者物理康复的干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主要由康复治疗师和护士对乳腺癌术后并发腋网综合征患者以手法治疗、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多项联合方式进行物理康复干预;干预频率、时长因不同的干预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干预最多的是运动疗法,如拉伸运动和患肢功能锻炼等,干预频率每天3~5次,每次10~20 min,持续2~4周;干预对乳腺癌并发腋网综合征患者的患肢功能、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指标等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结论 乳腺癌术后并发腋网综合征患者的物理康复干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其积极影响已得到初步验证。未来护士可以作为物理康复干预的主体,发挥多学科团队作用、利用远程监督和支持系统,开展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明确更有效的干预策略,以便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科学化的物理康复干预方案。

  • 家庭肺康复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杨思琦,唐文凤,周璐莹,杨小艺,曾凡书,张路曼,王小文

    2025(13):21-2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21

    Abstract:

    对家庭肺康复依从性现状、依从性评估方法(包括患者自我报告结局、依从性问卷和电子监测设备)、依从性干预策略(包括健康教育干预、支持性环境干预、支持性工具干预和自我管理处方)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可行的家庭肺康复依从性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 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实施

    徐薇薇,文彦,杨青,向明飞,谢沛希,赵静怡,王怀明

    2025(13):27-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27

    Abstract:

    目的 评价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收治的癌痛鞘内镇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文献研究、需求评估、专家函询构建,包括鞘内镇痛前期、临床治疗期、出院准备期、出院调整期、出院适应期5个阶段的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价两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能有效提升患者镇痛效果,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纵向研究

    李玟,乔筠,蒲婷婷,蒋梦岩,吴丽元

    2025(13):32-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32

    Abstract:

    目的 调查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不同时点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并分析二者的纵向相关性,为临床进行症状群动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第1、4、8次(T1、T2、T3)膀胱灌注后,采用膀胱灌注患者症状测评问卷及膀胱癌治疗功能评价体系量表收集资料。结果 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在T1~T3时均存在泌尿系统症状群、消化系统症状群、躯体症状群及心理症状群;其中泌尿系统和心理症状群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躯体症状群呈上升趋势,消化系统症状群呈下降趋势。3个时点症状群、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3时膀胱灌注患者的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呈负相关,其相关性也呈动态变化趋势(均P<0.05)。结论 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存在多个症状群,各症状群既保持相对稳定又处于动态变化中,其严重程度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症状群的动态管理,以缓解症状负担,提升其生活质量。

  • 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评估工具的比较

    朱利思,汤曼力,谭杰,胡露红,肖欢,张严丽

    2025(13):37-4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37

    Abstract:

    目的 比较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RAPT)、创伤血栓评分系统(TESS)、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AUTAR)、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Caprini)四种评估工具对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科学选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318例住院创伤患者,应用RAPT、TESS、AUTAR、Caprini四种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连续性评估,计算各评分表的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RAPT、TESS、AUTAR、Caprini四种评估工具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0.860、0.653、0.578;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5、6.5、15.5、9.5分;灵敏度分别为88.7%、84.9%、57.7%、65.1%;特异度分别为70.3%、74.1%、75.5%、47.2%。结论 RAPT、TESS、AUTAR、Caprini评估工具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其中TESS用于创伤患者的预测效力较为理想。

  • 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的调查研究

    杭菁,程芳,吴冰

    2025(13):41-4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41

    Abstract: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为开展症状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乳腺癌患者化疗症状测评量表对接受化疗的38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症状群,基于Apriori算法关联分析结果,判定症状群的前哨症状。结果 主要存在5个症状群,分别为消化道症状群(5个症状)、情感症状群(4个症状)、躯体症状群(5个症状)、疼痛症状群(2个症状)、体象症状群(2个症状);食欲下降是消化道症状群的前哨症状,情绪低落是情感症状群的前哨症状,性欲降低是躯体症状群的前哨症状,头痛是疼痛症状群的前哨症状,体象症状群没有前哨症状。结论 乳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存在症状群及相应的前哨症状。将前哨症状作为症状群的护理预警信号,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案,预防与减缓症状群的进展,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手术室专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专家共识

