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36(3):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0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精神运动康复学理论的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生活自理能力及抑郁的影响。 方法 将44例老年痴呆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24周的基于精神运动康复学理论的干预,包括多元运动计划、多感官刺激疗法、改善生理障碍和改善心理障碍4个方面。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Barthel指数和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MMSE的记忆力、回忆能力、语言及视空间能力得分和Barthel指数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基于精神运动康复学理论的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部分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抑郁症状。
2021, 36(3):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05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现有养老服务内容以及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护理需求,为政府合理分配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CLHLS),采集有关老年人期望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需求与社区供给情况,以及老年人人口学、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采集到11 981名老年人数据资料。75.7%的老年人希望得到保健知识教育服务,42.2%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该类服务;64.3%的老年人希望得到居家护理服务,但仅10.2%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此类服务;81.0%的老年人希望得到家访照顾,35.0%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此类服务;67.3%老年人希望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仅12.1%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此类服务。老年人的年龄、居住地、居住现状、经济情况及健康状况等是影响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P<0.01)。 结论 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较大,但我国社区养老仍存在供需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以及老年人生活水平差异等。社区养老应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2021, 36(3):10-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10
摘要:目的 翻译并修订Kihon老年衰弱筛查量表,对其进行信效度评价。 方法 遵循Brislin模式,经过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试验,确定中文版老年衰弱筛查量表条目。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太原市6个社区45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评价信效度。 结果 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2,各维度系数为0.733~0.856;总量表重测信度系数为0.944,各维度重测信度系数为0.902~0.979;量表总内容效度指数为0.989,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9.146%。验证性因子分析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经修正后,模型拟合良好。 结论 中文版本Kihon老年衰弱筛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社区老年人衰弱筛查工具。
2021, 36(3):14-1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14
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和自我老化态度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为老年人抑郁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集中采集6 843名老年人填写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社会网络量表、老化态度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的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自我老化态度与抑郁之间的关系。 结果 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与抑郁得分、自我老化态度得分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得分与自我老化态度得分呈负相关;自我老化态度得分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构建链式中介模型,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抑郁,也可以通过自我老化态度正向预测抑郁,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自我老化态度的多重中介正向预测抑郁,总效应值0.369,间接效应值0.231,占总效应的62.60%。 结论 社会支持和自我老化态度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2021, 36(3):17-2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17
摘要:分析英、美、日、加4个国家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英国为社区照顾模式(分为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2类);美国以机构养老为主的长期照护模式;日本为介护养老模式;加拿大为PRISMA模式。提出我国可借鉴上述国家的思路和经验,整合医疗资源,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服务体系;构建规范化医养服务分级模式;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医养服务业法律保障,建立和完善医养智能服务平台,推进特色化老龄事业的发展。
2021, 36(3):21-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21
摘要:目的 调查女性护士尿失禁患病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310名女性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尿失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92名(29.68%)护士患有尿失禁。非尿失禁组行为限制、心理影响、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尿失禁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怀孕次数多、分娩次数多、阴道分娩,以行政工作为主、现在或曾感到阴道内有肿物脱出为女性护士患尿失禁的危险因素(OR=1.366~9.725,P<0.05、P<0.01)。 结论 女性护士尿失禁患病率较高,尿失禁者生活质量较低;应加强女性护士尿失禁筛查,针对目标人群进行相关干预,以较好地防治尿失禁。
2021, 36(3):25-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25
摘要:目的 建立专业的胰岛素泵健康管理师团队及院内科际间工作模式,为全院糖尿病带泵治疗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降低带泵治疗风险。 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南院区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90例为对照组,按照置泵患者治疗原则进行常规护理。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在北院院区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90例为观察组,建立院内糖尿病泵治疗质控体系,由内分泌医生、营养师和10名胰岛素泵健康管理师组成的胰岛素泵健康管理师团队负责院内科际间糖尿病泵治疗的专业指导和教育。 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泵治疗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带泵期间设备报警、管路滑脱、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胰岛素泵健康管理师团队的建立提高了带泵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泵治疗满意度,提升非内分泌科室护士的胰岛素泵处置水平,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风险。
