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张文婷,谢俊霞,孙雨,苗丰,严萌玮,姚文英,王文超,谢安慰
2024, 39(24):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01
摘要: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最佳证据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的最佳证据,经过基线审查、障碍因素分析,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于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在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ICU实施。比较证据应用前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相关知识掌握度以及镇静评估执行率,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躁动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相关知识评分显著提高,7个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均P<0.05);患儿躁动发生率显著下降,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证据应用前后患儿均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结论 最佳证据的应用可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知识以及镇静评估执行率,降低患儿躁动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
2024, 39(24):7-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07
摘要:目的 分析早产儿入院24 h内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制订干预措施预防早产儿入院低体温提供参考。方法 将307例早产儿随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215例)和验证集(92例)。分析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并评估其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 307例早产儿中,209例(训练集146例,验证集63例)发生入院低体温,发生率68.08%。训练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质量、早期早产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并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发生入院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0.809(95%CI:0.744~0.875),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8.761、P=0.363。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0.844(95%CI:0.755~0.933),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911、P=0.442。结论 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发生率较高,需重视低出生体质量、早期早产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及并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早产儿,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性能,可采用预测模型早期识别早产儿入院低体温风险。
2024, 39(24):1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11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儿童支气管镜检查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8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嘱的时间顺序分为经鼻高流量氧疗组和常规组各43例。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经鼻高流量氧疗组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20~50 L/min,氧浓度为40%;常规组给予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4 L/min。观察两组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经鼻高流量氧疗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常规组(均P<0.05);不同时间点的最低经皮血氧饱和度、术中呼吸频率最高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心率最高值、支气管镜检查用时、因缺氧致检查中断率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有助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安全性能好。
2024, 39(24):15-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15
摘要:目的 深入挖掘影响急性白血病患儿身体活动行为的因素,为制订临床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白血病患儿及其父母,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提炼。结果 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共提炼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能力因素(身体功能部分丧失、身体活动相关知识缺乏)、机会因素(多渠道外部支持、环境和设施资源、个性化运动处方和指导)、动机因素(身体活动参与价值感知、身体活动参与自我效能、身体活动参与偏好、周围榜样力量)。结论 影响白血病患儿治疗期进行身体活动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注重患儿运动体验和偏好,运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借助新兴移动技术提高患儿参与动机,完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儿养成规律身体活动习惯,改善其疾病转归,提高生活质量。
2024, 39(24):20-24,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20
摘要:目的 了解ICU患儿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睡眠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致并行式混合研究设计,纳入243例ICU患儿,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睡眠、噪声及光线水平进行监测,同时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患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ICU患儿夜间总睡眠时间为(6.50±1.23)h、睡眠效率为(78.75±15.39)%。夜间噪声>50 dB总时间、夜间医疗护理活动次数、累计置管数量,以及ICU住院时间、持续机械通气时间和持续镇静镇痛时间为ICU患儿睡眠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质性访谈共提炼出2个主题10个亚主题:ICU患儿睡眠紊乱多发(入睡困难和睡眠效率低下、睡眠碎片化、昼夜节律颠倒、噩梦频繁)、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患儿ICU住院睡眠质量(特殊物理环境的不良刺激、忍受持续治疗带来的痛苦、生理性不适感困扰、缺乏情绪支持和陪伴、睡眠环境和习惯突然改变、医疗护理活动频繁)。结论 ICU患儿整体睡眠质量较差,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并积极干预,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2024, 39(24):25-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25
