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34(16):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0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的多维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2017年 4~9月接受含有中度或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的106例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护理;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4 月接受含有中度或者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的58例肿瘤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基于信息化的、医护患共同参与的多维管理模式 进行全程管理。结果 干预组第1~5个化疗周期恶心程度及第3~5个化疗周期呕吐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P<0.01), 且第2~5个化疗周期生活功能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信息化的、医护患共同参与的多维管 理模式有利于降低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9, 34(16):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05
摘要:目的 探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期间症状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便利选取134例 ALL患儿,使用记忆症状评 估量表儿童版分别于化疗前(T1)、诱导(T2)、巩固(T3)和维持期(T4)进行调查。结果 ALL患儿各时间点严重度前3位的症状 为 T1:缺乏活力[2.50(1.00,3.00)]、出汗[2.00(1.00,2.00)]、没有食欲[1.00(1.00,2.00)];T2:缺乏活力[2.50(2.00,3.00)]、 出汗[2.00(2.00,2.00)]、头发少了[2.00(2.00,2.00)];T3:头发少了[3.00(2.00,4.00)]、我看起来不像我自己[2.50(2.00, 3.00)]、出汗[2.00(1.00,2.00)];T4:头发少了[2.00(0.00,2.00)]、我看起来不像我自己[2.00(0.00,2.00)]、皮肤改变[1.50 (0.00,2.00)]。T1存在情志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3个症状群;T2和 T3存在胃肠道症状群、情志症状群、躯体症 状群、神经系统症状群、自我形象受损症状群和皮肤黏膜症状群6个症状群;T4存在情志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躯体症状群、神 经系统症状群和自我形象受损症状群5个症状群。结论 ALL患儿化疗期间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度均较高,不同时间点的症状可 聚集成群,且症状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动态性,医护人员应根据每个阶段症状群的变化趋势,动态评估和管理患儿症状。
2019, 34(16):10-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10
摘要:目的 调查肺癌患者治疗相关性症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Karnofsky评 分量表、治疗相关性症状列表(TRSC)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BCI)对302例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肺癌患者 TRSC 总分为 (20.62±9.10)分,其中放疗患者为(14.73±8.13)分,化疗患者为(19.12±7.95)分,放化疗患者为(23.45±9.02)分。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治疗方案、肿瘤 TNM 分期和拒绝、计划、积极应对及使用有用的支持应对方式是肺癌患者治疗相关性症状的主要影响 因素,共解释 TRSC总分变化的33.70%。结论 肺癌患者承担较严重的治疗相关性症状困扰,联合放化疗及化疗患者、Ⅳ期患者 及采用拒绝应对方式者症状更严重。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以缓解治疗相关性症状。
2019, 34(16):15-1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15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态变化特点及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为制定缓解癌因性疲乏干预措施 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15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在化疗第1个周期前1d(T0)及第7天(T1)、第2个周期前1d(T2)及 第7天(T3)、第4个周期结束后第7天(T4)采用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在 T4同时采用癌因性疲乏量 表(CRF)评估。结果 在 T0、T1、T2、T3、T4NRS-2002评分分别为(3.05±1.19)、(3.80±1.24)、(2.85±1.22)、(3.19±1.21)、 (3.06±1.09)分,各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 10.4%、27.8%、8.7%、18.3%、 14.8%。T4时间点 CRF总分及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维度评分分别为(40.60±6.48)、(14.58±3.87)、(14.28±1.17)、 (11.74±2.84)分。各时间点 NRS-2002评分与 T4时间点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及CRF总分呈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比例较高,其变化趋势呈现“波浪”形;营养状态与 CRF发生有关,需积极开展营 养支持,以降低 CRF程度。
2019, 34(16):19-21+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19
摘要:介绍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自我照护及自我照护依从性的定义,对淋巴水肿自我照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 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制定提高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自我照护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2019, 34(16):22-2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22
摘要:目的 探讨“互联网+”目标管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GDM 孕妇按照诊断时间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门诊常规产前检查指导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高危妊娠管理平台实施目标管理。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控制效果、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5,P
2019, 34(16):26-2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26
摘要:目的 汉化十二项目瘙痒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及效度,为评估慢性瘙痒患者的瘙痒程度提供量化工具。方法 利用 Brislin翻译 模型汉化源量表,并经预试验进行调试,形成汉化版量表。选取143例具有瘙痒症状的患者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十二项目瘙痒量表汉化版共5个维度12个条目,各维度得分与该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25~0.818(均 P<0.01),量表总分 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总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医 院 焦 虑 量 表 得 分 及 医 院 抑 郁 量 表 得 分 的 相 关 系 数 分 别 为 0.734、0.535、0.494及0.242(均P<0.01)。量表 Cronbach'sα系数为0.783,重测信度为0.896。结论 汉化版十二项目瘙痒量 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一种全面有效的瘙痒评估工具应用于慢性瘙痒患者。
2019, 34(16):30-3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30
摘要:目的 探讨赋能教育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效果。方法 将16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9 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赋能教育课程。结果 观察组孕期 BMI下 降≥6的比例,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 0.01)。结论 赋能教育有利于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管理效果,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满意度,从 而促进母婴健康。