2021, 36(3):29-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29
摘要:目的 探讨园艺疗法在优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园艺活动干预,每4周为一轮,共持续12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和12周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 结果 干预4周后,干预组心理状态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12周后,干预组患者躯体活动、心理状态、肾病负担、肾病症状、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5个维度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实施园艺活动干预,可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刘云访,李素云,喻姣花,柯卉,陈婷,曾莉,詹昱新,晏蓉,刘天艺,张永佳
2021, 36(3):33-3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33
摘要:目的 总结髋关节置换术后成人患者血栓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外BMJ最佳临床实践、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等和国内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等共计21个数据库和相关网站自建库至2020年4月关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成人患者血栓的指南、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从中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再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 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和6篇系统评价;提取30条最佳证据,归纳为风险评估、预防方式选择、机械预防、药物预防、术后管理、健康教育6个方面。 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成人患者血栓预防和管理的证据总结涵盖从评估至术后管理全程,针对性强,可作为临床护理的参照与导引。
2021, 36(3):38-4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38
摘要:目的 调查鼻咽癌出院5年患者症状群的构成,分析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表、M.D.Anderson症状调查表-头颈部、生活质量量表对131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方法提取症状群、Spearman分析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结果 鼻咽癌出院5年患者疲劳(99.2%)、口干(97.7%)、健忘(96.9%)、口腔黏稠度(95.4%)、苦恼(84.7%)发生率较高,症状困扰程度得分前5名分别是疲劳(6.14±1.49)分、口干(5.43±1.70)分、健忘(5.02±1.74)分、口腔黏稠度(4.27±1.67)分、苦恼5(4,6)分;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妨碍平均分为(3.41±1.21)分,对患者生活妨碍排名分别是工作(包括家务劳动)、情绪、行走、生活乐趣、与他人关系、一般活动。探索性因子方法提取5个症状群,即慢性口咽部症状群、慢性病态感症状群、慢性放射肌群症状群、慢性放射耳部症状群、慢性疼痛症状群,各个症状群与总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性(均P<0.01)。 结论 鼻咽癌出院5年患者仍存在多个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症状集群现象,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应制定鼻咽癌患者延续随访的症状管理策略,提高症状群识别度、把控度,优化症状管理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李雪儿,杨雪凝,Akimana Sandra,王琴,段晓侠,汪艳,张静
2021, 36(3):42-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42
摘要: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最佳证据,为开展长期家庭氧疗实践提供指导。 方法 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指南库、美国胸科协会、英国胸科协会、爱尔兰胸科协会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胸科协会、Cochrane Library、PubMed、JBI、BMJ等网站及数据库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员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归纳。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含指南5篇、临床决策1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形成最佳证据25条,包括长期家庭氧疗的适应证、禁忌证、长期家庭氧疗原则、评估与监测、长期家庭氧疗方案、质量控制、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等10个主题。 结论 建议医护人员遵循最佳证据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长期家庭氧疗管理方案,促进循证实践。
盖琼艳,李萍,傅巧美,薛露莎,江琪,曹璐,魏雪梅,邹萍,李蕾
2021, 36(3):46-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46
摘要:目的 检索、评价和汇总减轻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Cochrane Library、JBI、NGC、NICE、RANO、医脉通、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及网站关于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的高级别证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5月。 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3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3篇、证据总结1篇、临床决策1篇,随机对照研究7篇,最终获取23条最佳证据。 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需对证据应用的促进因素、影响证据使用的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意愿,利用专业知识来选择性应用证据,最终降低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
2021, 36(3):50-5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50
摘要:对1例神经胶质瘤继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并发呼吸遗忘患者给予抗癫痫、镇静、氧疗等治疗,经过24 d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提出控制和终止癫痫持续状态是护理的关键;出现呼吸遗忘时确保监护仪的报警功能正常,加强呼唤式护理,尽早全面监测评估导致延迟撤机的原因并针对性处理,针对生命体征改变实施预见性护理,患者处于躁动状态时做好意识状态评估及镇静护理,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出院指导,有助于控制和终止癫痫,促进呼吸功能好转,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
2021, 36(3):53-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53
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获得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利用美国波士顿BID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建立的重症医学数据库,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2级以上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 结果 共30 171例纳入分析,1 667例发生2级以上压力性损伤,46.8%为70岁以上老年患者,73.4%的患者于入院后1周内出现压力性损伤。44.4%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在骶尾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急性生理学评分,Braden评分中的摩擦力与剪切力、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血红蛋白、血管升压药物、镇静药物、机械通气、脓毒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肾衰竭、瘫痪、体质量减轻、肥胖为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 结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获得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多,需进一步细化研究;同时医护人员应进行个性化评估及预防。
