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36(1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01
摘要: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导引腔内心电图技术辅助脐静脉置管术导管尖端定位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照时间顺序,将84例脐静脉置管新生儿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管后,行床旁胸腹部X线摄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干预组采用生理盐水导引腔内心电图技术辅助脐静脉置管术导管尖端定位,结合胸腹部X线摄片双重定位导管尖端位置。 结果 两组导管尖端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导管尖端位置精准率高于对照组,而尖端位置过深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采用生理盐水导引腔内心电图技术辅助脐静脉置管术导管尖端定位的精准率高,能够在置管过程中精准调节导管置入深度。
2021, 36(11):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03.00
摘要:目的 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抗生素用药剂量准确性。 方法 选择14种NICU常用抗生素,根据药物规格加入相应体积溶媒的方法(即规格法)计算不同体质量患儿实际用药剂量,与理论剂量进行比较,剂量增加或减少率>10%定义为静脉给药错误。 结果 14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红霉素际用药剂量减少率分别为12.28%、11.76%,另12种减少率为0.79%~9.09%。 结论 NICU常用的大部分抗生素可以采用规格法配置,少部分药物,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红霉素需要采用标准化方法。
2021, 36(11):7-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07
摘要:目的 探讨分指握球套在去皮质综合征患儿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病房中线为界,以抽签形式将病区左右两侧进行分组,将去皮质综合征患儿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佩戴分指握球套。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Lindmark手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量表上肢部分评估干预效果,并观察患儿住院期间皮肤损伤及红肿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38例,对照组39例完成研究纳入分析。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手功能、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皮肤损伤及红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早期佩戴分指握球套联合康复治疗有利于去皮质综合征患儿手部功能恢复,降低手部皮肤损伤及红肿发生率。
2021, 36(11):10-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10
摘要:对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儿,给予镇静止痉、降颅压、控制血压、抗癫痫、纠正电解质失衡及停止使用化疗药等处理。护理中密切观察病情,协助早期诊断;做好抽搐发作、意识障碍、血压改变、视觉障碍、语言障碍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经治疗与护理,13例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正常,1例患儿视力损害未恢复。
2021, 36(11):13-15+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13
摘要:介绍新生儿嗅觉发育机制,母乳气味刺激传导机制,母乳气味刺激在新生儿疼痛干预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关于母乳气味的嗅觉刺激对新生儿影响的认识,为进一步改善住院新生儿临床照护模式提供思路。
2021, 36(11):16-2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16
摘要:目的 基于正交设计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方案。 方法 对影响早期活动的3个因素(活动强度B、活动频率C、每次活动时间D)及对应的3水平按正交设计L9(33)形成9种不同的早期活动方案;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3例,随机分成9组,各组分别采用一种方案进行早期活动,实验中未对因素A(活动开始时间)进行控制。观察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Barthel指数、疲劳严重程度、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自主参与,情绪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 结果 因素A(活动开始时间)对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时的疲劳严重程度、出院1个月时生活质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2为最佳水平;因素B(活动强度)对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出院时的疲劳严重程度、出院1个月时的生活质量和自主参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3为最佳水平;因素C(活动频率)对出院时神经功能评分、出院1个月时Barthel指数、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自主参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2为最佳水平;因素D(每次活动时间)的3个水平对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时所有评价指标的变化无影响(均P>0.05)。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优势方案为:活动开始时间为卒中发生后24~48 h,活动频率为每日2~3次,活动强度推荐在活动能力允许情况下实施床椅转移、离床坐位、站立及行走或爬楼,每次活动时间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
2021, 36(11):21-2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21
摘要: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癌痛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为改善患者癌痛程度和癌痛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3例癌痛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Nvivo11.0软件和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主题。 结果 患者癌痛自我管理体验可归纳5个方面主题:用药管理、癌痛认知与应对管理、心理管理、生活管理、人际交往管理。 结论 癌症患者有复杂的癌痛自我管理体验,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癌痛程度与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提高患者癌痛自我管理能力,减轻身心痛苦。
2021, 36(11):25-2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25