    高兴莲,郭莉,何丽,徐梅,常后婵,陈肖敏,李国宏,宋玲,穆莉,米湘琦,张增梅,边冬梅,陈云超,曾玉,翟永华,柯稳,梁元元

    2025(13):45-5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45

    Abstract:

    目的 形成《手术室专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专家共识》,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形成专家共识初稿。经过2轮专家函询及5次专家线上论证会,筛选、修改和完善指标。结果 专家函询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93。敏感指标的重要性得分4.50~5.00。形成的手术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包括15项,其中结构质量指标1项,过程质量指标6项,结果质量指标8项。结论 形成的共识具备科学性及临床实用性,可为手术室管理者临床督导检查和护理质量控制提供评价标准与理论依据。

  • 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的手术室新护士技能培训实践

    孔娜,张云,杨岩岩,张聚,苗成琼,王静,杨翠丽

    2025(13):51-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51

    Abstract:

    目的 探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技能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按入科时间将64名轮转手术室的新护士分为两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入科的3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入科的33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操作培训,观察组采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技能操作成绩、新护士转型冲击评分、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培训满意度,使用累积和分析法绘制每项操作总体学习曲线,比较两组掌握每项操作的最小操作例数。结果 观察组技能操作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培训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新护士转型冲击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掌握每项操作的最小操作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 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培训能提升新护士技能水平及其自主学习能力,使新护士更快适应手术室特殊环境。

  • 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薪酬公平感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邹玉婷,梁瑞晨,喻行莉,游彤阳,张代英

    2025(13):57-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57

    Abstract:

    目的 编制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薪酬公平感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手术室护理管理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以组织公平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回顾、描述性质性研究、专家函询及预调查构建量表预试版。于2024年6-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公立医院的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第1次调查342名、第2次调查379名手术室护士,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 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薪酬公平感量表包括3个维度、3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41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为1.984,GFI 0.879,其余拟合指标均>0.900,模型拟合可接受。通用一致性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33,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0,折半信度为0.892,重测信度为0.724。结论 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薪酬公平感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量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薪酬公平感情况。

  • 循经灸联合气压治疗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改善效果

    顾丹丹,周小兰,张旭,曹炀炀,昝洋洋,吴丽,於茗,谢娟

    2025(13):62-65+8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62

    Abstract:

    目的 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循经灸法联合气压治疗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肿胀程度、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0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患肢气压治疗(每次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子午流注的循经灸干预。两组均治疗2次/周,连续4周。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肢肿胀、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各30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循经灸联合气压治疗能有效改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老年人跌倒警觉度的概念分析

    孙海超,路丰源,张熙雅,鲁子涵,李晓萌,李虹延,金英爱

    2025(13):66-70+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66

    Abstract:

    目的 界定老年人跌倒警觉度的概念,为未来开展老年人跌倒警觉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等数据库,获取以老年人跌倒警觉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0月,语种限定为中、英文。依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应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52篇文献。老年人跌倒警觉度包括主观风险感知、行为执行意向和跌倒情境3个属性特征;前置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因素;后置结果包括低跌倒警觉度易导致跌倒发生,进而产生相关的不良健康结局;跌倒警觉度越高意味着老年人对跌倒风险的认知较高,更善于遵循防跌倒策略。结论 将老年人跌倒警觉度定义为:老年人基于所处的情境,对现存的或潜在的跌倒事件产生的主观风险感知、行为执行意向的特征。未来还需结合我国国情深入剖析老年人跌倒警觉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提高老年人安全感及生活质量。

  •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分级预控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于静,李育玲,孟效红,黄河,李怀燕,冯丽娜,崔旭静,马凝睿

    2025(13):71-7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71

    Abstract:

    目的 构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分级预控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5-8月的1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中心静脉导管常规置入、固定及维护;2023年9-12月收治的151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预测模型和证据总结,经专家会议法构建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分级预控方案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的知识知晓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P值接近临界值(0.05);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应用方案后护士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分级预控方案能延长患者置管时间,增强护理人员预防导管堵塞风险意识;但对导管堵塞率的影响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 专科联盟内专科护士慢性伤口延续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王惠,孙红玲,兰美娟,余杭青

    2025(13):75-7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75

    Abstract:

