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8卷第2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重点关注——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专题
    • 初诊癌症患者死亡焦虑的剖面分析

      2023, 38(22):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01

      摘要 (139) HTML (0) PDF 1.21 M (7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探究初诊癌症患者死亡焦虑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18例初诊癌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及死亡焦虑量表进行调查,基于潜在剖面分析识别初诊癌症患者死亡焦虑的类别,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初诊癌症患者死亡焦虑发生率为58.85%,经过剖面分析将存在死亡焦虑的患者识别出低焦虑-压力与痛苦型(41.06%)及高焦虑-认知型(58.94%)2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8~<45岁、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的初诊癌症患者归属于低焦虑-压力与痛苦型的概率较大,肿瘤分期为Ⅲ期、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患者归属于高焦虑-认知型的概率较大,生命意义感较高的患者死亡焦虑水平较低(均P<0.05)。结论 初诊癌症患者的死亡焦虑发生率较高,可分为2个类别。护理人员应及时识别存在死亡焦虑的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

    • 社会关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在宫颈癌患者病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间的中介效应

      2023, 38(22):6-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06

      摘要 (138) HTML (0) PDF 1.27 M (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关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在宫颈癌患者病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影响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采取措施促进宫颈癌患者融入社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22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宫颈癌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评分(17.38±3.72)分;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与病耻感呈正相关,与社会关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呈负相关(均P<0.05);社会关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在宫颈癌患者病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总间接效应为42.79%。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病耻感越高社交回避及苦恼越严重,可以通过降低病耻感、提高社会关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以减少社交回避及苦恼。

    • 疾病感知和认知情绪调节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社会限制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效应

      2023, 38(22):10-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10

      摘要 (103) HTML (0) PDF 1.26 M (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限制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以及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3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社会限制量表、疾病感知量表、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分量表和癌症复发恐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得分为13.92±5.28,50.86%存在高水平癌症复发恐惧。社会限制对癌症复发恐惧的总间接效应为0.140,其中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定中介效应分别占10.22%和10.59%,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占5.20%。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存在较高的癌症复发恐惧,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社会限制与癌症复发恐惧间发挥链式中介效应。应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社会限制,降低消极的疾病感知,改善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达到降低癌症复发恐惧的目的。

    • 脑肿瘤患者及照顾者家庭功能与经济毒性的纵向主客体模型研究

      2023, 38(22):15-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15

      摘要 (214) HTML (0) PDF 1.37 M (9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双方经济毒性的预测效应,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脑肿瘤患者及主要照顾者233对为研究对象,于诊断后3 d及诊断后6个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照顾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进行调查;基于纵向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肿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双方经济毒性的预测效应。结果 脑肿瘤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65(55,71)分,主要照顾者总分为68(61,72)分;脑肿瘤患者经济毒性总分为23(18,27)分,主要照顾者总分为21(16,27)分。从主体效应来看,脑肿瘤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其自身的经济毒性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46、0.510,均P<0.05);从客体效应看,仅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患者的经济毒性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72,P<0.05)。结论 脑肿瘤患者的经济毒性受到自身和主要照顾者所感知家庭功能的影响,医护人员应重视脑肿瘤患者家庭功能的评估,积极探索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干预方案。

    • 自我表露在乳腺癌患者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

      2023, 38(22):20-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20

      摘要 (177) HTML (0) PDF 1.20 M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反刍性沉思、自我表露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反刍性沉思量表、自我表露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对2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1.17±12.69)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为(29.29±10.63)分,自我表露总分为(38.05±6.82)分;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和自我表露呈负相关,自我表露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均P<0.05);自我表露在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18%。结论 自我表露是乳腺癌患者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减少消极沉思,增强其自我表露意愿,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

    • 宫颈癌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8(22):24-2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24

      摘要 (120) HTML (0) PDF 1.20 M (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宫颈癌住院患者23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人风险感知问卷、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宫颈癌患者医疗风险感知总分为(42.94±6.19)分。医疗风险感知得分与医师信任及其仁爱维度、技术能力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与正性情绪呈负相关,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癌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医师仁爱、医师技术能力及负性情绪(均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医疗风险感知处于较高水平,医护人员应注意评估患者医疗风险感知水平,多关注年轻、低收入患者,提升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度,及时关注并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从而降低医疗风险感知水平。

    • >专科护理
    • 基于适时模式的出院准备服务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3, 38(22):28-3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28

      摘要 (178) HTML (0) PDF 1.34 M (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适时模式的出院准备服务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和生活质量。 方法 将行口腔癌皮瓣移植术的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9例(85例完成研究),给予口腔颌面外科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干预组89例,组建多学科团队制定基于适时模式的出院准备服务流程,责任护士针对患者围术期不同阶段需求实施出院准备服务。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基于适时模式的出院准备服务可以提高口腔癌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改善出院指导质量,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指数的汉化和信效度检验

