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34(11):1-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0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个院区住 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平台构建的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 管理。干预前、干预12个月后,测评两组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体重 指数)、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代谢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评分显著 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2019, 34(11):5-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05
摘要:目的 了解房颤患者华法林自我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房颤患者华法林自我管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抽取221例在心内科门诊就诊的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采用疾病感知问卷、服药信念量表与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 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自我管理总分为(31.93±5.51)分,疾病感知总分为(52.56±9.63)分,服药 信念总分中位数为0.50分;不同居住方式、服药种数以及有无出血史患者口服华法林自我管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自我管理总分与疾病感知总分、服药必要信念呈正相关(均P<0.05),与服药顾虑信 念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感知总分、服药必要信念与服药顾虑信念是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自我 管理的主要预测变量(调整R 2=0.882)。结论 护理人员应关注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自我管理水平,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疾病感知 水平,树立积极的服药信念,以提高患者口服华法林自我管理能力。
2019, 34(11):9-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09
摘要:目的 分析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 对251例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的房颤患 者,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收集和出血、栓塞及死亡事件的跟踪随访。以INR 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来 反映华法林抗凝质量。结果 251例患者平均 TTR值仅为32.4%,只有12.0%的患者获得高水平抗凝质量(TTR≥65%)。Lo 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911)和脑卒中史(OR=5.608)是低质量抗凝的影响因素。不同抗凝质量组不良事件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不良事件均发生在 TTR<65%的患者。结论 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质量差,远 低于有效的抗凝水平。医护人员需对年龄<60岁、脑卒中史和 TTR<65%的患者加强抗凝管理,改善抗凝质量,减少不良事件 的发生。
2019, 34(11):13-1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13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住院患者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为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贵阳市4所三级 甲等医院卒中单元和康复医学科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508例,采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调查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一 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总得分为(31.67±8.79)分,健康行为总得分为(127.18±24.19)分。患者健 康素养水平与健康行为水平呈正相关(r=0.633,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 措施提高患者健康素养,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
2019, 34(11):16-1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16
摘要:对健康教练技术的概念、特征、优势及目前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包括实施者、干预形式、效果评价3方面)进行综述,并展 望健康教练技术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2019, 34(11):20-2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20
摘要: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现状,以期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临床参考。方 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NICU 收治的新生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患儿一般情况和疾病情况调查表、患儿操作性 疼痛发生状况调查表,以床旁观察的方法,记录住院期间因诊断、治疗、护理需要而接受的致痛性操作情况,应用中文版新生儿疼 痛量表对患儿致痛性操作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120例患儿住院期间经历致痛性操作共8200例次,患儿致痛性操作次数的 中位数为20(7,58)次,每天的中位数为5(2,10)次。呼吸系统相关操作次数最多,共发生3170例次(38.7%);辅助检查发生频次 最少,共发生20例次(0.2%)。所列23项操作均能引起患儿疼痛,82.6%(19项)的操作甚至能引起患儿重度疼痛。眼科检查、 PICC穿刺2项操作疼痛得分最高(7.0分),静脉注射操作得分最低(2.5±1.5分)。结论 NICU 患儿住院期间经历的致痛性操作 频次多、疼痛程度高,亟需临床医护人员重视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患儿疼痛程度。
2019, 34(11):24-2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24
摘要: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现状,为透析患者衰弱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自贡市7所综合医院透析中 心201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 FRAIL量表评估患者衰弱状况,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衰弱影响因素调查表,分别收集 患者人口学资料和血液透析相关资料。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得分为2(1,4)分,衰弱占44.8%,衰弱前期占37.8%,无衰弱占 17.4%。不同服药情况、血液透析频次、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衰弱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衰弱程度患者年龄、ADL评 分、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风险、性别、ADL、白蛋 白是衰弱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发生率偏高,女性、白蛋白水平低、自理能力差、营养不 良风险是衰弱的易患因素,应及时采取干预策略,以预防衰弱发生、延缓衰弱进程及由此引发的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2019, 34(11):27-2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27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开塞露纳肛法在剖宫产后腹胀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剖宫产术后腹胀不适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开塞露40mL直接纳肛治疗,干预组使用一次性肛管将开塞露40mL经肛管送入直肠内,由经过专业 培训护理人员记录排气时间和腹围变化,比较两组产妇腹胀缓解疗效。结果 干预组产妇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短,干预组腹围减少 程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使用一次性肛管将开塞露药液送入到直肠内,能缩短排气时间,减轻腹 胀,达到缓解剖宫产后腹胀不适的效果。
