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女,硕士,护士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中华护理学会2016-2017年度立项科研课题(ZHKY201604);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5TS084)


Knowledge of 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 alarms among nurse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 调查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改善心电监护仪报警现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8年11月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381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心电监护仪报警认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知识得分为(6.39±0.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年限、参加心电监护仪报警相关知识培训、心电监护仪报警不良事件分析会议对知识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态度得分为(28.59±2.1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科室和参加心电监护仪报警相关知识培训对态度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知识掌握程度整体良好,态度较积极。建议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低年资和综合ICU护士的培训,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培训效果。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杨雪柯,王颖,郭晓贝,鲁志卉.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0,35(4):44-4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9-09-28
  • 最后修改日期:2019-11-27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08-31