摘要:目的 探讨精准血压管理在预防烟雾病术后患者脑过度灌注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12例烟雾病行颅内外(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运重建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02例、观察组11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进行烟雾病术后血压管理,观察组采用精准血压管理模式进行血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情况。 结果 对照组患者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率为25.49%,观察组为1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 结论 精准血压管理可降低烟雾病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2021, 36(11):28-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28
摘要:解读和分析脑卒中患者有氧运动推荐意见(AEROBICS2019),包括适宜人群、预筛查、运动测试、运动处方、运动监督等具体推荐意见及等级,为国内开展脑卒中有氧运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1, 36(11):33-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33
摘要: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ICU早期内活动方案对成人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4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按照住院时间段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肝移植术后常规护理及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经专家会议修订后的“肝移植术后ICU早期活动方案”。 结果 干预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不同时间Barthel指数和MRC-score评分存在显著的时间、干预、交互效应(均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腹腔出血及胆漏。 结论 肝移植术后开展ICU内早期活动安全,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恢复肌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21, 36(11):37-3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37
摘要:总结1例新生儿机器人胸腔镜下Ⅰ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术前做好访视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布局摆放;术中,巡回护士做好手术体位的安置和调节,做好皮肤护理和预防低体温,建立和强化立体式无菌区域;器械护士关注手术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术后强调体位和管道护理。
2021, 36(11):40-42+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40
摘要:目的 探讨砭石疗法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100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干预组46例完成全程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砭石疗法干预。 结果 干预组入组后12周头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近期及远期中医证候疗效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砭石疗法能有效改善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症状。
2021, 36(11):43-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43
摘要:目的 对老年人口腔管理最佳证据进行评价及总结,为构建我国本土化老年人口腔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系统检索指南相关网站及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1日。由2名研究员对指南质量进行独立评价,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指南/专家共识进行资料提取。 结果 共纳入8篇指南/专家共识(中文1篇,英文7篇)。最佳证据包括口腔护理评估、实施、评价、义齿的护理、特殊口腔问题的护理,口腔护理教育、口腔护理管理7个方面,共27条证据。 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应依据最佳证据,为老年人提供科学有效的口腔管理措施,提升口腔管理质量,促进老年人口腔健康及整体健康。
2021, 36(11):47-4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47
摘要:目的 探讨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正压式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方法。 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根据说明书以及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和指南,针对正压式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材质、结构特点及时制订正压式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清洗消毒流程。 结果 清洗消毒正压式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144套,功能完好,使用者反馈无问题,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测消毒效果符合标准要求,未发生使用者医院感染情况。 结论 正压式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科学规范的清洗消毒方法能有效地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并保证呼吸器功能完好性,为医护人员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
2021, 36(11):49-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49
摘要:目的 探讨3种低温灭菌方式下不同包装材料灭菌合格率及灭菌循环时间,为合理选择包装材料和低温灭菌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将待灭菌物品分别使用5种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对比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和低温蒸汽甲醛灭菌3种低温灭菌方式对器械灭菌的合格率及循环时间。每种包装材料单独进行5 次灭菌循环实验。 结果 不同包装材料采用3种不同的低温灭菌方式,灭菌合格率均为100%。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同种包装材料灭菌循环时间相对最短;低温蒸汽甲醛灭菌不同包装材料的灭菌循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不同低温灭菌方式下5种包装材料灭菌均合格,但灭菌循环时间有差异,医疗机构可根据热敏器械特点、周转效率要求,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和低温灭菌方式。
2021, 36(11):52-55+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52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护士护理创新能力培训策略制订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临床护士创新能力评价量表对全国877所不同级别医院的21 535名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总分为(137.96±21.16)分,维度得分:创新主体(58.53±9.09)分、创新过程40(36,46)分、创新环境和压力27(21,29)分、创新产品13(9,15)分。得分较高的3个条目均来自创新主体维度;得分较低的3个条目中1条来自创新主体维度,2条来自创新产品维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年龄、性别、科室、技术职称、行政职务、专利获得数、论文发表数对其创新能力有影响(P<0.05,P<0.01)。 结论 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影响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的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需对临床护士进行创新意识培训,为护理创新实践与转化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政策支持。