2019, 34(11):29-3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29
摘要:对1例高位肠瘘伴腹壁大面积缺损患者,入院早期禁饮禁食,配合术前静脉营养输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瘘口周围皮肤 状态后,经肠切除肠吻合联合带蒂皮瓣转移-自体皮片移植,术后无吻合口瘘、感染、腹腔脓肿、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顺利从全 静脉营养到完全肠内营养过渡,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术后第10天,患者腹壁转瓣区域、植皮区域及大腿取皮区域愈合,顺利出院。 提出对此类患者需做好围术期营养管理、体液管理,瘘口周围、植皮区及供皮区皮肤管理,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并有助于 改善患者预后。
2019, 34(11):31-3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31
摘要:目的 探讨减少 PICC置管术中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需行 PICC置管治疗的106例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患者上肢外展与躯干呈90°体位,当导管头端 到达肩部时采用偏头法阻断颈内静脉;观察组采用视锐Ⅴ超声探头压迫法阻断颈内静脉,比较两组异位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导 管异位发生率3.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5%(P<0.01),两组胸廓内静脉异位、奇静脉异位、锁骨下静脉返折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ICC置管操作中,采用视锐Ⅴ超声探头压迫法可显著提高导管一次到位率,降低术中导 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减少置管过程中调管次数。
2019, 34(11):33-3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33
摘要:目的 探讨化疗患者完全植入性静脉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输液港植入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7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血栓观察结果情况,进行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探 索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31.3%(n=87,其中无症状血栓27.3%,症状性血栓4.0%)。血液 高凝状态、临床分期为Ⅰ期、接受高密度化疗(ddAC-ddT)及 FAC-T化疗方案的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是其主 要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与患者血凝状态、肿瘤分期及化疗 方案有关,临床上对高危患者应加强监测,以降低血栓形成发生率。
2019, 34(11):36-3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36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居家期间携带不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门诊维护的17751例携不 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堵管原因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751例肿瘤患者发生堵 管共319例,堵管率1.8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留置时间、肿瘤类型、导管类型与堵管有关(P<0.05,P<0.01)。结论 居家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与患者性别、导管类型及疾病种类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关注高危人群,做好居家健康指导,及 时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同时,加强专业培训,延伸居家护理服务,降低堵管发生率。
2019, 34(11):39-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39
摘要:目的 了解血透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患者隐私量表,对全国78所医院的960名血透室护 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得分为126.67±12.72,行为得分115.31±17.40。超过60%护士认为患者隐 私被暴露与科室物资配置不全、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有关,45.10%认为与科室缺乏患者隐私保护相关制度有关。多元回归结果显 示,年龄、培训经历、培训意愿是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认知的影响因素;职务、培训经历、法律法规了解程度是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 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认知与行为不一致,隐私保护行为不足与科室物资配置不足、缺乏 相关制度、培训不足、对法律法规了解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未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关。应不断改进上述因素,将护士的认知转化 为实际行动,同时应完善科室制度和物资配置,为血透患者隐私保护提供保障。
2019, 34(11):43-4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43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管理方法对病房护士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5年对74名护士进行常规管理,2016年对 其进行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管理,包括护士根据自身的兴趣及意愿决定职业发展方向,满足自主感;制定年度个人目标及实施步 骤,满足能力感;成立科室成员及其家属微信群,建立家庭成员档案,满足归属感。实施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症状自评 量表(SCL-90)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自我决定理论管理后,护士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得分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将自我决定理论用于护士长对病房护士的管理,能够有效 提高护士的积极性,改善其工作状态和心理健康状态。
2019, 34(11):46-5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46
摘要:目的 构建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促进心内科护理安全的持续改进。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质性访谈法(8名访谈 对象)、德尔菲专家函询法(17名专家)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 函询问卷回收率100%、88.24%,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3、0.900,协调系数分别为0.278、0.293(均 P<0.01);构建的心内科护 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即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照护者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方法因素),16项二级指 标和59项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经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心内科护理安全评 价工具。
2019, 34(11):51-5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51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情绪智力对护士领导力的影响,为提高护士领导力提供参考。方法 在郑州市5所医院便利抽取925名 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领导力问卷、情绪智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领导力总均分为4.04± 0.56,解决问题能力得分最高,其次是护理专业能力,得分最低的是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护能力;情绪智力得分为55.54±10.33, 情绪智力总分及4个维度均与护士领导力及7个维度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绪的运用和情绪的调 节为护士领导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临床护士领导力及情绪智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情绪 的运用和情绪的调节是护士领导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予以重视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升临床护士情绪智力,进而 提升护士领导力。