摘要:目的 构建并验证心脏外科患者皮肤撕裂伤风险预测模型,为制订预防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750例心脏外 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70%患者作为建模组(525例),30%患者作为验证组(225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术后患者皮肤撕裂伤的危险因素 ,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并对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建模组有122例发生皮肤撕裂伤,发生率23.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皮肤 撕裂伤史、淤斑、低氧血症、失禁相关性皮炎、谵妄、类固醇药物使用数量是心脏术后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以上述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绘 制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灵敏度为0.691,特异度为0.802。模型在验证组测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灵敏度为0.776,特异度为0.705。结论 构建 的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快速识别心脏术后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风险、及时提供预防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2024, 39(24):31-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31
摘要:目的 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低血糖高风险人群及精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2轮专家函询及课题组 讨论,制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因素筛查表,选取2023年6-10月内分泌科收治的5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 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低血糖的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在全样本集以及采用Bootstrap法(500次)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193例患者(32.99%)发生低 血糖。Lasso回归筛选出24个变量,其中11个变量(性别、舒张压、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近1年发生低血糖次数、识别低血糖症状、高血压、高血脂、多重用药、随机 C肽、糖化血红蛋白)构建列线图。全样本集及Bootstrap法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和0.821,Brier分数分别为0.156和0.159,灵敏度为0.702和0.747,特异 度为0.839和0.809。结论 构建的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为临床医护人员筛查低血糖的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2024, 39(24):37-4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37
摘要:目的 构建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清单,为医护人员完善随访提供有效支持。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专家小组讨论构建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清单初稿;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清单内容修订后形成随访清单终稿。对1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构建的随访清单进行面对面随访,并选取6名参与随访的护士进行访谈, 对清单内容进行评价和完善。结果 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清单包括生理状况及日常生活指导、心理状况及信息支持、医疗服务和社会支持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及51 项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3.75%、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0.94;2轮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17、0.146、0.209和0.265 、0.248、0.217(均P<0.05)。访谈的护患双方均认为随访清单内容合理全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临床实用性。结论 构建的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清单结构合理,内容 较全面,能为肝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提供参考。
2024, 39(24):42-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42
摘要: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临床的血液透析双人链式操作流程,为提升血液透析操作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分析现有流程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文献回顾并通过 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血液透析双人链式操作流程。结果 血液透析双人链式操作流程指标包含4个一级条目(评估、准备、上机操作步骤和回血下机操作),20个二级条目 。2轮函询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赋值分别为4.00~4.93、4.00~5.00,变异系数为0.05~0.22、0~0.11,专家协调系数为0.238~0.311(均P<0.05)。结论 构建的血液透析双 人链式操作流程,可为规范临床血液透析操作步骤,提高安全性提供参考。
2024, 39(24):47-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47
摘要:目的 了解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厌食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为制订癌性厌食规范化自我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2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取主题分析法,通过Nvivo12 Plus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和提炼主题。结果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厌食自我管理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及9个亚主题,即自我管理知识欠缺(饮食自我管理认知不足、动态营养支持的认知不足),自我管理相关障碍因素(服药依从性差、饮食依从性差、自我感受负担重),自我管理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动力(患者改善食欲的期望、改变饮食习惯、对个人健康及家庭的责任感、增强自我效能感)。结论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厌食自我管理存在诸多困难,医护人员应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探索适合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性厌食自我管理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其癌性厌食的自我管理能力。
周新艺,孙建华,王晓杰,邓海波,王磊,朱丽筠,邵曼娜,杨妮,马玉芬,徐园
2024, 39(24):52-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52
摘要:解读BMJ最新发表的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指南(2024版),对获取高质量数据集、进行结局事件预测、评估模型预测性能、评估临床适用性及清晰透明的报告结果5个关键步骤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我国护理领域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的问题及局限性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未来护理领域高质量风险预测模型向临床实际应用转化。
2024, 39(24):57-60,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57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重症患者家属的照护适应体验,为促进家庭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7名神经重症住院患者的家属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4个主题和12个副主题,包括适应的威胁和挑战(严重的身体负荷、沉重的精神压力、突然改变的生活、支持系统不足)、适应的正性体验(精神成长、共同成长)、适应困境的应对策略(自我逃避与调整、寻求支持与帮助)、适应需求(加强过渡期护理、希望专业支持、得到尊重与鼓励、渴望心理支持)。结论 神经重症患者家属照护适应体验复杂,医护人员应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以应对预期的照护困难。