2021, 36(11):56-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56
摘要:目的 探索疾病诊断相关组(DRG)权重及相关指标运用于心内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可行性。 方法 随机抽取心内科住院患者205例,测定纳入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量。从电子病历中收集患者意识状态、造影、手术、并发症或合并症、入院第1天护理级别、入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信息,并将患者出院后的住院首页数据上传至浙江省医院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价平台获取DRG权重等信息。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心内科患者住院期间的直接护理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37.85(279.44,452.09)min;间接护理时间362.46(229.97,584.15)min;总护理时间702.76(518.55,1 019.64)min。患者DRG权重为0.52~2.57(1.45±0.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和总护理时间的自然对数值与并发症或合并症、手术、入院第1天护理级别、DRG权重分级有关(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护理时间的自然对数值与DRG权重值、入院第1天护理级别、入院ADL评分、并发症或合并症有关(P<0.05,P<0.01),其中DRG 权重值对总护理时间的影响最大。 结论 DRG权重与护理工作量有关,可以利用以DRG权重为主的多因素回归方程来对工作量进行预测,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2021, 36(11):60-6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60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者在循证护理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为循证护理实践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2名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 结果 护理管理者在循证护理实践中所遇困难包括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理论基础薄弱、传统护理模式转变存在较大阻力、护理管理者面临多重心理压力、护理管理者希望得到更多支持。 结论 卫生管理部门、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循证护理实践的政策支持,加强循证知识培训,帮助护理管理者积极寻求减轻压力和克服困难的有效方式,以促进循证护理在临床顺利实施。
2021, 36(11):62-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62
摘要:目的 构建医共体模式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指标,为质量评价的同质性及持续质量监测提供参考。 方法 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依据,基于文献回顾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构建医共体模式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指标,选取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程度系数为0.79、0.81;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4、0.26(均P<0.05)。构建的控制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各指标重要性、计算公式合理性、收集资料方法可操作性得分均>4分。 结论 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指标构建过程严谨,经应用性验证后可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评价。
卢和丽,李睿灵,黄泽文,黄筱琴,郭明,胡飞虎,孙伟铭,董香丽,徐茜,赵慧
2021, 36(11):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65
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知识转化模式(Knowledge to Action Framework,KTA)的健康管理在双相障碍Ⅱ型抑郁相患儿父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80例双相障碍Ⅱ型抑郁相患儿父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接受基于知识转化模式的健康管理。于基线时和干预12周后调查两组患儿及父母负性情绪,于干预12周后调查两组患儿父母双相障碍疾病知识及技术掌握情况。 结果 干预12周后,两组患儿及父母焦虑自评、抑郁自评得分显著低于基线时,干预组下降更加明显(均P<0.01)。干预12周后,干预组患儿父母在疾病知识、健康管理技术和复诊要求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基于知识转化模式的健康管理改善了双相障碍患儿及父母负性情绪,促使患儿父母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提升管理技能。
2021, 36(11):69-7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69
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羞辱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女性不孕症患者羞辱感干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女性不孕症患者羞辱感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24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羞辱感得分(70.68±17.06)分。生育观、生育压力、自尊水平和是否愿意袒露不孕病情对自我羞辱感和感知到的羞辱得分有预测作用;自我羞辱感还受女性文化程度、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感知到的羞辱还受家庭关怀度指数的影响(P<0.05,P<0.01)。 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羞辱感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消除传统生育观影响,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家庭及社会支持水平,增强其自尊,对减轻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羞辱感有重要意义。
2021, 36(11):73-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73
摘要:目的 探讨情绪释放技术对癌症患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 方法 选取58例癌症患者,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饮食、用药、健康宣教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4周情绪释放技术,包括穴位敲打及朗读提示语。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癌症患者预期性悲伤量表评估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4周后,干预组预期性悲伤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情绪释放技术可降低癌症患者预期性悲伤程度。