    目的 探讨跨区域专科联盟内专科护士参与慢性伤口延续护理的体验,并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解析其适应机制。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来自全国7个省市14所医疗机构的14名伤口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6个亚主题:适应性主体的角色重构与能力迭代(角色张力催生多面能手、体系重塑带动知识更新)、非线性协作网络的形成(快速响应彰显联动优势、契约精神驱动协作效应)、技术成果的创新涌现(技术创新破解基层资源难题、模式创新提升护理效能)。结论 在复杂的跨区域专科联盟协作模式下,专科护士在实施慢性伤口延续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与行动的交互,不断适应角色和任务要求,促进了其个人成长与组织适应。建议加强专科联盟内部角色扩展与能力提升训练,完善联盟机制体制建设,推动知识共享,促进创新性成果的临床应用,以提升慢性伤口管理效能。

  • 护士反思性实践与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张红,马轶,张川,余红,徐铁飞,彭博文

    2025(13):79-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79

    Abstract:

    目的 了解护士反思性实践与创新行为的现状,探讨护士反思性实践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为促进护士创新行为提供借鉴。方法 于2024年4-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反思性实践问卷、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成都市4所三甲医院的1 030名临床护士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反思性实践得分(146.72±12.63)分;护士创新行为得分(33.43±4.36)分。反思性实践与护士创新行为呈正相关性(r=0.552,P<0.05)。反思性实践、学历、以往是否参与过创新相关活动或项目是护士创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反思性实践可解释护士创新行为总变异的42.0%。结论 护士反思性实践与创新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鼓励和引导护士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多进行开放性反思,在反思中发展新学识,产生新见解,并重点关注学历较低及以往未参与过创新相关活动或项目的护士,从而进一步促进护士创新行为的产生。

  • 职业认同感在护理本科生自我表露与人文关怀能力间的中介作用

    常雅舒,邓鑫,倪志宏

    2025(13):83-8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83

    Abstract: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自我表露、职业认同及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探讨职业认同在自我表露与人文关怀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护理本科生43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及痛苦表露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职业认同在自我表露与人文关怀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175.98±20.01)分。护理本科生自我表露、职业认同与人文关怀能力呈正相关(均P<0.05)。职业认同在自我表露与人文关怀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1.6%)。结论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自我表露可直接正向预测人文关怀能力,也可通过职业认同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人文关怀能力。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分析学生性格特点,加强课程思政及职业生涯教育,以增强护理本科生自我表露水平及职业认同感,进而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 护理本科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成因的质性研究

    毛静,王建,代凤玲,钟汶汐,沈黛珺,陈燕华

    2025(13):88-9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88

    Abstract: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成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引,对23名“慢就业”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微观系统-个体就业准备不足(消极护理职业认知、就业缓冲心理、就业能力不足);中观系统-家庭、学校、朋辈、师长对职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家庭支持与压力、学校就业服务支持不足、朋辈竞争与带教老师影响);宏观系统-护理教育政策和就业环境对护理就业的负面影响(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管理不完善、护理行业就业歧视与学历竞争、应届毕业生身份限制)。结论 护理本科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复杂,需关注微观系统个体消极护理职业认知和能力因素,加强职业认知和职业认同感教育,提高护理毕业生就业准备度。中观系统家庭、学校、朋辈、师长的负面影响,需多方协同构建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宏观系统,需改善就业生态环境,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政策,规范用人单位招聘条件。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报告抑郁项目库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版的构建及验证

    邵梦瑶,陆敏,王艳梅

    2025(13):93-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93

    Abstract:

    目的 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报告抑郁项目库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AT)版,并评价其测量性能。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及金桥医联体内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面对面纸质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 139份。评估中文版PROMIS抑郁项目库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测量学特性,并据此筛选条目,随后利用FlexCAT在线平台构建T2DM患者自我报告抑郁项目库CAT版。通过事后模拟及蒙特卡罗模拟,从测量效率、测量准确性和测量精度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共调查2 062例患者。中文版PROMIS抑郁项目库符合等级反应模型假设,难度参数(-0.50~3.40)与区分度参数(2.05~4.11)均在合理范围。不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组中均未见显著的项目功能差异。基于条目质量分析,在FlexCAT平台构建患者自我报告抑郁项目库CAT版,测试者可在线完成个性化测评,研究者可在后台获取评估结果。事后模拟及蒙特卡罗模拟显示,CAT版应答条目数4~12条,均值分别为4.77和4.57,超90%的测试者应答4~6个条目即可完成评估。模拟所得抑郁潜在特质水平与全条目库估计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0.942和0.953,Cohen′s d效应量0.03。结论 中文版PROMIS抑郁项目库的条目均具有较好的测量学特性,可用于CAT版的构建。构建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报告抑郁项目库CAT版在测量效率、精度和准确性方面表现良好,具有个性化评估的特点,能够减少患者答题负担、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并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 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管理旅程地图的研究