2019, 34(16):33-3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33
摘要:目的 构建肾移植术后育龄女性受者孕前风险评估指标,为医护人员对该群体的生育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前期问卷调 查结果设计访谈提纲对8名肾移植术后成功分娩的育龄女性及5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肾移植术后育龄女性 受者孕前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31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度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 0.782、0.858,专家协调系数0.344、0.429(均P<0.01)。构建的肾移植术后育龄女性孕前风险评估指标包括基本健康状态、移 植肾的健康、计划备孕工作、潜在风险因素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的42个二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肾移植术后育龄女性受者孕前 风险评估指标可信度高,经验证后可作为医护人员对肾移植术后育龄女性孕前风险系统评估工具。
2019, 34(16):36-3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36
摘要: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剂量自我调整方案的随访管理效果。方法 将8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 对照组(423例)和观察组(426例)。对照组采用由医生门诊调整胰岛素剂量的常规方案,观察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依据医生制定 的血糖调整方案卡对患者自我调整胰岛素剂量进行全程随访管理。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糖尿病知识水平、授权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糖尿病知识水平、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士对患者自我调整基础胰 岛素剂量进行全程随访管理在血糖控制方面安全有效,且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授权能力。
2019, 34(16):39-40+4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39
摘要:目的 了解手术室二胎产后护士返岗工作的工作投入与工作压力状况及其相关性,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82名手 术室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工作投入量表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工作投入得分3.29± 0.51,护士工作压力源得分2.92±0.43;两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 手术室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有较高的工作压力,工作投入 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压力负性影响工作投入。护理管理者应予以针对性干预,使之减轻压力感、提升工作投入水平。
2019, 34(16):41-4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4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指标导向的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效果。方法 基于 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和 Deming持续质量改 进理论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糖尿病专科护理评价指标对全院57个护理单元每季度实施检查、监督,每个护 理单元抽查2名护士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定期分析数据、持续改进,规范统一全院糖尿病专科护理的操作、仪器管理及健康宣 教。比较实施前及实施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完成与达标情况。结果 实施后,护士糖 尿病专科技能达标率、住院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物使用时间与方法知晓率、血糖仪管理达标率、联络护士工作手册完成达标率较 实施前逐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糖尿病专科联络护士 监控科室专科质量工作模式,有利于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的控制和不断改进,促进非糖尿病专科护士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知识与 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019, 34(16):45-4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45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视频的个案追踪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救治流程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时间将234例 ACS患者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观察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质控方法,观察组采取基于视频的个案追踪法的质控方式,即 定期回顾、现场核查、定期考核医护人员、访谈患者及家属。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获取时间、双 抗药物使用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门球时间及 ACS患者初步处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流程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1)。结论 运用基于视频的个案追踪法可有效提高 ACS患者救治的时效性,对胸痛中心流程规范化管理有积极意义。
2019, 34(16):48-5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48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要求、恢复体验和工作投入的现状及关系。方法 使用工作要求量表、恢复体验问卷和工作投入量表对 33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工作要求总分55.26±6.47,工作投入总分42.24±6.41,恢复体验总分50.72±8.77;护士 工作投入与工作要求呈负相关,与恢复体验呈正相关(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工作要求、恢复体验能直接预测护士的工 作投入,工作要求还能通过恢复体验间接预测工作投入(均P<0.01)。结论 护士的工作要求较高,恢复体验和工作投入不理想。 可降低工作要求及开展恢复体验培训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投入。
2019, 34(16):52-5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52
摘要:目的 构建儿科门诊静脉血管分级与护士能级匹配系统,为患儿自动精确匹配最佳穿刺护士,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建立患儿血管分级及护士穿刺能级标准,并构建血管分级与护士能级匹配系统,包括血管分级数据模块、护士穿刺能级数据模块 及输液室决策支持模块,通过儿科门诊输液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和 HIS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和传输,系统自动生成每例患儿的推荐 穿刺护士。统计并比较系统应用前后护士每班平均穿刺例次、人均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相关护理投诉、护士满意度和患儿 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应用后护士日均每班穿刺例数、人均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P<0.01),患 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儿科门诊静脉血管分级与护士能级匹配系统的建立,能提高静脉一次 穿刺成功率,改善外周静脉管理质量,并最终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度。