2021, 36(3):57-6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57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学组在三甲医院非内分泌专科同质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取前瞻性非同期对照设计,将2016年9月从全院81个护理单元抽取的7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护理部组织下成立医院糖尿病学组,从各科室招募81名联络护士,建立“糖尿病学组质控组-临床科室质控组-科室联络员”三级院内血糖管理模式,对全院实行同质化管理。实施2年后(2018年9月)再次抽取80例糖尿病患者为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联络护士和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及患者出院前空腹血糖水平。 结果 糖尿病学组建立后,联络护士的糖尿病知识及技能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实施后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实施前组,出院前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实施前组(均P<0.01)。 结论 糖尿病学组的建立在三甲医院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同质化管理方面有积极作用,可提升非内分泌科室护士的糖尿病知识及技能水平,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有效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2021, 36(3):60-6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60
摘要:目的 调查护士长决策风格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拔、 评价、 培训护士长提供参考。 方法 便利抽取安徽省389名护士长,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情绪智力量表、一般决策风格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护士长常用的决策风格依次为理智型(4.09±0.76)、依赖型(3.61±0.67)、直觉-冲动型(2.89±0.55)、逃避型(2.45±0.8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情绪的运用、学位(学士以上)、户籍所在地(城市)为理智型决策风格的影响因素;学历(大专以下)和户籍所在地(城市)为逃避型决策风格的影响因素;情绪的运用、职务(副护士长)为依赖型决策风格的影响因素;自我情绪监测为直觉-冲动型决策风格的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护士长的决策风格值得重视,尤其是低学历、低职务的护士长,应加强针对性培训,以提高护士长“理智型”决策管理能力,完善其决策风格。
2021, 36(3):64-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64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群体横向暴力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及前沿动态,为制订针对性措施减少横向暴力提供参考。 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以横向暴力为主题进行检索,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119篇文献。高频关键词有“horizontal violence”(横向暴力)、“bully”(欺负)、“workplace”(工作场所)、“nurse”(护士)等,较新的突变关键词有“impact”(影响)和“perception”(感知)等;时区图显示早期多为概念性研究,后期逐渐转变为对横向暴力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后果、所涉及的人群等方面。 结论 现有护理群体横向暴力的研究不够深入,当前研究热点为横向暴力不良后果和涉及人群以及护士感知方面。护士群体对横向暴力的意识有待增强,学者及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对相关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2021, 36(3):68-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68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门诊护士独立出诊的体验,为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门诊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方法 对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中医护理门诊护士对独立出诊的体验和感受可归纳为3个主题:中医护理门诊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提升职业认同感;促进职业发展;创造社会及经济效益)、中医护理门诊对执业者及管理者提出新挑战(专业精进,能力提升;优化管理,整合资源)、中医护理门诊存在一定职业风险(职业健康安全;医疗风险)。 结论 中医护理门诊能够提升护理职业认同感,促进护理职业发展,同时也对护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整合现有资源,重视人才培养及职业安全,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
2021, 36(3):71-7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7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的智能化管理在病区低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病区组织由护士长和资深护士组建6人团队,对科室低值耗材的管理进行风险评估,找出耗材管理中的潜在失效模式,邀请科室全体成员对每个潜在失效模式进行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评分,并针对性地实施智能化改进措施,比较智能化管理措施实施前后主要失效模式的RPN评分和管理效益相关评价指标。 结果 管理6个月后,病区低值耗材管理的5项主要失效模式RPN值,以及低值耗材库存量、耗材库存质量合格率和耗材月盘点花费时间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通过FEMA确定科室低值耗材管理的失效模式,针对性采用智能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病区低值耗材的管理质量。
2021, 36(3):74-7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74
摘要:目的 了解湖北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变革型领导力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力自评量表,对湖北省1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922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士长变革型领导力自评总得分为(110.31±10.94)分,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品德感召(4.82±0.41)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愿景共享(4.18±0.8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最高学历以及是否接受领导力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长领导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 护士长变革型领导力自评得分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在愿景共享和智能激发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护理管理者需要加强对护士长领导知识及技能的系统教育及培训,开展持续的领导力培训计划,以进一步提升护士长变革型领导力水平。
2021, 36(3):77-7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77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领导力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Med)中自建库至2019年10月30日发表的关于护理领导力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计量学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6篇文献,分别发表在44种期刊,文献发表量逐年上升;作者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以浙江、山东、湖北、北京发文量最多,合计52篇(49.1%);基金支持文献41篇(38.7%);研究类型以描述性研究为主,53篇(50.0%);研究对象多以护士长及护理管理者为主,56篇(52.7%);研究内容多以护理领导力的概念、现状水平、测评工具为主。 结论 我国护理领导力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相关研究的质量、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应加强关注临床护士及护生的领导力;研究机构之间需要互相联系,扩大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