      2023, 38(22):32-3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32

      摘要 (172) HTML (0) PDF 1.22 M (8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汉化英文版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指数,为我国医护人员提供评价药物治疗方案复杂程度的工具。 方法 依据Brislin经典翻译模型对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指数进行翻译与回译。经专家小组审查后进行预测试,形成最终版。收集202例内科出院患者的基线资料和用药方案,对中文版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指数的评分者间信度为0.978,重测信度为0.988。收敛效度检验显示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指数评分与药物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938)。判别效度检验显示指数评分与年龄、BMI、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医疗保险和抽烟状况之间无相关性。6名专家共同对6个案例进行的用药复杂度排序与基于指数的评分排序完全一致。结论 中文版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指数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医护人员评价中国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程度。

    • 膀胱灌注全流程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3, 38(22):38-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38

      摘要 (146) HTML (0) PDF 1.20 M (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膀胱灌注全流程最佳证据,为临床实施膀胱灌注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依据“6S”证据模型,检索有关中英文数据库、指南网站及专业学会网站,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涉及膀胱灌注流程护理与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临床决策、专家共识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由2名硕士研究生对最终纳入文献所提取的证据进行标准化整合及汇总。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2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2篇。总结了28条最佳证据,包括药物配制、职业暴露防护、灌注流程管理、灌注后排泄管理、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管理、延续性护理管理6个方面。结论 膀胱灌注全流程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应用证据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3, 38(22):43-4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43

      摘要 (162) HTML (0) PDF 1.24 M (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开展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循证资源数据库、指南及专业协会网站中涉及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日。2名经循证训练的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整合。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4篇,随机对照研究2篇。从喂养不耐受的评估与监测、营养制剂、喂养方式、症状处理、管理策略5个方面总结24条最佳证据。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进一步加强患儿的营养管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循证依据。

    • >手术室护理
    • 肺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与应用

      2023, 38(22):48-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48

      摘要 (105) HTML (0) PDF 1.17 M (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作业程序在肺移植手术配合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手术时间将120例肺移植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制定肺移植手术护理配合标准作业程序,对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在手术配合过程中按照肺移植手术护理配合标准作业程序进行手术配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器械用品管理不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标准作业程序的实施,可提高肺移植手术配合的规范性,提高手术配合护理质量及医生满意度。

    • >基础护理
    • 无创通气设备不同连接方式对NICU患儿鼻部压力性损伤的网状Meta分析

      2023, 38(22):52-5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52

      摘要 (131) HTML (0) PDF 1.27 M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无创通气设备不同连接方式对NICU患儿鼻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 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通过不同连接方式进行无创通气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StataSE14.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涉及鼻塞、鼻面罩、鼻导管、交替使用鼻塞和鼻面罩、头盔、细长导管、带短鼻导管的面罩7种无创通气连接方式。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鼻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概率从小到大依次为头盔、鼻导管、鼻面罩、交替使用鼻塞和鼻面罩、鼻塞;减少鼻部3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排序第1名为交替使用鼻塞和鼻面罩。结论 头盔与其他连接方式比较的置信区间大,可信度不高。推荐鼻导管作为NICU患儿无创通气的最佳连接方式。交替使用鼻塞和鼻面罩可以减少鼻部3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可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等待时间变化规律的调查分析

      2023, 38(22):58-60+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58

      摘要 (117) HTML (0) PDF 1.16 M (6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明确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等待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改善急诊拥挤状况和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入选2021年1-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的患者,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就诊科室、分诊等级以及输液取号时间和叫号时间。结果 共纳入43 413例急诊输液室患者,患者输液等待时间为68.00(2.00,171.00) min。在时间分布规律方面,白天的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高于夜间;周一、周六、周日患者流量大,输液等待时间长;12、1、2月(冬季)是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的高峰。结论 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在日、周和月方面具有规律性,应根据变化规律调整人力资源,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 >护理管理
    • 工作场所中断测量量表的汉化及在护士中的信效度检验

      2023, 38(22):61-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61

      摘要 (153) HTML (0) PDF 1.20 M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汉化工作场所中断测量量表,并在临床护士中检验其信效度。 方法 基于Beaton量表翻译指南对英文版工作场所中断测量量表进行翻译及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量表,并用于调查478名临床护士,以检验中文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 中文版工作场所中断测量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1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079%,验证性因子结果显示,χ2/df=1.831,RMSEA=0.058,CFI=0.980,TLI=0.973,RMR=0.043,IFI=0.980,GFI=0.946;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3;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09,Spearman-Brown分半系数为0.760,重测信度为0.788。 结论 中文版工作场所中断测量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护士工作中断的测评工具。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护士工作繁荣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8(22):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65