2019, 34(11):54-5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54
摘要:目的 了解ICU 医务人员手部与患者及其周围物表接触行为,为加强院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IPad分布于外科 ICU 不同方位,通过视频拍摄采集医务人员手部与患者及其周围物表接触行为的发生及目的等信息。结果 拍摄视频15份,共计 19.02h,每份(1.27±0.18)h。采集接触行为292人次,平均15.35人次/h。接触总频次463次,其中物表接触286次,发生率 61.77%,平均15.03次/h;患者接触177次,发生率38.23%,平均9.31次/h。在各类人员中,护士接触人次最多(150人次),其 他依次为助理护士(92人次)、医生(42人次)及其他人员(8人次);非必要接触行为共发生144人次,医生、护士、助理护士及其他 人员分别为15人次、85人次、41人次和3人次,各类人群之间必要与非必要接触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对接触行为的重视,尽量降低与患者的接触频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019, 34(11):57-59.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57
摘要: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知信行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提升计划提供参 考。方法 应用自制问卷调查523名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知信行现状。结果 523名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总分60.88± 7.53,人文关怀知识、行为及信念各维度均分分别为4.21±0.74、4.09±0.70、3.90±0.88。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 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认知水平亟待提高,提示护理管理者需制定适合本院护理人员特点的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培训计划和 培养方案,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2019, 34(11):59-6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59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追踪法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追踪小组,对内、外、妇、儿科各1个科室上 报的各起事件的报告、登记、处理、分析、教育培训和持续改进情况,系统追踪找出医院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实施整改。结果 医务人员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由实施前的883次上升至实施后的2221例次,增长率为151.53%。规范化管 理实施前全院发生医疗纠纷53例次(出院人数77881例),发生率是0.07%;实施后(2017年)发生医疗纠纷45例次(出院人数 78035例),发生率0.06%,较实施前下降。结论 系统追踪法的实施有利于完善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的建立,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 报告制度的知晓率和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有利于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2019, 34(11):62-64.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62
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认知倾向问卷(CAOT)、抑郁自 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93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率为66.32%,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得分为43.05±10.10。医学生悲观倾向、焦虑、抑郁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正相关(P<0.05,P<0.01);乐观倾向与手机成瘾呈负相 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最近1周没有考试及抑郁是手机成瘾的危险因素(OR=1.782,1.096;均 P<0.05)。结 论 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率较高,应定期评估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有负性情绪的学生,通过各种有益活动方式调节与释放情绪、 合理表达自身情感,可提升医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自律性,使医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
2019, 34(11):65-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65
摘要:目的 了解成人血液肿瘤患者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生命意义量表和中文版癌症患者 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190例年龄≥18岁血液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血液肿瘤患者生命意义总分为43.47±9.48,生活质量总 分为46.81±14.32。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呈正相关(P<0.05,P<0.01)。性别、对病情了 解程度、KPS评分、生命意义寻求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命意义水平较高,但 生活质量较低。女性、对病情了解、体力状况好、越积极寻求生命意义者,其生活质量水平越高。临床医务人员需要重视血液肿瘤 患者对生命意义寻求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9, 34(11):68-7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68
摘要:目的 探讨尊严疗法干预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92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尊严疗法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使用 患者尊严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评估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的尊严及认知功能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尊严疗法干预可降低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尊严受损程度,减轻其 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认知能力。
2019, 34(11):72-74+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72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过程管控的集束化管理策略对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取历史对照设计,将709例心血 管专科老年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365例和观察组3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按过程管控的步骤实施失禁性皮炎 预防集束化管理策略,包括确定管控关键元素、确定管控标准、过程监测、过程改进。结果 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 照组(P<0.01)。结论 基于过程管控的集束化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住院老年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
2019, 34(11):75-7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75
摘要:目的 描述分析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和公平性,为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区域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国家统 计局2012~2016年公布的数据,计算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集聚度、人口集聚度,以及两者差值 。结果 2012~2016年,我国社区注册护士总量稳步增长,医护比提升至1:1.07,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1:2.75。东部地区社区护理 人员集聚度远大于1,中部地区集聚度略超过1,而西部地区社区护理人员集聚度远小于1。东中部地区2012~2016年集聚度均 大于1,稳中有降。西部地区5年间集聚度均小于1(全距为:0.26~0.29),表现为稳中有升。结论 我国社区护士总量不足,东中 西部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差异,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在社区护理人力资源规划中,应加强人力资源宏观调控,促 进人才合理流动,保证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平衡。