    吴玉霞,王慧,陈懿媛,董苏云,张晓义,顾海云,严海鸥

    2025(13):99-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099

    Abstract:

    目的 基于旅程地图识别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管理的全程体验与多维需求,为优化该群体创面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4年4-11月选取15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访谈对象,分别于患者住院第1天、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进行4次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并绘制患者旅程地图。结果 按诊疗时间轴并从任务、情绪、痛点和满意点4个维度将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管理体验与需求归纳为3个阶段共37项主题,其中评估诊断期11项(就医意愿薄弱、智慧化与人性化就诊服务等),住院治疗期14项(疼痛管理困难、多学科诊疗协作等),居家管理期12项(创面自我管理知识与技能缺乏、正向反馈激励等)。结论 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管理旅程漫长且复杂,需求动态变化且多维交织。医护人员应准确识别患者创面管理旅程不同阶段的关键交互点、痛点及满意点,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诊疗服务,促进患者溃疡早日愈合。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廖思思,邓培培,石小毛,陈双艳,李梅枝,刘志英

    2025(13):10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106

    Abstract:

    目的 构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拟定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方案。随机将6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肠内营养干预,干预组予以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营养指标、胃肠道反应、高血糖发生率、神经功能和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营养干预14 d,干预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腹胀、腹泻、误吸,高血糖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实施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可减少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和神经功能情况,减轻患者负担。

  • 白血病患儿化疗期照顾者饮食照护困扰的质性研究

    查李琪,荆名芮,张艾宁,董小兰,于玲,葛友红,王婧婷,张雯

    2025(13):111-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111

    Abstract: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化疗期照顾者饮食照护体验,为开展饮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16名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共提取3个主题及8个亚主题:患儿因素引发的照护困境(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照顾者因素带来的饮食照护困境(饮食管理知识获取主动性和规范性不足、困境应对模式),社会支持(科学的信息来源缺乏、医疗机构饮食照护支持不足、同伴支持)。结论 白血病患儿照顾者面临着复杂的饮食照护体验,会影响患儿治疗及预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引发患儿饮食问题的生理、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关注,为照顾者拓展多元化的饮食照护支持渠道,使他们有效、便利地获取饮食管理知识,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 生育心理一致感的研究进展

    李冰冰,杨凌艳,郑丽娟,张希,黄子情,杨梦洁,曾铁英

    2025(13):115-1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115

    Abstract:

    对生育心理一致感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综述生育心理一致感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相关的干预策略,提出生育心理一致感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可以健康本源学理论为基础,全面探究其影响因素并构建生育心理一致感干预策略,为从健康本源学视角探究围生期保健提供参考。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症状群管理的研究进展

    杜越冰,张倩倩,庄淑梅,赵金影,张会娟,崔岩,刘亚婷,刘端,彭复聪,赵钰杰,解文君

    2025(13):119-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119

    Abstract:

    综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见的症状群,包括疲乏症状群、心理症状群、消化道相关症状群、皮肤相关症状群和疼痛相关症状群,介绍了常用评估工具和干预策略,旨在为临床开展症状群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 住院肿瘤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

    热孜婉古丽·热扎克,胡德英,杨晓雨,李乐橙,何春燕,王佳庆

    2025(13):126-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5.13.126

    Abstract:

    从疾病与治疗因素、药物因素、心理与认知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总结肿瘤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并阐述高风险人群筛查、化疗相关症状管理、药物安全管理、多样化健康教育、住院环境改善等住院肿瘤患者跌倒预防策略,旨在为构建肿瘤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过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