      摘要 (121) HTML (0) PDF 1.22 M (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繁荣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合肥市4所三甲医院26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繁荣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重塑量表、上级发展性反馈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的工作繁荣条目总分为(51.65±10.24)分,工作繁荣与心理资本、工作重塑、上级发展性反馈呈正相关(均P<0.05)。上级发展性反馈可直接影响工作繁荣(β=0.287),亦可通过工作重塑、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工作繁荣(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1.32%)。结论 护士工作繁荣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可以考虑从促进上级发展性反馈、提升护士工作重塑和心理资本水平方面着手,提高护士的工作繁荣水平。

    • 护士强制公民行为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2023, 38(22):69-7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69

      摘要 (107) HTML (0) PDF 1.18 M (6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护士强制公民行为与离职意愿现状,并分析强制公民行为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强制公民行为量表与离职意愿量表对341名执业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强制公民行为总分为(20.65±2.87)分,离职意愿总分为(17.76±3.28)分;强制公民行为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P<0.05),强制公民行为可独立解释离职意愿变异的30.9%。结论 临床护士的强制公民行为与离职意愿均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降低强制公民行为来减少护士的离职意愿。

    • 肿瘤科护士角色清晰度对体面劳动感的影响研究

      2023, 38(22):73-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73

      摘要 (86) HTML (0) PDF 1.18 M (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科护士角色清晰度对体面劳动感的影响,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体面劳动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角色清晰度量表、体面劳动感知量表对湖南省5所三级医院336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角色清晰度得分(30.50±5.16)分、体面劳动感得分(47.98±6.09)分。角色清晰度与体面劳动感呈正相关(r=0.257,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灵性教育培训、月收入、角色清晰度是肿瘤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角色清晰度可独立解释5.4%体面劳动感的变异。结论 肿瘤科护士体面劳动感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应及时引导护士,形成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知,提高其体面劳动感。

    • 病区护士长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3, 38(22):77-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77

      摘要 (243) HTML (0) PDF 1.18 M (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病区护士长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体验,为制定关怀改进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7所医院的17名护士长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5个主题:重要性感知、关怀措施丰富、多层面获益、存在阻碍因素、期望关怀与支持。结论 病区护士长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体验中有收获、有困难,医院管理层应针对现况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病区护士长更全面、更深入地开展患者人文关怀。

    • >护理教育
    • 工作坊联合视频教学在新护士骨髓腔输液培训中的应用

      2023, 38(22):81-8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81

      摘要 (126) HTML (0) PDF 1.16 M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工作坊联合视频教学在新护士骨髓腔输液通路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7月新入职护士36名为对照组,2022年7月新入职护士36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进行骨髓腔输液通路培训;观察组采用工作坊联合视频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培训2周后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新入职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士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工作坊培训联合视频教学模式应用于新护士骨髓腔输液通路技能培训可促进新护士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

    • 虚拟现实技术在个人防护装备教学中的应用

      2023, 38(22):84-8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84

      摘要 (173) HTML (0) PDF 1.19 M (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个人防护装备穿脱流程仿真系统进行教学,并评价实际运用效果。方法 招募一线医务人员6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人。对照组采用理论+练习的常规个人防护装备穿脱流程教学模式,试验组基于虚拟现实仿真系统进行个人防护装备穿脱流程教学。比较两组人员穿脱效果,同时对试验组人员进行虚拟现实仿真系统使用体验感调查。结果 试验组选择场地和物品耗时、个人防护装备穿脱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穿脱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穿脱过程中沾染数量及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0.05);93.75%试验组人员对虚拟现实仿真系统的使用总体体验为良好或优秀。结论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个人防护装备教学可以突破物资和场地的限制,提高培训效果。

    • >心理护理
    • 分娩尊严内涵的扎根理论研究

      2023, 38(22):88-9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88

      摘要 (156) HTML (0) PDF 1.34 M (6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尊严内涵,以维护产妇分娩尊严,改善分娩结局,提高产妇分娩幸福感。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江苏省4所医院的13名助产士、18名产妇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开放式登录、关联式登录、核心式登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析出分娩尊严内涵包括安全感维护(生理安全、心理安全)、自主权的体现(知情同意、共同决策)、社会网络和谐(家庭关系、社会关系)3个方面。结论 分娩尊严 内涵的确立有助于理解孕产妇分娩选择及期望,为促进医疗保健提供者和产妇之间沟通提供理论依据,对提供高质量助产护理服务的相关研究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 电子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2023, 38(22):93-9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93