2021, 36(3):80-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80
摘要:目的 提高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临时医嘱的配送速率,促进患者及时、合理用药。 方法 将精益管理的理论应用于临时医嘱配送的各环节,找出影响临时医嘱配送速率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及持续改进,通过5S管理法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信息系统,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精益排班和优化配送模式。实施精益管理前后,对临时医嘱调配及配送耗时相关指标、临床护士对临时医嘱配送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实施精益管理后,临时医嘱调配各环节耗时及总耗时,临时医嘱从提交至配送至科室各阶段耗时及总耗时显著缩短(P<0.05,P<0.01);临床护士对临时医嘱配送总体满意度评分由(4.09±0.61)分提升为(4.66±0.54)分,实施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精益管理提高了临时医嘱的调配和配送速率,提高了临床护士对临时医嘱配送的满意度。
2021, 36(3):83-8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83
摘要:介绍国际护士理事会(ICN)提出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2.0版,该核心能力框架确定了不同层次护士所应具备的灾害护理胜任力,为分层次培养灾害护理人才队伍提供了理论指导。提出以此核心能力框架为基础构建我国灾害护理能力分级指标体系,制定分层培训方案,对护士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灾害护理能力培养,从而推动灾害护理队伍建设,促进灾害护理专业发展。
李天红,陈冬力,黄玲琍,李俊,陈明月,王天霞,李志坚,陈君,杨傲,韩梦滢
2021, 36(3):86-8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86
摘要: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开展小学生意外伤害救护培训的实践效果。 方法 建立师资团队,针对小学生的意外伤害救护认知现状确定培训教案和目标,以“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形式,分三期完成对骨折、烫伤、动物/昆虫咬伤、眼部异物、鼻出血紧急处理,以及溺水、气管异物急救与心肺复苏技术的现场培训,培训后现场考核评价。 结果 培训后小学生意外伤害救护知识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小学生对13项意外伤害救护知识考题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学校老师对培训课程质量评价均>4分(满分5分)。 结论 医务人员开展的小学生意外伤害救护培训,可提高小学生意外伤害救护知识水平,为探索医院-学校联合培训模式,建构科学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依据。
2021, 36(3):89-9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89
摘要:目的 了解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为培养学生老年照护核心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自制老年照护人才培养核心能力重要性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老年照护相关专业院校120所,对院校内7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有效调查652名教师。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分前2位的能力为老年基本照料能力(3.99±0.88)和老年应急救护能力(3.75±0.91),末2位为组织管理能力(3.05±1.07)和科研创新能力(2.16±1.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院校类型、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开设时间影响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分水平(P<0.05,P<0.01)。 结论 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分与院校类型、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开设时间相关,要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人才培养的合作与交流等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2021, 36(3):92-94+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92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疾病全程的照顾需求,为患者延续性护理实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适时模式为理论基础,对处于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的全程照顾需求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应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受访人数5个阶段(急性期、稳定期、出院准备期、调整期、适应期)分别为10例、13例、10例、10例及9例,总计52例患者。 结果 提炼出5个不同阶段的患者需求:急性期主要是情感和家庭支持、了解病情的需求;稳定期是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指导等需求;出院准备期主要为照顾者角色准备等需求;调整期为延续性护理需求;适应期是回归社会等需求。 结论 脑卒中患者每个时期的照顾需求有不同特点,应了解其全程需求,建立患者全程适时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实现医院、社区、家庭之间信息、管理及关系的连续。
2021, 36(3):95-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95
摘要:目的 从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视角探究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决策困境的因素。 方法 选取15名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护士视角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决策困境的影响因素共提炼出4个主题和6个亚主题:生命价值观(延续生命因生命神圣可贵、放弃治疗为保全生命尊严);伦理准则(亲情孝道提供坚持动力、社会舆论影响尽孝方式);患病体验存在认知差异性;现实条件(救治成本的制约性、医疗技术的局限性)。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决策困境交织着生命价值观的冲突、现实条件的制约性、患病体验的差异性和对伦理道德的考量等诸多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认真分析临床决策困境背后的原因,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从而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最优决策。
2021, 36(3):99-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99
摘要:从护理缺失的概念及理论框架、儿科护理缺失的现状及不良影响、测评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儿科护理缺失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提出管理对策,以期减少儿科护理缺失的发生,提高儿科护理服务的质量。
2021, 36(3):103-10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103
摘要:阐述过渡期准备的定义和服务对象,以及现有研究中慢性病患儿过渡期准备中医患各方的任务要点及干预措施。旨在促进各方完成角色任务,帮助患儿顺利进入成人阶段接受诊疗,并为今后干预和随访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2021, 36(3):107-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107
摘要:阐述产妇分娩体验的概念及核心要素、国内外分娩体验现状,从一般人口学特征、社会心理因素和产科因素三方面总结归纳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分娩期照护水平,改善产妇分娩体验提供参考。
2021, 36(3):111-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111
摘要:乳腺癌术后腋网综合征(AWS)的发生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从AWS的病理生理、评估、影响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AWS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样本量小、评估方式主观、未有统一的测量工具等不足。因此,应基于医护人员AWS的认知水平行现状调查,统一培训乳腺科医护人员,提高其有效评估、应对、处理AWS的水平;构建统一、客观的AWS评价指标,结合我国AWS发生情况的特点,制定风险预测模型,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AWS的高危人群,及时干预。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