2019, 34(16):56-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56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采血岗护理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实践效果。方法 我院通过岗位分析、建立标准化岗位配额体系及采血 动态岗准入资格和培训体系,设置护士动态资源库,实现信息化机场自助式岗位认领,完善质量评价控制体系,并建立科学的岗位 绩效分配体系。结果 应用门诊采血护理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3年后,门诊患者采血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应用前,门诊动态采血 岗护士的工资绩效显著高于其他护士,且其职业获益感显著高于应用前(均 P<0.01),医院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结论 门诊采 血岗护理动态人力资源管理,可为患者提供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士职业获益感及经济收入,降低医院人力成本。
2019, 34(16):59-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59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肿瘤科护士执业环境与工作敬业度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护士执业环境量表和医务工作者敬业 度量表对235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感知的执业环境得分为(69.71±22.34)分,工作敬业度得分为(3.27± 0.23)分。肿瘤科护士执业环境与工作敬业度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P<0.01 )。结论 肿瘤科护士执业环境与工作敬 业度处于中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肿瘤科护士的执业环境,以提高其工作敬业度。
2019, 34(16):62-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62
摘要:目的 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为静脉输液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 文献和研究小组讨论,初步确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敏感性指标及其计算公式与资料收集方法。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24 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结果 构建的静脉输液安全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27项。3轮专 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86.7%、92.3%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90和0.90,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89、0.302和 0.487(均P<0.01)。结论 构建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质量敏感性指标具有一定可信度,可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静脉 输液安全质量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评估工具。
2019, 34(16):65-6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65
摘要:目的 探讨微信结合情景模拟用于《有效沟通》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 整群抽取37名2016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有效 沟通》课程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模式;38名2017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组,采取微信结合情景模拟的课程教学模式。结果 课程教 学结束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沟通能力评分分别为86.66±8.29和69.35±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课程期末考 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微信线上互动与线下情景模拟相结 合,有利于提高《有效沟通》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2019, 34(16):68-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68
摘要:目的 探索本科护生综合ICU 三阶段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 在重症护理学同步实习中,对27名本科护生根据模拟案例开 展理论知识学习-案例模拟演练-临床实践三阶段教学。完成4周教学后,采用模拟教学评价量表、模拟教学反馈问卷及临床实 习评价表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护生对综合ICU 模拟教学的设计、实践、学习满意及自信心评分均在4分以上(满分5分)。全部 护生对三阶段模拟教学活动感兴趣,认为通过案例模拟后对ICU 临床实践很有帮助。ICU 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临床实习评价为 (96.07±1.96)分。结论 对本科护生开展综合ICU 三阶段实习模拟教学,可提高模拟教学效果及实习效果。
2019, 34(16):71-7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71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驻点培养模式下《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4级30名医院驻点教学班护理 本科生为对照组,《护理管理学》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5级29名驻点护理本科生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 根据教改方案进行教学。结果 观察组课程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课堂满意度评价及自主学习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 0.01)。结论 医院驻点培养模式下《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护理本科生学习成绩、课堂满意度及其自主学习能力。
2019, 34(16):74-7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74
摘要::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级护理本科1班58名护生设为对照组,2班 5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护理心理学》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及终结性评价方法,观察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和 评价。结果 课程教学结束后,观察组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提高了课程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学习效率、对 课程的兴趣,对知识点的掌握,对患者的同理心、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对课程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1)。结论 形成性评价用于《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有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程教学满意度,从而提高学业成 绩及综合素质。
2019, 34(16):77-7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77
摘要:目的 探讨全日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为护理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 方法对18名全日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 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5个 主题:角色功利,角色冲突,角色任务不明确,角色期望差别大,角色自我评价两面性。结论 全日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自身的角 色认知有待于提高,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对其角色认知教育。
2019, 34(16):80-8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80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对349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 行调查。结果 共163例(46.70%)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格、是否存在偏瘫及是否吞咽功能 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内向性 格及存在偏瘫和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急性应激障碍。医护人员应及时为高危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及预见性护理,防 止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