      摘要 (203) HTML (0) PDF 1.23 M (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做参考。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1 54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评分为9(8,11)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为0.784(0.533,0.897)分。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与电子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均P<0.05)。经中介效应检验,电子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在抑郁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中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6%。结论 抑郁不仅直接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还可通过电子健康素养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康复护理
    • 疼痛灾难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锻炼依从性影响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2023, 38(22):97-10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097

      摘要 (133) HTML (0) PDF 1.19 M (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运动恐惧在疼痛灾难化与锻炼依从性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健康信念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64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灾难化量表、恐动症Tampa评分、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新版健康信念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疼痛灾难化与运动恐惧呈正相关(r=0.540)、与锻炼依从性及健康信念呈负相关(r=-0.517、-0.314);运动恐惧在疼痛灾难化与锻炼依从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62%;健康信念对运动恐惧的中介作用起到调节作用(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运动恐惧在疼痛灾难化与锻炼依从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健康信念对其中介作用有调节作用。建议医护人员重视疼痛灾难化对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帮助其提高健康信念,从而促进患者主动参与锻炼。

    • >社区护理
    • 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3, 38(22):101-10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101

      摘要 (112) HTML (0) PDF 1.20 M (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湖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规范我国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3个区域内6家民办养老机构内814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现状调查表、日常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湖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身体约束使用率为23.8%,19:30-21:30使用身体约束的频次最高(占51.6%),身体约束实施的常用部位为双上肢(占36.4%),最常见体位为仰卧位(占48.2%),常用的工具为约束带(占51.8%%);身体约束使用前均征得了老年人或其家属的同意,但无约束使用相关记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机构是否有痴呆单元、护理人员与老年人比、老年人的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患有老年痴呆、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有无胃管、有无导尿管、有无静脉留置针是身体约束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湖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身体约束使用率较高,并且存在诸多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养老机构和相关管理部门需根据约束使用现状和影响因素制定更多的措施,以减少和规范我国民办养老机构身体约束使用。

    • 回归家庭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 38(22):106-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106

      摘要 (171) HTML (0) PDF 1.19 M (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回归家庭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促进患者回归家庭。方法 将64例首次入院的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患者所居住社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作业训练的回归家庭干预。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两组分别有30例完成研究。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回归家庭干预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 脑卒中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依从性调查

      2023, 38(22):111-1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111

      摘要 (120) HTML (0) PDF 1.22 M (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141例社区脑卒中并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一般资料、脑卒中损伤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睡眠情况及健康信念,6个月后评价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结果 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依从率为29.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高、脑卒中损伤程度严重、健康信念总分高是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依从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社区脑卒中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较低,其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健康信念,提高脑卒中轻度损伤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从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 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23, 38(22):116-1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116

      摘要 (172) HTML (0) PDF 1.19 M (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编制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测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照顾者照护能力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以Farran照顾者技能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构、专家咨询、预试验,形成初始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18名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形成正式量表。结果 正式量表包括疾病认知与应对能力、按需护理技能、基础护理技能、照顾者自身需求管理能力、资源利用能力5个维度28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777%;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量表水平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80;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3,折半信度为0.866。结论 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测评量表编制过程合理,量表信效度良好,经验证性分析后可用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的测评。

    • >综述
    • 社区居家老年人糖尿病足监测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3, 38(22):120-1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120

      摘要 (246) HTML (0) PDF 1.22 M (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概述了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总结了社区居家老年人糖尿病足早期评估与监测方法,包括社区早期评估与筛查和足部自我监测,其中足部自我检测主要包括自评管理工具评估、足部自我观察、足底压力自测、足部温度自测及足部图像监测;阐述了社区居家老年人糖尿病足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指导、足部自我护理、伤口创面护理及下肢运动训练,干预形式包括分级联动式延续性护理、“互联网+”远程护理等。提出应重视社区居家老年人糖尿病足的监测与干预,使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在居家环境中得到早期、及时、有效的管理。

    • 晚期癌症患者夫妻二元心理社会干预的范围综述

      2023, 38(22):125-1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3.22.125

      摘要 (99) HTML (0) PDF 1.21 M (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夫妻二元心理社会干预在晚期癌症中的应用进行范围审查,为晚期癌症患者及配偶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7日。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干预内容包括信息支持、技能培训和治疗性咨询;干预实施者主要为多学科团队或心理学家,干预次数1~8次、每次15~90 min;形式包括面对面、视频会议、电话联合面对面;结局指标涵盖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二元评估、二元应对和二元调整。结论 夫妻二元心理社会干预在晚期癌症中应用具有一定积极效果,未来仍需基于我国文化背景探索最优的二元干预策略,完善结局评价指标,提高夫妻二元干预质量。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