2021, 36(11):77-8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77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老年病科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年龄≥60岁的出院患者住院信息,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将医院感染组与非医院感染组进行1∶1病例匹配。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组与非医院感染组的各项医疗费用,估算医院感染增加的医疗费用;根据住院天数计算医院感染导致患者及陪护家属因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来估算间接经济负担;采用边际分析法估算医院感染导致的医院经济负担。 结果 2017~2019年372例医院感染病例医疗总费用为1 381.26万元,其中因医院感染而增加的医疗费用为888.31万元,占医疗总费用的64.31%;在增加医疗费用中,以西药费、抗菌药物费、检验费为主。2017~2019年医院感染分别延长住院天数27.00 d、16.00 d、19.50 d,导致的间接经济负担为268.48万元。3年间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导致的医院经济负担总和为46.19万元,医院年均感染经济损失利润比与感染率系数约为1.83。 结论 医院感染可给患者、家庭及医院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西药费、抗菌药物费、检验费成为控制直接医疗成本的重要突破口。对医院感染实时监控,对疑似病例及时预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成为降低经济负担的重要策略。
2021, 36(11):81-8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81
摘要: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老化期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泸州市380名社区老年人,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化期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孤独感量表简化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社区老年人老化期望得分为44.4(36.1,55.6)分,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独居、自我效能感、家庭功能、孤独感是社区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社区老年人老化期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影响因素较多,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掌握其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老年人的老化期望。
2021, 36(11):85-8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85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自我忽视问卷,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老年自我忽视筛查工具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老年自我忽视测评工具的研究,检索时限建库至2020年10月,采用量表性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最终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8种英文问卷,4种中文问卷。12种问卷均可采取他评方式,其中3种问卷可同时自评和他评。6项研究清晰报告了问卷的内容效度,1项研究满足内部一致性信度评价标准。 结论 老年自我忽视评估工具大多为他评问卷且质量良莠不齐,有必要开发信效度较高的老年自我忽视快速筛查自评问卷。
2021, 36(11):90-93+10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90
摘要:概述了元民族志的内涵、特征、类型和步骤,介绍了元民族志eMERGe指南的编制、报告标准(包括选择元民族志并开始、确定研究选题、阅读纳入的研究、确定研究之间的关系、研究报告相互转化、整合转化、发表综合结果 7个阶段共19个条目)以及各条目的详细解释,反思元民族志研究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护理学者开展元民族志研究提供借鉴,丰富国内循证护理证据综合方法。
2021, 36(11):94-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94
摘要:介绍时间银行的内涵及特点,该模式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提出我国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公众的认知和参与度,以及扩大社区志愿服务者的队伍和服务素质。
2021, 36(11):98-10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098
摘要:对目前国内外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评工具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清单-平民版(PCL-C)、创伤后应激障碍清单-V(PCL-5)、修订版事件冲击量表(IES-R)、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PSS)、围产期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PPQ)、城市分娩创伤量表(BiTS)的编制时间、信效度、翻译及修订情况、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产妇分娩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工具当前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为学者在进行研究时选择合适的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2021, 36(11):102-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102
摘要:从居家护理服务的实施现状、影响因素、效果与评价以及建议等方面对国内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居家护理服务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居家护理服务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1, 36(11):106-10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106
摘要:对痴呆患者淡漠症状的概念、诊断、特异性测量工具(包括痴呆症淡漠面谈和评定量表、里尔淡漠评定量表)及非药物干预方法(包括多感觉刺激、音乐治疗、艺术治疗、认知刺激、宠物治疗和综合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制订合适的痴呆患者淡漠症状治疗及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021, 36(11):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1.11.110
摘要:对护士进行自杀守门人培训是帮助护士提高自杀识别与干预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对自杀守门人的概念、培训方法、效果评价及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和完善我国护士的自杀预防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从而有效防御患者自杀行为。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