2019, 34(11):79-8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79
摘要:目的 调查郑州市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患病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3~9月,选取郑州市管城区南关与航 海两个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衰弱表型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190名老年人,其中认知衰弱114名(9.6%);不同年龄、性别、居住方式、锻炼身体频次、宗教信仰、失眠状况、吸烟、饮酒 和饮食状况的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及女性是认 知衰弱的危险因素,经常锻炼身体是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 郑州市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率较高, 应尽早实施社区认知衰弱预防干预措施。
2019, 34(11):83-86.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83
摘要:目的 了解护士及护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情况及意愿,分析影响护士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对济南市2所省级、3 所市级医院的401名护士及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及护生对器官捐献知识得分为(12.34±3.19)分;113人愿意捐献自己的器 官;其中30人已在国家器官捐献网站进行登记。单因素分析显示,所在科室,身边有人捐献过器官以及在工作中参与过器官捐献 是影响护士及护生自身器官捐献意愿的重要因素(P<0.05,P<0.01)。结论 护士及护生对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的了解仍处于较 低水平,医院开展培训课程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器官捐献相关工作的意愿。
2019, 34(11):87-89+9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87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培训对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 外科医护人员45人,对其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多重耐药菌防控培训,培训前、培训后第1个月、培训后第2个月分别采用多 重耐药菌防控行为阶段调查表、多重耐药菌防控实践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第1个月、第2个月医护人员多重耐 药菌防控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行为处于行动阶段、维持阶段比例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培训有助于提高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依从性,有利于促进防 控行为向维持阶段的转变,促进多重耐药菌防控行为的落实,以预防医院感染。
2019, 34(11):90-9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90
摘要: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是最常采用的质性研究方法,而 Colaizzi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7步骤又是被最多采用的资料分析方 法。作者以一个实际范例详细介绍如何采用这7个步骤对现象学资料进行分析,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完整、真实与可信性,为护理 研究者规范应用 Colaizzi现象学研究7个步骤提供参考。
2019, 34(11):93-97.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93
摘要:目的 开发适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问卷,为临床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提供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采用 文献回顾法、访谈法,并结合教科书、专著、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指南等建立问卷条目池,通过专家评议,预调查形成初始问 卷,经预测试、大样本测试对问卷进行条目筛选和信效度检验,形成正式问卷。结果 最终形成由饮食知识、饮食态度和信心、饮食 原则保持、饮食控制与调整、与医护人员的饮食沟通5个维度,共24个条目组成的问卷。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56,各 维度 Cronbach'sα系数为0.674~0.879;内容效度指数为0.935;重测信度为0.94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问卷总体 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94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 为1.051,RMSEA 为0.051。结论 开发的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 管理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评工具应用于临床。
2019, 34(11):97-101.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97
摘要: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多学科营养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8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 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放疗开始前1周进行多学科营养管理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指导。每2周 随访1次。比较两组患者在放疗起始、放疗2周、放疗4周及放疗结束时24h能量和蛋白摄入量、1个月体质量下降比例及 PG SGA 定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放疗期间24h能量和蛋白摄入1个月体质量下降比例和PG-SGA 定量评分比较,组间效应、时 间效应、交互效应均P<0.01。结论 实施多学科营养管理能有效增加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24h能量及蛋白摄入量,减少体 质量丢失,更好地改善营养状态。
2019, 34(11):102-105.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102
摘要:介绍家庭参与的概念和发展,阐明家庭参与对机构老年人身心健康发挥积极作用,简述老年人机构养老后家庭成员角色的 变化,深入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参与的具体内容,全方面分析家庭参与的影响因素,旨在明析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参与机制 和内涵,以提高机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2019, 34(11):105-10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105
摘要:综述糖尿病足溃疡复发的影响因素包括足底压力、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足部外伤、血糖控制不佳及其他(吸烟、日常 活动负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预防复发的措施包括识别和筛查高危因素、卸载足部压力、选择合适的治疗鞋和鞋垫、手术卸载、 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管理、依从性管理等,提出采取多种预防措施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糖尿病足溃疡的复发率。
2019, 34(11):109-11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109
摘要:通过分析久坐行为和衰弱的评估方法,久坐时间、久坐模式与衰弱的关系,久坐行为引起的炎性标记物改变与衰弱的联系, 久坐行为与衰弱程度相关的死亡率的变化,探讨了久坐行为与老年衰弱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 期提高人们对久坐行为和老年衰弱关系的认识,引起老年护理工作者对久坐老年人群的重视,及早识别衰弱风险,使处于衰弱风 险的人群能够得到及时和必要的干预与帮助。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邮编:430030 传真:
电话:027-83662666 E-mail:jns@tjh.tjmu.edu.cn
版权所有:护理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