2024, 39(24):61-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61
摘要:目的 构建手术室手术护理工作量评价指标并确定其指标权重,为手术室的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调配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确定手术室手术护理工作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级条目,采用德尔菲法对23名专家进行3轮咨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最终构建的手术室手术护理工作量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59项。3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2轮肯德尔协调系数依次为0.154、0.228(均P<0.05)。第3轮咨询,一致性比率值均<0.1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手术室手术护理工作量评价指标,维度和指标分层明确,客观、可量化,可为临床手术室手术护理工作量评价提供测评工具。
2024, 39(24):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65
摘要:目的 了解智能排泄护理系统对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实践的影响,为推动康复护理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3-5月,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使用过智能排泄护理系统的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智能排泄护理系统能减轻护理工作负担(减轻护理工作压力、缓解护士身心压力),护士使用智能护理排泄系统存在的问题(系统性风险、对传统照护模式的挑战),护士对于功能完善的需求(清晰直观的可视化特性、持续优化舒适质感、实现便捷与精准的融合)。结论 智能排泄护理系统在减轻护理人员体力负担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使用中需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安全可靠性,准确量化临床监测指标,继续优化排泄护理系统,满足患者需求。
2024, 39(24):69-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69
摘要:目的 调查我国硕士学位护士科研知识共享意愿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促进临床护士科研水平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10-12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知识共享意愿量表、科研获得感量表和科研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全国19个省54所三甲医院的315名硕士学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硕士学位护士科研知识共享意愿总分为(27.61±5.94)分;性别、婚姻状态、工作年限、工作期间发表论文数、科研获得感、科研自我效能感为其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硕士学位护士科研知识共享意愿处于中高水平;女性、已婚、工作年限久、工作期间发表论文数目多、科研获得感高以及科研自我效能感高者具有较高的科研知识共享意愿。护理管理者需充分发挥其共享及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科研水平。
2024, 39(24):73-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73
摘要:目的 了解倒班护士食物成瘾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四川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450名倒班护士,采用社会人口学资料、耶鲁食物成瘾量表2.0、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感知压力自评量表、慕尼黑时型测定工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429份,倒班护士食物成瘾发生率为19.81%,是否有其他照顾负担、吸烟、感知压力及社会时差、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为食物成瘾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倒班护士食物成瘾检出率高。建议医院和护理管理者重视倒班护士食物成瘾现象,关注文化程度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有其他照护负担及高社会时差的倒班护士,积极开展食物成瘾干预。
2024, 39(24):77-80,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77
摘要:目的 总结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焦点,为护理管理者在该领域的探索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与护理关联的相关文献,时间自建库至2024年4月1日。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发表期刊、研究机构、基金、研究内容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论文61篇,其中2023年最多,达20篇。文献发表数量从2019年开始增长,发文量较多的城市有北京、乌鲁木齐等。文献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对护理绩效分配、对护理工作量测算、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成本的影响。结论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护理领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要综合把握其对每一领域的双面影响,深度分析机遇与挑战,合理匹配护理管理改革。
2024, 39(24):81-8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81
摘要:目的 探讨案例联合视频博客教学法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护理本科专业2022级和2023级护生为研究对象,2022级76名护生为对照组,2023级77名护生为观察组。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育中,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案例联合视频博客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专业认同感。结果 观察组期末考试成绩、专业认同感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育中实施案例联合视频博客教学法,有助于促进护生专业知识掌握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护生专业认同感。
2024, 39(24):85-8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85
摘要:目的 汉化并验证本科护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量表,为我国本科护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应用能力测评工具。方法 遵循Brislin翻译模型对原量表进行正译、回译、跨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形成预测中文版本科护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江苏、湖北省3所高校346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量表共计1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509%,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7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χ2/df=2.307,CFI=0.977,TLI=0.970, RMSEA=0.076, SRMR=0.027。与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各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542~0.699。量表的S-CVI/Ave为0.972,各条目I-CVI为0.833~1.000;Cronbach′s α为0.962,折半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0.927,重测信度0.947。结论 中文版本科护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我国背景下本科护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测量。