2019, 34(16):84-86+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84
摘要:目的 探讨接纳承诺疗法降低口腔癌复发患者癌症复发 恐 惧 情 绪 的 效 果。方 法 将 63例 口 腔 癌 复 发 患 者 按 照 住 院 时 间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 论 基 础,构 建 并 给予口腔癌复发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接纳承诺疗法 干 预 方 案。结 果 干 预 后,干 预 组 恐 惧 疾 病 进 展 简 化 量 表、接 纳 与 行 动 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1)。结论 应用接纳承诺疗法干预方案有利 于 降 低 口 腔 癌 复 发 患 者 癌 症复发恐惧情绪。
2019, 34(16):87-9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87
摘要:目的 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锻炼行为。方法 选取126例经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的 COPD 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基于 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进行运动锻炼的健康指 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4个月、7个月评定患者运动锻炼依从行为、生活质量改变情况及焦虑抑郁 程度。结果 两组运动锻炼依从行为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不同,观察组的依从性、慢阻肺评估测试及焦虑抑郁自评结果行为改变显 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 CICARE沟通的动机性访谈有利于提高稳定期 COPD 患者的运动锻炼依从性, 改善其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
余燕飞,陈利群,王敬丽,张莉,徐惠琴,郁晴文,冯钰惠,彭青,赵晴晴
2019, 34(16):91-9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91
摘要:目的 评价群组管理用于社区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87例社区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所属卫生服务站 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群组管理,每2周1次,干预4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信念、健康相关行为总分和血尿酸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尿酸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0.01)。结论 群组管理有助于改善社区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知识、信念、健康相关行为及血尿酸控制情况。
2019, 34(16):95-9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95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与抑郁水平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 (MMSE)、汉密尔顿抑郁 量 表 (HAMD)对 武 汉 市 13 个 社 区 的 628 名 老 年 人 进 行 调 查。结 果 社 区 老 年 人 MMSE 总 均 分 为 (26.41±3.89),9.24%有认知功能下降,不同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兴趣爱好者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不同,有无抑郁症状的 老年人定向力维度及 MMSE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AMD 总均分为3.00(1.00,6.00),17.52%有抑郁症状,不 同性别、文化程度、记忆力状态、兴趣爱好者抑郁症状发生率不同,MMSE是否下降的老年人认知障碍及迟缓维度得分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MSE总分与 HAMD总分及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迟缓、绝望感维度呈负相关 (P<0.05,P<0.01)。结论 武汉社区认知功能下降和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占一定比例,且认知功能下降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 状。需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改善抑郁情绪,促进健康老龄化。
2019, 34(16):99-10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099
摘要:目的 了解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支持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在郑州市2所 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预防保健门诊选取364名产后返岗的职业女性,采用自制的职业女性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采用 Kaplan-Meier法和 Cox回归模型分析母 乳 喂 养 持 续 时 间 及 其 影 响 因 素。结 果 产 后 返 岗 职 业 女 性 母 乳 喂 养 持 续 时 间 均 值 为 11.94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坚持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预计母乳喂养时间、返岗后是否继续母乳喂养是母乳喂养持 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均 P<0.01)。结论 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 WHO 的建议还有一定差距。应进一步提高6个月纯 母乳喂养水平,帮助返岗职业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母乳喂养规划和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为持续母 乳喂养创造条件。
2019, 34(16):103-10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103
摘要:目的 将《重症鼻饲患者喂养不耐受症状管理的证据总结》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改善重症鼻饲患者喂养不耐受的效果。 方法 将神经内科ICU 收治的鼻饲患者60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护理,观察组基于前 期的重症鼻饲患者喂养不耐受症状管理的证据总结,从喂养不耐受的识别与评估、体位管理、营养配方、鼻饲喂养方式、胃残余量 监测及常见症状处理6个方面进行喂养不耐受症状管理。通过患者层面、护士层面和系统层面评价证据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 后,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培训后,护士对重症鼻饲患者喂养不耐受症状管理 的相关知识水平显著提高(P<0.01),对证据的执行率均高于75%;护士对构建的评估表单及循证实践手册的内容、长度及使用 方便性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22±0.76)分,(4.31±0.73)分及(4.27±0.75)分(满分5分)。结论 应用基于循证依据的喂养不耐 受症状管理方案,可有效降低重症鼻饲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2019, 34(16):107-11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107
摘要:分析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影响因素,从物理、药物、手术及记录随访等方面综述外渗后的干预措施,并提出碘对比剂加温, 合理注射及外渗监测附件的运用可有效预防外渗,旨在为降低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率及外渗所致的损伤提供参考。
2019, 34(16):110-11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6.110
摘要:本文在对主观幸福感概念及内涵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主观幸福感在癌症患者中的适用评价工具及影响因素,总结了主观 幸福感的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幸福疗法以及聚焦解决模式,旨在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水平。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