2024, 39(24):89-9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89
摘要:目的 开发护理信息学跨学科课程,开展项目式学习,提高本科学生信息能力。方法 将48名本科学生按照是否选修护理信息学课程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名;研究组打造基于交叉学科的课程内容,融入在线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项目学习法实践,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结果 教学后,研究组计算机态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研究组部分学生访谈结果显示,课程加深了学生对护理信息学和交叉学科研究的认识,锻炼了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结论 基于项目学习法护理信息学教学可提升学生的信息接受态度和实践能力。
2024, 39(24):93-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93
摘要:目的 调查孕妇身体不满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并实施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产科门诊就诊的817例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孕妇身体感受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孕妇身体不满的影响因素。结果 孕妇身体不满总分为(41.81±8.34)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孕妇的体质量自评、伴侣关系、伴侣评价、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和知觉压力是其身体不满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孕妇身体不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产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孕期身体不满的重视,通过个性化干预改善孕妇伴侣关系,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减轻其知觉压力,从而降低孕妇身体不满程度。
彭菲津,王淑贞,杨玉金,郑春艳,邹转芳,白李平,王芸娇,李睿
2024, 39(24):98-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098
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3-8月6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6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构建并实施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干预3个月后评估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组久坐行为总时间、久坐行为最长持续时间、6 min步行试验、无痛行走距离、简易体能测试、血管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的实施可有效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久坐行为水平,增加身体活动,提高步行能力、下肢功能及生活质量。
2024, 39(24):103-10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103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非预期院内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老年患者院内心脏骤停和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收集134例老年患者非预期性院内心脏骤停的临床资料,根据抢救后结局分为自主循环恢复组和自主循环未恢复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134例患者中,恢复自主循环患者69例,成功率为5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抢救地点、持续CPR时间、肾上腺素累计使用量是老年患者非预期住院内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患者非预期院内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较低,建议老年危重患者入住ICU,提前备齐急救仪器设备及药物;普通病房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后,应立即启动快速反应系统以提高老年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
2024, 39(24):107-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107
摘要:目的 了解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10个省共10所三级甲等医院882名肿瘤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伦理敏感性量表、文化智力量表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得分为(41.17±6.41)分、文化智力得分为(96.25±19.7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科室人力资源、文化智力是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为中等偏上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关爱离异护士群体,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升护士文化智力水平,助力伦理敏感性的提升。
2024, 39(24):111-1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111
摘要:目的 分析在线平台用户的投稿信息需求,提出基于用户需求的护理期刊服务改进策略。方法 抓取多源在线社区平台的护理期刊投稿相关讨论帖,共获取34 598条文本。采用扎根理论编码,获取用户投稿信息需求的概念范畴以及逻辑关系,从期刊投稿信息披露以及完整度两个方面,探讨期刊信息告知服务现状。结果 用户的投稿信息需求涵盖投稿咨询、审稿咨询以及出版咨询3个主题和12个需求维度;11种护理期刊对12个需求维度的提供度最小为18.18%,提供信息完整度为36.36%~78.79%。结论 11种护理期刊提供的投稿信息内容与用户的供需适配度不足,期刊应该从用户需求出发,完善投稿指南等信息告知,并发挥信息服务主体作用,缓解用户迫切的期刊信息需求。
2024, 39(24):116-1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116
摘要:介绍颗粒物的分类与来源,室内颗粒物暴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室内颗粒物暴露的干预措施,包括强化健康教育及随访、应用电子健康技术和设备、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提出应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对室内颗粒物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室内颗粒物暴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的影响。
2024, 39(24):120-1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120
摘要:从数字孪生的概念与起源、特征及其在慢性病精准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数字孪生在技术、安全性、公平性等方面所存在的挑战并指出其展望,旨在为我国数字孪生技术在慢性病精准护理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2024, 39(24):124-1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4.24.124
摘要:基于在线平台挖掘数据的网络志为质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提供了新方法。介绍网络志的基本概念、特征、实施方法及其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总结了网络志的优点和局限性,以期为国内护理领域应用多元化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